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在几十年的南开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明确的教育方针
根据多年观察,他认为中华民族有五大病端:“愚”“弱”“贫”“散”“私”。他曾说:“上述五病,实为民族衰弱招侮之主因,苓有见及此,深感国家缺乏积极奋发,振作有为之人才,故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之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
1934年,他在《南开的目的与南开精神》的演说中,明确提出办学的总方针和目的:“要救国,救法是教育。救国须改造中国,改造中国先改造人。这是总方针。中国人道德坏、智识陋、身体弱,以这样的民族,处这样的时局,如何能存在?”
关于行动,他指出:“方法是以教育来改造中国,改造什么?改造他的道德,改造他的知识,改造他的体魄。”从而“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
他的教育方针,是随着对教育的理解日臻成熟的。最初,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个人能力、学以致用;到三十年代初,提出教育要“土货化”。他指出:“我以前终以为中国之弱,是只在我们个人没有能力,所以一切不能与外人并驾齐驱,并且想以我们四百兆之众,苟有一天能与外人一人抵一敌,则中国之强可翘首以待。故一向对于教育方式,都按此目标进行。怠至近来,因经多方观察,觉中国至深之病,实不在个人之没能力,而在个人缺乏合作精神。”
他认为:“我们现在一方面是要使人民有组织的能力,合作的精神,负责任肯牺牲,没有名利之思,不做意气之事,什么事都以国家为前提,如此人才,将来组织政府才能使政途清明,政治巩固。这正是我们训练的目标,也正是我们南开的新使命。”
按照这种理念,他认为南开教育的宗旨应“使学生‘自动’、‘自觉’,自负责任,以求上进”,他曾说:“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使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对症下药,即:一是注重体育,锻炼强健之国民;二是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化知识;三是注意精神的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整理中国固有之文化,择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阐扬广大,奉为国魂,并推而广之,以求贡献于世界。”
“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张伯苓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方法,并长期贯彻下去。
1.提倡科学:他在筹办南开期间,从日本购置了实验所需的全套仪器和设备,就是为了提倡科学,开发民智。
南开大学成立后,为了更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他采取了两大方针:一是努力建设校园环境,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各种设施。同时,聘请优良的师资。吴大猷(物理)、李继侗(生物)、竺可桢(气象、地理)、范文澜(历史)等人,或长或短,都曾在南开任过教;二是推进对社会经济发展实用性强的学科以扶持。南开大学成立时,设文、理、商三科,确定重点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化学。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1931年成立经济学院;又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
2.重视体育:在他的一生中,身体力行,参与了我国所有的重大体育赛事。
他强调“德智体三育之中,中国人所最缺乏者为体育”。他还把体育教育写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必须考核过关的科目。而且他并不是单纯强调体育,更注重“体育与品德”的密切关系,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以锻炼意志与品格,培养和训练体育精神。只有在体育场上体现“团结合作”“公平竞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是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需的公民素质。
3.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应重视人格培养和训练,而不局限于书本。
鉴于社会风气颓废,个人习惯不良,他作出了十分严厉的校纪规定:“乃将饮酒、赌博、冶游、吸烟、早婚等事,悬为厉禁。犯者推学,绝不宽假。”违纪“则予悬牌记过”,以示警示。
他还强调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诚信”。在南开学校第八届毕业班的典礼讲话时,他说:“是故诚之一字,为一切道德事业之本源,吾人前途进取应是为标准。事出于诚,既无不成,偶败亦必有恢复之一日。”
他很注重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提倡“欲成事者须带三分傻气”“穷家子弟咬牙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鼓励发扬南开精神——“硬干精神”“不自私”“肯为公”“持之以恒”“继之以勇”;认同“以此精神置之学校既发达,置国家亦必能富强也”;对“虚伪欺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行深恶痛绝,严加斥责。
