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一切爱人,皆由四种不善愆过,为诸女人之所迷乱……于诸欲染耽著无厌,乐观女人,而自纵逸。不知亲近沙门及婆罗门,具清净戒修福业者,以不亲近。如是等人,则于净信及净尸罗多闻施慧,悉皆退失。彼由无有信戒多闻施慧等法,非善爱人。行饿鬼法,无有智慧,耽欲放逸。欲之所执,欲所系缚,欲所活命。亲近愚夫,远诸智者。恶友为伴,行非所宜。贪著女人不净境界,便为女人之所调伏。犹如奴仆,系属堕落诸女人所。无惭无愧,亲近游止诸漏疮漏门,脓血秽污,洟唾常流,犹如冢间不净境界。至于违背父母恩养,舍离沙门及婆罗门,不生殷重恭敬供养,习行畜生所行之法,于佛法僧不生净信,于涅槃界永当退失。如是等人,当入众合,乃至阿鼻诸大地狱,亦复当堕鬼界畜生,无有救护。虽闻我教,犹数思念邪恶女人歌舞戏笑,不生厌离。当知彼习愚人之法,不乐修行善爱人事。
古人常以声色,形容女人。声不离色,色不离声。
声,指的是对于音乐的爱好。音乐依其曲调和内容可分为高雅和低俗,高雅的乐曲能够让人修心养性,不为世俗的恶浊之声所搅扰,当然这种阳春白雪和之者寡。而那些靡靡之音,听了让人沉溺其中,萎缩不前,贪玩丧志。
在古代,高雅音乐也不是人人都能品味欣赏的。据《礼记·乐记》记载:魏文侯向子夏询说:“我正襟危坐来听古乐,听不懂,只能感受到惶恐;躺着听郑卫的音乐,却不知道疲倦。请问古乐和新乐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不同效果呢?”子夏回答说:“古时,天地和顺,四季调和。现在你所喜欢的,是靡靡之声吧?”“请问靡靡之音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子夏回答说:“郑国音乐喜欢毫无节制,放纵意志,使人心志变**邪;卫国的音乐倾向于繁冗,劳人心志,都是沉**于色,损害了德行,是不可取的。”
对此孔子曾说过:“我们需要禁绝晋国的音乐。”为什么,因为在当时的有识之士眼中,晋国的音乐就属于那种让人沉浸其中,百听不厌,难于自拔,而实际上是无愁强说愁,无端发怨的低靡之音。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恶浊的颜色,耳朵不听恶浊的声音。”恶声,就是不正派的声音,但凡可以使人的心性变坏的声音都是恶声。
唐朝的时候,宫中奏起高贵典雅的曲子,可唐明皇还未听完一曲,急忙叫终止:“快召花奴拿花鼓来,给我解解闷。”于是拿出羯鼓,召来花奴。汝阳王李进曾经带着砑硝帽奏曲,皇上亲自摘红槿花插在他的帽子上.并给他取名叫“花奴”。
喜好低靡的乐曲,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个人爱好的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也常常不受到重视。实际上,一个人是喜欢高雅的乐曲,还是沉醉于靡靡之声中,反映的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大问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胸和志向。沉迷于低下的曲调,个人的格调就不会高,整天心在靡靡之声中,对于国家大事和政务都会松懈。
色,指的是女色。自古有因贪恋女色误国的。西汉的枚乘,写了一首《七发》说:“皓齿蛾眉,是砍伐性命的斧子。”又说:“越国美女在前侍候,齐女子在后奉迎,往来游宴,在曲房幽隐处任性放纵,这是把毒药当成甜食吃,是在和猛兽的爪牙游戏。”枚乘把女色比喻成毒药和猛兽是有道理的,因为自古由于贪恋女色而遭杀身灭国的例子太多了,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当是褒姒,“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几乎成了一句概括力极强的成语,真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褒姒的“笑”确实跟西周的灭亡有关,但不是“笑”使西周灭亡,设法让褒姒“笑”的人才是西周灭亡的真正罪魁祸首。
如果说周宣王已是昏庸、糊涂乃至残暴的话,周幽王在这几方面比起他的老子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吃、喝、玩、乐上,周幽王在中国的封建君主中也是排行在前的。除了酒肉,就是女人,至于政事,他是不管不问的。他派遣大臣广搜天下美女供他**乐;在物质生活上,他虽未搞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但也穷奢极欲。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听不进正直的劝谏之言,对于谄谀奉承,他当然是甘之如饴。
