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历经磨难,是在逆境中成长过来的。
人生有无数外来的打击,无论是怀疑、恐惧、忧虑或各种难题,每天都应该有明亮的心智和抵抗精神的冲击。事实上,在历史中,能够承受打击,能迎向困难的人,常常成为伟大的人物,这种人都具有上进心。这种上进心给人以力量,向上攀爬,闯**四海,绝不逃避,勇于面对挑战。
“弯曲“其实是一种智慧
几何学上说:空间上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距离。不过,在人世间处世,最短的距离却不是直线的距离,而是曲线的距离。因为“曲”,则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曲”,许多事更容易达成。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如果把他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处世要讲艺术,即要讲求婉转的美。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老子数语点**世精髓。不错,人世间很多事情,思路一转,变直为曲后,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以言谈为例,善于言辞之人,讲话婉转而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皆大欢喜。
“曲”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比如:柔和、变通、圆融、灵活、弹性、应变、适应、隐藏、低调、退让、适度妥协、忍辱……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实际上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
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
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是为了让生命锻炼得更坚强。
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
人世之旅,坎坷多多,难免直面矮檐,遭遇逼仄。弯曲,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效仿雪松柔韧的品格,适时适度地低一下头,躬一下腰,抖落多余的沉重,以求走出屋檐而步入华堂,避开逼仄而迈向辽阔。唯有如此,人生之旅方可伸缩自如,游刃有余,步履稳健,一路好走。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中,他写了各种各样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了《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撩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着书往外下次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撩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得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智慧。
尧子丹朱不肖,尧发明围棋来训练其子思维的缜密,结果一无所获,遂放弃了传位于子的念头,将自己的位子传给了舜。后来历史学家认为帝尧真是高明,他传位于舜,是政治上最高尚的道德,同时也是保全自己后代子孙的最好办法。有学者推测说如果当时由丹朱即位做了皇帝的话,也许可能作威作福,变得非常坏、非常残暴,以致民怨丛生,天下大乱,那么尧的后代子孙,就可能会死得很难看。他把天下传给了舜,反而保全了他的后代,这便是“曲则全”的道理。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做事历来比较讲究方法。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看看公子小白做事的方法。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反叛,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一个月后,公孙无知被大臣设计刺死。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齐国的大臣派人迎接流亡鲁国的公子纠回国继位,鲁庄公亲自率兵护送。效忠公子纠的管仲预计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可能回齐国争位,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继位,管仲亲自率三十乘兵车去拦截公子小白。在过即墨三十余里的地方,管仲所带的一队人马与公子小白相遇。争斗中,管仲弯弓搭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扑倒在车上。此时,管仲才拨转马头,带一行人优哉游哉地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殊不知,当他们到达齐国的边界时,公子小白已抢先一步继承了王位,成了齐国国君齐桓公。管仲和公子纠大为惊惑。原来,管仲的那一箭并没有射中小白,而是射到了小白的带钩上,小白趁势咬破舌尖,喷血倒下装死,蒙骗了管仲。然后,公子小白抄近道急奔回国,并由谋士鲍叔牙说服了齐国众大臣,登上了王位。
小白这种佯装的办法,竟让他成了万乘之尊。相对于这些大事件大人物,在小事中把随机应变、机灵办事应用得最活络的要数大太监李莲英了。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 “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但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 “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 “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圣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 “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主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可能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 “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 “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 “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机智在于借题应变,将错就错。这种圆场技术不仅需要智慧,也是与脑子机灵、嘴巴活络分不开的。慈禧常夸“小李子”会办事,看来也非虚言。
人活一世,生存环境不断变迁,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墨守成规、只认死理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讲究“曲”,并不是要我们奴颜屈膝,而是要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变通,要想办法保全自己,要能在关键时刻灵机一动,这是一种本事。过于耿直的人,有时候不为人们所喜,就是因为他忽略了人性。事实上很多时候,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并不是完全理智的。
古代掌握有生杀大权的帝王,更是如此。因此即使是忠言,但是逆耳,大家就会不爱听,皇帝一冲动,人头落地,实在是不值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讲究策略就很必要了。巧妙地把握“方”与“圆”的转化。 就事业与生活的关系而言,事业宜方,生活宜圆。
纪晓岚身处清朝由盛而衰、由治而乱的过渡时期,以天纵之聪明,在复杂多变的封建官场中,随机应变,方圆相济,上得天道,下媚黎民,生前显赫,死后留芳。他传奇般的成功就在于他巧妙地将“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成了天理与人欲、品德与才华、生活与事业、为学与为官等一系列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的高度统一。
此之谓大丈夫——忍之道
凡是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人必有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敢于面对复杂的斗争,能够审时度势,忍受一时的委屈、不平和不公正的待遇,在身处逆境之时不气馁,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化险为夷,以成大事。
这就说到了忍。“忍”字从字形上看.足心字上面加了·个刀刃的刃字,其意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刀刃,直插在人的心头。想一想谁能不望而生畏呢?
