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五——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1)(1 / 1)

弱者之所弱,就在于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时起处于一种肤浅的生活状态之中,因此,他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最后在自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失败的人生之坑。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要好高骛远,才是君子入世之本。

学出世与入世之奇人

中国人谈论中国的哲学思想,总喜欢用出世与入世来划分,比如说儒家思想就是入世的,老庄玄说就是出世的。其实不完全,中国哲学精神,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

那么,什么是出世?什么又是入世呢?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出世入世,通俗的来讲:“出世”就是看破红尘,远离喧嚣的尘世。不过多的与身边的人和事来往;“入世”则正好相反,是指很深的融入这个纷繁的社会,并为了某种目的努力的争取。

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说,都归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丕一,离开入世,亦无出世。故六祖云离世无菩提。

如果说天下大治、有道了,孔子是不是就和桀溺一样,归隐于山林,偶尔遇到子路这样的人来问路呢?可惜孔老先生终身看不到他理想中的大同世界,逝者如斯了。理由还是出在《论语》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我与点同。’”这段论语说得是孔子叫他的弟子说说他们的志向,其实是在变向说自己的志向,让后人知道他言志不过其所居之位,天理流行,随处充满。这样就很有一点道家无为的味道了。所以如果可以,孔子其实很想游于方外,隐于林翳之间,博学于文的。

入世可经天纬地,出世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不为穷困所忧,不为闻达而喜,不论穷困还是闻达,均无所累,常得率性而为。历史上的诸多能臣实际上是游走于出世于入世之间。以出世的姿态入世,帮助君王立下赫赫功劳后潇洒隐退,不求显达于诸侯。因为他们明白.功成后的最佳人生选择是什么。

很多的哲学家,提出很多的想法,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齐鸣”,为人们传道释义解惑。人们,尤其是士,按照这些哲学指导他们的人生实践,同时不知不觉地验证了这些哲学的正确与否,补充和发扬光大的这些哲学思想。到后来,实践验证掉了许多含金量不够的哲学,只余下几种。尤其是这两种:儒家思想与老庄思想。前者提倡入世,后者建议出世。中国最初千来年的思想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两种思想不断打架的过程。

打来打去,儒家思想占上风了。刚开始,不太顺利。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入世”思想元气大伤。但很快就卷土重来,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入世思想到底是说些什么?“士之仕,犹如农夫之耕也。”说是知识分子做官,就好象农民要种地一样理所当然。“士之失位,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话更致命了。单就“仕”的字形构造,就是“人”与“士”组成,儒家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天下,任重而道远。可谓斩钉截铁的誓言。再看看老庄怎么说:与造物者游,与造物者为人。

这样,到三国,出了个曹操,他也是个极端入世主义者,但有点叛逆,他提出:唯才是举。这与所谓的“入世”的纲常礼章相背离,似乎因此看到入世思想的发扬光大,但稍欲即失。

元末明初的刘基,在中国历史上应称得上是一位奇人。在改朝换代之际大有作为,刘基则为明朝铺设了一条开国之路。

关于他的传说十分丰富多彩,什么能掐会算,什么呼风唤雨,简直有些像《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军师公孙胜,至于冒他的名而出的风水堪舆之作以及预测祸福的《推背图》之类,更加比比皆是。如果剥去这些虚幻迷离的色彩,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看出,刘基是一位学者、军事家、政治家和独立特行的智达之士。

有一首民谣唱到:“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

“其实”刘基还是算到了。这倒不是刘基真的有神机妙算的本领,而是因为刘基本来就不是那种汲汲于名利的人。人,只有保持那么一点超脱,灵性才会澄明。

刘基在明朝的开国中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摆脱韩林儿而自树一帜,以收揽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三是在各个战役中屡出奇计。难能可贵的是,开国以后,他能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要求“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在登基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就向刘基请教,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对于吏治的腐败,他深恶痛绝,建议朱元璋严加治理。他还仍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对于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他也毫不通融,不顾李善长的求情和威胁,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杀死了李善长的亲信、贪污犯李彬,引起了朝野震动。后来,他敌不住李善长的百计陷害,干脆回家闲居。