纵观西周灭亡的教训,当然主要是因为西周末期,几代统治者生活上荒**无道、政治上昏聩混乱所致。几代统治者如此延续
下来,社会问题越积累越多,以至人心离散,无法收拾,不过这也是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所无法避免的结果。每一朝代的开国君主或是靠前的几位君主,尚能从前代的覆亡中汲取教训,尚能节身勤政、励精图治,但当承平日久之后,人的自然欲望就会无节制地膨胀,而世袭君主专制制度叉不可能对君王提供约束,于是,只好任由无道君主胡作非为。所以,历代王朝多因君主的荒**无道致败就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历史规律。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声色不忍的害处很大,归纳起来不外有这样几点。一是沉溺于声色之中,不能忍受声色的迷惑,放松了自身修养,首先堕落下去。二是由于心在声色之中过度不羁,故而疏远了自己应该从事的事业,从而给自己,给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方面用多了,其他方面自然就无力顾及。过分沉醉于声色的享受之中,就会意志松懈,事业无成。三是声色不忍,容易被对手利用这一弱点,施用美人计,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忍声色则要修其身,固其本,亲正人君子,远离那些别有目的的小人。对于人生男女之大欲,要适可而止,不能无止境地贪求。
美人之所以成功,即是投其所好,也是发挥“姿色武器”的优势,攻其一些薄弱之处的必然结果。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使得头脑简单又好色的吕布,与专横暴戾的董卓反目,除去董卓。此计成功,亏得绝代美人貂禅。其实,王允初施此计时,曾有知情人不以为然,像曹操,袁绍一累的当世英雄,且奈何不得董卓,区区一女子焉能成事乎?然而美色有“刀光剑影”所不可比拟的战斗力,终于使吕布俯首效劳,董卓呜呼哀哉。
历史是镜,然而在今朝的“风流之中”,一些人却不以为鉴,昔日的风花雪月,烟花柳街,叠换成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壁里千仞,无欲则刚”,古人说得明明白白,所以在真英雄面前,美蛊惑或者之类套餐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精于勤,荒于嬉”是韩愈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这里“勤”、“嬉”是条件,“精”、“荒”是结果。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局,泾渭分明。
春秋时期,齐国灵丘有一位善于养蜂的老人,他的蜂场里养了许多箱蜜蜂。灵丘老人每年收获的蜂蜜有数百斛,蜂蜡的产量也很多。陶朱公有一次见了,称赞他勤劳致富.是养蜂专家。灵丘老人靠养蜂积累了数万家财,富比君王。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家业,仍然以养蜂为业,可是年轻人只顾享受父辈留下来的财富,不关心蜂场的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发生了蜜蜂飞走的情况。灵丘老人的儿子并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这一点损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照样吃喝玩乐。一年多以后,蜜蜂就飞走了一半,年轻人依旧每天锦衣玉食,好不快乐。又过了一年,蜜蜂飞光了。由于吃喝玩乐,家财只出不进,没过多久,耗尽家财的年轻人就成了一个“叫花子”。
古语讲:“有事服劳,弟子之职。我独贤劳,敢形辞色。《易》称劳谦,不伐终吉,颜无施劳,服膺勿失。故黾勉从事,不敢告劳,周人之所以事君;惰农自安,不昏做劳,商盘所以训民。疾驱九折,为子赣之忠臣;负米百单,为子路之养亲。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事尽其劳动,是弟子的职责。独有我做事多,而不敢抱怨推辞。《易》说勤劳谦逊的人,不夸耀自己,终有好结果。颜渊不显示自己的功劳,牢记别人的好处于心。所以,勤勉劳动,不敢抱怨辛苦,这是周人服侍君王的态度;懒惰的国人只求安逸,不愿劳作,所以商王盘庚要训诫其民。快速驶过九折险路而赴任,王尊可谓忠臣;从百里之外背米,子路奉养父母很孝顺。唉,怎么能不忍呢!