“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是一个分重要的范畴。古时关于“忍”有很多解释:
《说文》中说:“忍,能也。”
《广雅·释言》中说;“忍,耐也。”
《荀子·儒效》中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后能修。”
《晋书·宋伺传》中说:“两敌相刘。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忍,是以胜耳。”
《左传》中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先哲们对于“忍”的思想有许多经典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孔子说过:“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孔圣人认识到忍是最高策略,并且还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可以终身不渝地履行的字吗?”孔子回答说:“那就足‘恕’字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应该说,这种“恕”实际上便是一种为人之道,而它也体现了一个“忍”字。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弟子,共学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庞涓为人刻薄寡恩,孙膑则忠诚谦厚。有一年,庞涓听说魏国正在招贤,访求将相,不觉心动,就辞行下山。临行,孙膑相送话别,庞涓说:“我与兄弟,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若有进身机会,必为兄举荐,共立大业。”
庞涓到了魏国,魏惠王见他一表人才,韬略出众,便拜为军师。他东征西讨,屡建奇功,败齐一战,声镇诸侯,诸侯忙相约联袂来朝,庞涓之名震惊各国。庞涓虽声名显赫不可一世,却还妒忌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兄孙膑。他认为孙膑具有祖传的“孙子十三篇”兵法,胜己一筹,一旦给予机会,必将会压倒自己,故始终不予举荐。
鬼谷子与墨子相交甚密。一次,墨子来访鬼谷子,见到孙膑,交谈之下,叹为兵学奇才。墨子到了魏国之后,在魏惠王面前举荐孙膑,说他独得其祖孙武秘传,天下没有对手。惠王大喜,知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兄弟,就命庞涓修书聘请。庞涓明知孙膑一来必然夺宠,但魏王之命又不敢违抗,乃遵命修书,遣史送迎。鬼谷子深通阴阳之术,算知孙膑之前去凶险难测,但天机不可泄露,只好在他名上加一“月”字(孙膑,原为孙兵),并给其锦囊一个,吩咐他必须到危机时候方可拆看。
孙膑拜辞先生,随魏王使者下山,登车而去。见了魏王,叩问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大悦,欲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从此,孙、庞两人频繁往来,但彼此相处,庞涓却失去了当年的真挚。庞涓心怀鬼胎,欲除义兄而后快,但因孙膑熟读兵法,想待其传授后再下毒手。
不久,孙、庞二人在魏王面前摆演了一次阵法,庞涓固不及孙膑,更加怀恨在心。经过一番策划,他制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假象,并报告魏王。魏王一听,雷霆大怒,削去了孙膑的官职,发交庞涓监管。庞涓又进一步落井下石,私奏魏王,将孙膑的一对膝盖骨削去。情急之中,打开了临别时鬼谷子送的锦囊,见里面有副黄绢,上写有“诈疯魔”三字。孙膑顿时有了主意。
晚上,饭送了上来,孙膑举起筷子,忽然仆倒在地上,作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声叫喊:“你何以要毒害我?”接着把饭盒推倒在地,把刻写的竹简全扔进火炉,口里不断地说着胡言乱语。看守不知是诈,慌忙去禀报庞涓。次日庞涓来看,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地哈哈大笑,忽而又大哭。庞涓问:“兄长为何又哭又笑呢?”孙膑说:“我笑魏王想害我命,而不知我有十万天兵保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瞪眼盯住庞涓,复叩头不已,口叫:“鬼谷先生,您救我一命吧!”庞涓说:“我是庞涓,你不要认错人!”孙膑抓住他的袍子不肯放手,乱叫:“先生救我!”
