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1 / 1)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的眼里,才是平淡无味的。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说:“日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烟则胶,水汀而舟大也。风之船只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北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是《庄子》的首段内容。

其意是说,在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十分巨大,人们都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长。当它变化成鸟时,名字叫“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鹏奋起而飞,翅膀就像遮天的云气。每当海动风起之时,这只鸟就飞向南海。

庄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无视物我之分,需要人们做到,忘己,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的畅游。

“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为造作相对。

河神和我们一样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

北海神打比方说:“牛马生下来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底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矫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为贪得去求名声,谨慎的遵守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了本来的天性。”

落实到人类自身,“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又与虚伪相对。在老庄那里“真”与“自然”是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同样也是真的。

天地之间的事物都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曲的不须用钩,直的不须用绳墨描直,圆的不须用圆规,方的不须用角尺,粘合在一起的不是用胶漆,捆缚在一起的不用绳索,它们自自然然生成这个样子,天地从来不加干预而让万物任其自然。

人如果也懂得这个道理,像道那样纯任自然,不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胡作非为,不为个人厉害得失而苦苦奔波,像天地一样听任万事自然发展,那一定像天地那样达到了顺的极致。

老子与孔子有一段对话:

孔子有一天去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正披着湿发待干,凝神定立像是个木偶人。孔子见这种情形就退出房等他,过一会儿见面说:“不知是不是我眼睛看花了,刚才先生直立不动像—根枯木,好像要超然于物外而独立自存。”

老子说;“我的精神畅游于万物的本源。”

孔子说:“这怎么讲呢?”

老子说:“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容易体验却难于言传,我只能给你说个大概。天地之中有冷有热,冷热融合变化而生出万物,天地化育万物都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其中天地无时不发生作用却又见不到它的功劳;生有所始,死有所归,循环往复却又见不到它的边际。我只知道它是万物之源罢了。”

孔子说:“在万物的源头游心是个什么情景?”

老子说:“那可以说是最美最乐的境界了。”孔子迫不及待地问:“请问先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呢?”

老子说:“就像山涧的清泉那样,没有目的没有意识地向山下流去,一路溅起水花一路唱着歌儿,恬淡无为而又自自然然;就像山中的百花那样自然开放,完全用不着人工修饰;就像天自然的湛蓝,地自然的辽阔,日月自然的光明,这哪还用得着人为的修饰呢?”

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才能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能够安于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庄子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道,而这个道理是很难懂的。佛家禅宗所讲的悟,也就是悟的这个道理,要看通人生。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拼命去争取。而一旦遭到挫折或打击,往往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庄子》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古时有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其名,想将天下让给他。许由对尧帝说:“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说完便离去隐居了。这句话意思是说,凡事不必求多,只要具有一个够维持正常生活的环境就行了。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寿则多辱”。讲的是:古时尧帝到华地视察,当地的官员为尧祈福说:“希望你能获得很多男孩,获得丰厚的财富。”但是,尧帝拒绝接受这种祝福,他对官员们说:“男孩子多了,操心的事情便会接连不断出现。钱财丰厚了,麻烦的事情就会多起来了。活的时间越长,遭受耻辱的机会也一定更多。”这的确是一种高见。

所以,人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做欲望的奴隶而不能自拔。安分便能得到安宁。

洪自诚在其《菜根谭》中指出:“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在人生旅程中,如果什么事都减省一些,便能超越尘事的羁绊。一旦超脱尘世,精神会更空灵。简言之,即一个人不要太贪心。洪自诚接着说:“比如,减少交际应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减少口舌,可以少受责难;减少判断,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减少智慧,可以保全本真;不去减省而一味地增加的人,可谓作茧自缚。”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均有不得不增加的倾向。其实,只要减省某些部分,大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倘若这里也想插一手,那里也要兼顾,就不得不动脑筋,过度地使用智慧,容易产生奸邪欺诈。所以,只要凡事稍微减省些,便能回复本来的人性,即“返朴归真”。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也说过:“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意即没有不幸的灾祸降临,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天到晚四处钻营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幸。所以,人生不要总想着抓住什么,不要被外物所困扰,多一些顺其自然之心,可能会有更多的惊喜。

我们整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辛苦打拼,常常累得疲惫不堪、遍体鳞伤。其实,顺其自然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且是最为美好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点头:“随喜!”