刘基可算是历史上有着清醒进退意识的奇人之一了,他想着功成即身退,奈何还是结局有点不如其所想,历史上这类兼有出世与入世思想的奇人为数不少。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姜子牙自己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来,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等待。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小买卖,老天也与他作对。一次,他借了点钱买了点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在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钧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就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放到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八十岁,周公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公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公的态度所打动,出山帮助武王伐纣。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还道术精深,既能出智画计,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在当时,齐地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又是最为经济发达的“开发区”,其享禄之厚,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可谓福寿双全。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处: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刺客,刺秦王。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缘,学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他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就

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了。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被常常拿来教育儿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隐于山中。

这隐字,本也无奇,先代人都隐过,姜子牙那根钓鱼杆不也钓来了周文王?可六朝知识分子把它“丰富”了,扩大了它的外延,变成了假隐。明是想做官,却归隐山林,隐到名声大出,然后等朝庭八抬大轿来“招安”。

李白,大概属这种人。他一生游离于仕与隐之间,后代没有谁会说李白应该去做官,但李白便往这一路去,其实他那个朝代的哪个士,不往仕这条路去?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是最为推崇的经世致用的人生哲学,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不想做官的。还可以为了做官,不要他的学业。倒不是说做官是光宗耀祖之荣光之事,那仅是一个方面,中国知识分子独呈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特性,却又在中国封建王朝体制下一愁莫展。

到了清末,一代名臣曾国藩将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的嫁接关系,揉合得天衣无缝,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因为他,从此以后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全都聪明了。《水窗春呓》言曾国藩一生三变:在京为官,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为申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第三变地中止丁忧守制重出山之后,转向体会“知雄守雌”、“持盈守泰”的黄老意境。可以说,曾国藩更了得,他比前代任一读书人都懂出世与入世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到底应持怎样一种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的才力。他有句话可做为今之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吾以禹、墨为体,老、庄为用,以荀子之道自克,以庄子之道自怡。”看似截然对立的入世与出世思想,到了曾国藩眼里和手中,融汇贯通了,成为做人的大学问。

处于当代的我们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做学问环境,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改变环境,面对现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走夹缝里求生存的路子,显然不通,是个别才能的事。很多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依附于别人身上,没有自己的声音,或者仅仅是在唱假声。应该说,今天的社会环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实与理想的不统一与距离依然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还不到潜心于学问的时候,而是到了必须融入社会的时候。

所以说,隐居山林不足为奇,奇的是在经世济时中偏能显出出其奇人选士的本色。政坛上的奇人逸士,“兼济”与“独善”兼得,现在想来,犹令人向往不已。

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老子讲道:“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说的是修身的原则、方法和作用。

修身的原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修身之根基,才可以立身、为家、为天下,这就是“道”。

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谓“八条目”。这也是从一身讲到天下。道家与儒家在修身问题上并不相同,但也不是完全不相同。这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认为立身处世的根基是修身。庄子也说,“道之真,以治身,其余绪,以为国”。所谓为家为国,应该是充实自我、修持自我以后的自然发展;而儒家则是有目的性地去执行,即一为自然的,一为自持的,这则是儒、道之间的不同点。

《周易·系辞传》中讲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这里“知崇”,是指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礼”者履也,履就是走路,“卑”,就是卑下。第一步开始起步是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

庄子在《达生》篇写到孔子去楚国,走出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他上前敬佩地问:“先生,真是巧啊!这是有道行的吧?”

驼背老人回答:“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听罢,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老子》只有5000字,它是道家的宏观理论,不乏形象的比喻,而聪明的庄周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寓言来诠释李聃的思想,让读者得到更具象的认识。庄子说,人如果不积累经验,掌握规律,就像老子所说的,踮起脚跟,虽然可能一时在高度上超过别人,但这样站立,能够坚持多久呢?如果试图以跳跃式的两步并作一步的方式前进,虽然一时在速度上超过了别人,可是能够跑多远?竞技场上,运动员高速度奔跑,是在短距离跑道上展示的。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好高骛远,不是“顺应自然”,而是“逆道而为”,实在是一种错误。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一天,他来到另一个富人家做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说道:“请你用最短的时间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那需有耐心,我一定会为您造一座更漂亮的楼。”木匠说。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开始吧!”

于是木匠就开始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富人看到他这些安排,便问:“你在这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富人说:“我不要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就造第二层的!哪有不造第二层就造第三层的道理!”