庞涓见孙膑这样,心里还是很怀疑,认为可能是孙膑诈癫装疯。回去后他想试探其真假,就命令左右把孙膑拖入猪圈里。猪圈里粪秽狼藉,脏臭不堪,孙膑披头散发,若无其事地躺在屎尿中。不久,有人送来酒食,说是哀怜先生被刖之意。孙膑一看就知道是庞涓耍的花招,怒目大骂道:“你又来毒我么?”一把把酒食打翻在地。使者顺手拾起一节猪屎给他,他拿起后有滋有味地嚼起来,吞进肚里。使者把情况回报给庞涓,庞涓这才相信孙膑真的疯了,从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而已。孙膑这“疯子”行踪不定,早出晚归,一直住在猪圈里,有时爬不动了,就睡在街边荒屋里,随便捡到什么就往嘴里塞,魏国人都以为他真的疯了。
后来,墨子得知孙膑在魏国遭受庞涓的残害,了解了孙膑装疯的真相后,就设法把他营救回齐国。这才有了后来的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到此,奸诈的小人庞涓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都有失败的时候,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三年,终于东山再起。孙膑也是忍辱装疯,逃过了奸诈小人庞涓的眼线,逃回了齐国。所以,真正的智者,是善干保存自己的人,因为这样,才有卷士重来的机会。
人生在世应该明于荣辱之分,行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作为一个人谁不想荣誉宠幸集于一身?谁又不想避辱驱害?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达到荣宠和避免屈辱的道路是不相同的。有的人为了追求恩宠荣誉,不择手段,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这样所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荣宠,而是被社会和他人所唾弃的耻辱。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因为自已的弱小或能力的低下,受到别人的欺压凌辱,甚至是盘剥,是用鸡蛋碰石头简单地反抗,还是忍耐一时的屈辱,首先适当地保护自己,积蓄力量,寻找摆脱欺辱的方法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选择明智的方法,忍屈辱,图再强的。而真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是能成大事,建功立业的圣贤。
《劝忍百箴》中说:“能忍得辱,必能立天下之事。垲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而韩信负侯土之器。死灰之溺,安国何羞;厕中之箦,终为应侯。去辱为伐病之毒药,不暝眩而曷瘳。故为人结袜者为廷尉,唾面自干者居相位。噫,可不忍欤!”意思是说能够忍受侮辱的人,才一定能建立一番大事业。张良在桥下爬着给老人捡鞋子,从此他胸怀帝师的智谋;市场上的人讥笑韩信从别人**爬出,其实他负有王侯的气量。
人一生中地位总会发生变化,宠辱也是无常。受辱之时,要勇于忍。一是不怕耻辱,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受辱之后,要能忍受他人对自己的污辱和欺侮,不怒、不愤、不争、不仇,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对之,使污辱你的人自讨没趣。三是受辱之后,不是不以为然,而应该用积极地用行动去洗刷耻辱。四是忍辱自己地位转变之后,对于强加给自己羞辱的人要善而待之,这才是你真的能忍受辱的表现。
面对耻辱,能够坦然受之,固然让人佩服,但一个能忍受得住屈辱的人,却不一定能够在受到宠幸和获得荣誉之后,依然保持着高风亮节,所以不少人反而因为荣宠过多,害其自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面对荣宠,不少人只看到,高官厚禄,只想到了权势地位,没有想到一但失去宠幸的后果。所以古人蜕:“婴儿之病伤于饱,贵人之祸伤于宠。龙阳君之泣鱼,黄头郎之人梦。重贤令色,割袖承恩。珍御贡献,尽入其门。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思魏年之谏,穰侯股栗而心悸。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尾说,婴儿生病是因为吃得太饱,富贵的人遭祸是因为受宠。龙阳君为钓到鱼怕失宠而哭泣,黄头郎进入汉文帝梦中使邓通得宠。董贤长得漂亮,得到割袖的恩宠,皇上用的珍宝和各地进献的物品,都放在董贤家中。汉哀帝想把帝位让给董贤没有成功,董贤已身首分家了。富贵没有和骄奢相约,可是骄奢自动会来;骄奢没有和死亡相约,可是死亡会自动到来。魏牟的临别诤言,可以使穰侯两腿发抖,内心惊惧。唉,怎么能不忍呢!
