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宽恕别人,一个淡定的人是懂得宽恕别人过错的人。淡定的人总是敞开胸怀,不计前嫌,放下恩怨,与人和气相处,然后把心思集中在自己所要做的大事上。
生气不如争气,何必自己气自己
俗话说,生气不如争气,对自己好一点,何必自己气自己呢?多生气不如多长志气。
人生在世,很难事事顺心,所以,生气总是难免的。不过,偶尔生点气,气消之后很快恢复常态,对健康并没有大的妨碍。但是一个人如果经常生闲气、闷气、怨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就大了。
闷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最大的。那什么是闷气呢?闷气就是不发出来而强憋在心里的气。研究证明,这种气对身体的危害极大。生气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闷气憋在心里,不向外发泄,一般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这种“气”压在心头久久不散,就会导致食不甘味,睡不坦然,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了。这对健康是极为有害的。
我们应该明白,气憋在心里,一般都是越憋越重,越重越憋,于是就达到了人体难以承受的程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再骤然发泄,就会如同山洪暴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发雷霆,也就是盛怒。盛怒对身心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最亲或关系最密切的人同时相互生闷气,这是最可怕的。他们谁也不服输,谁也不先开口,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相互的关系所造成的严重损害,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比如夫妻之间经常生闷气,不仅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夫妻关系也会日益紧张,隔阂加深,相互感情受到伤害,甚至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那么哪些人好生闷气呢?调查表明,性格内向或孤僻的人以及平时很少与人交际、朋友甚少、不愿意与亲友同事谈心的人,都是比较好生闷气的。这种人更应该重视克服自己性格、修养上的弱点。当然,改变性格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也不是绝对办不到的。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走出狭小的天地,多结交一些朋友,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经常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逐步优化自己的性格,开阔自己的心胸。特别是要逐步养成与熟人、朋友、同事谈心、聊天的习惯,心里有不痛快的东西就及时向外宣泄。
在这方面,亲友和同事的帮助是尤其重要的。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亲友有气憋着、闷在心里的时候,就应该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可以达到“一吐为快”的效果。
其次,生闲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绪影响最大,它会导致你每天都没有好心情。
那么什么又是闲气呢?简单地说,闲气就是由生活琐事引起的不该生的气。调查资料表明,生闲气的对象大多是生气者的家庭成员或身边的同事,有些人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和和气气、温文尔雅,而在家人、朋友,特别是在配偶面前却很容易发脾气,这样就会把负面情绪转嫁给别人,使别人的身心受损。所以,何必和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同事生闲气呢?
闲气对人有三种害处:一害身体,二害事业,三害他人。一个人生闲气的时候,心就不痛快,心情就会感到压抑或烦躁。如果对这些消极情绪,任其发展或反复发生,就必然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导致心态失去平衡,免疫功能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产生。
而且,消极情绪不仅仅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破坏自己与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正常关系,对人生与事业的成功,就有很强的杀伤力。
最后,当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就很容易冲动而出言不逊,态度恶劣,粗暴地对待他人,因而就很容易伤害他人。
生闲气的人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是所谓闲得无聊者,而又私心过重,因此遇事就斤斤计较,导致心情不佳。第二种是所谓胸无大志者,度量又小,疑心大。第三种是所谓“吹毛求疵”的人,就是对他人要求过高,故意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很会宽容自己而严厉对待别人。第四种就是那些工作或生活失意,或者遭受挫折的人。很明显,很多闲气都是因为生活小事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就拿在家里吃饭来说吧,菜很可能做得咸一些或淡一些,不大合自己的口味儿。一个大气的人,菜咸了少吃些,淡了就放点盐,同样吃得香。而对于小气的人,就会觉得菜不可口,心里不痛快。显然,这种人是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给夸大了。所以,不客气地说,闲气大多是自找的!
生闲气的人要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关键在于不断完善自己,胸怀大志,心想大事,天天有事做,就不会计较琐事而生闲气了。而且,他们还应加强修养,宽厚待人,变责人严为责己严,这样就不会看谁都不顺眼而生闲气了。
第三,我们还要避免的就是心生怨气。怨气就是抱怨或怨恨之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认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而产生的。生怨气的对象一般都是自己的上级或其他有权势的人。经常生怨气是半点好处也没有的。事实证明,靠生怨气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且还有损于健康的。一个人心中装满了怨气,就会今天怪这个,明天怨那个,自己的左右周围都是敌人。如果让这种消极情绪经常困扰着自己,就会破坏自身的心态平衡,涣散自己的意志和进取心,进而还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乱。
所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保持淡定,要做到遇事不生气!
