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九——懂方圆之道,君子悟本而道自生(1)(1 / 1)

《贺欧阳少帅致仕启》里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为内外之别,虚实之分。

学会“装傻充愚”的表面性吃亏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骚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居家,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那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幺想?”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们,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颓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革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

无独有偶,郑板桥虽一生坎坷,历尽沧桑,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他因帮助农民胜诉及疏赈济得罪了豪绅而被罢官。但他并未因此事而忧郁沮丧,也不因官场失意而耿耿于怀,而是毅然返回故乡,寄兴于诗、书、画中,使他恬淡欢乐地度过暮年。

不计得失,此又是郑板桥养生长寿一术。他一生当中,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郑板桥的弟弟郑墨在家务农,忽然有一天,郑板桥收到了弟弟一封来信。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非同寻常,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干预,说那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墙。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为了这堵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郑墨越想越难过,感觉太受人欺负了,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于是自然想到了在外做官的哥哥,自觉得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郑板桥知道此事后觉得很不自在,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吃亏是福”四个大字。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拆了诉状,向邻居表示再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意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又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佛家中讲到:真正的原因是迷失自性太久,养成的不善习气太深,起心动念决定不能忘记“我的利益”,都把我的利益摆在前面,没有想到别人的利益。所以,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趋向损人利己,以为这样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下去:我要活,他就决定要死,他若不死,我就活不成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观念,对自己有严重的伤害,而没有毫分的利益。

古德常讲:“吃亏是福。”由此可知,吃亏的反面是占便宜,吃亏是福,占便宜就是祸。我们果然明了占便宜是祸害,就决定不会有占人家便宜的念头。吃亏上当而绝不糊涂,那是真实智慧,那是你的德行。

想想,人赤条条的来到世上,又赤条条的复归黄土,争来争去确实没有什么意思,何不学学杨玢的“四邻侵我,我从伊”、郑板桥吃亏是福和“让他一墙又何妨”的宽宏大量呢。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例如:南朝梁人张率,l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他喜欢喝酒。在亲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的更多、更大吗?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很多年轻人颇不以为然。吃亏?为什么要吃亏?谦让?为什么我要谦让你?成全?为什么要我牺牲来成全你?年轻时对待吃亏的态度是简单而直接的。

也难怪年轻时的嚣张。谦让、牺牲、成全,这些字眼在如今的摩登世界,被演绎时候的姿势和表情大概都想得出来,一定不是举着香槟杯子开怀大笑,应该是个隐忍的姿势吧。如果一定要有笑容,那应该是不露牙齿的,抿紧嘴唇的,笑得清淡而寂寞,在别处的样子。

大家都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变得激进而匆忙,手里真真实实抓得到才安心。往后退一步,为了对方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笑脸和一个看不见的明天,吃亏隐忍在大家眼里永远不被看好。

曾经,以为不可以吃亏不可以受人欺负是做人的头一条。于是,可以在课堂上扔下书和教授吵架,可以在旅行时为一点点小利和小贩争执,有一点点不顺心就想到要离开公司,大不了重新开始。感情亦是,下意识地总要他对我比我对他好,感情倘若是秤,绞尽脑汁总要他用七分我用三,最多六四分已经觉得投入太多,心里的小闹钟时刻反复提醒自己:不可以吃亏!

个性使然亦无法后悔,但时过境迁,重新想起自己尽力不吃亏的主要事迹,却发现一切其实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

旅行时的愤怒冲淡了快乐。愤然离职后是心情平复后长时间的后悔。至于感情,总是计较得失,总也不敢去试一试全情投入的**。

安静下来,重新审核“吃亏”这个词,心中已多了几分感慨。一个一点都不懂得忍让的女人,一个永远都咄咄逼人的女人,时间长了,只会让人觉得了无情趣。有时,退一步,让自己在海阔天空中放松,无论是心情还是人情,在看似吃亏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补偿。

而且,在有些时候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当失误摆在面前,而且很快的找到教训后,就应该迅速将这件事沉淀下来了,过多的计较会使自己陷入对过往的沮丧情绪里,这种情绪会遏止我们的自信,甚至影响判断。因此,承受吃亏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再往深层次说,吃亏其实也包含了豁达和宽容,而且还要加上理智和自我克制。面对吃亏的豁达,是一种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人人都有。

当然,万事都有个度。我们反复在掂量:吃亏到底是什么?是敢于付出?还是有自信?还是眼光长远?