不少人难以忍受届辱。一旦受辱,便不能平静,非要把心中的愤恨全部发泄出去。这样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只能是使自己遭受到更大的屈辱。试想作为一个流民的韩信,连饭都吃不饱,而要不忍那富家子弟**之辱,而只是激于义愤,一剑把他杀了,自己也要为他抵命,那就太不值得了。只有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贤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
谤?嫉?可不忍与?
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世界上到处充满了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有胜有负,有输有赢。不能只允许自己胜利,看不到别人成功。一旦别人的能力超过自己.他人所得的结果好过自己,便忌妒不已,口出恶言,加以诋毁。须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诽谤之词一出,暴露的是你自己卑鄙的心理-低下的人格,同时也伤害他人,扰乱视听,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造谣、诽谤、中伤他人都是无能的表现,真正有道德、有修养、有才干的人是鄙视这种做法的。只要具备实力,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最后总能凭僧自已的实力克服,得到杜会的认可。事实、真理有时虽然暂时被隐藏或歪曲,但终究能昭然天下。
《劝忍百箴》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讲的:“谤生于仇.亦生于忌。求孔子武叔之咳唾,则孔子非圣人;问盂轲臧仓于齿颊,则盂子非仁义。黄金,王吉之衣囊;明珠,马援之薏苡。以盗嫂污无兄之人,以笞舅诬娶孤女之士。彼虎不受,人祸天刑,彼将自取,我无愧怍,何慊之有。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一般情况下诽谤产生于仇恨,或产生于忌妒。若你问武叔有关孔子的为人,则孔子不是圣;问臧仓有关孟轲的言行,则孟子不行仁义。世上的流言将王吉的衣服说成黄金,将马援的薏苡说成明珠。以与嫂子通奸污蔑没有兄长的人,用打岳父的罪名诬陷娶孤女的士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人面兽心,满腹诡计,出口恶言。扔给豹虎,豹虎都不肯吃。作恶必受天罚,咎由自取。自己没做亏心的事,就无憾于世。唉,怎么能不忍呢!
诽谤形成原因,综合起来不过是这样几点,一是由于仇恨他人的成就或是为人,二是妒嫉他人的成功,惧怕他人的成就超过自己。无论是圣人、伟人.还是凡人、常人都有可能受到诽谤。
据《论语》中记载:步孙武叔毁谤孔子,他的学生子贡针锋相对地反驳说:“孔子是不可毁谤的,仲尼就是像太阳和月亮,没有谁能达到他的思想的高度。人虽然想自绝生命,又怎么能损害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呢?”
连孔子一生,事事处处注重自我修养,依然有人诽谤,所以我们常人受有诽谤也是常事,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诽谤。有的人一听到对自己的抵毁之言就怒不可遏,要去论个明白,不能忍受诽谤之气,而有修养的人却视之平常。《孟子》中记载:有次鲁平公要见孟子,鲁平公心腹臧仓在鲁平公面前说:“礼义是要从贤者身上表现出来的,而孟子办丧事不守礼义。您不要去见他!”鲁平公没有问青红皂白,轻信了臧仓的话,便没有去见盂子。后来孟子的学生名叫乐正克的来告诉孟子说:“鲁平公要见您,他的心腹臧仓拉住了他,最终使他来不成。”孟子处之淡然,不以为意。只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又何惧流言呢?