中国古代,一向把勤劳作为人的一种美德来提倡,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乐于享受的惰性。对此《易经·谦卦·九三》说:勤劳而谦逊的人,会有好结局。这是说有功劳,而且能够谦虚。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而君子能做到,所以会有好结局。孔子的《爻辞》又说:“有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有功劳而不矜持,这才是最忠厚的。”
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勤字当先。学生要勤于读书,政治家要勤政,商人就更不能慵懒,必须以勤克惰,才能有所收益。因为勤劳,必然会有辛苦,能够忍受辛苦,不便沉溺于嬉乐之中,才能把事情办好。想有所成就,又不愿意付出劳动,那是不行的。《尚书·盘庚》中记载:盘庚想迁都。但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商的首都在耿,经常受黄河泛滥之灾,但要迁都到新邑,而老百姓很有怨言,于是盘庚告诉他们:“你们如果不肯迁都以求安逸,就像懒惰的农民那样,苟且偷安,不肯在田里劳动,就没有收获。”盘庚,是商朝皇帝,他为老百姓的利益,主张迁都,这样一来,确实要使许多人受到一些损失,但为了子孙后代,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孔子家语》中讲到了子路的事。子路曾经去看望孔子说:“背着重东西走远路,就不会挑剔休息的地方;家里贫穷父母年老,会不管俸禄多少就愿意做官。以前,我奉养父母的时候,经常吃野菜,却为父母从百里之外背米吃。父母死了以后,南游到楚国,当了大官,出门时后面跟着l00多辆车子,想再吃野菜,为父母背米,已经不可能了。”为父母尽孝子路不辞辛劳,实在是能忍嬉惰的人。
嬉惰之忍一方面是以勤克惰,另一方面是努力奋斗,不虚度光阴。中国占人也深知玩物丧志,所以提醒人们:“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此召公告君之言,万世而不可忽。酣游废业。奇功废功,蒲博废财,禽慌废农,凡此无益,实贻困穷。隋珠和甓,枸酱筇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凡此异物,不如五谷。空走桓玄之画舸,徒贮王涯之复壁。噫.可不忍欤!”
《尚书·旅獒》讲:“不作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事情才能获得成功。不看重奇异的东西而轻视日常所用的东西,人民的日常生活才能满足。”周武王灭商之后,西旅献上一条狗,有4尺高,名叫獒,武王收下了。当时召公任太保,害怕武王会玩物丧志,于是说了这番话来劝戒武王。这话即使到了千百年之后,也不可以忽视他的意义。
《尚书·五子之歌》中也说:“在宫中沉缅于声色,在外面专好游猎。喜欢美酒和音乐,建造华丽的大厦,偏好于其中的一项,绝没有不亡国的。”
西汉人晁错对皇帝说:“珠玉金银这些物品,饿了又不能吃,冷了也不能穿,因此贤明的君主看重五谷,而不重视珠宝。”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认识到这种嬉惰的危害性之后,在行动中尽量克制自己贪图嬉乐的作法。
业精于勤,自古如此。哪一个国家强盛了,哪一个家庭富裕了,都是统治者或是家庭成员们励精图治的结果。而只要是贪图享受,醉心于嬉惰,迟早会受到惩罚的。
很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商人,他们大多明白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只想享受。不知勤奋,是阻碍你完成大业的最大绊脚石。要振兴郑国,必须励精图治,变法革新。子产能够这样做,郑国才强盛起来。
子产又叫公孙侨,春秋末年的郑简公的相国。在郑国执政达21年之久,在内政、外交和经济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公元前565年,郑国为了讨好强大的晋国,派子产的父亲子国统帅军队讨伐蔡国。蔡国是个小国,只好派司马公子燮领兵迎战,双方交手,郑国胜利了,而司马公子燮则战败被俘虏了。郑国的军队得胜归来,全国上下欢腾,欢歌笑语,摆酒庆功,而唯有子产却忧心忡忡,一副不开怀的样子。他对朋友说:“郑国是个不大的国家,没有文德,却恃武扬威,这将会招来更大的祸患,今后5年内要不得安宁了。”这时的子产还很年轻,没有做官,他的父亲听了他的话,很生气,怕他不知深浅,再惹了祸,就责备他:“小小年纪,不要胡言乱语,这会招来杀头之祸的,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然而他不能不佩服儿子的话有道理公元前554年,郑简公立子产为卿。ll年后,公元前543年,又任子产为相。