我们拥有的并不多,重要的是有没有一个得失的准则,帮我们在复杂中找到那么一点简单,在踌躇中找到那么一点依据。如果把吃亏当作一个途径,那确实需要付出勇气,也需要策略。二者相加,就会获得自信,而不是患得患失的焦虑。

《老子》中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他的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婉惜的呢?

隐“缺”暴“优”的后果

“王禅老祖”在《鬼谷子·本经符》中讲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明代著名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中写道:“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高耸云霄的山峰地带不长树木,只有溪谷环绕的地方才有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水流特别湍急的地方没有鱼虾栖息,只有水深而且平静的湖泊鱼鳖才能大量生长繁殖。这是地势过于高峻、水流太过于湍急的缘故;这些都不是容纳生命万物的地方,所以有德君子待人处世必须严加戒除这种心理。

哀公说:“请问,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孔子回答说:“讲话力求忠诚老实,不自以为是,具备仁义道德但表情上从不显出骄傲神色,思虑谋划明白通达但言辞上从不争强好胜,所以举止从容不迫,好像什么目的都可以达到,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君子,就是谦谦之人,一个有涵养的人。他尽可能不与人争执、论辩,他把锋芒和力量深深隐藏起来,他是一个深谙韬略之术的人。他说每一句话,力求有根有据,他做每一件事,力求有礼有节。随和、宽容、谦逊、自信、以静制动,以守为攻,以不变应万变。从外表上看,没有比他更笨拙,更怯弱的人,他朴实得像泥土一样,他没有豪言壮语,不标新立异,不惊天动地,不叱咤风云,他把最美好的品德和才具用最不起眼的言行包裹起来,他就是块用泥包裹起来的金子。就这么看上去,他时时处处都是一个失败者,但他时时处处又是一个成功者,他总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人。

有一天,无著和尚在五台山遇见了文殊菩萨。文殊问道:“你从哪里来?”“从南方。”文殊又问:“南方的佛法施行如何?”无著道:“多为末法的比丘,谨守戒律者甚少。”“到底有多少?”无著道:“也就三百到五百号人吧!”到此,无著反问道:“这里怎么样?”“凡圣同居,龙蛇混杂。”无著再问:“到底有多少?”文殊答道:“前有三人三人,后有三人三人。”无著所言的佛法是指小乘的比丘戒;文殊所言的是大乘的菩萨戒。“凡圣同居,龙蛇混杂”就是戒定慧。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众生芸芸组成的充满佛法的世界。

下面跟大家说一个包公审案中,罪犯就是由于言多必失而被包公找到了破案关键的。

开封一带,某村有个叫毛勤的乡民,于一天晚上猝然死亡。此人向来身体强壮,怎么能说死就死了呢?族人倍感蹊跷,便状告到开封府,请包公明察秋毫。

包公看罢状子,命人传讯毛妻冬花。冬花一路嚎哭进了大堂,言词哀切,凄凄惨惨。但稍加留意即可发现,她哀切之中难掩一身的妖冶之气,且外着丧服、内套红袄,分明具有杀夫嫌疑。然而,冬花却口口声声称她的丈夫是因气鼓症而亡。包公问道:“既患气鼓症,可曾请医诊治?”冬花对答如流:“丈夫命薄,未及请医便气绝身亡了……”言罢,又是一阵悲哭。

包公一时问不出破绽之处,仅凭她的妖冶之色及内套的红袄,也不能断定她杀夫,便让她先回去候审。随后,包公命仵作廖杰去开棺验尸。验尸结果令经验丰富的廖杰难下定论,虽见毛勤死状痛苦,却查不出谋害痕迹。廖杰转回家中,闷闷不乐,夜不成寐,不知如何向包大人汇报。廖杰的妻子阿英见丈夫心事重重,像是很随意地提醒他:“你可曾验看死者的鼻子?”此话有些奇怪,廖杰不觉一诧,便问:“验鼻子何用?”阿英解释道:“鼻子可大有文章!若从中钉上利钉,便可直通脑门,不留痕迹而致人死亡!”

