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三—— 择其善者而从之(1 / 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古人用勤勉好学的故事启迪儿童,进行正面教育。《三字经》开篇就讲到学习的重要性,再讲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

中国有句古言讲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古人都如此这样讲,可见他们是多么地重视学习,正是通过许许多多年的积累,古人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的重要性。

唯有学识能乘风破浪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段话是说,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鸟的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鸟要起飞,下面要靠风力,风力愈大,起飞的时候愈容易,翅膀快速一拍,就起飞了。

南怀瑾先生则用这个道理来比喻了人生,他说:“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就要有本钱,本钱就是你的风。而有些青年,要这样,要那样,讲了半天却一点儿本钱都没有,这就是没有风,当然飞不起来。要想飞,就要培养这个风力,风力愈大,飞得愈高。年轻人要想做一番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才智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

是的,成功是需要资本的,一个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是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大的建树的。知识和技能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一个学识浅薄的人无法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成绩。

据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珍视知识的民族,因为这是由血与火锻造的经验。

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国家,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的生活,他们深感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携带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犹太人在父亲和老师一起被海盗抓走时,如果手上所有的钱只能赎回其中一个,那么他就会先把老师救出来。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就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抱怨:像我这样优秀的人为何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呢?!而事实并非如此。人们总是用偏爱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当然,确实有许多人不能充分地施展才华,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一个优秀的人也一定会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

我们这里所说的“优秀”一词,包括丰富的学问、深远的见识以及良好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如果没有学问,他树立的目标越大,实现起来就越困难;一个人如果缺少见识,他的孤陋寡闻终将把他送上寂寞的人生路。而一个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管子·牧民篇》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何物质丰富之后,就能识礼节、知荣辱呢?因为古人在生活不虞匮乏后,才有余力读书识字,进而通情达礼。但是,今人普遍受教育,却并非每个熟读诗书的人,都懂得礼节。可见,除了学识之外,应该充实其他内涵,才能真正称得上知书达礼。

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他年轻时没做官,和妻子卓文君在临邛卖酒为生,相如穿着犊年轻裤,在市场上洗涤器具。相传卓文君为一富家大户女子,很有才学,婚后不久即守寡,后因归娘家居住,结识了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成就了他们一段佳缘。但是卓文君的父亲认为这有损于他的面子,于是将夫妇二人赶出家门。为维持生计,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便自力更生,开小酒店为生。司马相如很有文采,曾写有一篇《子虚赋》。武帝读了这篇文章对他赞不绝口,说:“可惜我不能够和这个人生活在一个时代。”

当时蜀人杨得意任狗监,陪同汉武帝左右,听了这话,他说:“这是我的老乡司马相如写出来的。”武帝感到很惊讶,把司马相如找来问,他回答说:“《子虚赋》都是一些荒诞的话,没有什么值得读的,我愿意写一篇《游猎赋》给您。”皇帝给他纸笔,于是相如在赋中假托一问一答的形式,先陈述天子园圃的丰富和壮丽,然后用提倡节俭结尾,通过它来进行婉转的劝说。这篇赋呈上之后,武帝当即委任他为中郎。

可见,只要你学识渊博,即使身在市井,也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那么,如何获得知识,获得技能,获得成就事业的本钱呢?

唯有努力去学习。

教育就是力量。无论薪水多么微薄,你如果能时时注意去读一些书籍,去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这必将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助益。一些商店里的学徒和公司里的小职员,尽管薪水微薄,但他们工作却很刻苦,尤其可贵的是,他们能乘着空闲的时候,如晚上和周末时间,到补习学校里去读书,或是自己买了书来自修,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愈多,才能便愈丰富,生活就愈充实。

对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的价值之高,莫过于今天。今天的社会中,竞争非常剧烈,生活更显艰难,所以就更要求人们善加利用时间来增进自己的知识。

知识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实践范围与实践能力以及其实践价值都是有限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知识甚至影响人的生存能力。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综合能力、质疑批判能力及自我设计与自我决策能力都要受到知识量及知识结构的影响。

许多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想在顷刻之间成就丰功伟绩,这当然做不到。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渐变的,只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一步一步地增进知识、提高能力的做法,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最后达到成功。

歌德说得好:“人不是靠他生来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能够帮助到你的学识呢?

