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元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会议接连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会议释放信息看,重点是部署“干什么”和“怎么干”这两个此前悬而未决的问题。供给侧改革总方案,似乎快要出台。然而,建立动力机制的声音似乎缺乏。
任何一项改革,只有针对时弊、破解难题,才会有动力。我国改革开放实施了30多年,改革的动力主要源于体制之内,体现出“体制内改革”的基本特性。当然,并不否认改革是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不否认外部压力是改革的原初动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国家需求或市场外部压力如何转变为改革的“直接动力”,进而转化为改革行动和国家期望的效果?理论上,可以把原初动力到改革行动之间的反应链条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一是国家需求转化为企业改革意志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二是企业改革意志转化为改革行动和效果的自下而上推动国家进步的过程。目前是国家需求转化为企业改革意志的自上而下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提出三个转变的任务,上层动力转化为中下层动力,理论动力转化为实际动力,政府动力转化为企业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的三个月以来,不仅提出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路径与目标,而且明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方针,中央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五项要求,系统回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落实”等问题,为制定好改革方案提供了重要遵循。看来,拿出一个供给侧改革总方案已经为时不远,而“谁来干”的问题,焦点是动力机制建设问题,似乎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我们注意到,2016年初全国各地两会的有些方案对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有些则充斥谓语和宾语,而主语却没有出现。比如人们经常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就涉及主语缺失的问题:谁来提供供给?政府提供供给吗?谁来决定“僵尸企业”?上级政府替下级政府清理退出吗?这些要明确。
历史经验表明,凡是主语比较明确的改革,一般进行得都比较顺遂,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放权让利,主语是中央,决心一定,一令风行。但是,提供结构清理“僵尸企业”,谁来干?是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如果企业主体不主动、地方不肯组织,怎么办?
有些方案有明确的主语,但问题在于如若主语不作为,有静守等待的手段。现在中央所吁求的“壮士断腕”,则遭遇不少阻力,各“壮士”缩手亦不愿为,遑论“断腕”。目前,自上而下的推进可能会出现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央采取自上而下的层层指令和控制的方式贯彻其改革意志,容易形成以“一手高指标,一手乌纱帽”为特征的所谓“压力型体制”。与“压力型体制”相对应的就是“表现型政治”,面对上级政府确定的目标,下级政府甚至可能会层层加码、层层拔高,呈现出某种大轰大嗡的运动式特征。结果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产生“形似而神异”的效果。
看起来,比推出供给侧改革方案更重要的是供给侧改革动力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衣领子工程”。越是这样,就越要抓住关键来谋篇布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关系到“十三五”开局,必须牢牢抓在手上、抓出成效。从化解过剩产能到处置“僵尸企业”,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要摆脱“速度情结”、消除“换挡焦虑”,更可怕的是消极等待,这件事做不起来,供给侧顶层设计还没出来,顶层设计要注重发动机建设。只有内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可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讲大局、算大账、干实事的本领,才能将供给侧改革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