富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富人要的是“空中楼阁”。他急功近利,妄想一步到位,结果滑天下之大稽,至今看到这个故事仍令人忍俊不禁。“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富人错就错在忽视了事情要一步一步做的道理。

这个故事蕴涵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好了。自身心静,才得以静乾坤。

我们具有的天赋,几乎是宇宙间最值得敬畏的,那就是我们具有将思想转化为物质能量的能力。我们的天赋,首先会用在。“如何做人”上边,参悟“如何做人”远比参悟“如何做事”更重要,这是几千年来一贯的祖训。

不会做人的人等于丧失了绝大部分成功的机遇,而会做人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它往往会被一个可怕的念头所主宰!生命如此仓促,以至于许多事不及时去做,就要成为永久的遗憾!而且,生活就像自由和不自由的两个磨盘在不停地反向磨合。人生许多时候是可以选择,而成功往往来自成功的选择。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信念用来作为标尺,在自由中做出抉择。改善自己的命运,就从“改良心灵”起步又以“坚守它!”落脚。

在人生旅途上,每个想成就自己一生梦想的人,都力图在做人做事上超群绝伦、脱颖而出,但是,这种美好的想法常常会被现实各种矛盾、各种突**况所毁掉。应该讲,这不是外因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内因的问题,因为人生的成败皆缘于自己,仅仅强调外因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目标落空,最容易自怨自艾,在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下,人自然就会跌入对自己否定的境地。如果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小一点的目标,不需过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在有了一些成就的时候,不要骄傲,马上给自己定下一个大一些的目标……如此反复下来,你会觉得自在不断长进,不断向前发展,也就不会有轻视自己的心理,这样你就会达到你当初所预想的结果。

人如果能脚踏实地地从最平凡处做起,人生一定会有成就的。不然,仅有高远的理想,不晓得从最平凡、最踏实的第一步开始,便永远停留在幻想中、梦想中,不会有任何成就。

做人的学问不可尽数,但是,其中总有一些秘密值得去探究、去琢磨、去应用,而这些秘密藏在什么地方呢?同样,做事也有许多秘密,令人思考,令人玩味。任何一名成功者,都应该把做人与做事的秘密结合起来去考察,才能够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反之,你就会面临失败的绝境。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只是用羡慕的目光去欣赏别人、赞叹别人,可是,很难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出别人的成功秘笈,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还不老到,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很幼稚。我们这样说,绝对不是纸上谈兵,也绝不是说了一堆废话,而是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美国著名人际学家劳迈尔说:“弱者之所以弱,就在于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常常不能够找到做人与做事的秘笈,时刻处于一种肤浅的生活状态之中,因此,他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最后在自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失败的人生之坑。”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对人具有非常深刻的警策意义。

《庄子·缮性》说:“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想当个富有的人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可以成为目标,有多少钱可以称为富有?你用多长时间达到这一目标?而事业可以成为目标,事业的目标是具体的,追求的过程伴随知识、能力、道德的修炼与考验,心灵朝着提升人生境界的方向活动,幸福就在其中。

达芬奇画出的鸡蛋不是一次次乱涂鸦,在他很失败时,他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练习,耐得寂寞,坚持得住,审视自己的不足,苦练基本功,最后才成为赫赫有名的画家。越王勾践在遭到失败后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会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于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吴王阖闾败就败在缺少越王勾践那股脚踏实地的作风上。

古人尚且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何况我们今人,我们要记住古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发扬脚踏实地的精神,把我们的工作或学习上的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让我们有朝一日在人生中振翅飞翔,且一飞冲天。

智者慧语:

有些人把梦想、幻想当作目标;有些人定的不是自己的目标,定了他人的目标;有些人定目标非常随意,今天情绪好,定一个目标,过一段时间情绪不好,就另外定一个目标;有人定目标受环境的影响,不断地改动。所以制定目标要做到“敬中达彼”。

君子不做刚愎自用之人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意思是说:法语之言也就是忠言,严肃庄重的告诫,听起来不那么顺耳,但却有利于行动。所以,听忠言的关键是牢记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说,苦口良药一定能利于病,逆耳忠言一定能利于行。法语之言也就是忠言,严肃庄重的告诫,听起来不那么顺耳,但却有利于行动。所以,听忠言的关键是牢记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上。不然的话,很可能因为它听起来不那么入耳,因此就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当作耳边风过去了,起不到作用。