东汉时的马援,字文渊,光武帝时征讨交趾的时候,马援曾经吃过薏苡,他认为吃它能够使身体健康,抵挡南方的瘴气,班师回朝时还装了一车薏苡。等到他死了以后,有人给皇帝上书。诬陷马援,认为他从交趾带回来的都是明珠和有文彩的犀角。皇帝很生气,马援的全家因此都很惶恐害怕,赶到宫廷到皇帝面前请罪诉说冤屈。当时有一个以前当过云阳令的叫朱勃的人,给皇帝上书说:“马援侍奏朝廷22年,北边征讨沙漠以外的地方,南边渡过江河湖海,他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以致死在军中。天下的人没有听说过他有过失,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地方。现在,他们一家妻儿老小都关上门不敢出来.马援死了,他们连上坟哭拜都不敢。我对这件事感到十分伤心。圣明的君主在赏赐臣子时就该慷慨,在处罚臣下时应该节制。高祖曾经送给陈平黄金4万斤,用来充当离间楚国的活动经费,他从来不问陈平是怎么用钱的。皇上岂能因钱一类小事生疑呢?”书送上去以后,皇帝的怒气便渐渐消散了,还派人去安抚马援的家。所以后汉吴祜为他的父亲吴恢上书说:“过去马援因为薏苡而招来毁谤,王阳因为衣服而得到不好的名声。对于能引嫌疑的事,先贤总是很谨慎。”
诬陷他人,诽谤他人的人用心险恶,他们往往利用别人不明真相的机会,挑拨离间,造成君臣、父子或是同事的不和,从而从中渔利。所以对于他人的诽谤之言要慎听。
东汉弟五伦,字伯鱼。汉光武帝时任会稽太守,后来改任蜀郡太守。光武帝对弟五伦笑说:“听说你使吏打你的岳父,不给妻兄饭吃,真有这种事吗?”弟五伦回答说:“臣子三次娶妻,都没岳父,小时候饥寒交迫,一石米要值一万钱,所以知道米的贵重,实在不肯轻易给人饭吃,但妻兄来时,总不至于让他饿着肚子。”
《三国志》载魏武帝曹操说:“相互勾结,形成一个小团体,是圣人所痛恨的。听说冀州的风俗,父子分家,互相说长道短。以前直不疑没有兄长,世人说他私通他的嫂子。弟五伦娶孤女,别人说他虐待岳父。这都是混淆黑白,欺天欺君的一种人。”
《诗经。小雅》议论诽谤他人的说:那是什么样的人呢?心肠特别I刻毒,那就是诽谤他人的人啊。
古人对于行诬陷他人之行,言他人短处的人十分痛恨,以至于他们认为把好诬陷人的家伙,扔到豺狼虎豹那里去,连豺狼虎豹都不愿吃。
诽谤他人是人的一种无能的表现。专事陷害他人,污蔑他人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不管是上天或是世人都会痛恨这样的人。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当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宵衣旰食,勤于朝政。一日,他在审阅各地批文中,忽见一份密告。告岐州刺史李靖恃功自傲,招兵买马意欲造反,并且说了很多证据。李渊半信半疑,觉得李靖一向忠心耿耿,自己又待之若心腹,他怎么会谋反?于是,他决定派一名精明能干的御史前去审理此案。
御史听到李靖谋反的消息也大为吃惊。他认为李靖一向光明磊落,怎会谋反?御史向皇帝请求,这次去岐州调查此事,要带着告状人同往,以便取证。唐高祖答应了。
御史带着一行人,日夜兼程赶到岐州。到了目的地后,御史一行人住在了驿站。谁知第二天早晨,御史又惊又怒地说:“夜里有贼,偷了钱财衣物,还有那份状纸也不见了,想必是被贼人一起偷走了。”众人大惊,丢失了皇帝批示的御状,谁能吃罪得起?御史挨个搜查,还把嫌疑人捆绑起来,让他们等候发落。但审问查找了一天,仍然没找到状纸。在万般无奈中,御史只得把告密人传到房中说:“想不到路上匆忙,把你的状纸丢了,此案如何办理?也无法向皇帝复命,只能劳驾你再写一份了。”那告密官吏很为难,但势成骑虎,不好推辞,又害怕告状不成,自找苦吃。所以,只得又重新写状子。当告密官吏把写好的状子交给御史时,御史马上喝斥:“来人哪,把这个诬陷他人的狗官捆起来!”那官吏心惊胆战,仍然嘴硬说:“下官不知罪,望大人明示。” 御史笑道:“你的花言巧语岂能瞒过本官?这两份状纸写的自相矛盾,所举的造反事例前后不符,分明是你诬陷李大人,还不从实讲来。”原来,御史故意说状纸丢失,让告密官吏重写,以试真伪,结果两份证词,大不一样。所以御史断定告密人胡编诬告李靖。
经审讯,果然是诬告。御史押解告密人回朝,奏请皇帝为李靖正名,将诬告人斩首。
盂郊的诗说:“古人像野兽一样,却都有圣人的道德;现在的人冠冕堂皇,他的心肠却像野兽般不可估测。看起来是笑,却未必和善;看起来是哭,却未必悲哀。只是在口头上表示是朋友,肚子里却是满腹的毒汁。好人常常根据正道行事,所以不苟合于世上的流俗;恶人阴谋诡计多端,只要能得到就不顾仁义道德。”
孟郊对世人的心态的了解也是很深人的,他的评判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在日常中应该注意那些口是心非,脸上一团和气,背后专门去攻击、陷害、诽谤他人的人,这是诽谤之忍的一个方面。同时自己做人也要正直,不要因为别人超过了自己,就无法忍受这种现实,仇视别人的一切而去制造流言蜚语。还要注意听到了对他人的诽谤之辞,要冷静分析,忍轻信和幸灾乐祸之心.善以待人。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诽谤生于对他人的仇视,对他人的忌恨,反过来对他人的诽谤也引起他人对你的仇恨,这样你来我往,除了增加更多的仇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
有时也应看到,无风不起浪,诽谤自己的人固然可恨,但自己的行为是否也有过失和不足之处呢?对于别有用心的攻击,置之不理,让它不攻自破,但对于针对自身问题的批评、指正,虽然话不好听,但也要从中分析,总结教训。这才是对于诽谤正确的态度。
不争一时之长短
