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将军,1990年刚被解除幽禁,和夫人暂住台北寓所,是年8月,将军在寓所接受了日本NHK广播协会记者的专访。采访中,日本记者突然问张学良:“将军在年轻时受谁的影响最大?”张将军不假思索地回应:“是张伯苓先生!”
张学良回忆起1916年,自己16岁那年,在故乡沈阳,听了张伯苓先生的演讲,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那年10月底,张伯苓作为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应沈阳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到沈阳青年会对青年教友作了一次题为《中国之希望》的演讲。
当时,他年届40,创办南开中学12周年,办学有成,经验丰富。演讲口若悬河,**翻涌,用天津话打开了青年听众的心扉。掌声如潮,不停地在讲演大厅里激**。
谁也没注意,台下听众席有东北三省督军张作霖16岁的儿子张学良。此时的张学良是位纨绔子弟,只是作为基督教教友,抱着好奇心慕名而来,猎奇而已。
当张伯苓讲到国民对国家的责任时,一语惊四座:“中国不亡吾辈在!”此话像炮弹,一下击中了张学良,引起内心强烈的震撼。张学良这才专心听演讲:“每个人都要自强,只要人人有了自我,中国就亡不了。我们必须有这么想的气概,不管人家怎么说,自己要有这种信念!”
这几句话,深入张学良心坎。张学良一下醒悟:自己不应沉湎于游乐、做父亲庇护下的公子哥,应该做个好男儿,为国家、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就这样,张伯苓的声与影,深深烙印在了张学良的脑海中。
1927年,张学良在奉军中升任高级军官,人称少帅,受命主持华北政务。张学良出于对张伯苓的尊重,聘请他出任天津市长,但他以不愿参与政治为由,婉拒了张学良的好意。是年9月,张伯苓为警醒国人,揭露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意图,亲赴东三省考察,得到张学良的妥善关照。
他回天津后,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在11月于南开大学建立“满蒙研究会”,后改名为“东北研究会”。1928年1月,他派人持函呈送张学良,邀请少帅担任“东北研究会”名誉董事。张学良欣然接受,向该会捐助研究经费银元500元,还备加赞许该会的所有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恨日本人造下杀父亡家之仇,产生了强烈的抗日救国决心;张伯苓也担任了天津市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坚决主张对日抗战。因共同抗日救国理念,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这年12月,张伯苓赴欧美考查教育,取道沈阳去欧洲。张学良两次同他“欢谈”,对他“以半百之身,远涉重洋,努力于教育之发展”,十分钦佩,决定给南开大学捐助银元20万元。
1930年,30岁的张学良,被蒋介石提升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这年秋天,受张学良东北军控制的天津警备司令部,把小站营地约千亩稻田划归南开大学经租,租金作为南开学校的办学经费。12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对南开大学进行了一次视察访问。张伯苓在文科楼秀山堂的礼堂内,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张学良对全校师生发表了“情词恳切的训词”,他情绪激动地对师生们说:“予之有今日,张校长一言之力也”,“我之所以有今日,实亦南开之赐!”
后来,张学良在沈阳创办了东北大学,自兼校长,但缺少管理校务的得力助手。南开大学第二班毕业生宁恩承,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从英国留学归来,正好也是东北人。他就推荐宁恩承去东北大学出任秘书长、执行校长的职务。行前,还谆谆嘱咐宁恩承说:“汉卿有求于人的困难,咱们应该帮助他解决这个困难。”
与此同时,他接受张学良聘请,兼任东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应邀赴沈阳,帮助改革和制定建设方案。还派南开四校事务主任孟琴襄、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和体育课主任章辑五等人,先后去东北大学帮助张学良进行建校工作。东北大学,改革成效显著,沈阳媒体说:“南开精神已由白河之滨移来辽河之滨了!”
1935年,张学良受命“剿匪”,然张学良一向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于是决心一试。通过东北军内中共地下党的联络,4月9日,张学良飞陕北,傍晚与周恩来会见。两人一见面,张学良就急切地说:“我和你同师,咱们可以说都是南开的人。”周恩来一愣说:“张校长怎么成了你的老师呢?”张学良随即谈起如何受启发,改变人生志趣的过程,爽朗地说:“我很感激张伯苓先生,我对他总是以师礼事之。”
两人的会谈,因“张伯苓”三字而变得轻松与和谐。会谈持续到次日清晨4点,双方取得了共识,握别时,张学良以私人款项2万银元相赠,回西安后,又向红军馈赠了法币20万元。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以兵谏的形式扣留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顿时,震惊世界,南京政府一片混乱,立即分裂成主战和主和两派。
南京政府夙知张伯苓能影响张学良,就紧急电召他共商国事。他到南京后,宋美龄和宋子文就央求他亲笔写信给张学良。最后,张学良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到西安,与囚禁中的蒋介石会谈,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张学良、杨虎诚立即释放了蒋介石。
张伯苓若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他的两个真假门生周恩来和张学良,联系到了一起。1992年,张学良移居美国檀香山,闭门谢客,颐养天年。过去在东北大学做张学良秘书长的宁恩承,大张学良一岁,也在美国。
1996年4月5日是张伯苓诞辰120周年,南开校友总会打算举行盛大纪念活动,于是提前致函宁恩承,请其婉求张学良为纪念张伯苓诞辰120周年题词。3月14日,宁恩承寄回张学良墨宝——“桃李满天下”。宁在邮件中附言道:“兹奉上张学良题词,请酌放大装饰,以滋显著。汉公年老眼花,久不执笔,恐怕这是最后的墨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