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这个今天家喻户晓的称谓,是梁启超首先提出,并唱响全世界的。
在“中华民族”一词出现前,国人并无民族观念,而是习惯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把我国称为大秦、震旦、支那等等,还有华夷之辨、夷夏之防。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称谓。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国内先进的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思考许多凝重的问题。严复的《天演论》,使国人意识到了合群的重要,其中发出了“保国、保种”的呼声。
1898年秋,梁启超流亡日本后,沿着严复“保种、合群”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欧洲的民族主义论著。1899年在《东籍月旦》一文中,他首次使用了“民族”一词,随后他又从民族进化和竞争的理念出发,大胆提出了民族主义是近代史学的灵魂。他在《新史学》中明确指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这里的人群进化,其实就是民族进化。这时他的民族观念,就已上升到了理论层面。
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中,他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这一独特的概念,还把中国民族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在此基础上,1902年,他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他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随后,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学术思想地位时,他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就这样,从“保种”“民族”到“中国民族”,再到“中华”和“中华民族”,他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全新创造。
不过刚提出“中华民族”时,他的定义较为混乱,有时,指汉族;有时,又指中国的所有民族。直到1903年,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他才清晰地赋予了“中华民族”较为科学的内涵。他说:“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年,他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断然结论说:“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6年时间,中华民族完成了创造,不论形式还是内容,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留日的众多学生都对中华民族的含义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孙中山、章太炎等当时不大关心民族融合的革命党人,也开始思考民族团结、平等的问题。
现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念,早已成为了国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