其实,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你会发现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美好出现。

当然,顺其自然并非是消极的等待,也并非是听从命运的摆布,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等待中通过努力,让最好的策略自动展现在自己的面前。

在自然世界,每个人是独特的,但个体生命又“群于人”,所以个体与群体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都可能遇到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无所适从的时候,这时候,与其随便地乱做一个决定,不如选择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选择、聪明之举。

不如让很多事顺其自然,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思想也会减轻许多负担。

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所以它们是快乐的。

可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只“几千里大,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我们只要把心中的巨鹏唤醒,就可以在苍苍茫茫的宇宙间,风动海起之时,任意翱翔,并在这个现实世界中找到我们理想中的南冥天池,战胜世间种种坎坷、牵绊直至成功的“心游”之旅。

随心而行,活在当下

老子曾说过:“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这话是说:成功了,事情办好了,人们都说我很自然。

老子这话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成功要靠自然之道。

二是自然之道能让我成功,这是有目共睹的。

三是应把一切的功劳归功于自然。

前两层意思较浅,第三层意思是重点。

娇柔作与顺应自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换个角度看,事理都有自然之道,不是可造作出来的,学会顺应自然,做起事情来就会得心应手。赢者处世的头脑顺其自然者自然亦顺之,所以常能成功。

“鹏飞千里”是许多人向往的事情,但相对于鹏飞千里之苦,斑鸠的随性而为也无可厚非。斑鸠既然无羡于天池,从本质上来说,它的选择也是没有错的。毕竟,以小鸟之力,如果强求高飞九万里,是不现实的,但只要随心而行,活在当下,那它想飞就飞,累则停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于是对他说:“太阳月亮都出来了,但烛火还不熄灭.它如果想和太阳月亮比光亮.那它不是也太没有意思了吗?及时雨已经降下来了,但人还要提着水去灌溉,这对禾苗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如果先生在位,一定能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但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都会感觉到惭愧,所以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吧。”

许由听后却回答说:“你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如果我要代替你,为的是名吗?但名是实的影子,我并不想做影子。小鸟在深林里建巢也只不过占一个树枝的地方,鼹鼠到大河里喝水也不过是一肚皮而已。天下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就像厨师不做祭祀用的饭菜,主持祭典的人也不可能越位来代替他的工作一样。”

这是庄子用来说明至人、神人、圣人品行和生活方式的故事。庄子对生活的总结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对人生最美好的设想,也是他主张各安其位、顺天顺道而行的最佳解释。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

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惠。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这是人生最高的哲学,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就如佛学中所说,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没有一个圆满的人,没有一件圆满的事。对这一点,我们若能认识得清楚,那么人生便会少却许多烦恼和忧愁。

一个渔夫从海里捕到一颗大珍珠,他欣喜若狂。可回到家里一看,发现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渔夫觉得很不舒服,他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得完美无缺,肯定会成为无价之宝。渔夫便开始去黑点,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剥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意思是说:“比赛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更何况,衡量箭术的主要标准本来就在于能否射中靶心,是十环还是九环,何必要去苛求他能否射中靶心呢?

