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善于抓住机遇,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有的人因为善于抓住机遇而“柳暗花明”,终于成功;有的人因为与机遇擦肩而过,还在“山穷水尽”,为错过机遇而遗憾。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动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不让机遇擦肩而过
咸丰二年(1852)六月,曾国藩被朝廷派往江西担任乡试主考官,并获准考试结束后可回乡探亲。当他行至安徽太和县小池驿时,接到了母亲江氏已于一个多月前去世的消息。于是曾国藩立即换服奔丧。
就在曾国藩回籍守制的短短几个月之内,太平军势力迅速扩大。朝野一片惊慌,咸丰帝清醒地认识到,清廷所倚重的国防力量——八旗、绿营,早已不堪平叛重任,不得不加强兴办民间团练的力度。所谓团练,又称乡兵、练勇、乡团、民壮等,是地方乡绅自行筹办的临时性武装组织。
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丁忧在家的曾国藩接到一份清廷让其帮办湖南团练的谕旨。咸丰帝当时令其兴办团练的在籍政府官员共有一百多人,只有三人戴孝任命,可见敢于任事者少之又少。曾国藩能够脱颖而出,自然不排除偶然的机遇与幸运,但更多还是在“人为”。
当时,朝廷任命了四十三个团练大臣率军攻打太平军。除了曾国藩之外,其他的人不是死的死,就是走的走,没有一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牢牢地抓住了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机遇,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当时,清政府只是叫大家办团练,也就是办民兵,将地方维持好,但不是让地方建军队。大家都很清楚,满清皇帝最大的忌讳就是汉人有军队。但是,曾国藩还是把团练当做军队来训练。江忠源在湖北打仗的时候,军队死了很多人,希望湖南给他提供兵源,帮他在地方训练军队。曾国藩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将团练从一千人扩大到一万人,而且还很有远见地建起了水营,加上各种辅助人员共一万八千人之多。曾国藩打下武汉后,给朝廷写了一个报告,主动请缨,让朝廷将攻打南京的任务也交给他。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攻打南京可以说是天字第一号的国家项目,这个国家项目硬是被湘军这支“民兵”拿下来了,这意味着他们就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劲旅。从分散在县里的散兵游勇,到担负着打南京的军事任务的正式军队,湘军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曾国藩善于抓住机遇的结果。
曾国藩攻打到南京,本想着会战无不胜。但哪知道出师不利,第一仗就大败而归,回到长沙时他羞愧难容,差点就跳河自杀。后来在江西和太平军作战也是左右为难,战事极为不烦,他面临的对手是强而有力的石达开。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说湘军又一次失败时,幕僚给曾国藩起草一个报告,说湘军最近打仗屡战屡败,但是他看后就改了一下,说是屡败屡战,表面上看虽只是挪动了一个字,但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却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说古代也好,现当代也好,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事业越大困难就会越多、挫折就会越多,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中挺下来,永不言败、永不言退,这是曾国藩和湘军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机会到来,乘势而上
人常有两种积习: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人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愿做。还有一种人整日陷于琐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远见卓识。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积累有素,厚积而薄发,一旦机会到来,乘势而上。除非动乱之世,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人的发展往往打破既定程序,就一般性而言,都从日积月累中成就,曾国藩历来将眼界宏大与小处人手相提并论,认为二者缺一不可。他还特别从历代有作为的帝王和宰相身上,印证他的结论。他曾有过这样的精彩之论:
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周文王是中国难得的圣人,但自早晨至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周公夜以继日,处理政务直到天亮。这些圣贤勤劳若此,则无小无大,何事民怠慢。诸葛亮为相,自杖罪以上,皆亲自临决。杜慧度为政,纤密一如治家。陶侃综理密微,虽竹头木屑皆保存起来作为有用之物。朱熹曾说为学须铢积寸累,为政者亦未有不由铢积寸累而能够有所作为的。秦始皇用石来量书,不处理完毕不入睡;魏明帝自己代行尚书事;隋文帝批文件无暇吃饭,令卫士送餐,这些皆为后世所讥笑,以为天子不当亲理细事。我认为天子或可以不亲细事,若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汉帝向陈平问钱谷的事,不知部刑狱的事,尚不知,未可以为人臣效法也。大凡建功立事,一定以亲眼所见者为有效,如有车必见其车具,如有衣必见其襟袖。若为广见博闻的君子,必见其著述满家,手稿累筐。若为躬行实践的君子,必见其面色之兴奋,徒党对他的感慕。如果善于治民,必见其所居之地百姓高兴的地方,离任时老百姓会十分眷恋他。假如善于治军,必见其有战则胜,有攻则取。若不以目所共见者为根据,而但凭心所揣度者为高,则将以空虚浅薄为哲理,而轻视务实,以崇尚空泛为贤能,而耻笑勤奋谦谨,何异于邓扬之徒,流风相煽,高心而空腹,尊己而傲物,大事细事,皆堕坏于稀里糊涂之中。亲者贤者,皆被拒于千里之外。以此而希望大业之成,亦荒谬。孔子许诺仲弓为重要人才,而雍正以居敬为奉行简约之本,都一定是因为能够勤敬才无废事的。
事事从小处做起,则大事可成。曾国藩说:“泰山之高以其不弃粪壤,沧海之大,以其不拒浊流。”就是这个意思。
曾国藩善于体察人情世故,他认为人常有两种积习: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人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愿做。他形象地称这种人其实是瞽者,好比看不到方向的人。还有一种人整日陷于琐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远见卓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成大事者,目光远大与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的处世韬略。没有远大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但必须按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方有成功的可能。
曾国藩在给他弟弟的信中曾说:“古人能办成大事的人有二条,目光远大和考虑细密二者缺一不可。弟在考虑细密方面,精力比我强。军队中的器械,稍微精良的,应该另立一册,亲自登记,交待给一个可靠的人,古人用铠甲武装的鲜明作用,具有威震敌人显示威风的重要性,常可取胜,刘峙衡对于火器经常维修保养,对刀矛就全不讲究。我曾经派褚景明去河南采购白蜡杆子,又置办腰刀,分别赏给各将领和头目,他们很是喜爱和重视。弟一定留心这件事,这也是综理细微的一项内容。至于规模宜大,弟也是要讲求的。但讲究宏大的人是容易混入散漫的一路,遇事颟顸,毫无条理,就是再大,那又有什么可宝贵的?等级不乱,可以长久,器量宏大,就没有流弊了。”
就军事来说,“军事度划最好是规模远大”;“整理军营内务最好是综理细密”。不但要从“大处着眼”,还必须从“小处下手”。他曾经说治军应当“认真对待小事”,意义就在这里。他还说:“治军必须脚踏实地,注意小事,才可以每日有功。”
在给吴竹如的信中,曾国藩也说:“近年在军队里的经验多了,更知道天下的事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强调说:‘首行立下大志向的人’,如果不辅之以朱子所说的‘铢积寸累’的功夫,那么下梢就会完全没有把握,所以国藩治军,摒去一切高深神奇的说教,专在粗浅纤细处下功夫。虽然遵守这一条不会取得大的功效,但从自己钝拙考虑,那么还像遵守约法那样去做。”
曾国藩在军事调度方面,常从大处着眼。他对于军事计划,虽然讲究规模远大,但仍然以稳妥可行为主,不至于流入散漫的那一路。如他在给左宗棠的回信中说:“我们凡是进行军事调度,都要考虑我们的力量够不够,同时也要考虑我们的智慧够不够。”
在给李元度的回信中说:“对于大的调度,在危急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保住全军的士气为主。孤军无援,粮食和物资都供应不上,奔波疲惫,都会造成散乱,这是必然导致失败的道理。”
正因为曾国藩“规模远大”,他率先设立水师,并坚守长江中游,与太平军打阵地战,寸土不让,寸土必争。也正因为如此,他敢于抗圣旨,不派鲍超人援京师,因为鲍军一撤,对太平军的多年持久战可能流于失败。这些都是大的方面。从综理密微而言,曾国藩做的更多,幕僚们赞叹他细微,任何小事都瞒不过他。
成就大事,须宏阔与细微兼有,既要有远大规划,又要从具体事做起。
变化之中寻找新的机遇
曾国藩是一位很善于在变化之中寻找机遇的人,他曾这样说: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其大意就是说,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梯而上!