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保持淡定,要做到遇事不生气!
心存报复,就是在自我折磨
当一个人受到无辜伤害或被他人欺侮时,你是以牙还牙呢,还是宽恕忍让呢?
我们从印度伟大文学家泰戈尔的《画家的报复》一文中,会找到很有说服力的答案。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地死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的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心存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报复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人驱向疯狂的边缘,报复还能把无罪推向有罪。据有关方面介绍,现在有很多的刑事案件就是因报复而引起的。
许多心理学专家研究证实,报复心理非常有碍健康,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就是长期积怨和过度紧张造成的。有一位好莱坞的女演员,失恋后,怨恨和报复心使她的面孔变得僵硬而多皱,她去找一位最有名的化妆师为她美容。这位化妆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
看来,心存报复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如果用一颗宽宏博大的心处理人事,那么你得到的好处会比报复的一时痛快更使人快乐。
美国竞选,对手之间相互攻讦,甚至败坏对手的名声,但一些人仍可在对手所组内阁中担任重要职务,对做人处事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能够与你成为对手的人,必定有着与你能够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你能原谅你的仇人,将你的仇人招至麾下,为你效力,不是会更利于实现你的目标吗?
由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评或者羞辱过他的政治对手,由此林肯统一了美国南北。
可是,如果你用报复和仇视对待对手,你会招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你将使你的敌手更坚定地站在你的对立面,去阻挠、破坏你的行动,破坏你创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会因为心中充斥报复的愤怒无暇他顾,你的理想和目标又如何能实现呢?
“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应该对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如是说。是的,报复对人的生活而言是没有多大益处的,它一般只会让人产生更多的痛苦而去扰乱快乐平静的日子。
然而,报复的产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就最宽泛的意义而言,报复是人的一种天性。一旦蒙受羞辱和损害,人的报复之心油然而生。
从个人而言,受到了奇耻大辱、受到了严重伤害之后,除了懦夫、除了窝囊废和无能之辈,有几人不生报复之念?世上有几人能够做到以德报怨?所罗门说:“不报宿怨乃是人的光荣”,世上能有几个这样“光荣”的人呢?
正因为报复心理这么容易产生,我们就更应当加以控制,否则报复行为就可能蔓延,反而给自己造成伤害。
所以,你必须记住,当你受到侮辱和损害,冒犯者达到了应受法律惩罚的程度,你产生报复意念没有什么错,可是必须诉诸法律,借助法律来为你“报仇”才行。如果私相报仇,那你就是无视法律、否定法律了。
这里也许需要一种忍耐,不能立即直接发泄你的仇恨。然而,这种忍耐就是文明。失去了这种文明,直接的私相报复行为往往容易触犯法律,你会同样遭到刑法的惩罚。这样你就会让冒犯你的人占到两次便宜:一是他冒犯了你。二是你因直接向他报复而受到法律惩罚。
当我们产生报复意念的时候,更值得自我追问的是:对方对我的损害果真达到了需要报复的程度吗?有足够的报复理由和报复价值吗?