射箭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对别人太过苛求,别人也反过来苛求于他,结果等于他自己作茧自缚,活得非常拘谨非常累。

话说回来,既然圣人都有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你我凡夫俗子又有什么想不通的呢?总之是立身处世的艰难罢了。

古往今来都是同样的道理。

在所有的理解中,对人的理解是最困难的,为什么?因为人是最为复杂的动物;尤其是对处于剧变社会中的人的理解,就更为困难,社会在变,人也在变,有时人变的速度、方式来得出奇,不仅使人目瞪口呆,而且经常会让人们大吃一惊和不可思议。

一个人欲望过高过多,总嫌不足,因而四处伸手,必然矛盾重重,纠纷四起,这类人怎能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任何缺点和毛病的人。求全责备,朋友难寻,知音难觅。一些年轻人在择偶时,由于吹毛求疵,错失良缘,致使青春妙龄悄然离去。

对于他人不必苛求,我们做任何事时也都不要过分苛求,否则会给自己施加无谓的压力。要知道人无完人,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尽如人意的事情,事物总会有一些瑕疵,光辉的太阳不也有黑子存在吗?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有有利的一面,也就有有弊的一面,俗话说有利必有弊。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汽车,目的就是为了省时省力,但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却是非常有害的,它污染了空气,可是人类不会因此而放弃汽车。网络问题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有的人持反对意见,有的人持支持态度,可谓褒贬不一,我认为它有利也有弊,利就是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获取更多的信息,也能提高我们的成绩;弊就是有些人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电子游戏等,时间长了就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自取灭亡。

我们通常不要把目光只放在阴暗的一面,只看到事物的弊端,那样我们将永远生活在痈苦的深渊里;换个角度看事物,去欣赏事物的光明一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那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开心,我们将永远是最幸福的人。所以说,如果我们为了追求事物的完美,而不能包容一些不可祛的瑕疵,那么我们将很难成功。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生活总会有那么一些小波澜、小浪花。如果斤斤计较会让自己的日子阴暗乏味,豁达胸襟却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不必苛求,豁达地生活,才可能有快乐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在意。

凡事看开一点,超脱一点,潇潇洒洒、豁达轻快的生活不是很好吗?一个真正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的有修养的人,也就是懂得如何与自己性情相投的人多来往,和自己谈不来的人保持一种和平淡远的距离。不因别人对自己友好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别人对自己有意见而耿耿于怀,更不勉强自己曲意迎合别人甚至众人。

淡化是顺应生命的自然流程,让生命在自然的状态下获得真正的价值。“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儒家倡导的人生观,其中包含积极的人生态度:抛开自己不能左右的因素,尽到自己的全部努力去争取,而该有的回报自然会来,天道酬勤,何必苛求呢。

基督徒做什么事情都说“赞美主!”道家也对自然时时刻刻充满感恩之心。大自然造就了人类,大自然造就了智者。人类最初的智慧从自然而来,人类最高的智慧仍是行自然之道。可以说,谁得自然之道谁就会成功。

所谓成功,就是达到某一制高点与和谐点,这是事理运动的坐标。事理运动不过是人道执行天道的一个过程,它本身折射天道规律。天道规律就是自然规律。得自然规律者得事理,得事理者就可以办成事,就能成功。

老子主张人要师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人法自然。

自然有两个意思,一就是具体的大自然,指山河大地,森林河流。二就是浩大的宇宙及其规律。人在宇宙中,人是宇宙人,因此人如果合于自然之道、合于宇宙规律,人就可以是自然,就可以是宇宙,当然能有一番大作为、大境界。从被约束到自由,从自由到自然,从自然到自化,从自化到自圣自美,可以为天人。

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不能为此而放弃自己,更不能强求完美。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总是追求完美,强迫自己做到尽善尽美,会妨碍你取得成功,阻碍你享受成功所带来的一切欢愉。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你找到自己的活法,就能达到一种忘我、忘功、忘名的逍遥之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用之修养。

一本清人的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买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被逗得笑了。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

这两句话都道出了人生一大境界,那就是与朋友在一起。

人生有很多值得开心的事,最令人心情开阔的—件就是与朋友在—起。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哪是问句,分明是一句赞叹,一句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人为什么最后大多抑郁而终?因为他不心静不够开阔。为了避免孤独死,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在一起,选择一种富含亲和力的生活。