1.善于借梯登高
一个人成大事,有了出类拔萃的才能还不行,他还必须要拥有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与环境,这样他才可能把才力充分发挥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到这个平台呢?在人生的重要关头,善于倚人而起,借梯登高,这不失为一条捷径,曾国藩的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清代末年,仕途冗滥,升迁很难,而出身寒门的曾国藩却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连他自己都感到非常意外。曾国藩被点中庶吉士以后,在1840年庶吉士散馆,他的考试成绩列二等第十九名,名次仍很高。因此,他被授职为检讨,留在翰林院供职,当时仅是七品官。
七年后,他升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从此他步步高升、一帆风顺。曾国藩升迁如此之快,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是他自己养之有素。他在翰林期间,苦读积学,用功不懈,历次考试成绩都很突出,也就是说确实具有一定的真才实学。
第二,是他在京期间,把握住了有利的时机,结交了许多对他有用的朋友。清代的京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文化中心。京都人物众多,十三年的京官生活,使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朋友相互切磋,不仅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而且在事业上相互扶持。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善于利用人脉关系,倚人而起,使自己的仕途平步青云。曾国藩在京师的发迹,就得力于善于利用他与穆彰阿的关系。
2.穆彰阿的知遇之恩
穆彰阿是满洲镶兰旗人,1805年考中进士,道光时期受到重用,l828年加任为太子少保,既而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后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兵部、户部尚书,后任协办大学士,升太子太保。1836年,穆彰阿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负责管理工部。1838年,穆彰阿晋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后来有人评论他说:“在位20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鸦片战争前,道光皇帝决心查禁鸦片,于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穆彰阿当初就不赞成林则徐的禁烟行为,当鸦片战争爆发,他窥知道光皇帝已改变了禁烟的主意,于是怂恿道光皇帝与英国人和议,于是使道光皇帝便罢免了林则徐。道光皇帝厌战,而穆彰阿则顺其意,竭力主和。
道光一朝,穆彰阿受宠不衰,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次、典会试五次。大凡复试、殿试、朝考、教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没有一年不参予衡文之役的,因此他的门生、旧吏遍布朝廷内外,知名之士多被他援引,一时人们号称“穆党”。
曾国藩戊戌年会考得中,当时的总裁即为穆彰阿,于是二人便有了师生之谊,曾国藩抓住这个机遇,经常与穆彰阿往来。由于他勤奋好学,颇有几分才干,经常以求学的身份向穆彰阿请教,实际是以此接近穆彰阿。因此,他也深得穆彰阿的赏识与器重,处处得到穆彰阿的关照。
1843年,曾国藩参加大考,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要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将诗赋誊清,亲自送往穆府。这一次拜访就成为了曾国藩迅速升迁的契机。在此之前,曾国藩的官品一直滞留未动。而从此之后,则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之内由从七品跃为二品。其前后的变化十分明显。