子产做了宰相之后,面对着摆在他面前的一堆矛盾尖锐、困难重重的复杂局面,他毫不胆怯,自有雄心壮志,要在自己任内,把郑国的事情办好。于是他分析了国内的局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把一座城邑封给郑国的大族,大夫伯石。很多人对此举不理解。有一天大夫子太叔来问子产:“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子产回答:“安定一个国家,首先要使国内的大族稳定团结,和国君一心,国内的矛盾才能一缓解,政局才能稳定。我这么做的目的也在于此。”
接着子产开始着手整顿混乱的社会秩序。他严格贯彻各种等级制度,把它看作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之所在。子产执政期间,郑国大夫丰卷请求猎取野兽,祭祀自己的祖先,子产认为这是超越礼法的行为而没有批准。
子产对于面临崩溃的农业和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借鉴鲁国开创和实行的“初税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郑国的情况,提出了“作封洫”的办法,也就是划定农田的界限,开掘沟渠。把百姓的住宅和私田重新进行安排和整顿,使耕地和住宅之间相互适应,这样房舍、耕地、沟渠排列有序,既能防旱,又能排涝,而且由于田舍界线非常清楚,也减少了百姓的争诉和矛盾。
子产不迷信神鬼天命,在他执政期间,公元前526年,郑国遇大旱,许多人主张伐木求雨,子产坚决反对。后来有一年夏天,“大火星”在傍晚时就出现在天空中,当时包括郑在内的几个国家都发生了火灾。裨灶建议子产用贵重的玉器来祭神,以禳除火灾。子产不以为然。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子产把天象变异同人间灾害加以区别,提出了人事重于天命的观点。
在子产的精心治理之下,郑国的经济和其他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任何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不忍受一定的辛劳,不花费一定的劳动是无法成功的。
“勤”,就像一把钥匙。
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它可以促进学业的发展,促成美好愿望的实现。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在“勤”字上花功夫。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刻苦练字,每天写完总是到一口池塘中去洗砚台,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也因此变得墨黑了。
“嬉”,就像一瓶腐蚀剂。它使有志者变得消沉,聪明者变得愚蠢;它使大有希望都变得无所作为。为“嬉”所害是可悲的。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众所周知,他五岁便能“指物作诗”,被人誉作神童。人们纷纷请他父亲前往,其父“利其然”,带着他四处游乐,数年后,神童“泯然众人矣”。
有人说得好:勤奋使人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年轻的朋友,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
勤俭得以成事
《学而第一》中有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办事机敏,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志向远大者不仅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而且要有不纠缠于吃饭、穿衣、住房等“俗务”的毅力和能力。虽然,这有些不近乎“人情”,但对于一个已确立了崇高追求目标的人来说,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享受吃饭穿衣的饱暖安逸。因此,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事业上来,才能做到办事机敏果决,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吃穿住行虽然属于细节问题,然而一旦开始追求这些物质的享受,就会渐渐被它软化、腐蚀。以致让自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树立起警惕性。并且用远大的事业目标来冲淡并取代它在生活中的地位。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莫不如此。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在赵普、赵光义等人的精心策划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先收藩镇禁军将领的兵权,以巩固统治。又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积极对南方的割据势力用兵,致力于统一中国。起身于下层行伍的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动**局面,深知历代兴亡的原因,所以当宋军灭蜀之后,有人将蜀主孟昶用七彩宝石装饰的尿壶送给赵匡胤,赵匡胤很生气地将壶摔碎了,说:“用七彩宝石装饰一尿壶,那又该用什么东西来装粮食呢。像孟昶这样奢侈腐化,不亡国才怪呢!”