鲁迅当年失意,独居北京。他住的地方我去看过,是个狭窄的小院,小院外面长了两株枣树。鲁迅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就是写这两棵枣树的,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话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从这两株枣树中悟出了—个宝贵的人生道理。鲁迅当时感到非常孤独,天天看,天天看,有一天忽然看见原来墙外的枣树是两株,而不是一株。

一株枣树构成生命,两株枣树相映成趣,构成希望。

鲁迅从这两株枣树身上看到了希望,明白了人要合群,不要自我孤独独,于是不久就把老妻老母从老家接来了,又广交朋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的枣树”给我们的宝贵启迪,其核心意义为:人不能自己找孤独,树都要与树在一起,人肯定要过群体生活才会快乐。

耶稣当年因为先知约翰的接引,在旷野大彻大悟,毅然抛弃了原来要学犹太教士苦修终生的做法,重新回到人群中,为人们宣讲上帝的爱心与旨意,很快赢得了一大片信徒。

也许有人要反驳了,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那一悟,当时就他一个人,这又当作何解释?

这是因为:

一、佛陀当时已达到圆满境界,天地万物都是他的朋友。由中国儒家的话说,佛陀当时“天人合一”,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呢?

二、佛陀当时就坐在菩提树下,佛陀的菩提树与鲁迅的枣树一样都足以让有慧心慧眼的人唤醒慧力,当下就觉悟。

事实上佛陀觉悟后也像耶稣离开了旷野一样,他离开了菩提树,回到人群中传道。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的诸多传世宝典。孔子与佛陀、耶稣都是觉悟过的新人类,在孔子看来,生命太简单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觉悟寻找快乐。

觉悟从哪里来?觉悟从旷野中来,从菩提树下来。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从人群中来。

在此,快乐是一个成全觉悟、实现觉悟的过程。因此,没有快乐就有真正的觉悟。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讲与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觉悟,从而大家都快乐。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里,孔子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过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果实?那位种葡萄的人答不出来。

阿那哈斯告诉他说: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痛苦,一种是糊涂。

要想种出快乐的葡萄,我们就要做快乐的园丁。那位种葡萄的人连自己种的是什么葡萄都不知道,肯定品尝不出葡萄的真正滋味。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句传世名言: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钟”就是钟爱,“我辈”就是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我的情爱我所爱,这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正是我们的人生。

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孔子温柔敦厚,其人生主旨都一样,都是快乐主义者。

寻找快乐就是寻找自我,就是寻找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样地,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人生总是充满期待,期待落空就会失望,期待实现就会高兴。为了自己实现期待,就不要去等,而要主动去找朋友。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同时也在说:“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远方并不远,它就在眼前。人生有很多爽事。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因为人天生厌恶孤独,喜欢过群居的生活。悠然自得的独处也是群居,因为这时我们心中有朋友,以天地万物为至友,以自己为老友,所以独处也不孤独,越是独处人生越丰富。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时要人们也别忘了身边的朋友。好朋友不分彼此,不分远近。

耶稣在旷野中大彻大悟,明白了不可以再像犹太教士一样独处苦修。于是他走出旷野,到人群中去宣讲上帝的爱心与旨意。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是让人们拒绝独处苦修。真正的独处是在人群中独处,真正的苦修是在快乐中苦修。鲁智深终于走出五台山,朱熹与康有为先后走出各自的旷野,才有了各自的成就。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那一悟,使他走出了菩提树。走时他仰望菩提叶,好像是告别了很多年的老朋友。

中国古代先贤用“梅兰竹菊”来诠释四君子的美德,“梅”代表坚忍,“兰”代表雅静,“竹”代表谦卑正直,“菊”代表真诚朴实。其实,不仅文人雅士讲美德,武士武术也讲究武德。