至于“巽与之言”,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正因为良药苦口,所以,现代药业把很多苦品良药都裹上了糖衣来迁就我们,使我们不觉得苦语言方面也一样,正因为忠言逆耳,所以巽与之言就大行其道。这种巽与之言裹上“糖衣”来迁就我们的耳朵,让人听起来非常入耳,心里非常愉陕。有什么办法呢?人心就是如此,听恭维话总比听骂你的话来得舒服。所以连圣人也说“恭维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不过,圣人后面还有一句话:“但要以冷静分析为可贵。”只要冷静分析,听昕恭维、奉承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盲目高兴而不加分析,那就会被摔昏了头,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了。

归结起来,还是要求我们重行动,务实际,诚意正心,正确听取他人言语。

战国初年,魏文侯礼贤下士,言而有信,团结友邻,魏国迅速强大起来。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拜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家门口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四方贤才德士听说都前来归附他。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兴致正浓,天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左右侍臣问他:“现在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今天一同去打猎,虽然酒兴正浓,也不能不遵守那边会面的约定!”于是驾车亲自前去,告诉村长因雨停猎。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拒绝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实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十分佩服,都前来朝拜。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无法与它相争。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一举攻克,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这个君主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直言说:“您得了中山国,不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开。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立刻派翟璜去请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把他奉为上宾。

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饮酒,文侯忽然侧耳说:“编钟的乐声好像有些不协调,左边偏高。”田子方闻言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侃侃而谈:“臣曾听人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乐音,我可有些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您说得太好了。”

魏文侯之所以能赢得众诸侯的尊敬,就是因为他善于采纳群臣的建议,不一意孤行。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一个国家长盛不衰,如今,一个集体一个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刚腹自用的人,就不是一个智者。“痛奠大于不闻过”,闻过要能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克制刚愎自负,则首先要做一个智者。要明辨事理,勇于闻过,改过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事业的发展。

子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可以说文过饰非,既是不道德的,也是可悲的。闻过则喜,不固执己见,才是强者的气度。诚然,改过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有道德、有作为的人的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生活中的强者和弱者,道德L的高尚和卑下,泾渭分明。

春秋时,燕文公有一次走到半路上,驾车的马突然死了,他不得不再去找马来驾车。有人对他说:“卑耳氏的马非常好,去请求他给几匹马。”不想找到卑耳氏,他却…口回绝说:“我的马都是野马,不听使唤,不能够用来充当君王的驷马。”燕文公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派人去强夺他的马来驾车.这一来人和马都逃跑了。另一个叫苏代,想把自己的马卖给燕文公,燕文公一是在气头上,二是看不上他的马。怎么都不肯要,两人僵持在那里。巫阊大夫走过来说:“君王的马是用来驾车的吧?何必舍弃眼前想出售给我们现成的马不要,非要去找那不想卖马的呢?”燕文公振振有辞地说:“他们的马不怎么样,却自以为是好马,我最讨厌自卖自夸的人了。”巫间大夫一听点头称是,接着说:“我也是很讨厌自夸的人。咱们不说这事了。我听说从前中行伯向齐国求婚的时候.高家和鲍家都答应了他的请求,中行伯一时不知该怎么是好.我叔向帮他做参谋。叔向对他说:“你要媳妇是为了传宗续代,侍奉祭祀,不能草率,电不能只看表面,要看那个女子是否贤惠才行。”“嗯!”燕文公听着。巫闾大夫接着说:“大王找马,也只是看他能否驾好车子而已,只要能拉好车,不就行了吗?过去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自不从,逃避了此事。但尧帝也不强求于他,终于得到了舜;宁戚是一个喂牛的。自荐给齐桓公,桓公录用了他,后来又得到管仲。倘若尧帝不听任许由逃走,怎么能有舜帝?齐桓公不录用宁戚又怎么能有管仲?所以大王用苏代的马有什么不行?为什么非要固执己见而误事不可呢?”燕文公听罢,也就不再坚持了。

