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高谈阔论,多一点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譬如,上司和同事或者朋友,希望你帮助他办某件事,你可以拿出一套又一套的办法,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总之,你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了,这比发表“高见”,不是有意思得多吗?不说空话,而又能干得成实事,你将给人以一种沉稳的成熟者的形象。
做人待人都要有种心态,就是不要把别人都看成是一无所知的人。其实,我们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各有主张。多数人都不喜欢采纳别人尤其是下属的主张,因为这往往会被认为有失身份,有损体面。如果我们把同事都看成是庸才,只有自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发主张,结果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是最低的。而且很可能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人。
为什么做人要提倡“别卖弄自己的聪明”呢?这是因为“聪明”是相对的,是对某一具体的方面、具体的人而言的。你在这个人面前很聪明,而在另一个人面前,很可能就不怎么样。所以,聪明还是不“聪明”并不是什么做人的资本,反而是没有“心机”的表现,根本不值得卖弄。
万事留一手,以静制动
圆滑的人懂得,凡事留个“心眼”是日后对敌时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被人出卖、故意中伤、落井下石、受制于人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必须事先预料这些事情的发生,并加以防范,才能确保安然无恙。
如果没有留下绝招的心思,恐怕久后难免受制于人。只要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才能有效地防范人心不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静制动,处变不惊,而后全力出击。
有一位慈祥的师父,把全身之术尽数传给了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徒,恶徒学艺出师,不思图报,反倒认为留着师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凭着年少勇力跟师父决斗,最后达到了自己罪恶的目的。
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猫与老虎的故事。传说猫曾做老虎的老师,教它诸般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思虑老虎比自己庞大若干,若日后它欲反扑于我该怎么办,遂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怒欲扑食猫老师,猫老师“嗖”地蹿上树顶,老虎抬头张望,无计可施。
以此两例可见,倘若师父留有绝招,也不致身处惨境,慈善反而为慈善所害。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老奸臣猾的谋略家,精通权术,诡计多端。为了防止部下对自己发生不利的行为,曹操告诉他周围的侍从说:“在我睡觉时,你们不能随便靠近,靠近了,我就会杀人,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还不知道,我的手下人应当时刻注意这一点。”有一天,他假装睡觉,有一个好心的侍从暗暗上前给他盖被子,不料曹操突然站起来,挥刀把他杀死了,接着又躺下睡觉。醒了以后他假装不知地问道:“是谁把侍候我的人杀了?”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每逢他睡觉,别人都不敢靠近。曹操说:“别人要是想害我,我的心里就有所感觉。”大家听到这话,开始还有些将信将疑。有一天,曹操把他最宠信的近臣叫到身边,对他说:“你怀里藏把刀,秘密来到我身边,我心里一定会有所感觉,要是抓住你对你用刑,你只要不把这件事的实情说出去,保管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害,事成之后我还将厚厚地报答你。”这个侍从信以为真,所以在被捕以后一点也不害怕,最后被曹操下令处死。这个人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会真的被杀死。从此以后,曹操身边的近臣都以为曹操确实有这种遇危心动的本领,想谋害他的人也就不敢动手了。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昏君奸臣,他们在卖国乞降,认贼作父,摧残爱国力量、迫害民族英雄岳飞等罪恶活动中,沆瀣一气、臭味相投。宋高宗因秦桧卖国有功,赋予他以极大的权力,由他独任宰相十八九年,并加封他为太师、建康郡王,举凡朝廷的内政外交,全由秦桧做主。秦桧的儿子秦熹、孙子秦埙也因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被封以高官。