老子教人们“虚”、“静”的生存智慧。 “虚”是空,空是通,通是灵,灵能动。所以叫做虚空,所以叫做通灵,所以叫做灵动。 “静”是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就算得上一个智者了。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你在冤屈的时候,心居广大,则无往而不泰然。”他继而进一步阐述他的看法:“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内心却处于安乐;在身处地位贫贱的时候,内心却达到了富贵;在受冤屈而不得伸张的时候,内心却是居于广大宽敞的境界,就自然会无往而不泰然处之了。心底无私,天地自然宽。”人的一生怎么可能不遇上一点曲折,不被别人误解?遇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要豁达大度,不要以一事一时的不顺利为念,应该看到社会的发展,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了委屈、冤屈,自然要倾吐,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能被委屈、不公正的待遇、不平的遭遇所困扰,无法解脱,什么事都没有心思去做,整天沉溺在自己的不平遭遇之中,仿佛你是天下最悲惨的一个,这是不行的。面对这一切,应该心胸放开,眼光放远,不以委屈为念。
《劝忍百箴》中谈到忍不平时认为:处在不平的状态就会发出声音,这是物理的常性。豁达的人目光远大,与世无争,尽管别人得到的东西很多,给予我的却很少,我也能忍,不去争讨。别人自视圣明,却认为我愚笨,我也不去计较,依然能忍。优待别人而轻视我,我不看重待遇,同样能忍。别人不能忍受,争斗引起大祸。我的心境淡泊寡欲,不怨恨也不愤怒。他强大而我弱小,应该看到强弱一定有它的原因;他兴盛而我衰微,那也是盛衰自然有它的定数。人在很多时候能战胜天的意志,而天的意志也常常能左右人。世态炎凉不定,而我的心境却常如春天般温和。唉,怎么能不忍呢!
这里反映了古人对待不平的态度。首先,人的一生中随时可能陷于不平的境遇。要忍受自己所遇到不公平对待,心胸要宽广,不去计较那些小事,而应自我完善。其次,既然知道自己遭受不平时心中难免气愤,所以也应该能够理解他人在遇到不平时的心态。三是要平等对人,不能由于自己的行为造成别人处于不平的境地,这是忍不平的另一个方面。最后,作为一个统治者或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应该不因私废公,以偏盖平,执法要公允,不能枉法徇情。这也是不平之忍的内容。
人遇到不平,就会像韩愈在《送盂东野序》中讲的那样:“一般来说,物体处在不平的状态就要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无声,风吹就发出了声音,水本来无声,风吹就发出了声音,金石本来也无声,有人敲击就发出了声音。人们之所以要说话,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不平在心中,所以不得不出口为声。”不平则鸣,这不是不能忍不平,相反是谋求消除不平的办法之一。“鸣”也要有分寸,要鸣的是不平,这就有一个向谁“鸣”的问题,对于那些自以为他是天下最为公正的人去谈这个问题,他会置之不理,对于明白事理的人去讲,他才能帮助你消除不平。
有些人,不明白什么是不平,什么事情只要有好处,他自己要得很多,而给别人却很少。自己视自己为高高在上的圣人,却把别人看作地位卑贱的蠢人。
故此汉代贾渲的《鹏鸟赋》里说:“通达的人看待世间万物,没有不合适的。”而《大雅·桑柔》篇中写道:“君子为人豁达,总是与世无争。”其实我们也看到不平的产生是由于自己对于他人的境遇高于自己过于挂在心中,才越觉得自己的境遇不佳。而人往往在看自己的才能时,过高估计自己,看待别人的功劳时,却又低估他人的实力,这样心中就更不满于自己所持有的一切,气恨于心,不满流露于言辞之中。
因此,正如《淮南子》中所讲的:“怨人不知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已也。”遇到不平之事,要善于忍耐,处理好这种事的最佳方法就是自己去用行动改变它。
有些人嗜好与人争长短高下,结果是满足了自己的脸面,却失去了和气。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不争之道,因为这样可以使你减少与人碰撞的机会。喜欢争来争去的人多半不自信,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争也不让,是他的就是他的。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别人争不去也抢不走。不是自己的,争也争不来。
喜欢争来争去的人多半为他人做嫁衣,不争之人往往能利用别人为他争来想得到的东西,并以不争之事实成为没有争议的人。 老子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在世,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和各色各样的人有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公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心态平和,以达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古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困境多,顺境少,是一种普遍现象。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困境失去理智,情绪失控呢?外因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通过提高修养,以应对不平之事,眼光放长远,不争一时之长短。曾国藩开导家人和邻里因修房地基而发生纠纷的事,有个让墙的故事流传甚广: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日秦始皇。有这样的胸襟,又何尝不能笑口常开,云淡风清呢?