第一、是非创造智慧之人:人要有明辨是非的观念,要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是非不明、不知好坏、不辨邪正,当然没有智慧可言。《荀子·修身篇》说:“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因此,不仅要能辨别是非,还须有择是去非、趋善避恶的修养,才是有智慧的人。

第二、反省创造完善之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如果我们每天有反观自省的时间,检查今天说的话都对吗?有没有做错事?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国家都尽心尽力吗?常作反省,久之,品格必趋于完善;因为反省会启发我们的惭愧心、感恩心、忏悔心。

第三、读书创造达礼之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通达事理。有些人读书,读出贡高我慢之心,愈读愈愚痴,愈读愈蛮横。有些人读书,到最后只知书本的知识,不识世间人情。有些人读了书,确实有些小聪明,却做尽悖理违情之事,可说聪明反被聪明误。那样的读书人有何用?读书人最重要的是通情达礼,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学会对人事物的尊重,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

第四、教育创造理性之人:人之所以自称为“万物之灵”,孟子之所以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因为人有理性,知道要实践仁义道德,这也是人之所以尊贵处。唯有教育能培养理性之人,所以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最可贵之处,就是能唤醒被欲望隐蔽的理性。

一个人的学识与教养,大部分是靠后天环境来养成,明是非、知反省、勤读书、受教育,都能培养自己丰富的学识及高贵的人格。

不只会“跑”,还要会“跳”

《尚书·金滕》里面提到:“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

孔子主张:人要做一个“君子不器”的通才,意思是人不能向器具那样只有一样用处,只在固定的某一方面发挥作用不能被模式化,拘泥于某一点上,要做能文能武的通才。

在当今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而当某种“动**”把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抛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许多人就会不知所措了。其原因就在于在复杂的现实中,单凭一只脚走路时不牢靠的,人必须学会多种生存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专业”要精通,其他的“行业”也要能动能做。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成为将来社会中的通才,就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投资”,努力培养挖掘自己。当然这就包括了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合理支配。在平时进行自身的积累。在平时参加学校的活动,甚至打工要多考虑自己的方向是什么,让自己的投资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只是商业上,才有各种各样的投资,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投资,而你的投资方向,你的投资数量将会决定你成功的高度。然而,许多的人看似那么的富足,但他们却是那么的困乏。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投资在物质享受之上了,他们如同一艘没有指南针的大船在海洋里航行,漫无目的。他们以为自己很富有,但走过青春岁月,蓦然回首时,他们才为自己虚度光阴,挥霍青春而悔恨,他们可怜地发现自己在原地踏步。

长久以来,人们提起诸葛亮,往往都把他看成“神人”。其实,他也是肉身凡胎,但为何他又能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呢?大概原因就在于他不仅勤学精通书本上的知识,更通晓世间一切事情的规律,活学活用。绝对不做一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器皿”,这才成为卧龙诸葛。

诸葛亮的本领,正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回里致曹真的信中所说:“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他的知识,正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对鲁肃所说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些虽有文学家的艺术渲染成分,但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作为依据的。从现有的《诸葛亮集》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书器械、农工计算、医卜星相等,都相当精通,多有著述。

诸葛亮何以如此多才多能?在《诫子书》里他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这是他长期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并多方学习的结果。而且,他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即为了“治性”、“接世”。他不仅要做辩士,而且要做豪杰;不仅要成为博学家,而且要成为实干家。他学习的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反对“务干精纯’,(《三国志·诸葛亮传》),即不主张采取拘泥一家的纵向式方法,因而做到了涉猎广,领会深,有独到见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有所创新。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曾以寥寥数语,精辟地褒贬了百家之学:“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张(仪)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诸葛亮集》)

在这里,他所评论的既有先秦时代的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等人,又有稍前于他的哀帝时以敢谏闻名的丞相王嘉,还有与他同时代的那个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字子将),从而使他能取人之长,避人所短,成为智慧、道德的一代楷模。

正是根据这些事实,《三国演义》的作者才创作了“舌战群儒”这场精彩的好戏。当严峻以挑战口气问诸葛亮“治何经典”时,诸葛亮回答:“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弁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批驳得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当程德枢讥笑他:“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时,他痛快淋漓地斥责了那种“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指出这种人“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可见,诸葛亮的“通才”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而是百事皆学皆通,凡事都能洞若观火。诸葛亮的魅力,相信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现代人。我们在神往“诸葛风采”的同时,要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原因,从而更踏实更灵活地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拥有登山涉海的本领。

《子罕第九》中有云:

“太宰问于子贡曰: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问子贡道:“孔子是圣人吧?怎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同时又使他多才多艺的。”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许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这么多的技艺吗?我想是不会这么多的。”

在这里,孔子虽然主张君子尚德不尚艺,但实际上,其自身的精神力量和躬行能力,几乎无一不与其“能鄙事”有关系。在现实中,人们不管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多才多艺的好处和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就其内部关系来说,才艺与能力也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而这一切,即外化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当今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社会,才艺能力全面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而对于一个有一定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决断、敢断、善断等能力,同时还应掌握制定决策方案本身的具体本领。所以,管理者,只有具备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才能视野开阔,才能综合分析,才能联想,才能发挥、判断并决策,这是为政者的主要职责,而判断、决策又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决策是为政者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认识过程。决策的对象,不论是社会、军事,还是生产经营,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多方面的领域,涉及种种事物的属性和特点,尤其决策的主体。

人,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这就更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同时,作为认识过程,决策首先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需要准确的判断能力,深入的分析能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把握能力,还需要抽象的思维能力,从而具有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等等。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决策者、管理者,熟悉一两门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不必,也不可能像专家那样精通,重要的是广博。

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生活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这既是领导者为政的必要素质,也是任何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本领。

不做“思而不学则殆”之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犯糊涂而无所得;只顾思考而不去读书,则容易陷入空想而出现问题。”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人们在理论上大概都能认识到必须并重,但在实际中,很多人往往会偏废一方面。可见这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方法问题。“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这种外学和内省,在人的成长中应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是同等重要的。

人的走路也如同学习,必须用两条腿,否则,轻则发生倾斜,重则寸步难行。

学与思结合,孔子不仅在理论上加以提倡和论述,更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巧妙施行,教育弟子以此来求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老师!人穷了,倒霉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这个“何如?”若演起戏来,导演一定教演员做得意状。子贡这个时候,似乎认为自己学问修养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很有心得了,心想一定可以得到老师的欣赏。可是孔子只说“可也”而已。下面还有一个“但是”,但是什么?“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做到穷了、失意了不向人低头,不拍马屁,认为自己就是那么伟大,看不起人,其实修养很不够;或者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的心理,修养还是不够的,同样的道理,你做到了富而不骄,也不能说修养够了,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实际上仍旧有优越感。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在任何环境中,都是那么平实,那么平凡,才是对的。所以孔子告诉子贡,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及格而已,还应该进一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

听到这里,子贡懂了,而且服了,不仅服了,而且在孔子的讲解过程中他又展开联想,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心得:“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贡引用这句诗是占代的诗,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这第二步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形、鸡心形、手镯形等一定的样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以磨光,使这玉石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切、磋、琢、磨,这就是借助加工玉石的细腻、艰辛过程来比喻接受教育的过程。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出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大有推崇孔子的意思,好像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于是孔子答复他:“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可以开始读诗了,我也可以与你讨论问题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子贡的勤学好问、学思结合的品质,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孔子对善于学思结合者的鼓励和赞许。因为这位至圣先师知道,只有掌握了这种学习和做事的法宝的弟子,才是有可能前途宽广、大有作用的人。否则,只会一条腿走路,必将行之不远。

《述而第七》中也有云: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意思是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妄为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我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一门知识,一个道理,往往与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现象与本质可能相符也可能相悖,要掌握一门知识,懂得一个道理,不博闻、不多见,就难以纵横比较、全面思考,很难准确地选择并把握“善者”。人由于自身学识、心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一门知识的掌握,如果不是在博闻、多见的基础上甄别、取舍后得来的,很可能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影响,而认识得不全面、不准确。所以,无论从客观上讲,还是从主观上讲,求知离不开、少不了“博闻”、“多见”,但更要“择善而从”。谁能坚持这样做,谁就能求得真知。

医学家李时珍能编纂成《本草纲目》这本医学巨著,在于他能“遍尝百草,去伪补缺”;而从其治学态度、方法而言,正得力于博闻多见,择善而从。

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州瓦硝坝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时珍承祖业”,很小就随父亲一起行医。

一天,李时珍出诊回来,一个姓庞的打鱼人焦急地赶来把他请去。老庞说他的妻子得了急症,让一位江湖医生给开了个方子,不料药服下去,病势却变得更重了。老庞望着昏迷的妻子,急得直流眼泪。