表面上看起来,宋高宗对秦桧真是宠信无比、恩礼有加,对他一定不会怀有什么猜忌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秦桧由于长期专擅朝政,朝廷各个要害部门,都由他的心腹、党羽把持,连高宗身边贴身侍从和御医都是秦桧的人,宋高宗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要随时向秦桧报告。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昏聩,在对敌斗争上软弱,但是他并不傻,他知道自己被秦桧的势力所包围和控制。可是他不能对秦桧采取行动,因为秦桧有金人做后台,得罪不起,他只有把对秦桧的猜忌与不满深深藏在心底。为了防止遭到秦桧的暗害,他每次上朝时,都在靴子中藏着一把短刀,以做防身之用,这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了。
公元ll55年,秦桧老病交加,眼看将要命归地府,他希望将相位传给他的儿子。秦熹及秦氏党羽也四处活动,希望由秦熹接父亲的班。
宋高宗表现出对秦桧十分关怀的样子,在秦桧咽气的前一天,他大驾亲临秦桧的宰相府,探视病情。此时秦桧虽然还有一口气在,却已经说不出话了,宋高宗解下自己的红手帕亲自为秦桧擦拭眼泪,仿佛恋恋不舍,可当秦熹问起由谁来接任宰相时,宋高宗冷冷地回答了他一句:“这种事情你不应该打听。”
离开秦府当晚,宋高宗立即令人起草了一份诏书,解除秦桧祖孙三人的一切职务。第二天一早,便将这道诏书颁布于朝堂,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当天夜里,秦桧便一命呜呼了。消息传来,宋高宗长出一口气,拔出了靴中的短刀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靴中藏刀了。”
宋高宗作为一个皇帝,说来也真够可怜,外受欺于强敌,内受制于权臣,一辈子也没有抖一抖帝王的威风,发一发雷霆之怒,只是在秦桧死了之后,才敢舒展地出一口气。
凡事留一手,正如下棋藏了棋路一样,要杀得出来,杀得回去。这一手除非自己,别人无法了解的招数,是聪明的人在身处险境的时候,保存自己的一种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不可知,不可测,不可估量的力量不但会挽救自己,还是日后发展的基石,并且因为这独一无二的一手,定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个人在社会中打拼,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这个世界远非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做人做事,不妨先给自己一个保护层,以免在危机老的时候措手不及方圆做人,八面玲珑,圆满做事,方能事事顺心,人心叵测,凡事最好留一手,如果为上者没有留下绝招的心眼,恐怕久后难免受制于手下,英明的从政者发布命令必使由之,而不使知之,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就是向心力,向心力的形成,是团结的手段之一此外,要分别不可使知之的策略,可使之明确要知道的政策,这样,一种不可知,不可测,不可估量的力量本身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力量,总之,绝招就是除非自己,别人无法了解的招数,并且是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招数。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这个世界远非你想像中那么简单,做人做事,不妨让自己多一个“心眼”。只要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其变,而后全力出击,力挽狂澜。
善意的谎言是真诚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说谎的前提在于说谎人脑中有与其所说不同的“真相”。如果在说话人脑中的记忆与他所说的相符,则不称之为谎言,相对应,那么隐瞒也是谎言的一种。
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当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最多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之类的话。虽然这些都是实话,但是谁会那样残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样,向已经在病痛中的亲人以实情相告呢。这时,大家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让病人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中度过那残年余日。难道这会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不韵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该怎样向他说明自己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只是说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或者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之类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再以实情相告,孩子也会理解亲人的做法,不会因为没有早知真情而生气的。难道这样的话也有碍于诚信吗!