廖杰想不到妻子会精通此道,就将信将疑地重返某村,连夜复验尸体,见毛勤鼻孔内果然有两根铁钉!案情真相大白,他连忙禀报包公,包公遂将冬花缉拿归案。在事实面前,这个女人无法再狡辩、抵赖,供认了她串通姘夫,谋害亲夫的犯罪过程,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事后,包公仍放不下此案,这种骇人听闻的害人手段真是前所未闻。不过廖杰又是怎么想到的呢?一日,廖杰前来拜见包公,他询问道:“冬花作案手段奇特,你怎么想到了验鼻孔?”廖杰得意地答道:“是小的妻子提醒的。”包公心头一震,说:“请你妻来府,我要当面酬谢她助案有功!”

翌日,廖杰高兴地带着妻子到开封府领赏,包公暗暗端详了阿英一会,像是拉家常似的问道:“你嫁给廖杰几年了?”阿英同答:“我们系半路夫妻,前夫暴病身亡——”“你前夫名字可叫路才?”包公打断阿英的话,突然问道。阿英而露惊异之色:“大人如何得知?”包公心存的疑虑因她的“惊异”之色更重了。他进一步探道:“路才暴死一案由县衙呈送本府,我昨晚查阅,此案虽已了结,但我觉得其中颇存疑点。”阿英顿时神色大变,恐慌地说:“大人以为……”包公一语中的:“本府认为,路才也系被人从鼻孔钉利钉谋害。”

阿英顿时吓瘫了。廖杰奉命前往路才墓地,挖墓开棺,腐烂的尸体中,鼻孔部位露出了两根锈长钉。包公审理路才之案时,对阿英说:“你一个平常女子,如何懂得这奇特的作案手法?你一语点破,除非有过亲身经历,如实招供吧!……”

阿英只得供出事实,原来她也是个水性杨花之人,和路才结婚之后,经常与人姘居。姘夫是个惯犯,与她合谋用铁钉钉鼻之法害死路才,后来姘夫在斗殴中被人杀死,她才改嫁廖杰。廖杰听了如梦初醒,他心有余悸地说:“想不到这女人如此蛇蝎心肠!幸亏大人明察秋毫,不然,我也会成为第二个路才了。”阿英懊丧不已:“都怪我多嘴多舌,不然又怎么会破了此案,真是引火烧身啊!”包公斥责:“非也!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恶之人终要自食恶果!”

看来做人锋芒太露也会招致杀身之祸。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内心处理好,要为将来的未知情况做准备。多多积蓄能量,使顺境在你身上呆的时间长一些。

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一个人,得意之时最好淡然一些。人不可能一辈子春风得意,如果你在得意时飞扬跋扈,那么你失意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对你。与其在那时感叹世态炎凉,不如在当时,就做一个谦逊有礼的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长久的尊敬。

当然,在如今的时代中,也许会有人说:“如果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但我们应该考虑到的是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纵观历史的长河,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李广,是汉朝的将军,是令匈奴兵闻之丧胆的大将,但最终却以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结局,与他平日的处世作风有很大关系。他在战场上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在生活中,更是视军士如子弟,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得到众勇士的拥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凡事都是锋芒毕露,不知韬光养晦,让汉家军几乎成了他的李家军,不遭到皇帝们的猜忌才怪。而且性格自负,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世与那些官场上的人大不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如果太锋芒毕露,大都不会有所善终,不能融于集体,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李广之死,究根结底,与其锋芒毕露的性格和名声很有关系。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得不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那么,他所获得的民心和名声,也许他自己很引以为荣,但事实上对他是相当不利的。

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七十多次战争,也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要拥有大智若愚的心机,善于把握机会,使自己不至于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枪打出头鸟”,做人一不定不要锋芒太露。

在字典上,“锋芒”是指:“刀锋和武器尖端。”崭露锋芒,就是说表现出锐气、展现才华。事实上,这与成功的要素并不矛盾,只是人们习惯于展露锐气和才华,不习惯于收敛和坚忍。过多地和过分地展示自己的锐气和才华,成了这个浮躁心态下个体的行为主要表现方式,才会容易使别人看不过去。??