有一天,穆彰阿对曾国藩说:“明日上朝,我决定正式向皇帝推荐你,你要有个准备,把四书五经多加背诵,皇上或许要试你的才学。”曾国藩听了受宠若惊,躬身作揖说:“多谢恩师栽培,晚生自当珍惜这个机遇,绝不辜负恩师重望。”
第二天,穆彰阿上朝向咸丰皇帝保奏了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请求皇上重用。咸丰皇帝听了,问道:“你说这个门生才堪重用,不知他有什么超人才能?”这一问倒把穆彰阿问住了,惶急中他脱口而出:“曾国藩的超人才能么,是善于留神,过目不忘。”咸丰皇帝听了也没有说什么,穆彰阿便告退了。
穆彰阿回到府中,心里十分懊恼,后悔自己刚才只说了那么两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把曾国藩的才能张扬一番,白白地将大好机会错过了。
谁知咸丰皇帝在相国走后,却一直琢磨着他那两句话,心想,此人真要是有那样的超人之处,是应该予以重用的,于是咸丰皇帝决定先测试曾国藩的才华。
两天后,咸丰皇帝命太监传旨给穆彰阿,让曾国藩初一卯时在中和殿候见。穆彰阿大喜过望,忙叫来曾国藩,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并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准备,以应付皇上的测试。曾国藩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恩师厚望。
初一这一天,天还没有亮,曾国藩就已经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去了皇宫,随太监来到中和殿。太监命他等着候见,便关上殿门走了。曾国藩环顾大殿,见殿内金碧辉煌,气氛肃穆。他不敢坐,挺直身子站着,竖起两只耳朵谛听门外动静。可是,等了很久很久,仍未见太监前来,他心里开始惶恐起来,不知道是凶是吉。
后来,他站得腰也酸了,便在大殿上左走右踱,这才见到大殿四壁挂着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由于心神不定,他也无心细看。后来,太监终于来了,对他说:“皇上今日没空,命你明丑再来。”曾国藩只好怏怏不乐地走出皇宫,才发觉太阳当空,已是晌午时分了。
他急忙到军机大臣府,把情况禀告了恩师。穆彰阿听了,沉思良久,突然问:“你说大殿四壁挂着历代先皇的圣训,你记住了多少?”曾国藩摇摇头说:“当时我心慌意乱,只留意殿外动静,哪有心思去细看字幅。”穆彰阿喊道:“糟了,这定是咸丰皇帝为试你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才能而刻意安排的。皇上必定会马上再召你,这怎么办呢?”听恩师一说,曾国藩发怵了,跪倒在地,连呼“恩师救我”,穆彰阿命他起来,说:“让我想想办法。”
这时候,一个家丁进来禀报说:“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前来求见。”穆彰阿满脸不高兴地说:“就说我今日谁也不见,请他改日再来。”家丁回身刚要走,穆彰阿突然把他叫住:“回来,有请王公公在正厅相见。”回过头来对曾国藩说:“天助我们也,救星来了,你且回避。”穆彰阿在正厅热情地接待了皇宫总管太监王公公,请他坐上座,这使王公公受宠若惊,他不好意思地说:“小的前来,为的是日前求大人为我外甥谋个知县差使的事,可有眉目?”穆彰阿说:“区区小事,何劳王公公前来,我已为你办好了,不日即可到任。”老太监感激不尽,说:“大人如有要小的效劳的事,尽管吩咐。”穆彰阿说:“对了,我要撰写一份大清历代先皇功绩录,烦你将中和殿上所挂历代先皇的圣训,今日抄好送来,晚上我撰写时要用,你能办得吗?”总管太监笑道:“这点小事,哪有办不得的。”果然,王公公在天黑前,送来了中和殿上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圣训的抄录。
穆彰阿叫来曾国藩,命他今晚必须把圣训全部背熟,并告诫说:“你的前途,全在此一举了。”曾国藩接过抄录后,回去彻夜诵读,背得滚瓜烂熟。
果然,第二天一早,圣旨就到了,传曾国藩面见圣上。这天,咸丰皇帝在保和殿召见了曾国藩。咸丰皇帝问道:“昨天在中和殿上,你一定看见了所挂的大清历代先皇的圣训,你可曾留意先皇的圣训都说了些什么?”