问题出在哪里呢?李时珍摊开江湖医生开的药方,看了两三遍,又绐庞的妻子号了脉,觉得方子上并没有开错什么药。他立刻想到,应该检查一下药渣。李时珍发现药渣中有“虎掌”,方子上却没有这个药。再看方子上有“漏篮子”,药渣里却没有。这肯定是药铺里发错了药,错把“虎掌”当成了“漏篮子”。他知道虎掌有大毒,立即取出救急的药,叫老庞给妻子服下去,病人总算脱离了危险。

回到家里,李时珍老是放不下药店配错药这桩事。他想,闹出这个乱子,也不能全怪药店,还要怪旧的“本草”书,那本叫《日华本草》的书,就是说“漏篮子”又名“虎掌”。

“本草”是专门记载药物的书。我国最早的“本草”书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很佩服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天的“漏篮子”事件,使他联想起过去因“本草”错误而发生的几件事。

“本草”书上说,巴豆是泻药,可是他有一次给溏泄病患者服用少量的巴豆,反而止住了腹泻。后来继续使用,成功病例已近百人。

有个绅士按“本草”书所说,把“草乌头”当作“川乌头”服用,结果一命呜呼!

“老本草已经好几百年没有修过,应该赶快修一部新的,把我见识到的东西都添进去,把古人讲错了的都给改过来。”李时珍这样想。但重新修订“本草”,谈何容易!过去修本草是朝廷组织力量进行的,个人的力量无疑显得太小。

但李时珍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完成这件功德无量的工程。从此,李时珍在行医读书当中,更加留心一切和“本革”有关的材料、古籍和文献。《黄帝素问》、《华佗方》、《张仲景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药书,他都一一精读,加以校勘,写下札记。

为了修改好旧“本草”,他坚持书本知识和调查实践相结合,穿上草鞋,背上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必要的药书和笔记本,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实地采访。凡是需要调查研究的药物,事先都写在他的本子上,先寻找当地产的,再解决不易寻到的。自己不认汉的草药,便向当地人请教。蕲州周围百十里内广阔的原野,偏僻的山谷,都印上了他的足迹。

广大的劳苦群众,不论是种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亲热地留他在家住,热情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他也虚心求教。

李时珍整整花了十年的心血,还是有不少药没有收集到实物。于是,在他47岁时.决定做长途旅行。他收了一个徒弟叫庞宪,师徒结伴而行,先后到过湖北北部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还到过江苏、安徽等地。

多走,多学,多见,多闻,他的那个药物名单中的空白点不断减少,而药包中的经验单方却在逐渐增多,老乡们告诉他:箭头草烧出烟来,可以熏疮;胭脂菜捣烂了,可以消除虫咬伤的疼痛和骚痒;大蒜液杀虫和防痨非常有效;益母草是治疗妇女病的良药;患夜盲症,吃羊肝和胡核可以治愈……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单方、偏方,既经济实用,又是十分珍贵的医药遗产,李时珍都把它们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决心,李时珍药包里的资料已经多得不胜枚举,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还有不少珍贵的民间单方和书籍文献。三年后,李时珍回到家中,动员全家人参加编写工作。除了庞宪这个重要助手之外,他的三个儿子、四个孙子,有的帮助抄写,有的帮助绘图。l578年,李时珍60岁的时候,这部辉煌巨著终于完成了。全书记载了药物1892种,插图ll60幅,附方ll016则,共100多万字,订成52卷,堆在案头有好几尺高。

李时珍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博闻多识、择善而取之的治学之道!我们在敬佩他的精神的同时,更应在自己的学习中采取这种正确的方法,以真正有效地不断提高自己。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因此,在读书中,只有思考,才能剔除糟粕;只有思考,才能吸收营养;只有思考,才能增长学问。读书是读别人的想法和见解,自己思考是一种升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告诉仲由知或不知的态度,最明智的就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南先生也以此给众人提出警示,他说:“很多学问,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他还强调说: “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由此来看,能以诚实、谦逊的态度对待你所面临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知者、智者。”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骄阳当空,大地一片燥热,一辆马车正在通往齐国的路上慢慢行驶。车上,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学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你在路上随便遇到三个人,那其中就会有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一定要诚实,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正讲着,车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孔子便说:“天气说变就变。听,山那边下起了雷阵雨,快停车!"有位弟子下了车,仔细听了听,说:“这是山那边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这种声音。”