巫闻大夫用生动的事例说服了燕文公克制自己固执的毛病。一个人不听别人的劝告,固执、偏执,就会刚腹自用,这是不知之举。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说:“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行之。其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万民,汤武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所事不当,其行不遂……故日莫急于智。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不敢哗,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恩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作为智者,对于事物的判断,先阐明出来,而后能证明是恰当的。人要做件什么事,都要通过理智,先规划然后再去做。规划得好,其所作所为则有所得,而且合时宜,能够成功,名声荣耀,没有祸患,而且福及子孙,像商汤就是这样。相反的话,不智之举,遗害无穷,害人害己,累及子孙。所以说没有比一个人理智、智慧更为重要的事。一个智者,能看到未来的福与祸,能预先判断出事情的利与害,事物一开始露出苗头,就知道他的变化,事情一发生就能知道它的趋势。智者的话简短却内容充实,精练而容易理解,简单而意思明确,简略而具备大体,看似简洁却无可增加,繁多而不可减少。行动言语合时务,可以说是智者的表现。

上述现象对我们不无启迪,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争论或一些批评,的确并不是坏事。一份研究资料说: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者的六倍。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没有对手,生存就这样失去了战斗力,也就没有了意义。同样,没有批评意见的存在,就不能使智者免千虑一失之忧,使明者察己于秋毫,使胜者力戒骄纵之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意见对做出正确决策的作用最大,因为批评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利于把方案做得更好。

有的人一听到批评意见,就觉得如芒在背,也不管批评得对与不对,便认为批评者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涵养”好一点的,是在“诚心接受”批评之后,念念不忘给批评者“穿小鞋”;“涵养”差一点的,则免不了当场发作,与批评者针尖对麦芒。久而久之,批评者就变得“世故”起来,批评的声音便日益式微下去,批评与自我批评甚至异化成表扬与自我表扬。听不见批评的声音,在接受批评的一方,或以为从此可以耳根清净,却不知一个耳不聪目不明的人,即使身处险境也难以自知。

客观地说,无视或反对批评意见的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批评意见的价值。我们虽有“忠言逆耳益于行”之类的古训,但总使人感到过于笼统,不足以从应有的高度全面揭示批评意见的价值。

批评者送你的“药”总是周全地包上糖衣的,不苦不涩,和风细雨,如坐春风,如洒皎月。对这类的批评,需要沉静仔细去品味、去捕捉。若是尝到甜味就得意,将会把裹于其间的中肯批评给忽略掉、丢失掉。粗心地把药当糖来消受,是损失莫大的。

批评者总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从某种审美上看问题,指点迷津。不能求全于批评者,而当苛求于自身。倘能虚心而全面地去综合剖析批评,清醒地消化批评,汰沙取金,必会受用无穷。当然,听不进批评,不会有大进步,不正确消化批评,同样不会有进步。我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正反教训。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炼,虔诚的攻艺者当专注不二地把精力、心力都用到艺事上。批评是一束智慧批评是一份爱心,批评是一片**的真诚,批评是一腔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与厚望。批评,始终是攻艺者强身之本。

在充满了竞争的社会,只有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采纳和吸取众人的才智,认真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在竞争中立干不败之地。

智者慧语:

孔子说:“严正的告诫,能不听从吗?但要以确实改正为可贵。恭维的活,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要以冷静分析为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听从实际不改,我不知道该拿这种人怎么办了。”

有想法才能有作为

俗话说“:有想法才能有作为。”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按通常做法行不通时,换一个方或去思考,常常会柳暗花明、获得转机。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要死钻牛角尖,此路不通行彼路,就可以使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在我们遇到问题时,正面思考行不通的话,不如运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为人处事要动脑子,要灵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孙膑与齐威王的故事。

孙膑从魏国到了齐国,齐威王十分高兴。他早就从元帅田忌那里听说过,孙膑精通兵法,有智有谋,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齐威王还没有亲自领教过,他很想找机会试一试孙膑的智谋。有一天,齐威王由元帅田忌和其他几个大臣陪着,与孙膑一块儿来到一座山脚下。齐威王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谁有办法让我自己走到这座小山顶上去?”这道考题出得未免太怪了。大家端详了一下小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过了一会儿,元帅田忌说“:现在正叶落草黄,在周围点起一把大火,陛下就得往山上走。“”这是用火攻。”齐威王赞许的说。并向他请教兵法,拜他为老师。

宋仁宗时,雷简夫被派去雅州(今四川雅安)平定异族叛乱。雷简夫有谋略,很快智平叛乱,遂被任为雅州太守。雷简夫开发河道,发展生产,使川西偏僻的雅州渐渐富裕起来。

这一年夏天,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巨雷劈山,把无数块大石头冲进河道。一霎时,河道堵塞,河水上涨,漫过堤坎,冲向岸边农田、村庄,形势十分严峻。雷简夫接到地方的报告,赶到现场时,人们已在那里清理河道中落石。小石块好清理,手扒人传,送到岸上。中等的石块就用大绳拴住,岸上的人用力拖拉,把它拉到岸边,再弄上岸去。最后,河道中只剩下十数块大石块了,小的有半间房大,大的有几间房屋大,最大的有半个院子那么大。这些大石块,任凭人怎么推拉,就像生了根一样,在河道中一动不动。

