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使人成为大写的人。
没成功前,人是残缺的,只是抽象的人,自己认为是人,其实没得到外界的认可。成功使人得到外界认可,从而落实了“人”的概念,具体为某一种人。
老子所谓“成功不居”,即讲成功后人与事合而为一,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就是人对道的实现,从而道成就了人。
当人从山上下来后,山依然以山的姿态告诉人们这里曾站立着一位坚强的登山者。珠峰之所以是珠峰,并不在于它是不可企及的,而在于有人来过;月亮之所以是月亮,也在于有人来过。成功改写了人的概念,使人不仅是生物人,更是一种自然人,充盈他所能到达的整个世界。
人从山上下来后,他带走了整座山。他不居功,他不在山上,但他永远影响着后来的登山者。他是一个始祖,永远以血液影响后人。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强者是不认输的。所以,我们常常被一些高昂而英雄气的光彩词语所激励,以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意志坚持到底,永不言悔。
所以,人需要百折不回,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向目标而奋斗。但是,奋斗的内涵不仅是英雄不言悔、不屈不挠地对原来的目标坚定不移、忠诚不二,人的道路还常常需要修正目标、调校方位,在死胡同坚持走到底的并不是英雄,死不认输只会毁掉自己。
真正的智者,懂得放弃。放弃了才能重新选择,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全身而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智者慧语:
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择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倒不如学会放弃,如此才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不为一种豁达之举。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做官之人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知道做什么官,为谁做官,还要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官,如何做好这个官。如何做好这个官?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在其位,则谋其政,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你齐宣王的部下中有一位大臣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托给一位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访问,等他出国回来后,妻子儿女却都饿死了。对这样的朋友你会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当然是跟他绝交,不再理他。如果你的将士不能治理下面的士兵,你会怎么办呢?”齐宣王说:“那就免了他的职位。于是,孟子又问道,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此时有些进退两难,只好找个其他的话题将孟子的问话岔过去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一个责任的问题,自己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帝王如此,为官者也是如此。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能尽心尽力就是不负责任,一切理由只是推脱责任的借口罢了。
孟子在齐国的时候,有一次在齐国边境的平陆会见了当地的长官孔距心。孟子问孔距心:“如果你的战士一天三次失职,你开除他吗?”
孔距心回答说:“不必等三次,我就要开除他了。”
孟子说:“那么,你自己失职的地方也很多,如今这灾荒年成,你的百姓,年老体弱者抛尸于山沟荒野,年轻力壮者逃亡于四面八方,就我所知,已经有近千人了。”
孔距心申辩说:“妥善安置那些灾民,实在不是我的能力可以做得到啊。”
孟子打了一个比方。他说:“譬如现在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替别人放牧,那他就一定要替这些牛羊找到牧场和草料。如果牧场和草料都找不到,那他就得把这牛羊退还给原主,难道他能够就站在那里看着牛羊一个个饿死么?”
孟子这个比喻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就得做这个位置要求做的事,如果不做,或不能做,你最好就别占着这个位置。
尽职尽责是从政者的基本操守。在其位,谋其政,真正为民做事的官才会被人民所铭记。
民心是一杆最公平的秤。为民尽职尽责的官员才是称职的,否则,“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然也不会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33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在孟子这里,实际上还是说的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普通老百姓看到当官的战死而见死不救固然是不对,但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当官的见死不救就对吗?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烤红薯”,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仁,我不义”,一报还一报,也就是曾子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话说回来,只要你当官的施行仁政关心民众的疾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你仁我义”的情况,那还是叫做一报还一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魏博陵安平人崔挺,年少时即知努力进学,博览群籍,钻研探究。崔氏为礼义之家,三世同居,讲礼让,求和睦,为世人钦羡。
崔挺步人仕途,屡屡升迁。当时的尚书李冲对他极为器重。后崔挺被授任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官虽越做越大,但崔挺仍保持自己的良好德操,在刺史任上,恩威并施,推行教化,政绩斐然,全州上下,风俗纯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高祖驾临兖州,特地宣召崔挺,询问他治理边地的方略,并论及文章撰制等事。高祖谈得尽兴,亲赠御制文章一集,还对周围大臣夸赞崔挺说:“倘若为臣者都如此,朕还有何忧虑。”散骑常侍张彝兼侍中职,受命到各地巡视,考察风俗教化。来到光州后,见崔挺把全州治理得一片清平,大加赞赏,且说:“我领命监察各州吏治,专意搜集谣传诉讼等民情,纠举州阙失。进入光州境地,一片升平,看来我实在有愧清使的美称了。”崔挺治政大得民心,极有威望,百姓把他的德政美化,传扬甚至近乎神化。