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称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当我们得知亲人病重,当我们获知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形完全不符的假话。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愿望暂时不致于落空,谎言就开始发挥作用。
真正能说好假话并不比说真话容易,首先我们应消除对谎言的偏见和罪恶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说假话有三条规则:
其一,真实假话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我们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朋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用模糊的语言,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其二,合情合理。这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事情:
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其三,必须。这是指许多假话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议。例如,当我们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饰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饰是为了礼仪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我们说假话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满则溢,洼则盈”。什么事物都不会是绝对的,“刚易折,直易曲”,大象无形!事物总是变化的,道德绝不是一个昭然若揭的幌子,它是存在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产物,需要人们掌握道德规律,学会利用道德这个武器,维护正义,铲除邪恶。所以道德中有玄思和玄变,而不是一个死胡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在许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修德立身,正人正己的道理。所以真诚不仅是一句话,还是一份心情,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和一种价值。
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真诚。真诚取决于一种处世态度,而并非语言本身。真诚是一种言语的表达,亦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心情。真诚是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行为的目的。
因此,我们更要学会辨别恶意的谎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同时,提高自身修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四书》中讲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那些温馨的,让生活充满情趣的;至于那些充满仁慈,恻隐之心的谎言,就让它们绽放吧!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扯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移花接木,把对手变贵人
贵人是这样一种人,当你茫然无助的时候,他为你指点迷津;当你一蹶不振的时候,他让你清醒冷静;当你急需帮助的时候,他给你雪中送炭。有了贵人的相助,你的人生和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而面对小人的时候,多数人则是咬牙切齿的把这些小人当成对手,绞尽脑汁地置小人于死地,整天愁眉苦脸,生活在怨气中。殊不知巧施妙计,适当使“诈”,也会让对手顷刻之间变为贵人,这种方法是非常时刻的非常之法,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研究。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民间广为流传,就是这样一位神化了的人物,也曾经用“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欺诈”之术,开动三寸不烂之舌,将曾经的对手东吴大将周瑜说得心悦诚服,到最后乖乖地着了渚葛亮的“道”。
三国时诸葛亮人东吴商量孙刘联合抗曹,后来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便是这次会谈的结果,要想说服东吴抗曹,首先必须要说服东吴的实权派人物周瑜。
一天晚上,鲁肃引诸葛亮会见周瑜。鲁肃问周瑜:“如今曹操驱兵南侵,是战是和,将军欲如何?”周瑜说道:“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难以抗命。而且,兵力强大,不可轻敌。战则必败,和则易安。我的意见和为上策。”鲁肃大惊道:“将军之言错矣!江东三世基业,岂可一朝白白送给他人?”周瑜说道:“江东六郡,千百万生命财产,如遭到战祸之毁,大家都会责备我的。因此,我决心讲和为好。”
诸葛亮听完东吴文武两大臣的一段对话,觉得周瑜若不是抗曹的决心未定,也是一种有意试探。此时如果不另辟蹊径,只是讲一通吴蜀联合抗曹的意义,或是夸耀周瑜盖世英雄,东吴地形险要,战则必胜的道理,旨定不会奏效。于是,他巧用周瑜执意求和的“机缘”,无中生有地编出一段故事激怒周瑜。
诸葛亮说道:“我有一条妙计,只需差一名特使,驾一叶扁舟,送两个人过江,曹操得到那两个人,百万大军必然卷旗而撤。”周瑜急问是哪两个人。诸葛亮说道:“曹操本是一名好色之徒,打听到江东乔公有两位千金,大乔和小乔,长得美丽动人,曹操曾发誓说:我有两个志向,一是要扫平四海,创立帝业,流芳百世;二是要得到江东二乔,以娱晚年。