4.美育教育:南开是国内最早上演“校园话剧”的学校。
他曾自编自演《用非所学》,还排演了《一元钱》《新少年》《娜那》等,轰动一时。剧作家曹禺在南开上学时,从中获益非浅。
“允公允能”思想
1934年,在南开建校三十周年纪念会上,张伯苓当众宣布“公”和“能”作为南开的校训,亲书“允公允能”四个大字。这是他以后教育思想的精华。他说:“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
“公”,是指培养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即“公德心”“爱国心”“国民之自觉心”。他说:“惟‘公’故能化私,化散,团结合作,有为公牺牲之精神。”
“能”,是指培养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需要的各项能力,包括科学技术和方法、身体心理素质锻炼、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等。他说:“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
后来他在总结南开经验时说:“四十年来,我南开学校之训练,目标一贯,方法一致。根据教育理想,制定训练方案,彻底实施,认真推行,深信必能实现预期自效果,收到良好之成绩。”
“允公允能”教育思想中,他最重视“公”的教育。他认为,中国落后挨打不仅是经济落后的原因,更应该注重如何面对外部力量的严峻挑战。他冷静地思考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全盘西化定然无所适从,应吸取精髓,如“社会公德”、“自觉心”等;而儒家思想也不可全盘否定,如“忠孝”。他指出,中国人最大的弊病在“私”字,“此为中华民族之最大病根。国人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所见所谋,短小浅近。只顾眼前,忽视将来,知有个人,不知团体。流弊所及,繸至民族思想缺乏,国家观念薄弱,良可慨也”。
“公”即“为公众,摒除自私自利”,他强调,通过培养“爱国心”“自觉心”“合作”“诚信”“公平”“负责任”“有毅力”“专注”等精神气质,把封建的“臣民”变成现代意识的“公民”。
“公”“能”教育可说是熔社会教育与个人教育为一炉,他说:“不为己用,而应该是为公为国,为人群服务。在以往,一般人常常指责政治风气贪污腐化,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了解贪污的由来,是不知有‘公’;腐化的原因,不外无‘能’。如果我们以往的教育都能切实注意到‘公’‘能’,并重观念的培养,那么,或许社会上贪污腐化的风气,将可日见肃清。”
美育教育思想
张伯苓虽不是文学家、艺术家、表演家,但却深谙“寓教于乐”“寓德于乐”的道理。早在1901年,他就提倡“新剧”(也称“文明戏”),并和教职员学生一起创作演出话剧。当时周恩来、曹禺在天津南天中学读书时,已经是南开新剧团的主要演员,曹禺后来成为中外著名的戏剧家。
他说:“戏园不只是娱乐场,更是宣讲所、教室,能改革社会风气,提高国民道德。”
1916年,他在《舞台、学校和世界》文中,阐明了自己重视戏剧教育的观点:“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学校者其预备场也。”他说:“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到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演什么像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
当然,他还重视音乐和美术教育,虽然这两者不及体育和戏剧教育那样突出,不过对比其他中学和大学,成效却是卓越的。他重视音乐教育,家教缘故首当其冲。其父擅吹拉弹打,尤擅琵琶,津人称“琵琶张”。他耳濡目染,自然重视音乐。
他重视美育教育,不仅在艺术美方面,更在环境美方面。他非常重视建筑的美育功能,他曾亲自领导、参与设计、甚至亲手拉线测查建筑面积,他认为建筑除使用功能,还有美育心理功能。他把建筑的艺术性和人工改造的自然美有机结合,注重建筑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美。
他还把美育措施具体化,实施“镜箴”——在教学大楼和办公楼,面对正门,竖一大镜,校门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是希望师生能够自鉴,他实施“镜箴自鉴”和“考美”。“考美”是对学生宿舍和教室的整洁、美观、卫生等进行考核。
1934年,诗人柳亚子一进南开大学,穿行优美校园后,特赋诗赞美:
汽车飞驶抵南开,
水影林光互抱环。
此是桃源仙境界,
已同浊世隔尘埃。
参阅资料
《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王文俊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张伯苓传》.郑致光杨光伟.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百年家族:张伯苓》.侯杰泰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伯苓在重庆》.宋璞.重庆出版社.2004年
《张伯苓孙女:爷爷是日本人眼中钉》.刘伟吕松清.《金陵晚报》.2005年
《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薛进文侯自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
《周总理吊唁张伯苓》.周利成.《今晚报》.2007年
《张伯苓图传》.梁吉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孙海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南开大学因何从私立变国立》.刘宜庆.《人民政协报》.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