君子更要有美德,就是具有美好的品行、节操、风格、仪态、气质和内在的涵养。自古以来,老祖先代代相传,做人要积德,千万不要损德。有德的人,无私无我的与人为善,凡事总能够先为别人着想,为事情的整体大局想,圆融好周遭的一切。修炼人还得讲修口和守德,因为吃苦、消业力、提高心性,都可以转化成德。善良有德的人,心宽路自宽,有失亦必有得,终其一生是永远不寂寞的,“德不孤必有邻”,不求而自得。

道可道,非常道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深信不疑,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常道”指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方法、特殊方法、独自的方法。

一匹草原牧马在沙漠中迷路,如果用常道找水找路必将很快死去,这时它必须动用非常道,依靠骆驼找水找路,或自己果断退回去,这样才有生路。

人在常态中可以用常法解决问题,在非常状态中则应该动用非常方法。非常方法即非常道,它不是常规思维,而是突破了平常思维的一种异化思维、复杂思维与奇特思维。

《菜根谭》云:“土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意即,睡的是土砌的床和石磨的枕,在清贫家风的熏陶下,拥被酣睡,梦亦清爽;吃的是麦做的饭和豆煮的羹,在对清淡滋味的品味中,筷起筷落,嘴亦含香。可见,安贫乐道者那自娱自乐与自足的心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的思想中,有安贫乐道的意识。所以,在他眼中,值得称羡的并非大红大紫的富贵者,而是那种身贫却心富者。

且看他们,有着春风般的和煦心境,口袋中虽无多少钱财,却还能在精神上怜悯那些孤独无助者;有着清纯秋水般的气骨,家中虽仅有四面白壁,却能在精神上傲视王侯。颜回,是孔子门下资质最高,也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于史,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颜回曾向孔子请教如何实行“仁”,孔子因此而说出了那段历史上有名的话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依照孔子的教诲,颜回十分注意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实行“仁”的理想。

因为贫穷,颜回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巷室,只有一只竹苇制的盛器来盛饭,一只葫芦做的水器来饮水。别人对于这样的贫俭生活,大多因不能忍受而忧心忡忡,而颜回却能不改安贫乐道的志气。平日与人交往,他能不将怒火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能不把麻烦的事推给别人,能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不矜夸自己的好处……

因此,孔子曾称赞颜回,认为他能长期地依“仁”而行,而别的人则只能是偶然地达到“仁”的境界而已。

在贫穷的境地仍能安贫乐道,这才是君子所为。

或许你饱尝贫穷的苦楚,或许你愤怒生于穷乡僻壤,或许你又埋怨世间贫穷太过悬殊,但这些君子都能安然处之。

他们处于贫穷之时,眼中无视权势、富贵的存在,那是安于贫穷、品质高尚和自我修养非常好的表现,这种人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因为他会牢记贫穷时的感受,能够忍受贫寒,能珍惜所得到的一切,并知道怎样去合理地运用。

子路也称子由,是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

子路性格豪爽耿直,心胸坦**,重友情,有勇气。他曾说及自己的志愿,就是把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们共同享用,即使是用坏了,也不怨恨。他还曾在向孔子求学时,直称孔子的“正名”,说为迂阔之说……后来.子路人仕为官。

孔子对子路有这样的评价:“穿破旧的以乱麻为絮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制大衣者并立共事,而又能够不以为耻者,那必是子路!”

人处于贫穷之中,很多人自然就会看不起你,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可能还会让你受到侮辱。

那应该怎么做呢?别人轻视自己,自己却不能看不起自己。面对冷遇,不去计较,不自轻自贱,是一种聪明的生存方式。

商鞅与石崇。前者贪求商於的封地。后者迷恋金谷园,却因富贵而害身,虽荣耀显赫一时,到头来,却还是免不了一死。

颜回与子路,前者虽箪瓢而不改其乐,后者甘敝组而不失其志,终因品行高尚而千古流芳。

可见,人越看重富贵。即受害越大;人越处好贫贱,即受益越深。

享受寂寞的本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含义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也是人生寂寞迷茫、独自寻找目标的阶段。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也是人生的孤独追求阶段。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也就自然能够从寂寞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也是人生的实现目标阶段。由此可见,大凡成功者都是孤独而执著的。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修养的体现,是难能可贵的一种风范。