“目前曹操虽然领兵百万,直逼江南,其实就是为乔家的两位千金小姐而来的。将军何不找到乔公,花上千两黄金买到那两个女子,差人送给曹操?江东失去这两个人,就像大树飘落一两片黄叶,如同大海减少一两滴水珠,丝毫无损大局;而曹操得到两人必然心满意足,欢欢喜喜班师回朝。”周瑜说道:“曹操想得二乔,有什么证据可说明这一点?”诸葛亮答道:“有诗为证。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十分会写文章,曹操在漳河岸上建造了一座铜雀台,雕梁画栋,十分壮丽,并挑选许多美女安置其中,又令曹植作了一篇《铜雀台赋》,文中之意就是说他会做天子,立誓要娶‘二乔’。”周瑜问:“那篇赋是怎么写的,你可记得?”诸葛亮说道:“因为我十分喜爱赋中文笔华丽,曾偷偷地背熟了。”周瑜请诸葛亮背诵。赋略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开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霍地站立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曹操老贼欺我太甚!”诸葛亮表面上是急忙阻止,其实是火上浇油。说道:“都督忘了,古时候单于多次侵犯边境,汉天子许配公主和亲,你又何必珍惜民间的那两个女子呢?”周瑜说道:“你有所不知,大乔是孙策将军夫人,小乔就是我的爱妻!”诸葛亮佯作失言请罪道:“真没想到这回事,我真是胡说八道了,该死该死!”周瑜怒道:“我与曹操老贼誓不两立!”诸葛亮却故作姿态地劝道:“请都督不可意气用事,望三思而后行,世上绝无卖后悔药的!”周瑜说道:“承蒙伯符重托,岂有屈服曹操之理?我早有北伐之心,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变卦的。劳驾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心合力共破曹操。”于是孙、刘结成抗曹联盟,赢得了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
诸葛亮的一番“移花接木”、“牵强附会”之说何以成功,这里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乔”姓古时本就写作“桥”,后来才改作“乔”的,把原赋中两座桥的简称“二乔”,曲解为大乔和小乔的简称“二乔”,是十分容易收到诸葛亮有意的“牵强”、周瑜无意中“附会”的效果的;第二,诸葛亮十分了解人对爱情的极端自私性,夺妻之恨往往胜于灭国之耻,况且周瑜本来就是个气量狭小的将军。诸葛亮看准机会,编造这一段无中生有的谎言来刺激周瑜,果然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一代“智圣”诸葛亮用小小的“欺诈”之术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也成就了后来的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经典战例。可见,一旦利用计谋转移对手的注意力,那么很可能化解两人的矛盾点,形成新的利益指向。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说社会是一张网,那么交织点就是由人组成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人脉,贵人就是人脉中承上启下的交织点。没有贵人,你的“网”就无法伸展,没有贵人帮助,一个人将难有大的作为。所以,要尽量拓展我们的贵人数量,就算是对手,巧施妙计也能为己所用。
过则勿惮改乃真君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那么任何知识学问都是没有用的,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要怕改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语出《论语·卫灵公》)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出来,陈司败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行了个礼,并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别人,难道孔子偏袒别人吗?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吴与鲁是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昭公如果懂得礼,那么谁不懂礼呢?”
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啊!一旦有过错,别人就给我指了出来。”
孔子之所以重视过错,是因为他把改正过错当作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在《论语·学而》和《论语·子罕》中两次提到“过,则勿惮改”,反复强调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说:“犯了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又进一步强调了改正过错的重要性。事实上,孔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年,孔子去齐国,觐见齐景公以后,却没有拜访晏婴。子贡问道:“老师,咱们这次来齐国,为什么只见齐国国君而不见齐国的宰相?”孔子回答说:“晏婴连续被齐国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国君重用为相,执掌朝政数十年,可以说是事奉三君都能官运亨通,我怀疑他是个八面玲珑、处事圆滑的人。因此,我不想见他。”
晏婴听到孔子的话以后,说:“我以一心事三君,一心一意地忠实执行三世齐君的旨意,为齐国的安定、富强竭尽全力,所以我做相国一直很顺利。如果以三心事一君,那就不会是顺利的了。现在孔子认定我从政顺利的原因是八面玲珑、处事圆滑,让人难以接受。起先,我以为孔子的言论是珍贵的,现在我对他的言论的正确性感到疑惑。”
孔子听到晏婴对自己的言论的评价,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自我检讨说:“我私下议论晏婴时,并不确知他有什么过失,这是我的过错。我对晏婴是失言了,晏婴讥讽我是对的。对晏婴相国,我应视之为师。”于是,孔子先派弟子宰予前往齐国相府,代自己向晏婴谢罪。随后,又亲自登门拜访,向晏婴道歉。
事后,晏婴评论此事说:“圣贤之人也会有错,但贵在有错认错,有错必改。孔子就是这样的圣贤之人啊!”