还有一次,吴越王钱懒送给赵匡胤一条宝犀带,赵匡胤对钱{叔说:“朕有三条宝带,和你的不一样。”钱{叔请求赵匡胤给他欣赏,赵匡胤便笑着说:“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听到这个回答,钱懒十分惭愧,同时也感到赵匡胤与五代各帝王所完全不同精神风貌。
赵匡胤十分注重国计民生,特别是在用赎买政策收取兵权、财权之后,再加上不断对南方用兵,使得赵匡胤更加注重节俭。平日的开销能省就省,所用的乘舆,都很朴素,寝殿中的苇帘都是用青布包边,宫中闱幕也没花纹作装饰,赵匡胤经常把布衣等物赐给左右近侍,说:“朕过去就穿这些。”
赵匡胤不仅以身作则,力行节俭,而且还严格约束家人,教导其子女不能贪求奢华。一次赵匡胤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了一件由翠鸟羽毛作装饰的短上衣入宫,赵匡胤见到后,十分气愤,他对公主说:“你把这件衣服给我,从今以后,不要用翠鸟羽毛作装饰了。”
公主笑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能用去几根翠鸟羽毛。”
赵匡胤正色说道:“你说得不对,你穿这样的衣服,宫中其他亲戚必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京城翠鸟羽毛价格便会上涨了,百姓有利可图,就会从四外辗转贩运进来,那要杀伤多少翠鸟呀,这都是由你引起的。你生长在富贵之家,要珍惜这福分,千万不能开此奢华之端。”公主听了赵匡胤的话,连忙叩谢父皇的教诲。
还有一次,宋皇后对赵匡胤说:“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天子,就不能用黄金把乘坐的肩舆装饰一下么,出来进去也显得气派些。”
赵匡胤说:“我大宋富有四海,宫殿全用金银来装饰,也不难办到,朕为一国之君,就要为天下百姓着想,国家的钱财怎能乱用呢!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全为自己考虑,奢糜无度,那么天下人又该怎么做呢!以后你们不要再提这类事了”
赵匡胤身为一国之君,能认识并切实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话又说回来,假如这种行为人人都能做到,可能也就不存在所谓“高尚品格”和“杰出人物”了。
随阳公子去访问隐居在山林中的郁离子。双方坐定后,随阳公子起立开言道:“我很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了,十分敬仰先生,今天才有机会与您相见,特向您表示敬意。我想有道之士是不会遗弃一个草莽之人所讲的话的,我想向您谈一谈我的看法。”郁离子虚心地说:“愿意听听你的教诲。”
随阳公子说:“宏大的房屋,深宅大院,四周有围墙环绕。院中有宽阔的天庭,平坦如砥,两边有高楼环立,突室留春,清馆含秋,檐下有五彩的飞廊。层层相继的屋背如天上的彩云。房屋由彩虹般的香木支撑着,保持平衡,雕刻着飞鸟走兽的美石承担着桓柱。浮柱交错如星罗棋布,碧瓦琉璃像**漾着的水波。光彩夺目的奇花异草即使在冬天里也开花结果,秀美的高林在夏天凉爽宜人,浮光流影进入就变成彩霞,细乐微声响动便生出清风。摇动如街巷大开,飘忽似管弦齐鸣。于是美丽的舞女,拖着云烟般的翠绡罗裙,鸣响着像泉水琅琅的佩玉,翩翩起舞。华宴摆开,金樽陈上,澄清芳醴,杀牛宰羊烹鹿,有蚌汤鱼汁佐餐。把跳跃急流的鲜鲂鱼切成细片,把高飞云端的天鹅用火炙烤,熬月窟中的兔肺作汤,煮雾谷的豹胎而食。果品有碧华的莲子,紫英的雪梨。霜柑充满蜜汁,红荔犹如凝脂。吃饱喝足之后,献清新鲜美的水果,踏着笙箫乐曲的节奏起舞,良宵苦短,直到雄鸡报晓,才奏起挽留嘉宾的雅乐。这一切是多么美好,我希望能和先生一起享爱。”
郁离子听后说;“贪恋酒色,生活豪奢,如果是一个国君的话,只要占有一样就可以让他亡国啊。我不愿意这样生活。”
《劝忍百箴》中告诫我们:“天赋于人,名位利禄,莫不有数。人受于天,服食器用,岂宜过度?乐极而悲来,祸来而福去。行酒斩美人,锦障五十里,不闻百年之石氏;人乳为蒸豚,百婢捧食器,徒诧一时之武子。史传书之,非以为美,以警后人,戒此奢侈。居则歌童舞女,出则结驷。酒池肉林,**窟屠肆。三辰龙章之服,不雨而溜之第。厮养传导之虎,皂人立豕。僭以王侯,薰灸天地。鬼神害盈,奴辈利财。巢覆卵破,悔何及哉!噫,可不忍欤!”
