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道,和气生财(1 / 1)

王正华喜欢太极,太极之道在他身上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他绵软的个性。虽然春秋航空特立独行,但那只是商业策略,王正华本人却是一个不招风、不惹祸、不树敌的人。

尽管王正华的竞争对手是一些航空巨头以及相同出身的民营航空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处于敌对状态,竞争是为了促进这个行业更有序更良性地发展,并非为了恶意攻击谁或者挤垮谁。

王正华认为,他的战略选择和日常经营之道的一些点子和招数,的确是从那些航空巨头那学来的。所以他认为,不是春秋航空在给老牌航空公司上课,而是老牌航空公司在“传授”给他经营技巧。

在竞争中有学习,在对抗中有融合,这就是王正华的“平和”竞争法则。或许,王正华的这种个性特征,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联系。

王正华家中兄妹七人,他是长子,从来没有和姐姐弟弟妹妹们红过脸。不光对亲人如此,王正华对外人也是尽量修好。所以在2006年其他民营航空公司屡遭变故时,春秋航空却稳坐钓鱼台,这跟老王的“绵里藏针”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就拿同为民营出身的东星航空创始人兰世立来说,他的性格跟王正华几乎完全相反。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亲情观念比较单薄,一手将其带大的二哥不止一次在媒体上爆料,指责兰世立不念兄弟情谊。另外,兰世立的高调,也是王正华忌讳的行事风格。

2005年,兰世立第一次以20亿元的身价,光荣挺进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当媒体采访他时,兰世立说“福布斯把我低估了”、“当初如果我一直在省机关工作,就断送了一个湖北首富”。

相比之下,王正华就谦虚了很多。他曾经在2007和2008两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传言身价高达17.9亿元,然而这个数字老王至今都没有承认。当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他时,老王总是哈哈大笑地说:“我始终认为钱应该大家赚,我们有100个大股东、近400个小股东。我们还打算明年上市,争取培养100个百万富翁、10个千万富翁。我自己嘛,顶多1个亿吧。”

在企业管理方面,王正华也不像兰世立那样树大招风,而是更加富有策略性。

2006年5月,东星航空推出了低价促销,结果引起了一些国有航空公司反感,据说有八家航空公司私下里达成协议,共同对付东星。面对国有航空公司的围攻,兰世立马上将这件事闹上公堂,弄得双方都下不来台,直至相关部门出面调停才算罢休。这件事过后,兰世立就不再做低价竞争了,而是转向了高端商务运输,然而由此而产生的高票价推行却困难重重,为东星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王正华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山东事件结束之后,那些老牌航空公司开始对王正华进行“群殴”——南航和东航都加入到了票价大战中。当时,南航对郑州到上海的机票打了2.5折的优惠,票价为200元,不过要求旅客必须提前预订而且数量有限;东航则在同样的路线上推出了199元的特价机票,不过限于每天3个航班、每个航班20张,售完为止。面对巨头的出手,王正华自然早有心理准备,他选择跟这两家老牌航空公司对着干——把每条航线中的“99元票价”从30%扩大到40%。为此,春秋航空的新闻发言人还说:“虽然我们草根出身,但是我们从来不惧怕打压”、“春秋航空的客座率仍然在95%以上”。

无独有偶,在2005年7月春秋航空首航时,王正华就试探性地推出了13张单价199元的“上海—烟台”特价机票,结果没几天他就收到了工商部门的责令——“必须遵守禁折令”。据说,这是几家国有航空公司暗中打了小报告。

尽管和东星航空有着相似的遭遇,但是王正华可没有像兰世立那样跟人家打官司,而是很听话地将199元的机票全部停掉,然后乔装改扮成“300元的机票+酒店特价套餐”、“买机票赠红酒”。这种聪明的应对之策,既绕过了“禁折令”,还能借机会搞一搞促销。与此同时,王正华还去了航空总局,跟有关负责人讨论弹性票价的社会价值和企业生存意义,最终如何呢?人家默许了——199元的特价机票可以继续推出。

曾经有记者在报道中说,一次王正华参加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的时候,显得十分小心,生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他的低价票惹了点小乱子之后,他也没有去见对春秋航空恩重如山的杨元元局长,因为他觉得给总局带来了压力。

王正华不仅对主管部门礼貌有加,即使面对国有航空公司等竞争对手,他也会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不管是公众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他都尊称国有航空公司为“老大哥”,而将自己比喻成“小兄弟”和“小角色”。

王正华这么做并非“卑躬屈膝”,而是他真的和这些国有航空公司的高管关系不错。

2006年底,王正华面临着是否进入干线市场的抉择。由于干线竞争十分激烈,不是你有胆子就能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所以王正华十分谨慎地召开了一次决策大会。放在过去,只要老王认定自己的决断没错,即便有多大的反对声音他仍然会坚持到底,可是这一次他真的有些犹豫了。就拿上海—广州航线来说,聚集了国内好几家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和上航,这跟春秋航空以前的航线情况完全不同,比如上海—珠海这条线,差不多只有一家公司在飞,竞争压力要小得多。

为了征求意见,王正华给当时东航集团董事长李丰华打了电话,这个竞争对手其实私下里是他的朋友。让王正华意外的是,李丰华对他是否进入干线市场,表示了绝对的支持:“飞,为什么不飞,一定要飞!”

有了朋友的支持,王正华最终下定决心,向民航总局申请了上海—广州的航线。

在《中国周刊》采访王正华时,他曾经表示,如今每开辟一条新航线,他都会主动登门,拜访当地的主流航空公司,拿一些具体的数据给他们看。数据显示的是什么呢?是春秋航空到过哪个城市,就会让那里的旅客总量有所提高,所以不会减少当地航空公司的客流量。

王正华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市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可见,王正华是一个不愿意让人觉得他很“牛”的低调老者。他觉得无论是国有航空还是民营航空,终归都是一家人,而竞争本能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不一定要谁将谁置于死地。更重要的是,王正华一直认为:“我们认定的竞争对手不在国内,而是国外的旅行社和航空公司,我们为什么不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王正华就是以这样的态度,让他的竞争对手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春秋航空不是跟他们抢客源,而是帮助他们拓展新的市场。正是王正华的低价策略,让以前从来没坐过飞机的人养成了坐飞机的习惯,所以即使没有春秋航空他们也会选择其他公司的飞机。更重要的是,王正华的目标客户主要是自掏腰包的白领和普通民众,而航空巨头们通常服务的是高端商旅,双方的利益交界点并不是很多。

也正是因为老王的这种柔性生存法则,才让他对媒体一度大肆鼓吹的春秋航空是“市场鲇鱼”之类的说法很不喜欢。他始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随便树敌,春秋航空所做的事情只是在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普通百姓坐便宜飞机的梦想而已,他是在开拓市场,而不是在分割市场,丝毫没有和主流航空对抗的意思。

正因为这种融合之道,才让王正华和气生财,柔中寓刚,刚柔并济,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