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维新(1 / 1)

乱世先生 一丁 1647 字 1个月前

梁启超考中举人以后,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他继续努力学习,在广州的学海堂发奋读书。

学海堂中,他有一个同学陈千秋,是南海县西樵乡人,两人非常要好。

一天,陈千秋从外面回来,非常兴奋地对他说:“梁兄,我听说南海康有为先生上书皇帝请求变法,现在,他刚巧从京师回来,我正想前去拜见他,他的学问是我与你所想象不到的。如果我们现在能找到一位好老师,那就太好了。”

陈千秋见他还是一脸纳闷,就向他介绍了康有为的学问和思想——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写了一封5000字的《上清帝书》,向光绪皇帝提出:“强邻四逼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他还警告皇帝,如果还是因循守旧,不变法图强,外国列强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土,像太平天国那样的起义就会再次发生。本来康有为在这次乡试中,已经考中举人,可是顽固派大臣徐桐认为,“像康有为这样轻狂之人,如果让他考中,今后必然会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于是,抽去了康有为的试卷,使他不幸落榜。但这次上书却轰动了整个北京官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这个消息大大地震动了求知欲极强的梁启超,他急切地恳求陈千秋说:“陈兄,我也想见见这位康先生,你快带我去见见他吧!”陈千秋爽快地应允了。

初次见面,两人竟从早上8点聊到晚上7点。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给了他当头棒喝。

见到康有为后,他便决定正式拜康有为为师。

他和陈千秋二人,共同请求康有为自己开学馆。于是,康有为就在广州长兴里,成立了“万木草堂”,从此,梁启超就结束了在学海堂的学习。

1890年,18岁的举人梁启超,拜33岁的监生康有为为师!

康有为中举,是1893年的事,比梁启超中举晚四年。他拜康有为为师,是举人拜秀才,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用以讲学、培养人才和宣传文化思想的基地,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深意。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万木草堂本是丘氏宗祠,原名丘氏书室,也是教育家、爱国志士、清末岭南三大诗人之一的丘逢甲族人祭祖、授课之地。

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1891年3月,康有为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的学规,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

在德育方面,康有为提倡慎独、主静、厉节、养心、敦行孝悌、检摄威仪、崇尚任恤、同体饥溺等道德修养,内容虽没摆脱封建教育巢臼,其目的却在于激励气节,发愤图强。

在智育方面,康有为开设四种课程:经世之学、义理之学、词章之学和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等;经世之学,包括政治学原理、政治应用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群学等;词章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数学、地理学、万国史学、格致学等等。

最初,万木草堂的学生不满20人,后来,声名鹊起,学者日众,增至100多人;1893年,学生猛增至数百人,于是,再次搬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

1894年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度停办。1896年后又有短期讲学活动。

1894甲午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史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负责议和的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停战条约,史称《马关条约》。在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即将签订前,消息传到国人耳中,立即引起了国人及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的强烈反对。

此时,康有为倡议发动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皇帝,拒绝签订《马关条约》。

经过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昼夜奔走呼号,湖南的举人首先响应,福建、江西、贵州、四川的举人跟着响应,河北、山东、河南的举人也随后响应。

结果,进京参加会试的18省举人,都被鼓动起来。康有为大受鼓舞,立即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赶写了14000字的“上皇帝书”,史称“公车上书”,慷慨激昂地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三项建议,在文章中签名的举人就有1300余人。

后来举人们在松筠庵集会,讨论和通过上书的内容,到会的举人有数百人。在京城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可以说,这是中国后来学生运动的先导。

主和派见到这种情况,马上感到情况不妙,就派人到各省会馆,恐吓举人,要他们撤销签名。胆小之人在威逼下妥协了,然最后仍有603人不愿屈服,继续保留签名。

当时朝廷规定:上呈皇帝的文书,不能直达,必须经都察院转呈皇上,但等到四月初十,上书送至都察院时,《马关条约》已提前两天,初八就在烟台换文了。

都察院的官员就推说签约已成,无法挽回,拒绝代收这份“公车上书”。

上书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便把维新思想转向民间宣传,为提高广大民众对时局的认识,他们两人就在上海撰写了《公车上书记》这本小册子。

这次上书,还是由都察院代转,最终顺利到达了光绪帝的手中。

光绪和恭亲王奕訢看了之后,十分欣赏,下令誊抄四份,一份呈慈禧太后,一份交军机处转发各省,一份存乾清宫,一份存勤政殿,以备展阅。

1896年8月9日,梁启超、汪康年和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这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也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份报纸。其中,梁启超是主笔,汪康年任总经理。

梁启超在戊戌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论》《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均发表于此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都大邑,下到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报纸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时务报》连载《变法通论》,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由于议论新颖,文字通俗,数月之内,销行万余份,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时务报》发行一年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3000多份增加到1.2万份,最高达1.7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翌年,梁启超去湖南,仍遥领该刊。由于张之洞横加干预,汪康年总理管起主笔,汪梁之间矛盾激化,他愤然辞职,自第55期后再无梁文,排式也与前不同。

1898年7月3日,在梁启超身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对于梁氏家族来说,这次是他最接近光宗耀祖的一次,可惜当时他祖父已过世——

这一天,光绪皇帝召见了梁启超。按清代惯例,举人得到皇帝召见,至少能成为内阁中书。

遗憾的是,他不谙官话,在这次会面中,把“孝”字说成“好”,把“高”说成“古”,弄得皇帝目瞪口呆。

光绪皇帝大为扫兴,因此只赏了他一个小小的六品衔。而康有为与光绪几小时的长谈,就大受嘉赏。

从这以后,康有为多少受到这次召见的鼓舞,一直以君王师自居。这为后来康梁思想上的分歧,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维新变法,提出的各种新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包括废除八股、取消旗人特权、改革官制、裁掉各种无用衙门、允许平民上书等等,每一项改革,都将冲击甚至剥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加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动摇了传统学者和广大士绅的思想基础,因此,变法受到巨大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

另外,维新党虽改名改革派,却因言论过激,用革命手段改革,得罪了很多温和派。甚至康有为还书生意气的喊道“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变法失败,政局紧张,朝廷大肆捉拿维新党人。谭嗣同劝梁启超外逃,伊藤博文也要求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想方设法营救他,并说:“救他吧!让他逃到日本吧!到了日本,我帮助他。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

在这种时局下,梁启超剪掉辫子,穿上西服,东逃日本,一去14年。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日本名字——吉田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