这些大石块对河道威胁很大,、它们立在河道中,把水流挤得左冲右突,有的石块直把水流逼得横冲向堤岸,不弄掉这些大石块,河道的险情就排除不了,怎么办呢?众人合计了半天,有的说把它们凿小了,搬上岸去;有的说拴上大绳用几十头牛拉……但最后都觉得不合适。这时,雷简夫沉思了半天,开口说:“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想法子。在大石块下流处挖一大坑,坑大得足以容下石头,然后把大石块顺流推动,让它落在坑中,怎样?”大家一听,觉得是好办法,忙组织人在大石块下流处挖坑。挖够一个坑,就拴上大绳,将大石顺水拖去,石块一动,正好跌进坑中。如此炮制,不消半天功夫,那些大石块都被推拉进坑中,疏通了河道,排除了险情。

雷简夫打破常规想办法,变向岸上“搬”石块为向水下“埋”石块,没费多少力就解决了按常理难以解决的问题。

“流水不腐,户枢不蟊。”大脑也如此,经常使用才会灵活。我们遇到事情晏多动脑筋,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不断地锻炼自已的想象思维。画家徐渭小时候就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很聪明的人。

世界上毕竟是发遂的人少。清朝的高士奇之所以发迹,一是因为他的学识,二是因为他个人用心的机巧。三是因为他把握住了机遇。

猎奇之心,人皆有之。把握住人们这一心理,以一幕幕出奇的大动作,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就可以改变自己位卑名微、不为社会所注目的寂寞处境。

陈子昂出身富豪之家,慷慨任侠,机警过人,但在京城这陌生之地,一时还施展不开。开始,陈子昂也像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不停地投献给文坛的名宿大老,但总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显然没有人愿意赏识他。为此,陈子昂常有英雄扼腕之叹。

一天,长安东市这个热闹的商业区里,来了一位外地人,手里拿着一把光亮照人、精美绝伦的胡琴,标价出售。卖主对每一个想讨价还价的人,说的都是一句话:“100万就是100万,少一个子儿也不卖。” 100万钱,在当时可是一大笔巨款啊!谁能够出这么多的钱来买把胡琴?然而,这个消息没几天便沸沸扬扬地传遍了长安城。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每天从四面八方赶到东市来观看这把胡琴的人,络绎不绝。胡琴一时成了整个长安各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

善于思考的陈子昂决心借这把胡琴为自己引路,邀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东市。陈子昂拿起这把琴,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大声说:“好琴。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好琴。”然后对卖主说:“就依你这个价,这把琴,我买了!”说得非常干脆。

围观者无不向陈子昂投以惊异、羡慕的目光,口中发出一片“喷啧”之声。同来的朋友对陈子昂说:“你疯了不成?你也不想想这l00万是多少钱!花这么高昂的代价购买一把胡琴,值得吗?你要干什么呢?”

陈子昂对朋友说;“我喜爱音乐,精通琴艺,买回去,当然用它来演奏。我还没见到过这么好的琴,既然是好琴,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呀。”

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声说:“买琴的这位先生,既然你有高超的演奏技艺,买的又是一把天下无比的好琴,何不当众演奏一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呢?”

陈子昂笑笑说:“当然可以。不过弹琴要有一定的气氛,要有条件,比如,要焚上一烛香,要有琴童侍立,这样弹起琴来才会富于情趣随随便便地奏一曲,岂不辜负了这把价值连城的好琴吗?”说着,他用手指指不远处那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说:“那里是宣阳里,我就住在那里,你们有雅兴听琴的,欢迎明天上午到寒舍去。我恭候你们大驾光临,也期待一切才高名重的朋友一起亲临指教。”

于是,这样一个精通琴艺、慷慨好客的人立即成了长安城中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第二天上午,宣阳里陈子昂家中热闹异常,一二百个嘉宾把家里挤得满满的。