知错能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换言之,错误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孔子的言行,影响到他的弟子,子夏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小人对自己的错误必定要加以掩饰。”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的确,生活中修养不深的人还真是不在少数,大部分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第一反应都是不肯承认,这也就是大部分人无法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其实,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常常会阻碍一个人的进步,更可能让人失去对你的信任。有真学问、真修养的人,绝不会推卸责任,这样的人才真正值得人敬服。
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是泰国的一代仁义之君。他曾经为了向东扩张势力,派三员大将带兵偷袭郑国。由于郑国离秦国较远,当时秦国的谋士蹇叔劝秦王说:“长途奔涉,士兵们肯定在未到郑国时就已疲惫不堪,况且,浩浩****大军去偷袭,郑国又怎能没有准备呢?”秦穆公不听蹇叔的意见,要坚决进攻郑国。蹇叔于是号啕大哭,因为他已料到秦国必败,而他的儿子正是三员出征大将之中的一个。
果然,郑国大商人弦高在途中遇到秦军,当他得知秦军要攻打郑国时,一面找人急速报于郑国,一面犒劳秦军,并对他们说:“你们三路大军奔波这么远,浩浩****,影响那么大,郑国早有准备了,你们恐怕不可能偷袭成功。”
秦军三员大将一听就犹豫,弦高说得不错,以疲惫之师去攻打以逸待劳的郑国,肯定会损失惨重,于是,开始撤退。但是在归途中,却遭到晋军的偷袭,结果秦军全军覆没,三员大将也被俘虏了。
当秦国三员大将历经千险万阻,逃命回到秦国时,秦穆公披着孝衣,到郊外三十里迎接他们,哭着说:“委屈你们了,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啊!我不该不听蹇叔的话,而坚决让你们进攻。你们哪有罪啊?”
秦穆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正是一代仁君风范的表现。他这样做丝毫无损于他的威信,相反,却让他的将士们更加信服他,更加愿意为他效劳。
要勇于认错。领导也是人,肯定也会犯错的。而且有时是明显的、公开的,绝没有再掩盖起来的可能。一般说,错误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想充耳不闻或垂头丧气,肯定会是欲盖弥彰,影响到你的威信和形象。请不要灰心,勇敢地把错误承认下来,或者公开道个歉。
在很多时候,勇于认错,似乎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过失,但这并不是在把你的污点扩大,降低你的威信,相反适当地认错,恰恰可以把污点变作亮点,提高你的威信,所谓“小过不掩大德”就是这个道理。勇敢认错,实际上正是在显示你的“大德”。
现实生活中,就有形形色色的喜欢推卸责任的人。这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喜欢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个不能面对错误的人是可悲的。
如果一个人的错误因为自己的略施小计或巧舌如簧而侥幸过关,推卸掉了责任,那就会助长一个人投机取巧的心态,更为严重的是,他根本不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能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所在,这样难免再犯错误,再犯错误时,很难说还会有机会能使自己轻松脱身,只怕是错误越犯越大,最终的结果连自己也无力挽回。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一个人怯懦、虚伪、不诚实的表现。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错了,却拒不改正、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自己在歧路上越走越远。本事越大的人,越要谨慎从事和小心做人,不可张牙舞爪,也不可欺人太甚,低调做人是修养到位的表现。示弱不是真弱,是为人的策略,有本事不显摆,放低心态,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只鹦鹉与一只乌鸦一起被关在一个鸟笼里。鹦鹉觉得自己很委曲,竟和这么一个黑毛怪物在一起。“多么黑、多么丑啊!多难看的样子,多呆板的面部表情啊!如果谁在早晨看它一眼,这一天都会倒霉的。再没有比和它在一起更令人讨厌的了。”
同样奇怪的是,乌鸦和鹦鹉在一起,也感到不愉快。乌鸦抱怨自己时乖命蹇,竟和这么一只令人难受的花毛家伙在一起,乌鸦感到伤心和压抑。“我的运气为什么如此糟糕?为什么我的命运之星总是抛弃我?为什么我总过这种倒霉日子?我要能和其他乌鸦一起坐在花园的墙头上,享受我们都有的东西,该有多快活啊!”
乌鸦和鹦鹉可以说都是悲剧性的人物,作为禽类,本应同根,而且还身处困境,干嘛总是看别人“丑陋”的一面呢?
