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各行各业的生意圈里,人们似乎把金钱摆在了第一位,将诚信和道义扔在了脑后,结果社会经济是发展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却有着滑坡的趋势,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不平衡的现状。虽然“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一炒再炒,可是深入进去看,都是大同小异的互相抄袭版,真正源于企业内部的东西很少。
在企业文化养成这个问题上,春秋航空是个另类,这是因为王正华本身就很“另类”。老王要打造的春秋集团,不仅仅是一个成功进行低成本控制的企业,更是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就是一条红色路线。
王正华对现在很多人的财富观念是看不惯的,他觉得不少人已经到了《红灯记》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程度,只要能赚钱,什么事情都敢做。老王觉得实在不应该,因为他和他的春秋团队,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血和汗换来的,所以他也会“固执”地认为,如果这钱没有耗费心血,他是不会要的。难怪别人都说,老王有一种“红色”和“共富”的情怀。
在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看来,无论一个企业家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他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偶然而非必然。既然是来自于社会的,就应该成就社会事业才对。为此,王正华经常讲一句话:“人喜欢这个事情,就像马克思说的,把劳动看成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就是共产主义的未来,我们这些人现在已经享受共产主义了。”
正因为老王摆正了自己的财富观念,所以被人称作“财富的管理员”。在公司财富的分配上,王正华一直主张进行全员所有,甚至还专门写了一个报告送交给国家的体改办,一直到达吴邦国的手中。不过,中央对王正华的这个想法并不认可,觉得体制在人的觉悟没有提高之前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会在财富的使用方面产生一些弊端。
事实上,当时还真有几个企业试行了老王所说的“全员所有”的方法,最终的结果是连董事会都开不起来,更不要提什么重大决策了。所以,一些人认为这种想法无非是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的“乌托邦”。有人给老王提了个建议:“你应该拥有主要的股份,这样才能对企业有发言权,集中权力做你想做的事。你们这样的小企业最好持股51%,至少是30%。”
王正华对金钱本来就没有什么占有欲,所以他不可能要求自己达到51%的控股权,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接受30%这个比例,将其余的70%全部分给员工。最多的时候,王正华分出去将近500人。当然,这种分配虽然赢得了员工的称赞,但是在春秋上市之后就遇到了麻烦,这是因为股权太过分散,不利于管理。
此外还存在着一个问题是:虽然这些股份是送出去的,但是有人却无视老王的慷慨,想让他将其高价赎回来。据说,曾经有个退休职工就这个问题跟王正华说:“王总我对不起你,你骂我无赖、没良心也好,但这次我要‘自私’、‘昧良心’。”可见,大家对分到手的东西还是相当在意的,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因为股权问题,王正华忽然意识到,自己曾经倡导的全员所有还是非常正确的,只是缺少全面实施的环境和土壤。
一些人觉得,王正华作为一个“大当家的”,手里只握有30%的股权实在太少,很容易就会被摊薄稀释。但是,已经分出去的东西不可能再要回来,所以为了制约股权上的不平衡状态,春秋集团又追加了一款新的规定:让王正华掌控80%以上的投票权。
拥有了投票权的绝对优势,王正华在集团中的地位自然无人能撼动。不过也有人认为,与其这么费事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分出那么多的股权。对此王正华的观点是,财富对他而言本来就只是一堆数字而已,后面多一个零还是少一个零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莫不如将钱分给大伙,让员工都感受一下全民所有的好处,这样每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虽然这也会造成一部分人对金钱更加看重,但是从长远来看,从大局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就是王正华的红色路线,跟那种大帮哄、大锅饭不同,老王的全民所有是在大家都认真工作、努力劳动的前提下倡导的一种资产分配形式,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正推行,但是他以自己独有的财富观念,给了大家一个明确而透彻的诠释。
王正华之所以会在思想中形成这种“红色金钱观”,一方面来源于他家庭的正确培养,是父母对金钱的正确态度让他对金钱有了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跟王正华的亲身经历有关。
老王是典型的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的那一代人,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良好的社会风尚培养了王正华对金钱的正确态度,特别是他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党旗下的宣誓让他铭记终生,也让他从此给自己确定了目标: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有人可能会对老王的这种红色思想产生误解,认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走这样一条路线有些不合时宜,其实这种看法大错特错。姑且不论共产主义本身,单就一个人时时刻刻想着“财富共有”、“利益均沾”来说,他的做法十之八九都将是有利于社会的。更重要的是,王正华是心怀感恩之心的,他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中投身市场经济,虽然身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不会受到太多国家的照顾和补贴,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得到了时代的支持,这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相比,已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进步了。
从某种角度看,红色思想打通了王正华在管理企业方面的“任督二脉”。他给自己确定的管理基调是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所以春秋集团员工的薪资待遇普遍比其他同行业要高一些,这也是老王红色路线中的一部分。当然,王正华也很清楚,福利待遇高要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不能一味增加收入而像希腊那样将钱分光,财政上寅吃卯粮,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列强掠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任何一个国家的资金和资源一旦耗尽,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王正华特别赞同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抓起筷子吃肉——原来饭都吃不饱,放下筷子就骂娘,没完没了的。所以在人力资源方面,王正华总是力求让自己拿捏得很准,不让员工对企业失望,但也不能总让他们产生奢望。
老王的红色思想还体现在他对劳动的认识上。他一直主张要身体力行,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场合中出现,这就是作为领导和骨干分子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有什么事都推到下面去。为此,王正华在公司立了个规定: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领导都要亲临现场。除此之外,逢年过节的时候,王正华也会带着其他中高层领导去慰问工作人员。哪怕是大年三十,也绝对不能把员工自己留在工作岗位上,所以春秋集团在春节期间,全体干部是不放假的。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王正华会早早去食堂,和大师傅一起商量定什么菜谱,确保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在半夜12点也能吃到热乎的饭菜;等到大年初一的时候,王正华会早晨4点钟起床,到现场去送最早的航班;吃过早饭之后,王正华又会去旅游部门的营业点视察,同时也慰问一下大家;到了下午,他还会去一些困难职工家中慰问,从个人腰包中掏出一笔钱给他们,因为有些员工还住在棚户区里,所以不关心是说不过去的。公司的一位司机十分感慨地说:“春秋航空的领导真辛苦,每天和我们一样工作在机坪上,董事长那么一大把年纪,还和我们一起干活,了不起!”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老王会将这一天的行程发布到集团的内网上,不是在“炫耀”自己有多苦,而是告诉大家:我始终和你们在一起战斗。
春节时期的忙碌,只是王正华乐于和员工同甘共苦的缩影。他像是“着了魔”一样遵循着马克思他老人家的那句话:把劳动看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在王正华眼中,一个充满劳动气息、到处都是忙碌身影的环境才是共产主义社会。
作为一个始终关注中国前途命运的老党员和老企业家,王正华在国家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心中的确有着千言万语想表达出来。在他看来,国家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官员的信仰危机,一些人没有完全按照当初他们在入党誓言中所说的那样去做,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不仅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恐怕连一个合格的公民都算不上。
王正华的政党观念,和他管理企业的很多做法是不谋而和的。他全心全意做好春秋集团,也认为党员应当把心放在国家。只要解决了某些党员不能和百姓“同心同德”的问题,即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慢一些,中华民族也有可能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