奢侈之风一开,人们的思想就容易受到侵蚀,而且贪欲也就越来越大。
晋代人王敦,字处仲。一次,和堂弟王导一起去拜王恺,王恺让美女出来行酒,如果客人喝酒喝不完,就杀劝酒的美女。等到劝酒到王敦处,王敦坚决不肯端酒杯.劝酒的婢女惊恐失色,但王敦傲然不动,看都不看她一眼。王导向来不能喝酒,担心劝酒人因此得罪,勉强喝完了酒。王导回来后,感叹道:“王处仲,你的心肠太硬太残忍了,不会有好下场的。”王敦说:“他杀的是他自己的家人,关你什么事?”王敦气愤于王恺的骄奢,这种做法是一种无形的反抗,但做得过分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看到了王恺的残暴。王恺是文明皇后的弟弟。石崇曾经和王恺相互竞争奢侈,王恺以紫色的丝做布障,长达40里;石崇就作锦步障20里来和他比。石崇后来被赵王司马伦所杀。母亲、哥林和妻子儿女都被杀害。史家下结论说:石崇知识广博,见多识广,但做事从不后悔,富贵比得过当时四豪,豪华盖得过五侯。菜园绿色一片,像春天一样,但季节却是冬天;锦障连绵不断,在山川之外隐约可见。
石崇因为生活奢侈腐化太过的缘故,被朝廷逮捕。石崇叹息说:“这只不过是小人想瓜分我的财产罢了!”逮捕他的人说:“你既然早知道财富是祸害,为什么不早早地散掉它呢?”石崇无言以对,被处斩刑。
与奢侈相对是俭。一个人要以节俭修身,就不会有忧虑;以节俭治家,则无求于人。对于俭与奢的问题,古人是从俭拒奢。他们无论是从思想理论上还是行动上都保持这一传统。要求人们能够忍奢就俭,勤奋工作,不能过分贪图享乐。
《说苑·反质篇》中记载,秦穆公问由余:“古代圣明的君主,得到政权,叉失去政权,是什么原因?由余说:“我听说。应是因为节俭得天下,因为奢侈而失天下。”
司马光曾经和王安石在朝廷上辩论说:“天地能够生产的财物,只有一定的数量。这些东西不在朝廷,只能出于人民。这就好像夏天雨多,秋天就一定会出现早情一样。”
靡奢之风不可长。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有了饭吃,想吃鱼肉,有了鱼肉又要想吃山珍海味。有了衣服不满足,还要有高级华丽的服饰。求奢之风令人胸无大志,一心只想享受,正因为追求奢侈,才有了一切罪恶。奢侈之事要远离,才能成大事,因为追求奢侈的生活,就要贪赃枉法。需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呀,一旦失去权势。怎么能忍受平淡的日子?安于平淡,清廉自守,也是人的高洁品质的一个方面。
品格高尚的人。注重的是自我修养,而对于身外之物毫不介意。俭朴的生活,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浩然正气。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更富足。享受生活,这是人的天性。但作为一个还在创业的人,要能够忍受住物质享受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直至成功。
言者,风波也?
《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你会说话吗?不要怀疑,这问题不是拿来问牙牙学语的3岁小孩,而是每天在生活中说话次数多到无可计量的你我。
重要场合,总是因为讲错话而砸锅?得罪人,自己还不知道?“心直口快”等于“不得体”,口才好才能面面俱到?“说话”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最复杂的学问。
想说话得体,绝非只是增加说话技巧而已。它代表你的思考、对环境的观察、对人性的掌握,以及当下的反应,是职场上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智能。
哪些状况最容易说错话?哪里些名人说话最值得参考?只要抓住诀窍,你也可以聪明说对话,放大你的实力,让成就加倍。
做人是否有“心机”,还表现在说话上。聪明的人不会口不择言胡乱说话。但说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长久的实践才能练出良好的说话功夫。
“你会说话吗?”这样问你,你一定觉得可笑,只要是正常人,说话谁不会?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谁都会说话,但有人说话总是口不择言,象机关枪扫人,一阵狂扫,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别人死活。
我们还是先看几个笑话:
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山”,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这话不但不吉利,且‘受’字也不是‘寿’字,该罚酒三怀,另说好的。”这人喝了酒,又说道:“寿天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生日寿诞,岂可说此不吉利话。”这人自悔道:“该死了,该死了。”
有一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这人等得焦急,自言自语道:“咳,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了,心中不快:“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最后一位客人想:“不说他们就是我了。”主人的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惹怨招尤。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想说就说。像有些人去菜市场,问卖肉的:“师傅,你的肉多少钱一斤?”或饭馆服务员上一盘香肠,说:“先生,这是你的肠子。”这类生活中的笑话,我们都要注意避免。
明人吕坤认为,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像上面所说的话、说实话太难。
生活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实在太多了。明明是这么回事,有人偏偏说成那么回事。刚才还这样讲,一转脸又那样讲了。这样随风转舵,看人下菜,言不由衷,自欺欺人,活得多累,又多没意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就是这样很“累”地不断自打嘴巴地说话的,我们做人可不能这样。
说话难,但也不能就此闭口不言,学会怎样说话就是很重要的事了。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中国有句俗话“病从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结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了你自己。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祸从口出”的真理,所以指出:“恂恂,便便,侃侃,訇訇,忠信笃敬,盍信诸神;讷为君子,寡为吉人。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之来。《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白硅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