其实,古代是此,在当今社会中,也是这个道理,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不要锋芒毕露。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

做人要善于把智慧隐藏在笨拙之中,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修养功夫,才是明智之举。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以隐退求进步,这才是立身处事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是狡兔三窟。做人做事不要锋芒太露,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而是讲办事要分清主次,讲究方式方法,古人云:“大智若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以中庸之道对待小人

《周易·屯卦》中讲到:“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里面的“贞”所指的正道实际上是一种中正之道,即所谓的中庸。

程颐说:“做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改变叫做庸。行中,这是天下的正道;用中道,这是天下的公理。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的道理讲究不偏不倚,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体现在做事上,则必须做到恰到好处。不及肯定是不好的,太过了则会大贞凶。所以,最好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一个人想做到中庸,必须加强品德修养,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的言行、情感、欲望等要适度、恰当,避免“过”与“不及”。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人集团的诞生,就是以三皇五帝之一的舜为诱因,这个集团达成的一致利益就是如何用阴谋陷害舜,谋取其妻子和财产。

舜的父亲是一个糊涂蛋,叫做瞽叟(意思就是瞎老头子)。舜的母亲死得早,所以瞽叟就又娶了一个妻子,不久便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象。舜的继母比较阴险,仗着瞽叟对她言听计从,便想方设法虐待舜,使他抬不起头。但是舜对这些毫不介意,仍然孝敬自己的父亲和继母,并且处处让着弟弟象。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舜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他的优良德行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

尧当时正在选自己的继承人,他刚把自己的儿子丹朱给否决了,却苦于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这时有人向尧推荐舜:“我听说舜这个人很好,既吃苦肯干,又有头脑,很孝敬父母,老百姓都在说他的好话,可以让他来当我们的领袖。”尧听了别人对舜的介绍之后很高兴,决定先考验他一下。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还让自己的九个游手好闲的儿子也去和舜生活在一起,看看舜如何带领他们生活。舜结婚后,带着两个妻子一起下地种田,并且像过去那样孝敬老人,照顾弟弟。在舜的身体力行的教化下,娥皇和女英都放下架子恭恭敬敬地孝敬老人,尧原先不务正业的九个儿子也变得通情达理了。

尧看到这些改变后十分高兴,就赏赐舜一套细麻布衣服、一把琴、一群牛羊,还派人给他筑起了一个粮仓。舜的继母和弟弟看在眼里,加之原先舜的为人是有口皆碑的,就更加妒火中烧,不遗余力地想把舜给害死。

有一次,瞽叟叫舜去修补粮仓房顶。当舜爬上粮仓之后,象在下面把梯子撤掉,点起大火来。就在舜要葬身火海之际,舜突然想出一个办法,他当时带着一个大斗笠,于是就把斗笠摘下来,拿在手上,像大鸟一样张开翅膀飞下来,逃脱了险境。舜能想出妙法逃生,瞽叟和他老婆、还有象并没有就此收手,他们接着想出了更加毒辣的一招。这一次瞽叟让舜去挖井,估计舜已经挖到很深的时候,就将泥土石块全部投到井下,想砸死舜。他们本以为这次是十拿九稳了,象还洋洋得意地说:“出这个主意的是我啊。”却不料舜在井底已经挖开了一条斜向的地道,从那里爬了出来。瞽叟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些,已经急不可待地去舜家里抢夺财产。象还和父母约定好:“舜的两个妻子和琴归我,牛羊和仓库归你们。”可当他们一进屋的时候,却发现舜正坐在床边弹琴。象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地对舜说:“我是十分想念你才过来看看你呀。”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你来得正好,我还找你有事情呢。”舜在此之后更加孝顺父母关心弟弟。而尧看到这些,自然把位子禅让给了舜。

舜在登上帝位之后,车上插着天子的旗帜,当去朝见父亲瞽叟的时候,仍然毕恭毕敬地行子女对父母之礼,并且还封象为诸侯。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人集团在圣人的感化之下,也杂念全无,一心向善了。

邪终不能压正,社会正在朝着“仁者无敌”的方向发展。但是仁并不是一味退却,而是根本不屑与他们一般见识。舜的一次次忍让使他以退为进,威望不断攀升,也增加了小人加害于他的难度。

“中庸”强调的是做事守其“中”,既不左冲右突,又戒参差不齐。有人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究竟是对还是错?其实,“小人”是人性中兽性与智性野合的产物,它被道德深压在人性的底层,稍有机会就露出脑袋,兴风作浪。但是,自古以来邪终不能压正,舜通过身体力行加以证明:如果说无数的小人凭借着忍术来得志,那么君子在忍术的磨炼上也同样显露出毫不逊色的功力,再加上社会舆论向公共道德一方的倾斜,君子战小人而胜之并非是不可能的。