孔子一听是海,非常好奇,因为他从来没见过海。于是就带着弟子爬上山顶,想看看海究竟是什么样子。孔子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叹地说:“海真辽阔呀!做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有辽阔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正当孔子和弟子们欣赏着大海的景色时,觉得口渴了,正巧看见一位小渔民担着一桶水从山腰走来。孔子便走上前去:“小弟弟,可否讨口水喝?”小渔民就拿起葫芦瓢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递给孔子。孔子喝过水后,说:“这海水真好喝啊!甘甜清凉。”小渔民听后,忍不住笑了:“海水又成又苦,怎么能喝呢?又怎么能甘甜呢?嘿嘿,你们可真是书呆子,这点常识都不懂。”

一位弟子听小渔民这样批评老师,非常生气:“你这个黄毛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如此无礼,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夫子?孔夫子怎么啦?孔夫子不见得样样都懂,刚才想用海水解渴就错了,海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我递给他的可是清水。再说,他会种地吗?他会盖房吗?他会打鱼吗?”

孔子听了,觉得很惭愧,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对弟子们说:“以前,我对你们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错就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啊!”

弟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更加尊敬孔子了。这座山后来就被称为“孔望山”。

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gLF为师后,认真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重要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

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从,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

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继续说: “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子路听了老师的教诲后,决心留在老师身边,继续潜心学习,以弥补以前荒废的学业。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大明白”,否则自己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唐代有位禅师很有智慧,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士特地来向他问禅,可一见面就对禅师大发宏论,滔滔不绝。禅师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洒得满案皆是,便忍不住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倒了。”这时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理,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容不下;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和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自骄自满,否则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孔子常常自责,自己知道的东西确实是太少了,不如老农,不如老圃,不如采桑女,不如八岁顽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是符合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正确的。

的确如此,任何人都不是全能全知的,只有好学好问而不盲从,有心智、懂学习的人才是成大业者。南宋时的心学大师陆九渊,正是靠对圣人之书的扬长弃短,来实现自己的非凡成就的。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又称象山先生,南宋江西抚州金溪县青田人。其八世祖曾任唐昭宗之宰相,其六世祖于五代末避乱徙居,遂成金溪陆氏。从此,他们家族聚居,到陆九渊时,已成一九世共炊、人口逾百的大家庭。金溪陆氏由最年长者任家长,掌管大小家政。每年,家长都要根据家中子弟的年龄和才能等条件分派差事,或管田产,或管税赋账目,或管家务饭食,或管接待宾客,如此等等。

陆氏的家教极严,如果弟子有过失,家长要召集全族人口,当众批评教育;若不改过,当众责打;仍不悔改,则或交官府处置,或流放远方。由于家道整肃,州里闻名,被宋孝宗称赞为“满门孝悌”。陆九渊的父亲陆贺,赠宣教郎,以“究心典籍,见于躬行”著称。

陆九渊自幼颖悟,性若天成。三四岁时,经常服侍父亲,极善发问。一日,忽然问道:“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不答,他则“深思至忘寝食”;其父呵之,便姑置不想,而胸中疑团不散。五岁读书,六岁受《礼经》,八岁读《论语》、《孟子》,尤善察辨。闻人诵程颐语录,便说:“伊川之言,为何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从此对程颐的理学发生怀疑。

11岁时,常于夜间起来秉烛检书,其读书不苟简,而勤考索。l3岁时,与复斋共读《论语》,忽发议论说:“夫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一日,复斋于窗下读《伊川易传》,读到《艮》卦,对程颐的解释反复诵读,适逢陆九渊经过,便问:“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答道:“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不见其人’,无物。”如此透辟的解说,在他却似信口道来。

又一日,读书至古人对“宇宙”二字的注解:“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时,恍然大悟道:“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终于解开了十年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于是,他进一步开阐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陆九渊心学之大端,于此尽显无遗。后来,门人詹阜民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陆九渊说:“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这正是陆九渊与理学家的不同之处。

53岁时,他奉旨守荆门军,此处乃古今争战之所,宋金边界重地,素无城壁。早有人意欲修筑,却惮费重不敢轻举。陆九渊仔细研究后,只用三万即告完成。平日他常常检阅士卒习射,中者受赏,郡民亦可参与。料理一年,兵容大振,周丞相称赞说:“荆门之政,可以验躬行之效。”充分肯定了心学的修身应事之功。

