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中了状元,刚舒坦了几天,就被国家的命运给紧紧地攫住了。就在这一年6月,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自从日本在1868年施行了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便开始高速发展,这与封建残余经济及天皇制的国家机器相结合,对外非常具有侵略性。明治天皇于1869年颁布“御笔信”,飞扬跋扈地声称要“开拓万里波涛”,狂妄地宣布要“国威于四方”。而他们的第一个开拓的目标就是他们的邻国——朝鲜和中国。
1894年,本来就被日本虎视的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这便给了日本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马上命令大批的军队侵入朝鲜,想要一口吞掉清朝按约常驻朝鲜的一千五百名的军队。如此,眼看就要爆发一场战争。中国国内的人民没有不紧张的。然而,中国清朝统治者太过腐败了,在此种局势之下,他们还依然是醉生梦死。老佛爷慈禧像没事一样,还一心要保持虚假的和平样子,在甲午之年鼓乐喧天,敲敲打打大庆她的六十寿诞。想以此来向国内之人彰显威风,从而牢牢把持朝廷大权。慈禧为了自己快活,无视朝中大臣的反对,挪用海军军费五百万两白银修建颐和园。
跟日本的交涉方面,慈禧和李鸿章狼狈为奸,一再卖国妥协,怯战求和。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在此心理支配下,他们勒令自己的军队必须要静守勿动。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不先与他们开战,想他们也不会动手!”
真是懦弱者的生存心理!然而,当时日本国的目的是要侵略中国,哪管你这些?若论理的话,他们也就不会做出以上的行为。你越是表现得胆怯,他越是强悍,越是要侵略你。因此,更加紧了各种军事部署,接连地制造摩擦,进行挑衅。
这一年的7月25日,日本军队对中国军队不宣而战,于丰岛海面及朝鲜的牙山,同时朝中国军队开火,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