恂恂,诚实不欺的意思;便便,明白流畅而善辩的样子;侃侃,刚强正直的意思;訇訇,和颜悦色而爽直的意思。《论语》记载:孔子在本乡的同僚间,实实在在,特别诚实,而且还谦逊恭顺,就像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宗庙、朝廷上,却明白善辩;同下大夫说话的时候,刚毅而朴直;同上大夫说话的时候,和颜悦色,直言不讳。这是圣人的作为,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是很有益的教诲。
古人认为竭尽自己的力量叫做忠,诚实相待叫做信,厚道严肃叫做笃,始终如一叫做敬。子张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的准则时,孔子回答他说:人一旦开口说话,就要忠诚老实,这样才不会有偏颇夸大、随口胡说的言词了;行为处事必须忠厚严肃、谦恭,这样就不会有放纵邪恶、胡乱行事的行为了。如果能这样做,即使到了最远的地方照样行得通;如果不能够这样做,即使是在最近的地方也行不通。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到周朝观礼,进了后稷的庙,见有三尊金铸人像,几次闭口不说话,而是在金人像背后题字:“这是古时说话小心的人,要以他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会有更多过失;不要多找事,多找事就多祸害。不要说没什么危害,那是很大的灾祸。”
最大的灾祸莫过于说话太多。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就不难理解先哲们对言辞要忍耐的论述。
唐朝功臣刘文静也是因为爱发牢骚而丢了性命。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谋,在后来进军长安时,又立了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元勋,那是当之无愧的。裴寂是经刘文静的介绍才得以认识李世民的,他在起兵的过程中虽然也起过某些作用,但他更主要的是善于讨好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同李渊酒肉不分家,并且将归自己管辖的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是李渊的一个酒肉知己。
李渊称帝以后,对裴寂的宠爱异乎寻常,授他以右丞相之职,每次上朝时,必令他同登御座。退朝之后,又相携入宫,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赏赐无度。而刘文静呢,则不像裴寂那样受宠,官职只达到尚书这一级,比裴寂低了许多,不免感到不公,因此在朝上议事时,故意同裴寂唱反调,两个人因此有了隔阂。一次在家人集宴时,刘文静以刀击柱,发誓道:“我一定要杀掉裴寂!”
这些话被他一个失宠的小妾上告朝廷,朝廷在审问时,刘文静如实相告:“当初起兵时,我与裴寂的地位相同;如今裴寂被授以丞相的高官,赐以甲等的住宅,而我的赏赐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每次出兵打仗,家中老小都无可托付,的确怀有不满之心,酒醉时说些过了头的话也是可能的!”
李渊据此斥责刘文静谋反。许多元老重臣一致不同意,李世民更是据理力争,指出首先策划起兵反隋的是刘文静,裴寂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现在天下平定了,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发些牢骚,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必死之罪。可李渊对刘文静一直比较疏远,对他的政治能力也不大放心,裴寂看出了这一点,乘机进谗说:“刘文静的才智谋略的确是当代之冠,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必有后患。”
这话正好击中了李渊的心病,就这样,刘文静被杀掉了,临刑时,他叹息道:“飞鸟尽,良弓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呀!”
裴寂和刘文静之争,其实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之争的一种折射。李渊对他这个功盖天下的儿子的态度十分矛盾,没有李世民,他根本当不了皇帝;有了李世民,他又觉得自己的帝位受了威胁。出于政治上稳定的考虑,也出于父子之情,他不好对李世民下毒手,作为李世民主要谋士的刘文静便做了替死鬼。
刘文静太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了,试想年老的李渊在位还能有多久呢?只要刘文静能忍耐、能韬晦,继续跟着李世民,帮助他谋取帝位,将来还少得了他的高官厚禄吗?放长线,钓大鱼,这也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姿态。
裴寂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只顾迎合老皇帝李渊,却忽视了代表着未来的李世民。果然李世民一即位,便宣布裴寂有四大必死之罪,将他赶出了朝廷。
富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克制自己的,他们说话做事谨慎小心,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怕梦话泄露内心的隐秘。舌头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重新回到笼子里去。语言是心灵的信使,聪明人可以根据言词来判断和品评他人,以便决定如何与之相处和合作;而别有用心的人则会通过你的话语来探测你内心的秘密,听出一些弦外之音,加以居心叵测地利用。让人无奈的是,往往在最需要谨慎的时候,我们却会出现信口雌黄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最需要谨言慎行的位置上,安排的往往是些口无遮拦的人。
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相近的,可见古代的修身处世大师们都告诫人们要限制自己的语言。应该说,他们的教诲是非常正确和到位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最终自己也受到恶报。
病从口人,祸从口出,道理谁不晓得?有时口舌的祸害危险眭的确不小,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弄不好会使人丧失生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至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封杀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封杀你”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封杀你”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以免说话的时候有所涉及。