其间曾发生过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光州的治所在旧掖城,其西北数里有座斧山,岭高而险峻,北临沧海,南接泰山,是绝好的游览观光之地,崔挺想在山上建一座用来观赏风光的房子。当地的老人劝阻说:“此岭秋夏之际,常有狂风暴雨,岭石崩落,相传是虬龙行经的道路,恐怕房字建成也难长久。”崔挺自有一套说法:“入神之间,相去不远,虬龙悠忽来去,岂能唯此一路。”崔挺说了便做,很快,建起了漂亮的房子,数年间,竟然无风无雨,安然无恙,说来也怪,后来崔挺调任离开了光州,房子不久便被风雹摧毁,再建再毁,如此反复,遂不再建。人们都纷纷议论,说崔挺在,房子在,是因为他的善行德政感化了上苍的缘故。
世宗即位后,崔挺多次上书,乞求告老还乡。景明初年,终于离任。全州百姓闻讯,扶老携幼,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他们在崔挺后面追随不舍,人人落泪,不愿他离去。许多人拿来了贵重的绢帛,非要送给刺史大人。崔挺也深受感动,一边劝慰,一边说服众人,所赠礼品一概不受。
崔挺于59岁时亡故,当年冬天,被赠封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景”。那些过去在崔挺手下做事的大小官员听到噩耗后都悲不自胜。为了纪念崔挺,大家在城东广因寺铸起了八尺高的崔挺铜像,又起八关斋,追思崔挺,为他祈祷冥福。
一位地方官,为政如何,私德怎样,人心自有公论。百姓挥泪送刺史,其景感人。崔挺为百姓爱戴,是因他为官廉洁公正,善待百姓,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有一套卓有成效的治理地方的办法。崔挺之举,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于百姓有益,无疑是“在其位,谋其政”的典范。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曾经说过,要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要“敬事而信”,也就是说,要认真敬业地处理政事且要树立威信。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不欺人,重承诺,不耍花招,敢于负责。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底线,也是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事务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论语》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只要自己的行为端正,就算不下任何命令,部下也会遵从;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那么无论制定什么政策规章,部下也不会遵从的。对孔子的这句话,南怀瑾先生是极赞同的,在他看来,领导人本身端正,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是没有用的。
作为领导者确实需要牢记这一点。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部下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以适宜的态度或行动出现在部下面前,就会立刻影响到部下的士气,如此一来,组织就会更加牢固。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叫子产的,孔子曾经夸赞过他。为什么夸他呢,这事情跟一个叫然明的有关。郑国大夫然明问子产说:“我想把乡校取缔了,你觉得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要取缔?人们清闲的时候可以来,议论我们到底做得好不好。他们如果喜欢,我们就继续推行,他们如果讨厌,我们就立刻改正。这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取缔它呢?我只听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做好事以减少人民的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大河宜疏不宜堵啊。堵上容易决堤,伤害的反而更多。我们不如开个小口导流,把有用的建议当做治病的良药。”然明非常佩服他的见解,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真的很佩服你。”
这就是子产,允许人们说话,而不以武力制止,这难道不是德治吗?因此孔子曾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是为赞扬。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绝大多数都是不修道德、且过重财利的人。特别喜欢敛财,那相对应的群众拿的钱就很少,群众拿的钱少了,民不聊生,自然就会导致国家灭亡。如崇祯皇帝自己留有大量的银子,在关键时刻却不愿意拿出来给那些最需要钱的军队。后来军队暴乱,他不吸取教训,却派人镇压杀戮,这哪儿还有什么德?最后终被闯王夺了天下,自己准备的银子,也成了闯王的战利品。
生活中我们虽然不用“德天下”,但是这份修养工夫却应该做。一个人现在无法预料到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是个小职员,通过努力也许明天就是领导。领导管理下属跟治国安邦的道理一样,也需要“以德服人”,只有修养达到那个水准了,德治才会在细枝末节中体现出来。领导的人格魅力,对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成为一个团队持久而强大的精神支柱,其实核心内容都是修养工夫。
善用人者,为下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下。是为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借脑”与“惜力”毕竟是借用了他人的力量,自己的力气就得以保存。
人生在世,不是人用,就是用人。而能用人的人,当然是有了一定的局面,是个人上之人。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伟大事业者,都是凭借智谋获得成功的。一是凭据个人的卓越智慧与胆略;二是凭借群众的聪明才智与巨大力量;三是凭借政党组织的权威作用。其深妙之处,还是“借”字为本。
三国时,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诸葛亮满口答应。3天要打造10万支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诸葛亮为什么又答应了呢?诸葛亮自有办法。当时要打造10万支箭,就是有钱、有材料,时间也来不及。怎么办?打造不出可以借嘛!向谁借?那当然只有曹操。曹操会借吗?他会借箭给你来杀他吗?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诸葛亮想到了。他怎么向曹操借呢?