比如诸葛亮的空城计,没有对情绪的良好控制力,没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修养,从何谈起?古往今来,有许多杰出的风流人物都是因为自控力而流芳百世,关云长谈笑自如刮骨疗伤;刘伯承不用麻药开刀治眼。这些伟大人物能忍常人所不忍,也就能干常人所不能干的丰功伟业。现代社会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那样靠智商,而是靠情商。换句说,你一生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有多聪明,而是看你有没有豁达的胸襟, 顽强的意志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古人造句,最妙是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心中没有不平事,说话做事,才能心态平和。这四个字,品之愈久,滋味愈长。
欲成大事准则:自救
《文子·上德》中有言:“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如果在生活中养成一种等待救助的习惯,那么在被对手利用的时候,十有八九只能以失败结束自己的人生。欲成大事者的法则之一就是:自救!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世音菩萨撑着伞走过,这人说:“菩萨,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观世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你无须我渡啊。”这个人立刻跳出屋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该救我了吧?”观世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雨,是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没有伞。所以不是我渡自己,是伞渡我。你要想得渡,请找伞去!”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这人又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菩萨,走进庙里,才发现庙里的观音菩萨像前也有一个人在礼拜,那个人长得和观世音菩萨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个人很惊讶:“你真是观世音菩萨吗?”那个人说:“我就是。”这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自己拜自己?”观音菩萨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在观世音菩萨的众多塑像里,有一种形象叫“数珠观音”,也有一个年轻人,问庙里的师傅说:“师傅,你让我们平时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菩萨拿着念珠,念什么呀?”师傅说:“念观世音菩萨啊。”年轻人问:“菩萨怎么自己念自己啊?”师傅的回答同样是:“菩萨也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拯救自己”是成大事的天规!有自己把自己当对手的意识,才能成大事。当人类不必为满足自身需要去努力自救时,人往往就退化为动物了。逆境一直是人类前进的驱动器,而被利用的困境则可以说是激发一个人进步的最好方式。
有一个孩子告诉他爸爸,他看见过土拨鼠上树。他爸爸说那不可能,因为土拨鼠是不会爬树的。男孩坚持说,有一只狗站在土拨鼠和它的洞穴之间,于是它就爬到树上去了,因为它别无选择。
很多人一生一事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总是谨小慎微,不求人,也不接受别人的求助。他们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要先弄清楚别人的立场,看别人是否赞同他们,所以这样一来,他们的观点就仅仅是别人观点的修订版而已。因此,他们不仅更容易成为被坏人利用的对象,还更容易成为被人役使的靶子。
因此,我们鄙视那些知道自己被对手利用后就畏首畏尾、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他们总是担心会与利用他们的对手的观点相左,总是担心冒犯了对方。我们尊敬并愿意效仿的人应该志存高远、目光远大、勇于挺身而出、不畏人言、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不会因为不被人理解而心灰意冷,因为他知道,只有目光远大的人才能看见他的目标,而他周围的大多数人都目光短浅,对他的目标视而不见。
要相信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造就自己,是为了扮演一个别人替代不了的角色,因为每个人在这场盛大的人生戏剧中都扮演着自救的角色。如果你不扮演这个角色,在被人利用的这场战争中你只能是个失败的逃兵,或是战争的牺牲者。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这样的片段:两个人本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其中一方落难后得
到另一方的救助,尔后两人成了亲密的朋友。敌人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多数人是我们的朋友,因此,保持一颗同情心至关重要。救人一时之急,会得到他人一世的爱戴,何乐而不为?