曾国藩跪奏,将圣训背诵如流。咸丰皇帝又惊又喜,心想:“果真是个善于留神,过目不忘的奇才,此人理当重用。”几日后,圣旨下来,将曾国藩擢升为吏部侍郎。从此,曾国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终于成为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纵观曾国藩在京仕途迅速升迁的过程,一是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二是靠他善于利用与穆彰阿的关系借梯而起。没有穆彰阿的知遇之恩及指引之功,无论他多么勤奋上进,聪明能干,要在十年之内,连跃十级,那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成大事要凭借三种“势”
任何时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都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即通过顺势天下、乘势而起、造势而雄的三段式作为人生成长的基本轨迹。
1.自胜自强
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他成功的第一步都首先需要将自己融入社会,并且要适应社会。这一时期,他必须深入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磨炼,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发挥自我,及改造社会的潜在技能。
第一时期的关键是,一个人不能只做社会的附庸,在他的个体生命熔铸社会后,就当很快走入第二阶段,即乘势而起。这一阶段是最艰难的阶段,能否跨越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成功的关键。一种情况是,许多人运气很好,个人天赋也有成就大事的条件,但随时俯仰,与世沉浮,让个体消蚀在社会与时代之中。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在走向成功的成长期,挫折颇多,几乎没有平坦之路可走。
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如何如何,显然孟子是把这些作为一个成功者必要的和先决条件提出来的。孟子的话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必然经历精神磨砺,也即意志考验;二是肉体的折磨;三是你不胜任的东西要由你来完成(增益其所不能)。成功者经过诸般艰苦卓绝的过程后,他走完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的过程。
曾国藩做事情,讲究自胜自强,不随时浮沉。咸丰九年(1859)六月的一则日记由写字联系到成功,他说:
余近日常写大字,渐有长进,而不甚贯气,盖缘结体之际不能字字一律。如或上松下紧,或上紧下松,或左大右小,或右大左小。均须始终一律,乃成体段。余字取势,本系左大右小,而不能一律,故恒无所成。推之作古文辞,亦自有体势,须篇篇一律,乃为成章。办事亦自有体势,须事事一律,乃为成材。言语动作亦自有体势,须日日一律,乃为成德。否则,载沉载浮,终无所成矣。
曾国藩这里讲的是他一贯倡导的成功要义之一法,即有恒法。同治五年(1866),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历数自己经历许多逆境而成功的例子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他历数早年经受的四大耻辱,使自己猛然警醒时说:
余生平吃数大堑,而癸丑六月不与焉。第一次壬辰年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第二,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第三,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第四,乙卯年九江败后,赧颜走入江西,又参抚臬,丙辰被困南昌,官绅人人笑存之。吃此四堑,无地自容,故近虽忝窃大名,而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俯畏人言,伸畏天命,皆从磨炼中得来。
曾国藩总结度过困境的经验,说“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正由于曾国藩经受了艰难、耻辱、危急等多重考验,打通了“极困极难之境”,所以才成为“好汉”。
2.造势而雄
成功者的第三阶段,是事业的发展和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用造势而雄来形容十分恰当。因为这一时期已经没有太大的阻力,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可以,用排山倒海来说明也不是不可。因为他个体的生命已发生裂变,裂变成能够左右时局的“原子体”。他个人已经走过“借势”之时,开始造势、造新势,造有利于时代发展的另一种势。
走过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人已达到了一定的位置,有了一个足以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在走向第三阶段后,关键是个人的才能是否足以驾驭一个大小不等的环境。为什么同样的舞台,同样的位置,但结局却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呢?这可以归结为个人的差别。这种差别既有“硬件”方面的,如才能,也有“软件”方面的,如素质等。
回过来看曾国藩,他考中进士是个体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他跟随唐鉴、倭仁从事理学是融入时代的第二步。因为清朝崇尚理学,这是取悦于君、取悦于世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曾国藩没有停留在传统理学上,他又加入了实学的内涵,这就是人世的根本,他后来的成就,在此奠定了许多。
咸丰二年(1852)开始,他开始步入艰难的成长期。这一阶段十分漫长,大体经过了15年左右的时间,直到他担任两江总督为止。在此期间他多次自杀,又为京师、地方权贵所笑骂,为当局者所折抑,他自己说此期间“打脱牙之日多矣”,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他是文人带兵,自将必败,但他最终打败了十几倍、几十倍于己的太平军,这就是“增益其所不能”的过程。
曾国藩经历了孟子所说的多重考验,才有“花团锦簇”之后来。因此,当江南大营再次溃败时,左宗棠敏感地意识到“天意其有转乎”,这就是机运。时代的变革已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再组织成江南大营,历史选择了湘军。而当时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是湘军这个团体的灵魂,因此选择湘军作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同时,也选择了曾国藩。难怪胡林翼等人说:以江南事付曾公,乱不足平。意思是让曾国藩收拾乱摊子,没有问题。这就是说,曾国藩的成功又有某种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