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千帆齐发,船上扎满了稻草,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杀声震天,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站在城墙上一看,江面上朦朦胧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驶来,曹操以为周瑜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满载而归,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还有一个国外的故事。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从这上面这两个案例里面,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借”的魅力。因此,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文章可做。
只能尽自己之能者为小智者,能够借用他人之力者为大智者三国时有不少著名的战役,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作为千年不衰的亮点而被广为传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向来有欣赏“智取”而非“莽夺”的传统。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草船借箭”就是一种“搭便车”效应,它运用现实中存在的固有资源,借力打力,而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孙权也是此中高手,孙权识时务,兢兢业业,先求安定一方,百般警惕,不断做好外交工作。总体上看,孙权的政策较少攻击性,无论赤壁之战还是彝陵之战,都不是由他挑起战端。袭击关羽,其实也是蜀国食约在先,对荆州借而不还。为了一方太平,孙权时而与蜀国和亲,时而又想着与魏国通婚,于兵法中的“借”字诀玩得犹为娴熟:或借力打力,或借力去力,或借力生力。在那样一个乱世,孙权居然能把人主的位置坐得那么稳妥、长久,实际执政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简直是一个奇迹。难怪曹操生了那么多杰出的儿子,仍然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朝的刘伯温认为,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所以,应当擅于借用他人之力,来战胜对手:“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
其实,借他人之力为我所用,借他人之脑为我所用,能快速地强大自己,迅速提高工作效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借脑”与“借力”毕竟是借用了他人的力量,自己的力气就得以保存。智者当借力而行。借得好!人生才会因此而不同是一个道理。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出身贫寒、运气不佳、资源短缺……这都不是你的错。领悟借力的思想;学习借力的方法;掌握借力的技巧;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凡成大事者,都是借力的高手,谁敢说,他的成功不需要借力;谁敢说,他的成功中没有借力。他们敢借,能借、会借,善借。才得以功成名就。
创业没有本钱,怎么借钱?怎么做?
(1)要有说法。
凡事都在一种说法。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说得别人笑,一句话说得别人跳”,说得不到位就借不到。
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对方一定会让你滚到一边去,“哼,要我给你卖体力,没门!”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哎,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凡事都在一种说法,只要说法到位,一切都好办。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3个卖梳子的人,他们都向和尚推销梳子,结果说法不同,卖出的梳子多少也不同。
第一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一听,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头发,但可以用它来刮刮头皮,挠挠痒,既舒服又疏通经络,经常梳也是种锻炼,脑子清醒,背经文记性好啊。”和尚一听,心想:买把梳子有这么多好处,反正不贵就买一把吧。
第二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梳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清醒头脑,而且你在拜佛的时候,梳梳头表示修整仪容,表示你对佛的尊重,如果让你的弟子在每天朝拜佛祖的时候刮刮头皮,表示众弟子对佛的虔诚,更表示你大师对佛的一片深情厚谊。”和尚一想,对呀!于是就给他的10个弟子每人买了一把。
第三个卖梳的人,找到和尚说:“大师啊,你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头发要梳子干什么?”他说:“你虽然没有头发,但到你庙里烧香拜佛的信徒很多,假如你买把梳子送给他们,让他们清醒清醒头脑,看破世间的一切利益得失、恩恩怨怨,向佛的境界靠拢,这样做表示了佛祖你大慈大悲的心肠,普渡众生的心愿,那真是功得无量呀!由此,你庙里的香火也会越来越旺。”和尚一听,有道理!马上说:“我买1000把。”
这个故事说明,世上的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办法小收获,大办法大收获!
