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口上的教育产业
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中国政府将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信息化一直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反复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重要性,积极落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对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要积极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催生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培训等新业态。
中央政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政策利好频出,已然为市场指明了方向,以“在线教育”、“移动教育”为核心的“云教育”在诸多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迅速崛起。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首次超过841亿人民币,目前正在保持着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市场推广等原因,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80亿人民币,总用户突破1.2亿。众多专家纷纷表示,互联网教育和移动教育将成为教育产业的下一个金矿。
“互联网+”的热潮席卷整个行业,“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颠覆性的革新,引发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更为教育产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投资风暴。“互联网+教育”被看作2015年最大的风口之一,机构与风投规模空前地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资本投放力度。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最近落户中国西南直辖市重庆的中国云教育产业园正着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云教育产业基地。整个园区占地2.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将陆续引入教育、云计算、科技服务、电子商务以及金融和衍生配套等产业,规划十二大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来发展基于泛教育理念的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立足重庆、面向世界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新的教育生态的重建
“互联网+”时代,奇迹每天都在发生。面对火热的“互联网+”,教育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正改变着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使知识的来源更广,学习更方便。只要你想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即刻进入状态。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质的变革的教育行业。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像传统教育模式中那样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快捷,可以说,师生之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一方。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让自己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教育”的深度思考
互联网给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利好,但在这种强有力的冲击下,教育自身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例如,在开放教育生态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其中,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比如低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独自面对开放、庞大、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保证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互联时代有一句俗话说,“外事问百度,内事也问百度”。这固然是说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便捷,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凡事一“搜”了之,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能力却没有有效地培养起来。长期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用网络游戏替代日常的线下游戏,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的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他们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越来越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与真实世界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些都将给学生的体质、意志力、艺术感、社会感的培养带来负面的影响。
再如,学习时间和内容的碎片化让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以及学习的内容深度下降。
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随处可见的知识分享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但另一方面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形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从而使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来就使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一些教育专家也给出了应对的方案。
例如,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坚持教育的核心宗旨,而只把互联网作为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任由技术胡作非为,导致教育的精神褪色。同时,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
再如,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要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学校内教育与学校外教育建立明确的分工,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应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