神采飞扬的陈子昂站在人群中间,大声说:“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我来自巴蜀之地,胸怀大志,腹有文才。我写的诗文,不敢说字字珠玉,但绝不是平庸之作。我曾把诗文投献给一些知名学者,然而,太遗憾了,他们却连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我。”陈子昂看到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话,十分高兴,便伸手从书僮手里接过琴,慷慨激昂地转了话题,“我会操琴演奏,而且技艺不凡;但我不想把时间耗费在弹琴上面,因为那是梨园弟子做的事。”话未落音,举起手中的琴,“嘭”的一声摔在地上,耗费百万的一把琴竟被他摔碎了。众宾客一时哗然,不知陈子昂的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药。

陈子昂以十分自信的口气说:“我要做的事是写文章。你们看,我已写好了上百篇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今天,我请诸位来,就是想请诸位帮我鉴定一下文章的质量。如果不好,我马上放把火把它们烧了;如果还有一点价值的话就请诸位多美言几句吧。”

这时只见小书僮捧出一卷卷眷抄工整的文章,陈子昂依次送给每位来宾一卷。客人们恍然大悟:陈子昂是在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文才。

陈子昂的文才的确属上乘,他的文章刚劲质朴,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的风格;他写的诗歌格调清新,明朗刚劲,有汉末“三曹”和“七子”的风骨。人们透过陈子昂的非常之举,进而真正认识了他。就在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传遍了帝京长安,他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众口宣扬的新闻人物。从此,陈子昂的身价倍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吟诵陈子昂的诗篇和朗读陈子昂的文章之声。

一个诗坛的先锋就这样脱颖而出

有的人一生追求功名,可能都没有发迹的机会,但是有的人仿佛天生就是幸运儿,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遇到良好的机遇。

上帝仁慈地抛下金苹果,我们谓之“机遇”。机遇真是神奇,它给“疑无路”的人带来“柳暗花明”,让商人散尽的千金“还复来”,还能让“屈心抑志”的文人从此“青云直上九重霄”。说来神奇,其实它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智者能发现它、利用它走向成功,愚人往往错过它却抱怨命运不公,其原因就在于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准备的头脑才能辨识和把握机遇。

有人把科学家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误。法国着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费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吗?试想,爱迪生如果不是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上千种材料不能作灯丝,并一直倾心于此项研究,又怎能发现适合做灯丝的钨呢?

姜子牙磐溪垂钓数十载才迎来文王,后辅佐周武王攻下殷商的都城镐京,灭了荒**无道、沉溺酒色的纣王,建立了周氏王朝诸葛亮高卧隆中数十载,方换来玄德“三顾茅庐”,进而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试想,姜太公成就的取得难道仅仅是因为与文王的偶然相遇吗?孔明三分之计的成功难道只是因为刘备偶然听到传闻而三顾茅庐吗?非也,其实他们在机遇到来之前早已胸中韬略万千,他们的头脑早已做好把握机遇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坐着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睡着梦机遇,殊不知如果这样,机遇就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去捕捉和利用了。

有想法才会有作为。能否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关键在于人们的准备。只有准备好你的头脑,去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才能获取成功。

想当英雄?必先过了美人关

“英雄难过美人关”,因为英雄并非超人、完人,也有心理上、人格上的弱点。更有目空一切的“英雄”,在美色的攻势面前,便有了挡不住的**和感觉,于是马上变成了俘虏。想当年吴王夫差,曾为春秋霸王,却也因为颠倒在西施的美色中丧魂失志,结果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叱咤风云的英雄尚且如此,又何况一些苟利世俗之徒乎?

然而也有不为美色所惑的,周瑜用孙权的妹妹作美人计,不想被孔明识破,刘玄德也不忘创业建国之宏志,并没有沉湎于女色之中。美色不**其志,令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三气而死。此可谓英雄能过美人关,也可谓“色不迷人人自迷”。

佛陀在诸经中皆严厉诃斥女人之失,其实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才是“女人之相”?

《涅槃经》中云:“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爱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

《转女身经》亦云:“诸法悉如幻,但从分别生,于第一义中,无有男女相。”

读了这些经文后,再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就比较没有分别心。其实佛在经中一再的诃斥女人,并不是一定指“女人之身”,而大多是以“女人”二字替换“**欲”、“色欲”罢了。期望所有阅读者都能平心静气的看经文,女众阅读本文时,可把所有的“女”字皆观为“男”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