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口角摩擦,无意的或误会式的碰撞、损伤,或工作中正当的或不恰当的批评指责,或某种利害关系的分歧等等,都不足以让你耿耿于怀。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唯有宽宏大度,原谅对方才是智者的处世方式。大度容人乃君子之道。
时间是冲淡宿怨的最强大的力量,时间甚至可以把仇敌化为朋友。我们本来生活在现在,面向着未来,而过去的一切——包括种种的怨怨仇仇都随时间的流逝而永远地过去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念念不忘过去那些不愉快,没有必要总是在那里处心积虑伺机向谁报复一件什么事情,这样只会伤我们自己的心。我们可以让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去自我忏悔(或许他有一天因良心发现而引起心灵的不安和沮丧),而不该为过去的不愉快而自我折磨,让自己失去快乐生活的能力。
当然,如果你心性高雅,而且在才华、能力、声誉诸方面都明显地高于伤害你的人,那么,你对任何人都将恨不起来。你会因为太珍爱自己而顾不上去恨任何人——包括伤害过你的人,以至那报复意念无从产生。
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口角摩擦,无意的或误会式的碰撞、损伤,或工作中正当的或不恰当的批评指责,或某种利害关系的分歧等等,都不足以让你耿耿于怀。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唯有宽宏大度,原谅对方才是智者的处世方式。大度容人乃君子之道。
不要纠结于非原则的小事
怎样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个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明人生的全部内涵,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会在某些事件上得到启迪。比如:处事不能太较真便是其中一理,这正是有人活得自在,有人活得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每个人都罪不可赦、无药可救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自甚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并且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的缺点,动则捶胸顿足,横眉竖目,使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绪。
有位同事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副食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二百吊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遭遇:丈夫有外遇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她每月只能开两三百元工资,住一间12平方米的平房。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想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能和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对方很粗鲁,你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岂不很没面子?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更是愚不可及。家庭成员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分出个对和错来,又有什么用呢?人们在单位、在社会上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如恪尽职守的国家公务员,精明体面的商人,或是企业职工,但一回到家里,脱去西装革履,也就是脱掉了你所扮演的这一角色的“行头”,即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规矩和种种要求、束缚,还原了你的本来面目,使你尽可能地享受天伦之乐。假若你在家里还跟在社会上一样认真、一样循规蹈矩,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还要考虑对错、妥否,顾忌影响、后果,掂量再三,那不仅可笑,并且也太累了。在这方面,头脑一定要清楚,在家里你就是丈夫、就是妻子。所以,处理家庭琐事要采取“绥靖”政策,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当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
具体说来,作为丈夫,要宽厚,在钱物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越马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给娘家偏点心眼,是人之常情,你就别计较,那才能显出男子汉宽宏大量的风度。作为妻子,对丈夫的懒惰等种种难以容忍的缺点,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切忌唠叨起来没完,嫌他这、嫌他那,也不要偶尔丈夫回来晚了或有女士来电话,就给脸色看。看得越紧,逆反心理越强。你对丈夫太“认真”了,让他感到是戴着枷锁过日子,进而对你产生厌倦,那才真正会发生危机。家里是避风的港湾,应该是温馨和谐的,千万别把它演变成充满火药味的战场。
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这位先生的确修炼得颇有涵养了,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如果我们确定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应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每个人都罪不可赦、无药可救了。
释怨比施恩更重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他告诫我们,做人要有博大的胸襟。人的胸怀若能像大海一样博大,容得下万事万物,那么还有什么能震动我们的心,让我们不自在呢?然而,就是有人不能宽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谁曾在过去招惹过我,谁又曾在某时让我下不来台,将来找机会一定要好好整他一顿,出口恶气。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怨恨便由此产生。
“怨恨”是侵入人内心的最不易清除的毒素,它足以将一个人的生活搅乱,甚至搅乱更多人的生活。对于这种伤人伤己的情绪,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及时控制乃至消灭掉它。其实,“怨气”并不来源于别人,正是自己催生的。可以想象,倘若在某个时候得到机会去整别人,势必会引起新的怨隙,这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偏激狭隘的话,不仅能误导人的精神言行,而且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倘若付诸行动,则有可能产生毁己害人的恶果。聪明善良的人,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都不会采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
班超一行在西域联络了很多国家与汉朝和好,但龟兹恃强不从。
班超便去结交乌孙国。乌孙国王派使者到长安来访问,受到汉朝友好的接待。使者告别返回,汉章帝派卫侯李邑携带不少礼品同行护送。
李邑等人经天山南麓来到于阒,传来龟兹攻打疏勒的消息。李邑害怕,不敢前进,于是上书朝廷,中伤班超只顾在外享福,拥妻抱子,不思中原,还说班超联络乌孙,牵制龟兹的计划根本行不通。
班超知道了李邑从中作梗,叹息说:“我不是曾参,被人家说了坏话,恐怕难免见疑。”他便给朝廷上书申明情由。
汉章帝相信班超的忠诚,下诏责备李邑说:“即使班超拥妻抱子,不思中原,难道跟随他的一千多人都不想回家吗?”诏书命令李邑与班超会合,并受班超的节制。汉章帝又诏令班超收留李邑,与他共事。
李邑接到诏书,无可奈何地去疏勒见了班超。
班超不计前嫌,很好地接待李邑。他改派别人护送乌孙的使者回国,还劝乌孙王派王子去洛阳朝见汉帝。乌孙国王子启程时,班超打算派李邑陪同前往。
有人对班超说:“过去李邑毁谤将军,破坏将军的名誉。这时正可以奉诏把他留下,另派别人执行护遥任务,您怎么反倒放他回去呢?”