“举世独浊我独清”,那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一个人可以“独清”,但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却不可因此而挑剔别人。别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世方式与原则,我们没有必要用严苛的眼光来要求别人。
子贡曾向其师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不渝的法则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是凡事替别人着想的意思。其意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可视作待人处事的基本修养。其实,对于对手我们同样要如此,如能做到这一点,在交往中,你会给自己和对手都留下进退的余地,这样就不至于让你与对手的关系对立,彼此老死不相往来。
春秋战国时魏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魏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色,偷跑过去把魏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魏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显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你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魏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魏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魏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魏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这个宋就在如何处理与对手关系方面的本领,显然高于那些亭卒,正是因为他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原谅对手也就能得到对手的原谅。这样可以造成一种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氛围,以及成就双方宽广而又仁爱的胸怀。降至日常生活的处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对初涉世事的青年来说,由于一切茫然无知,总是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左顾右盼地想找出人事上的参照物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反应当然是正常的。但殊不知有时以此处世,反而会导致初衷与结果的南辕北辙。因为在各人的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提供给你。所以,不妨就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则往往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反求诸己,则易人情,由情人理,自然会生羞恶之心而知义,辞让之心而知礼,是非之心而知耻。自私自利之人,往往不懂得推己及人的道理,往往毫无顾忌地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苦转嫁到旁人身上。以这种方式处事,走到哪里,被人骂到哪里,真正是既损人又不利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敌”的做法很具有人情味。而做人需要有人情味,真正的强者,都是最善顺人情人意的人。人们喜欢把成熟的人比作一块鹅卵石,它是由生活的潮水长年累月地冲刷,把种种的棱角都磨得光滑了而生成的。这样的石头,总是容易顺势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位置。不过,成熟的人似乎更像一颗雨花石,好丑高下不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块都蕴含着不同的花纹与色彩。不过,若把雨花石干置在那里,那它们就只是暗淡无光,甚至是麻麻点点的一大堆普通石子。只有把雨花石浸入放了清水的白瓷盘里,它才会陡然晶莹,**漾出奇妙的图案、斑斓的色彩、精美的花纹。这清水和瓷盆,就是一种人生不可缺少的凭借——交往,尤其是与对手交往的秘诀。
《孟子》中有一个故事,反映了孟子的处世态度。从前,有一位圣人名叫伯夷,他因为不想在商朝为官,退隐到山林里,最后饿死了。还有一位商朝的宰相伊尹,也很著名。孟子把孔子、伯夷和伊尹三人的人生观加以比较。他说:“不同意。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孔子、伯夷、伊尹三人,各有不同的人生观,但却都能坚守仁、义,所以孟子认为他们都是圣人。换言之,只要能够忠实地坚守原则,那么采取什么手段、方法都无关紧要。
这种处世态度对生活中的人们很有借鉴意义。人们往往因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应对态度与己不同,因而排斥对方,认为唯有自己才正确。其实,只要能够遵守做人的原则,那么采取什么生活方式都无所谓。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在生活各个方面处处和自己一样,或是事事如己愿,这是极不现实的。如果能认清这个道理,人的心胸就会豁然开朗。
生活中与人相处要秉持这样的态度,用人的时候也要秉持这样的态度。宋朝的范仲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用人的时候,主要是取人的气节而不计较人的细微不足。范仲淹做元帅的时候,招纳的幕僚,有些是犯了罪过被朝廷贬官的,有些是因为犯了罪被流放的,这些人被任用后,不少人不理解,产生了疑惑。范仲淹则认为:“有才能没有过错的人,朝廷自然要重用他们。但世界上没有完人,如果有人确实是有用的人才,仅仅因为他的一点小毛病,或是因为做官议论朝政而遭祸,不看其主要方面,不靠一些特殊手段起用他们,他们就成了废人了。”尽管有些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范伸淹只看其主流,他所使用的人大多是有用之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道德修养的人不是没有缺点,而在于有缺点能够及时改正。所以用人不要要求其完美,用有过之人也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偶然的,他的大方向是好的。
《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首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团结能够团结的人,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苟子·非相》中说:“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而用。度己以绳,故是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以地,故能宽容,固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是说人应该以道德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语,对待别人就要像船工拽船旁那样接引乘客登舟。严己宽人,才能成大事!如果一旦发现别人有过失就死咬不放,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到头来只能孤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