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必须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情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孔子之所以成为大家,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耐得住寂寞。我们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他的弟子个个都是精英,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如果孔子像陈胜吴广那样揭竿而起,那是相当可怕的,虽然不至于摧枯拉朽,但其威慑力却也不可小觑。

孔子不是陈胜那样的人,他知道文化的问题才是本质的问题,所以他一辈子就当个穷教师,从事教育。为什么说他能耐住寂寞?他从事了一辈子教育,但是他的学说和影响力是在他死后五百年才显现出来的。这需要怎样的远见卓识和平和心境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人们才都知道五百年前有个可爱的老头,喜欢把他的弟子挂在嘴边,喜欢用俏皮话通俗易懂地讲人生大道理,讲文化,讲治国之道。他花一生来做教育,五百年才见到成效。照我们现在的想法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怎么能坚持住呢?这就是功夫,能耐住寂寞,是大功夫。

庄子说,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非要等到大风来了才行,如果风力不强,它的两个翅膀就没有办法打开。风力越大,起飞就越容易,飞得就越快。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我们可以想象,这必定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过程,唯有这寂寞和孤独才能带来智慧的增长。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大抵如此。

《郁离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儿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得病而亡。容易急躁,气浮心盛的例子还不止一个。不少人办事都想一挥而就,一蹴而成,应该知道,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步骤的,欲速则不达。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条柔软的皮带来告诫自己。魏文侯时,他做了邺县令。他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要自己克服暴躁的脾气,要忍躁求稳求安求静,才在邺县做出了成绩。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一个出了名的脾气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边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至咬出了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这样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来他也意识到这样急躁,气性过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便开始学习忍耐。

相反,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东汉时刘宽,字文饶,华阴人,就是这样。汉桓帝时,他由一个小小的内史迁升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宽容他人。夫人想试试他的忍耐性。有一次正赶着要上朝,时间很紧,刘宽衣服已经穿好,夫人让丫环端着肉汤给他,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丫环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不变,还慢慢地问:“汤伤了你的手没有?”他的性格气度就是这样。其实汤已经洒在了身上,时间也确实很紧,即使是把失手洒汤的人骂一顿,打一顿,时间也不会夺回来,急又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像刘宽那样,以自己的容人雅量,从容对事,再换件朝服,更为现实和有用。

正反两面的例子,我们都看到了,从中我们也能总结一些经验。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叉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

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害怕寂寞,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滚滚红尘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固守一方清静,独享一份寂寞了,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热闹之后的寂寞将更加寂寞。如能在热闹中独饮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为人生的另类选择与生存。但是,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享受的!

有人说寂寞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难得的感觉,是心灵的避难所,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舔舐伤口,使你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我们仿佛看见孔子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发呆沉思,然后讲课,夸奖他的学生,因为他知道,求万世之名,非耐得住寂寞不可,而教育是他唯一的选择。我们仿佛看到了孔子在寂寞的煎熬中彳亍而行,看见他在大河边慨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那种孤独,那种寂寞夹杂着他对未来的无限瞳憬,我们不禁觉得这时间是很漫长,可是又有什么不可以等呢?终有一日,我会破茧而出的。那一天或许很久,但终将是会到的,不是吗?是的,五百年呢,孔子终于做到了。

现如今,我们并不需要像孔子那样为了五百年后的扬名而饱尝孤独、寂寞,我们只是提倡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可以从容地面对阳光,将自己化做一杯清茗,在轻啜深酌中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生长都能成熟,不是所有的欢歌都是幸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真实。寂寞是穿越灿烂而抵达美丽的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人不能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将一事无成。荀况在《劝学》中说:“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但却能够吃到地面上的黄土,往下能够喝到地底的黄泉水,原因是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个大钳子,它不靠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寄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它浮躁而不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