知不知,尚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说: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便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
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老子认为能识别他人只是机智,而能认识自己才算高明。古希腊也有近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是人类永远也不会完成的任务,直到今天,人们还一再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人说:我自己还能不了解我自己,这不是笑话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其实,问题绝不那么简单。仅就才能这一项来说,许多庸人却以天才自居,狂妄自大,不安于平凡的工作岗位;天才反而自轻自贱,悲观畏缩,压抑和埋没了自己潜在的优势。
有些杰出的天才甚至长期被自卑所困扰。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在出版《猎人笔记》之前,一直怀疑自己的文学才华,几次准备放弃文学创作。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不朽之作《逻辑哲学导论》后,仍然觉得自己缺乏哲学才能。一天半夜他去敲罗素的房门,失望地问这位英国的大哲学家:“我是不是个白痴?我能不能从事哲学事业?”有许多科学攻关到了关键时刻因科研承担者对自己才能缺乏自信导致半途而废。当然,人们更多的是被自傲所害,我们往往高看了了自己的长处。如今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满足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但很少人不满意自己的才能。还有,我们总是一眼就能看到别人脸上的疮疤,很难注意自己脸上的瘢点。
战国时期,楚庄王准备出兵攻打越国,杜子进谏说:听说大王准备攻打越国,这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庄王回答说:“因为现在越国的政治很腐败,兵力也很弱。”杜子说:“也许是我自己太愚蠢了,我真为你攻打越国的事放心不下。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清楚地看见百步之外的东西,反而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前不久被秦国和晋国打得惨败,丧失国土几百里,这不是已经表明我们的兵力也不强吗?国内到处是百姓造反,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大王多次想搞廉政建设就是不能实行,我们楚国的政治腐败混乱,至少和越国不相上下。不清楚自己的兵弱政乱,倒想着发兵去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正如眼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睫毛啊。”
楚庄王经杜子这么一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
做人难不仅难在要能认清别人,更难在能清楚自己。怎样才能既不盲目骄傲又不妄自菲薄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人也和任何事物一样,是在相互比较中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的。如有人谈到自己的能力时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认识就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修正对自己的认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
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孔夫子称他每天反省自己三次。反省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审视,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审判官。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认识自我不是目的,认识自我是为了超越自我。
老子与我们对人生世事的看法常常相反。“强”这个字眼一般是送给那些在激烈竞争中的胜利者,如拳王、击剑能手、摔跤大王、被大家捧为“强者”。老子的看法是:
“能够战胜别人的只能叫做有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才算强者。”照老子看来,上面那些金牌得主只能说是“有力”,而“强者”这顶桂冠只能戴在那些战胜了自己的人头上。
古人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子夏有一天去拜访曾子,他们曾一起在孔子门下读书,过去同窗时关系很要好。曾子一见子夏就说:“老兄,几年不见,你看起来发福多了。”
子夏回答说:“我自己战胜了自己,所以长胖了。”曾子大惑不解地问道:“你的话我一点也不明白。”
子夏说:“以前我在书房里读到那些描写圣贤的高风亮节就非常敬仰,出门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又很羡慕,既想做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又想贪图眼前的利禄富贵。这两种力量在心里相持不下,长期不分胜负,所以人越来越消瘦。现在圣贤的道德战胜了享受的要求,崇高镇住了卑劣,见到别人大把大把花钱也不眼红,心里感到非常平静,生活清贫也很快乐,这样下去怎么会不胖呢?”
庄子在讲了庖丁高超的杀牛技术后,又借用庖丁之口讲述了重要的人生道理。南怀瑾先生将这段话为我们做了诠释:
但是,当我到了一般杀牛匠那里,我看到那个杀牛的人,看到牛一来,那个小心啊!把刀磨得很快,非常慎重的准备,我看了那个情形,自己不免警觉起来,把我所看见的作为自己的榜样。庖丁的杀牛技术已经非常高明,等于杀牛不要用眼看,刀拿起来一挥,随便一下就解决了。但当他看到一般技术差的人,杀牛时那样慎重,反而对自己更加警惕,以这样的人作为榜样。所以,南先生感慨道,不要认为自己学问好,自己本事大,技术高明,人生做人处世,随时随地都要那么小心、那么谨慎。这个谨慎不是自卑,也不是胆怯,更不是自我的颓废,而只是小心谨慎。
庄子用道家的思想、优美的文字,借用这么一个故事,写出了人生的道理——人不要有了学问、聪明、本事而恃才。
庖丁是谨慎的。他虽技术高超,却懂得戒除骄矜之气。仅此一点就值得所有人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