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虽然只在人间行走了56个春秋,但他精妙治学,辛勤笔耕,给后人留下了148卷、1400万字的宝贵财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民说》。
《新民说》是他在1902年至1906年,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二十篇政论文章。1916年部分收入《饮冰室文集》;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同年出版《新民说》单行本。
《新民说》讲述了现代国民应有的条件和准则,旨在唤起国民的自觉:从帝国时代的臣民,转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在20世纪的中国起了启蒙作用。
他的每篇文章,都饱含**,对读者有一种魔力。这也使得他风靡一世,声震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舆论骄子,天纵文豪”。王文濡挽梁启超:“《饮冰》一集,万本万遍,传诵国人,雅俗同赏,得其余沥以弋鸿名而张骚坛者,比比者是也。”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首次提出了“新民”思想。他振聋发聩地呼吁“改造国民性”,当时应者云集,且至今还有适用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呼吁不仅是口号,他还在探索后提出了具体方案,形成了“新民说”理论。
“新民”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梁启超主张“亲民”即“新民”,而“新”就是革新,革故鼎新。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他意识到,人的革新,决定制度的变革,“民德、民智、民力实为政治、学术、技艺之大原”。欲要国家独立富强,先须改造国民、提高国民素质,有“新公民”而后有新的国家。新民说的一个重点,在于大力提倡“公德”,因为,梁启超发现:“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昧于公德,则人群不成其为人群,国家也不成其为国家。”反之,“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新民就要有公德、能处群。如何培养新民?他想到借助于艺术(小说)和宗教(佛教)的力量,特写出了有名的论著《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
他在《新民说中》还就如何去掉“心中的奴隶”,谈了具体的看法,就是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他说:
勿为古人之奴隶。对待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要珍惜,要继承,但不要被古人的思想束缚,对待文化遗产要有客观分析的精神;
勿为世俗的奴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世俗,但不等于说所有的时代世俗都是好的,都是比前代进步的,盲目追求世俗是不恰当的,对待世俗也需要有冷静的态度,分清是非的精神;
勿为境遇之奴隶。许多人在对待事情时,往往过多的强调环境的作用,将自己或别人的成败归于环境因素,这是不恰当的。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环境的作用,但是主观的作用才是第一的。当你遇到不好的环境时,应该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应对环境,为自己开辟一片有希望的天地。有些青年当遇到困难时甚至采取自残的行为,这是很不应该的,希望你们摆脱“境遇的奴隶”思想,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开辟道路,那怕是很困难的;
勿为情欲之奴隶。情和欲都是人性的表现,压制情欲是不对的,但是对待情和欲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自持的态度,不能陷入情和欲望的陷阱中,当情和欲得不到时,你要客观的分析原因,不要一味责备别人或自己,要始终保持冷静态度,就会从情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且你最终会获得使你幸福的情和欲。
在《新民说》中,他提出了塑造理想国民的思想。他吸收东西方道德特点,针对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国民标准,即为“新民”。
“新民”应具有下列特点:要有公德心;要有国家观念;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人民进取冒险的精神愈盛,其国家也愈强;要有权利观念;要了解自由的真义;要有规律的生活;要认清义务;要能够自尊;要有毅力;要能够合群;要做社会的生利分子,所谓生利分子,并不是要每个人直接参加到生产事业里,而是指所有能够保护生利的人,比如像官吏、军人和医生等,也都是社会的生利分子,而能够增加人类知识、改进人类品质的人,像教育家和文学家等,也莫不是社会的生利分子;要有尚武精神;要注重私德;要具政治能力,他认为,一个政府是否健全,要看这个国家的人民有无行使政治的能力。要建立一个民主有效的政府,人民的政治能力尤其重要。
穿越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沧桑,重新阅读《新民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新民说》可以说是我国启蒙思想的处女地,是充满原始气象的混沌之作,惟其混沌,气象和格局之大,后来者无人可比。
可以说,中国的启蒙,非自“五四”起,实乃从《新民说》开始。“五四”的启蒙思想家们,无论是胡适、鲁迅,还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在青年时代都接受过《新民说》的思想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