班超说:“如果把李邑扣下的话,那就气量太小了。正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坏话,所以让他回去。只要一心为朝廷出力,就不怕人说坏话。如果为了自己一时痛快,公报私仇,把他扣留,那就不是忠臣的行为。”
李邑知道后,对班超十分感激,从此尽心竭力地辅佐他。
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依靠“不念人旧恶”,才得到众臣的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的。如李靖曾在隋朝隋炀帝时代任郡丞。而且他最早发现李渊即李世民的父亲有图谋天下之意,并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却极为反对,再三恳求父亲说,目前正用人之际,不可念旧恶而滥杀将才;只要李靖甘心归顺,可免除一死。李靖的性命终于保住了。李靖有感于李世民的厚德,竭尽全力,为唐王朝的安邦定国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原来是辅佐李渊的长子,太子李建成的。魏征早就察觉到李世民不是等闲之辈,不会甘心屈居秦王之爵,为巩固太子的地位,以便日后顺利继位,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这件事李世民耳闻已久,但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同样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为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丰功伟绩。
除以上两人之外,李世民还对许多与他有过冲突的人不计旧怨,一概量才录用,因而成为历史上深受臣民拥护的君主。
明末文人洪应明在其所著《菜根谭》中说:“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这是说,释怨比施恩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一人之怨”不及时化解,会影响许多人,甚至会坏了大事。春秋时,宋郑两国交战。宋军主帅华元宰羊犒赏三军,在分羊肉时忘了为华元驾驶战车的羊斟,羊斟因此怨恨华元,华元没有觉察,更谈不上及时做释怨的工作。作战时,羊斟便把华元的战车驾到郑军阵地里,使华元当了俘虏。华元本来想犒赏三军以提高士气,但处事不细反而结怨于羊斟;而羊斟气量又小,导致兵败被俘的后果。
不去怨恨别人,也尽量去化解别人对自己的怨恨,这是同等重要的事。心胸狭窄怨气占的比例就大,心胸宽广怨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把心胸放宽,释人之怨,化己之怨,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事。
无论什么时候,把心胸放宽,释人之怨,化己之怨,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事。
痛苦只是眼里的一粒尘埃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化妆品行业的“皇后”玛丽·凯把她一辈子积蓄下来的5000美元作为全部资本,创办了玛丽·凯化妆品公司。
为了支持母亲实现“狂热”的理想,两个儿子也“跳往助之”,辞去了较好的工作,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来,宁愿只拿250美元的月薪。玛丽·凯知道,这是背水一战,是在进行一次人生中的大冒险,弄不好,不仅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的积蓄将血本无归,而且还可能葬送两个儿子的前程。
在创建公司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次活动会引起轰动,一举成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整个展销会下来,她的公司只卖出去l5美元的护肤品。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玛丽·凯不禁失声痛哭,而在哭过之后,她反复地问自己:“玛丽·凯,你究竟错在哪里?”
经过认真的分析,她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最后终于悟出了一点:在展销会上,她的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单,而是希望女人们自己上门来买东西……难怪在展销会上落到如此的后果。
于是她从第一次失败中站了起来。在抓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
后来,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发展到现在的5000人,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司,拥有一支20万人的推销队伍,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
已经步入晚年的玛丽·凯能创造如此的奇迹,并不是上天的怜悯,而是因为她面对挫折时,坦然地面对一切,想出办法并着手开始自己的行动,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应该常常扪心自问,在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丧失了以后,你的生命中还剩余什么?即在遭受失败以后,你还有多大勇气?假使你在失败之后,从此一蹶不振,放手不干而自甘永久屈服,那么别人可以断定,你根本算不上什么人物;但假如你能雄心不减、大步向前,不失望、不放弃,则人家可能知道,你的人格之高、勇气之大,是可以超过你的损失、灾祸与失败的。
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你进行新的尝试时,你可能犯错误,不管你是作家,你是运动员,还是企业家,只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都难免失败。但失败并非罪过,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教训。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挫折无处不在,若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在你耳旁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粒尘埃,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身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泪,继续前进吧!
人的一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你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境,一直处于辉煌,当你人生走到了“山”的顶峰必然会走下坡路。这时,坦然面对、心态平稳,用坦然迎接不幸对我们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