(2)要有信誉。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你是个借了不还,借了就赖,借了就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人,谁敢借钱给你,谁借你谁倒霉。
一个人信誉不好,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比如,有些事如果有信誉的话,就是一很简单的事,就不需要订这个协议、那个协议。如果不信任你,就会搞得很复杂,就要防这防那,搞出很多条条框框,成本就很大。
(3)双方有利。
做生意更是这样,大家都要有利。你想赚,别人也想赚,但你把别人的利润全搞掉了,谁都不愿跟你合作。朋友也是这样,第一次吃了亏,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别人就不会再理你了。
物竞天择,各显其能。在奇妙万千的动物世界里,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然而刺猬的防护之法尤其绝妙——一遇敌害时能蜷曲成球,以刺保护身体,令敌害无机可乘。“刺猬战术”虽然是一种防御形式,但它不同于单纯消极的被动防御,而是防中有攻,寓攻于防,借力打力,敌人的进攻就是自己的进攻,完美地体现了进攻与防御的辩证统一。
时刻牢记“防范于未然”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其中的“预”是有预见、有准备、有规划。“预”很关键,它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规划,要考虑好每一个细节,还要更多地考虑所担忧的事,考虑事情发展的不利因素,并做好安排和准备。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立足于可能性。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拿破仑曾说:“成功不站在自信的一方,而是站在有计划的一方。”凡事深思熟虑,必对做好、做成事情有所帮助。
臣民被君主利用来当作一种政治工具的情况屡屡发生,怎样使自己不落人别人的阴谋,是一堂必修课。
明朝洪武年间,郭德成担任骁骑指挥,曾有一次进宫,明太祖拿出二锭黄金放在他的袖子里,说:“只管回去,不要说出去。”郭德成恭敬地答应了。等到他走出宫门的时候,把金子装在靴筒里,装出喝醉的样子,脱下靴子露出了金子。把守门的人将这事报告给太祖,太祖说:“是我赏给他的。”有人为此责备郭德成。郭德成说:“九重宫门防守的这样严密,暗藏金子一旦被发觉,岂不要说是你偷的?况且,我的妹妹在宫中侍候皇上,我进出皇宫不受阻挡,怎知道皇上不是以这个办法试探一下呢?”众人听了,都佩服郭德成的见识。
宋仁宗无子,听韩琦等大臣的劝谏,立宗室之子为太子。不久,仁宗驾崩,太子即位,这就是宋英宗。宋英宗有病,下诏请皇太后一同处理军国大事,但英宗有病加上有的人挑拨离间,英宗和太后的关系不太好。
一天,太后给韩琦送一封密信,说皇帝对她不孝顺,请韩琦“为孀妇作主”,还派了一名心腹之臣专门等待他的回话。韩琦读完信后说:“我一定办。”
过了两天,韩琦寻了个机会,和英宗谈了这件事,说:“这事千万不要外泄。您有今日,全是太后的支持,恩不能忘,虽然您们不是亲母子,如果您能尽力孝敬她,双方的关系就会融洽的,一切麻烦都会消失。”英宗说:“我按您的意思办。”韩琦说:“这封信,我不敢留下,已经秘密地烧掉了。这件事是极为要紧的,一旦泄露到外面去,恐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要借机生事、编造谗言了。”英宗深以为然。
从此以后,宋英宗和太后关系很好,外人一点也看不出破绽。
郭德成和韩琦,都是很有远见的,在被利用中防止了被欺骗。为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因而,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也有那么一些人,防范心理较弱,也没有防范的措施和方法,为此而吃亏上当,悔之莫及。孙策就是一个例子。
孙策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占有江东全部领土。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交战的时候,他与人谋划,袭击许昌。许昌是曹操的老巢,曹操部下听到这事,都很恐慌。有一位郭嘉却说:“孙策新近吞并了江东的土地,诛杀了当地的英雄豪杰,这是他能得到部下拼死效力的结果。可是,孙策遇事轻心大意,不善防备。虽然有百万之众,和孤身一人没有什么两样,若是有一个埋伏的刺客杀出来,他就对付不了。据我看来,他必定死在刺客匹夫手里。”孙策的谋士虞翻也因为孙策好骑马游猎,劝谏道:“您指挥零散归附的将士,就能得到他们拼死效力,这是汉高祖的雄才大略呀!但您轻易暗地里出行,将士们都很忧虑。那白龙化做大鱼在海里游玩,就会被渔夫捉住;白蛇爬出山中,被刘邦斩杀了。这都是教训,希望您能谨慎些。”孙策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然而,孙策始终改不了老毛病。等到他出兵袭击许昌时,到了长江口,还没过江,就像郭嘉预料的那样,被许贡的门客所杀。