当然,救助或帮助他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如果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点个人利益的牺牲是微不足道的。救助他人,也是自救的一种高明的策略与方法。
大家都知道“马歇尔计划”,如果当时美国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不拿出那么多钱来振兴西欧,它会长时间保持霸主地位吗?它的计划一方面帮助了欧洲各国,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国际市场,繁荣了国内市场,使其本国的经济有了良性发展的大环境。
再比如我们今天熟知的微软公司,他们在竞争与合作这方面就高人一筹。当年微软和苹果竞争进入白热化时,因为微软公司的“兼容”,允许各大电脑厂商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使自己迅速发展壮大为世界软件业巨头,相反,苹果的不兼容则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以至于竞争失败。
俗话说“救人者自救”,今天你投别人以桃,他可能不会马上报之以李,但他早晚会记住你的好处,也许会在你不如意时给你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你好心帮帮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你的厚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日后不会做于你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你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
所以,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记住一句话: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低头之学问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的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
但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边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仰起头来回返?当看见有人从这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的。在很多的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着,方能进。
“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这样做起码有几个好处:一则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二则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三则不会因为忍受不了碰撞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哪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权力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所以,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
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一定要低头”,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朝廷和地方官,每到一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
他知道自己迟早会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现实和梦想,往往会有很大差距。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往往把现实想象得过于美好。优雅的工作环境,知人善用的领导,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可现实却是一进单位只能替别人跑跑腿,打下手。这时如果你只是抬头观望,寻找跳槽的机会,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位于。相反,低下头来,静下心来,以低姿态做人,以高热情做事,可能很快就会晋升到一个可以施展你能力的职位。
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孰能无错,我们缺少的是在错误面前低头的勇气。错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
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总是踮着脚,伸着脖子跟别人攀比。升职,总觉得同事如坐电梯,而自己像在爬楼梯;车子,总看到邻居都开奥迪了,而自己的还是奥拓;权力,总是看到老同学老朋友都是省长,市长,厅长了,自己还只是个家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只是没有好好珍惜。原来很多孜孜以求的东西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
在我们的周围,都有着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一种是适时懂得“低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不拘小节则成大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另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不拘小节,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我们看孔子自己的作为就知道,他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辩,可以乱正。现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自私,因为少正卯思想、学问比他好,学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杀掉。这些论调,初听似乎很有趣,事实上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听他讲,当时被他**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当年五四运动打孔家店,和现在批孔的这些歪文章、歪理论都写得很好。这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天下写歪文章的人,笔锋都很厉害,很吸引人,有煽动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引人,好东西写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对于正派的东西却写不出来,这也是怪事情。写煽动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这一类的人,这类人不一定站得起来,可是他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他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投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之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同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节末,以偏盖全,就会抓不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忍小节,就是不去纠缠小节、小问题,要宽恕待人,用人之长。
《劝忍百箴》中认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快快不乐。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蠹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良材。知道苟受是捍卫国家的良将,不因为他吃别人两个鸡蛋就废止不用;陈平有出奇制胜的智计,不应因为他和嫂子有不正当关系而受到怀疑。智伯因为厨子拿走一碗肉而发怒,却不能预见自己的灭亡;家居邯郸的人因为园子中丢失了一个桃子而横眉立目,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却不知道。为刀锥尖刃一般大的小利而打官司,这就是普通市民的小器;失掉4万斤黄金而不惋惜,这就是必得天下的大志。故 此相马的人如因为骏马瘦是缺点,就必然得不到千里马;求得贤士的 人如因为寒士的贫穷是缺点,就得不到像百里奚那样的智士。唉,怎么能不忍呢!
古人对于小节不究看作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非是他的问题。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因为人才有哪一方面的缺陷就放弃使用,这是忍小节的中心内容。所以《列子·杨朱》篇中讲:“要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这是知道忽视小事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