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赴美留学的70名公费生回国后,大多经商,或投奔军阀,只有竺可桢等少数人,坚持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他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他新任系主任。
为教学需要,他编写出《地理学通论》和《气象学》两种讲义,成为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教育的奠基性教材。
他看到我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创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5年1月,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潮”,是年夏,竺可桢离校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部长,潜心著述,接连发表了《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等重要文章。
1926年,他到南开大学任地理学教授,就地取材,成文《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同年作为中国科学社的代表之一,赴日本东京参加第三届泛太平洋学术会议。次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又教授地学通论。
1927年秋,他在中国科学社第十二次年会上被选为理事长。
1927年北伐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此时,竺可桢已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
他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
到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
气象所成立当年,南京北极阁气象台建成,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我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此间,他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风力等级标准、电码型式、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温度》《中国之雨量》《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
1934年,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
这期间,军阀混战,炮火连绵,竺可桢在兵荒马乱中,克服艰难险阻,建立了气象站,同时改用国际通用标准,取消英制记录;坚持全国所有气象电报由中央气象台集中广播。
1937年,他去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因港督安排晚宴时将中国代表排在末尾,他认为是在故意损害中国国格,与另两名中国代表一起愤然离席,以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