由此可见做人,尤其是做聪明人,一定要有一颗防被欺骗之心,不要步亡羊补牢之后尘。有些人等到出现漏洞以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这是愚人所为。趁天没有下雨的时候赶紧修缮房屋,未雨绸缪也是防患未然。在做人上,只要你行得正、走得端,半夜就不怕鬼叫门。做好自己最重要,这是根本,如果自己的屋顶漏洞太多就赶紧修补,不要等雨来了再手忙脚乱东遮西挡。
顺势而行,决胜千里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
太多的经历铸就了中国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刘备、曹操等就是中华智者的化身,而他们一个大的共同点就是以智取胜。
“激水漂石,势也!”这是孙子说过的一句话,他用石头因激水漂浮的自然现象比喻了“势”的作用,并生动地说明了我们为人做事要顺势而行的必要谋略和手段。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一个有智慧的人主要看他的心计与谋略,因为智者们往往可以顺势而行,想出最适合的办法让自己付出最小代价的同时让事情得到最大的利益。
一次,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后宫拿着弹弓打鸟娱乐。忽然,太监急急忙忙地跑来禀报说:“有急报!”
一听说急报,赵匡胤立刻停止打鸟,让那大臣报告。谁知道事情并没有赵匡胤想象得那么急切,于是他龙颜大怒,便训斥那位大臣说:“这种小事情也值得麻烦朕,是不是不想活了?”
奏事的大臣也很不高兴,自己确实认为它很重要嘛!即便是不重要,你也不能这么骂我啊?于是,他脱口而出:“那总是件国家大事吧?怎么说也比打鸟急吧?”
赵匡胤立刻恼羞成怒,扬起手就向大臣扇了一下,当时大臣咧嘴哼了一声,牙被打掉了一颗。只见大臣不卑不亢地弯腰拣起那颗破牙。赵匡胤更生气了:“难道你想保存着它,日后找茬吗?”
大臣故意惶恐不安地说:“卑臣怎敢和陛下作对呢?不过这种事情史官会记得的。”赵匡胤一听,猛然惊醒了,连忙换了个脸孔好言安慰,并且赏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
在古代,皇帝的一切可以说是大臣们最大的势,伴君如伴虎,皇帝可以杀掉或重用任何一个大臣,这大家都清楚。但不是每个大臣什么时候都能摸清皇帝的脾气知道形势的,谁都有可能被他突然爆发的怒气丢掉小命。那个奏事的大臣就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急奏”能让赵匡胤气到如此地步。可是,臣子和皇帝,在权势和地位上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永远都处于弱势。而要想在劣势的情况下保全自己,大臣们必须学会以柔克刚,在道理上、人格上,顺势以征服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三国末期,西晋著名的将领王溶用火烧铁索的计谋灭掉了东吴。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中国再一次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国家统一,王溶的功劳当然不可埋没。可是谁能想到,王溶凯旋的日子,就是他最倒霉的时刻。当时的安东将军王浑说他刚愎自用,不服从指挥,应该军法处置。另有大臣说,王溶在打入建康后,抢劫、藏匿了许多吴主的奇珍异宝,而且纵容士兵烧杀劫掠,国法难容,该当问斩。
王溶深知功高震主的危害,而那些污蔑自己的人也是抓住了皇帝的这个“理”,想借机除掉自己。想想多年前灭掉西蜀、令后主刘禅投降的大将军邓文,就是在凯旋的那天被奸臣的污蔑而死的,自己千万不能步邓文的后尘。
于是,王溶就闭门不出,躲在家里想办法让自己摆脱困境。如果向皇帝直接陈述战场的实际情况,辩白自己的无辜吧,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肯定还会再寻找自己的弱点攻击;如果不对皇帝说吧,自己好像就是默认了,这也不好。
这天,王溶在家看书,忽然看见汉宣帝时期,有个叫龚遂的人因为治理地方有功而受污蔑的事情。当时,龚遂是听取了身边谋士的建议,向皇帝说:“这是陛下你洪福齐天,而不是臣的功劳,臣只是借着陛下的威名才能稳住百姓。”果然,汉宣帝立刻释怀,对龚遂解除了怀疑,而且把他留在身边,担任了显要却清闲的职务。
哦!原来,皇帝最忌讳的是臣子邀功请赏,自矜其能啊。而且凡是这种人都要受到猜忌,都会被皇帝想个办法除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所有皇帝玩的伎俩。为了活命,臣子只能畏首畏尾地向皇帝说自己的过错.而不能表功。
于是,王溶第二天就上朝去了。所有人都用敌视的眼光看着他,只见王溶不慌不忙地站在一旁。
晋武帝司马炎说:“爱卿多日舟车劳顿,辛苦了。为了表彰你,朕决定封你为定国将军。”
王溶一看,知道皇帝故意这样说的。于是,自己故意诚惶诚恐地说:“是陛下皇恩浩**,诸位将帅的功劳,臣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如果陛下真要想表扬某些人,就请提拔我的部下或者士兵们吧!”
听王溶这么一说,司马炎立刻笑了,高兴地说:“王爱卿真是我的忠臣啊!”
皇帝都这样表示了,还有谁敢触怒圣意,找王溶的麻烦?不久,王溶和他的部下都得到了司马炎的奖赏和提升。
王溶的顺势计谋让他从虎口里夺回自己的老命,甚至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为部下讨到了封赏,使他们更加爱戴自己、拥护自己了。
