§鼓励有能力的有识之士办学(1 / 1)

张謇不仅自己积极办学,还热心地对那些有能力的有识之士予以鼓励,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热情地支持他们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积极办学。

甘肃省黄土高原上的康乐县有个巴松小学,原来这所学校的创办人叫牛载坤。牛载坤在创办这所小学之前是八松乡思想进步的读书人,当他在家乡看到报纸上登载了张謇办学的事情后,很激动,对张謇的办学思想,爱国情怀也极为佩服,于是决心也要像张謇那样办学,投身教育事业。

1913年秋,牛载坤自偏远的大西北千里迢迢到南方的通州师范学校找张謇。当时的通州师范那真是鼎鼎大名呀。张謇见有人这么远为了教育事业来找自己,内心也很激动,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抽出时间来见人家。

张謇热情的接见了牛载坤,经过一番交谈,张謇很欣赏他,手拉手亲热得像是一个娘生的兄弟似的,他们一起参观了通州师范学校。对于这位自远方来的客人的一切食宿费用,都是张謇提供的,并且是上好的。在牛载坤要离开的时候,张謇称赞和鼓励他说:“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你一样对教育如此重视,那国家不但有救,而且还会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呀!”

牛载坤在张謇那里取得了经验,并受到张謇的热情鼓励和赞赏,干教育的兴致越发高了。他一回到自己的家乡八松乡,便马上多方联络,极其用心地创建了一所小学。

牛载坤为了给学校树立良好的风尚,便把学校的名字定作“树风学校”,随后又给他的老师和好朋友张謇写去了一封信,请张謇给自己创办的学校题写一个匾额。张謇接到书信之后,欣然提笔,写上了:

树风学校

然后又按牛载坤的要求书写了八字校训:

艰苦自立 忠实不欺

之后又写了自己想好的跋言:

树风学校请书校拟,以昔所示语南通师范者赠之,南北学风,庶有大同之一日。

——南通张謇。

树风学校的创办人牛载坤校长接到张謇寄来的匾额后,大喜过望,连饭也不吃了,急忙挂起来。此后他就全副身心地扑在办学上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树风学校果然办得十分优秀,为当地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名声传播很远,在他们整个康乐县更是独树一帜。牛载坤说:“这是在张四先生支持下办的学校,我们不能给他丢脸!”

康乐县的百姓们为此也都很感念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