在待人处世中,与小人打交道时务必多留个心眼,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在男女争斗的情况下,同情女性也是人的天性。人们会想,弱者明知打不过强者,为什么会反扑?当然是被逼急了!被逼迫的人理当获得同情!这就好比当一只小猫扑向大狗时,无论小猫是不是在撒野,总能得到喝彩。同样的道理,当比你弱小的小人决定拼命时,即使你的实力强得多,又有无数个道理支持你,也最好不要跟他正面冲突。其实这种人生哲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即可体察出来。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战胜攻取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中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高手。郭子仪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来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仪生病了,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形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时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等待。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嫉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仪对这个官员太了解了,因此在与他打交道时总是小心谨慎行事。后来,这个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

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奸,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认清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会对你展开反击。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正当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还是不同小人一般见识为好。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此外,当你发现面对的小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亲人的生命而与你周旋到底的时候,就算你有理,也最好避一避此等不要命的小人。避开小人完全是因为你根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没有价值的争斗上。否则,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为界限,得罪了小人,他就会想方设法来琢磨你,破坏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人在社会里阴暗复杂,常令人不知如何举措,多听多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了然于胸矣!

忌功高盖主——把光芒留给他人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惟一导演,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才能彻悟人生,让自己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日:“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

据《史记-孔子世冢》记载:

孔子五十四岁时。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

孔子参与国事三年,鲁国大治: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害怕鲁国因孔子强大而威胁到自己,就送了八十个美女、三十匹骏马给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与大臣季桓子非常高兴,再三去看美女、骏马,并予以接受。

孔子劝阻无效,羞于与季桓子同朝为官,并羞于再做鲁定公的臣子,毅然辞官,离开鲁国。

孔子为人懂得放弃。他本是鲁国的丞相,何等风光,但当在鲁国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便毅然地选择放弃。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放弃中进行新一轮的进取。

然而,许多人明知不可为却不愿意放弃,这是因为放弃看起来就是承认失败,就是认输。

在当今社会,与人打交道时,尤其是与职位比你高的人交往时要记住,不要让你的光芒抢了他们的风头。这是做人应有的“心机”,要不然你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堵了自己的后路。

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所以,一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怒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事实证明,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汉时代晁错自认为其才智超过文帝,更是远远在朝廷诸大臣之上,暗示自己是五伯时期的佐命大臣,想让文帝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委托给自己。这正是功高震主的表现。唐宣宗初即位,看到功高权重的李德裕,心里忌惮,很不平衡,以至头发被汗水浸透了,这与汉大将军霍光为汉宣帝护卫车乘,而宣帝严惮心畏,像有芒刺在背有什么区别?功劳高了,人主震慑,这样的功臣当然会有自我矜傲的表现。

而韩信可谓功高盖世,但因为其声名显赫位高震主,最终也下场可悲。秦末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为郎中。其献策屡不被采用,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时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奇兵占领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他被委为左丞相,领兵破魏、代,平定赵、齐,被封为齐王。后与刘邦会于垓下,击灭项羽。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因受人诬告谋反,降为淮阴侯。陈貊叛乱时,有人告韩信与其同谋,欲起兵长安,被吕后诱杀未央宫。

避免功高震主就要知进退之势,要知进退以下几条必须牢记在心:

一要守法。

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

后世人以为只有慈爱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应该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二不参与。

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三不长久。

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如果身居高位时一天应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四不胜任。

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可得善始善终。

五不重兵。

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六多请教。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一旦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这一套不仅适用于封建官场,也适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涉冲突中,懂得进退的“规则”,才会求得发展。

老子曾说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说:自傲是成功的天敌。对于许多人来说,常居功自傲,故无所大成,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有是由无产生的,复杂是由简单变化而成的,长是由短连接起来的,高上的地位是由低下的地位提高起来的,音乐旋律是由一系列的乐音组合而成的,先进的地步是由落后的地步追赶上来的。所以圣人以无所作为的态度在实际中行事,不以说教的方式教导人。万物有所运作,却不认为是它们的开始。有所作为,却不认为实现了他们的意愿。事业成功了而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居功自傲的人,他的功劳才不会失去。

不居功的人以其谦让的胸怀表达出了一种成功境界,这时,人即事业,事业即人,所以说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无法辞去的。即使他不在其位,其思想仍然指导整个事业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