由此可见,有手段的人就好像是会百步穿杨的射击高手,追求的是弹无虚发,力求获得最大的利益。曾国藩曾经说:“办大事,一半由人力,一半在天事。吾等应该尽人力之所能为,而人力最重则在谋、在心、在汁。”这是曾国藩对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最精妙注解,其中就推崇做事情应该多用心计,而这个计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的过程,而它们又靠人力推动。所以有心计有手段的智者们往往通过人把握时机、运用计谋,使事情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是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命运的发展也可以顺势而行,凭借心计的巧妙运用而改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有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李贽在《焚书》中说:“贫莫贫于无见识。”也就是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精神上的虚无才是真贫。《后汉书》中说:“君子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只有道德不高,知识匮乏,才是真正的贫穷。衣服、食物不如人并不代表一个人贫穷,贫莫贫于不闻道,这是历代仁人共同的认识。
《庄子·······让王篇》上说:春秋时的原宪住在鲁国,一丈见方的房子,盖着茅草;用桑枝做门框,用蓬草做成门;用破瓮做窗户,用破布隔成丽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他却端坐在那里弹琴。子贡骑着大马,穿着白大衣,里面是紫红的里子,小巷子容不下高大的马车,他便走着去见原宪。原宪戴顶破帽子,穿着破鞋,倚着藜杖在门口应答,子贡说:“呵!先生生了什么病?”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叫做贫,有学识而无用武之地叫做病,现在我是贫,不是病。”子贡因而进退两难,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
子贡自以为了不起,听了智者对于贫穷的看法,他自己的脸上也露出了羞愧的表情。因为他自己实际上有病——心病,不能从高层次看待贫困的问题,也忍受不了贫困的生活,更不理解那些善于忍受贫困而心怀大志的人。
不同的人对于贫穷的看法不同,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穷有些人是不得不居于贫困,苦熬贫困,所以觉得贫困是可怕的,这是着眼于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有一些人是甘居贫困,是借贫困的环境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所以不仅注重自己的物质享受,还看重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贫穷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人们共同的心理还是要改变贫穷的状况,但是急于求成或是用歪门邪道去脱贫,不是真正的忍贫,而不过是贪恋富贵罢了。更不要一门心思地只是想发财,那样的话,会被世人耻笑。
宋朝的胡宿说:“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我们应该修养自身等待时机,不要被造物所嗤笑。”《庄子》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黄河边有户人家很穷,他的儿子潜入河中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对儿子说:“珠子本是在龙下颌下面的,正碰上它在睡觉,你得到了珠子,若它当时醒了,你就会死无完尸,成为粉末。”所以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正道得到的,就不会长久。”
古语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一贫穷,自觉底气不足,见了有钱有势的人,就觉得低人一等。由于贫富地位的不平等,往往造成政治地位和其他地位也不平等,这也是现实。但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因为贫贱就能改变的。
《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弟子颜回,虽然吃的是粗陋的食物,住在偏僻的地方,一般人都难以忍受,颜回却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以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内心愉悦为最高快乐。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连一时的物质缺乏都不能忍受,又怎么能够克服其他的困难,进而成事呢?
古人说:“富而好礼,孔子所诲;为富不仁,孟子所戒。盖仁足以长福而消祸,礼足以守成而防败。怙富而好凌人,子羽已窥于子哲;富而不骄者鲜,史鱼深警于公孙。庆封之富,非赏实殃;晏子之富,如帛有幅。去其骄,绝其吝,惩其贫,窒其欲,庶几保九畴之福。”
这段的大意是:富有而爱好礼义,这是孔子对人的教诲;因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对人的告诫。大凡行仁义的人完全可以保持幸福而消除灾祸,爱好礼义的人完全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自恃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结局不会好,正如子羽已观察到了子哲的结局;富有而不骄傲的人很少,史鱼曾对公孙文子提出深刻的警告。庆封的富有不是上天赏赐,实是灾祸;晏子的富有如同布帛那样有一定的限度。舍弃骄傲,根除吝啬,控制怒气,节制情欲,这样才能保证享受五种福分。
子羽的故事来自《左传》上的记载。昭公元年,晋侯生了病,郑伯派公孙侨到晋国去问候病情。晋国的叔向询问子哲为人如何,郑国人子羽回答说:“他无礼而喜欢凌辱人,依仗他富有轻慢他的上司,不会久长了。”后来,他果然被吊死,尸体被放在大街上示众。这是由于他不知道富贵之人更应该忍富贵,平和待人,不知道恃贵凌人的下场。
史鱼的典故也来源于《左传》。说的是定公十三年,卫国公孙文子上朝时请灵公赴宴,退朝后遇见史鳅,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史鳅说:“你一定会有祸事的!你富有而国君贪婪,你将要有灾祸了!”文子说:“我没事先告诉你,是我的错误。既然国君已经答应了我,这怎么办?”史鳅说:“没关系。富有却不骄横的人很少,这你已经见过了。骄横于外而又不被杀死的人,我还没见过。”实际上史鳅在这里已对公孙文子作了告诫,但他自己不知道忍富贵、忍骄奢。第二年,公孙文子果然因为富有骄横获罪,不得不逃到鲁国。史鳅是史鱼的名字。以上是说子羽、史鱼都有先见之明,说富有的人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人没有不灭亡的。仗着富有傲视他人,是不能长久的。
王充在他的《论衡·非韩》这篇文章中说:“国家赖以存在的是礼义。段干木闭门不出,魏文侯尊敬他,经过他家时行礼。秦国军队听说这件事,就没敢来攻打魏国。”又说:“读书人的品行就是重视爱好礼义。魏文侯对段干木行式闾的礼仪,使强大的秦国军队撤退,保全了魏国的边境。因此段干木的品行是贤明的,魏文侯的重礼是高尚的。”
世界上有贫则有富,有富也会有贫,相对而言贫者众,富者寡。贫要贫得有志气,不向富贵低头,不为了追求富贵而贬低了自己的人格,这是善于忍贫。富者要克制自己的贪欲,为富还要行仁义,对贫弱者有扶助的义务,对社会也有贡献财富的责任。富者要忍富,不能因比别人富,去欺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