尚在童幼时,陆九渊即开始探究“天地何所穷际”这个宇宙的大秘密。陆九渊说:“人心非血气,非形体,广大无际,变通无方。倏焉而视,倏焉而听,倏焉而言,又倏焉而动,倏焉而至千里之外,又倏焉而究九宵之上。‘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非神乎!不与天地同乎?”又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所以,当他看到“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这句古文时,便不禁要发出感慨:原来无穷!天地无穷,我心亦无穷。“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因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所以,他“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不崇拜古人,不迷信先儒,做顶天立地的超人。

陆九渊之所以能“自立门户”,自成一家,关键在于他的“疑”与“悟”。对圣贤之书虚心学习,但同时又不迷信、不盲从,这正与孔夫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谋而合。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重现实与人事的。比如,对于神鬼幽明之事他不知,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尚且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能去从事神怪之事? 孔子于神怪之事付之阙如,避而不谈,意味着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

大智慧如孔子,尚且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只有温故而知新,才能为师矣。

“学”海无涯 犹恐失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对这句话更须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以上的朋友,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加努力,就要落伍被淘汰了。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只有读书的习惯养成了,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事。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实践着这句话,师旷劝学是古话,我们无法目睹,但这种学风却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但可以亲见,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对心灵的震撼。

“江郎才尽”的故事,是讲述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名字叫做江淹的人的故事。

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后,江淹再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后世便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虽然这只是传说的梦呓而已,但江淹做官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从此湮没无闻的主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壮年老年时期要多得多。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人中年后,便逐渐委顿了。这些例子说明人只有不停学习,才会才华不尽。勤学不辍,就不用怕“江郎才尽”。

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是客观的,所有意识之外的东西都是客观的,客观事物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当然,事物是客观的,并不代表我们人在客观事物面前就无能为力,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进行实践,从而改变事物的状态,为我们自身服务。

也就是说,正确的实践要有正确的意识为蓝图。那么我们应怎样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呢?答案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从而拥有某一方面的技能,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身创造条件。

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既是精通某一方面,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王国维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古诗词创立了有名的“三境界说”,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速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柳诸公所不许也。

比较这“三种境界”,季羡林先生真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自己说:

我一生都在教育界和学术界里“混”。这是通俗的说法。用文雅而又不免过于现实的说法,则是“谋生”。这也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大道,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回忆过去60年的学术生涯,不能说没有一点经验和教训。迷惑与信心并举,勤奋与机遇同存。把这些东西写了出来,对有志于学的青年们,估计不会没有用处的。这就是“一拍即合”的根本原因。

季羡林先生具有超人的治学禀赋,学识广博,季老的学识不但广而且还深,可谓边活边学,不言放弃。拿他研究过的《浮屠与佛》来说,从1947年用汉、英两种文字发表此文,其中有些问题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感觉不太满意。直到1989年,历时四十年,不断搜集资料,又写了一篇《再谈“浮屠与佛”》,直至解决了那些问题。

季羡林先生这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在他六十年的学习和研究中从未间断过,在其研究吐火罗文的历史过程中,便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这位耄耋老人依然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不断学习、进步,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也为北大的“勤奋”之校风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梭伦早年就赢得“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在实行摧毁氏族制度的“梭伦改革”前后,四处游历考察;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以自勉。著名传记 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

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现代的年轻人更要有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是做人的大意境。

享受读书的乐趣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 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 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 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物,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演而读书是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人们曾经大加抨击,认为“读书不求甚解”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但陶渊明认为我们没必要去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书里那些没有价值的注释,读书读原著,每个人都会对书有自己的解释。如果我们读书对任何书都要求“甚解”,那么他一辈子能读几本书?相对于短暂的人生和学海的无边,读书只要随意漫步书山,在学海中遨游,潇潇洒洒,无拘无束,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才是人生的“真意”。

其实陶渊明的读书观就是他的人生观,闲来无事,翻开一本书,并在那里与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进行心的交流,是何等自在?为什么读书就一定要功利地分门别类,仔细研究呢?

读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读庄子告诉我们思想的解脱;看龚自珍告诉我们奉献为国;品越王勾践告诉我们要卧薪尝胆;读鲁迅告诉我们面对黑暗要勇于战斗,决不屈服;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让你领略人生的狂放;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有说不尽的豪迈;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有说不尽的柔情: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无数的失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一位政治家深沉的责任感;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里有挣脱超越自己的

苦难和普度众生的情怀;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冷静的人生选择……

这个世界上的好书太多,当你喝完功夫茶后,再喝一杯水,会感觉那水特别甜润。厌倦了案牍,以平和之心,悄然之间随意翻看一本书,你会感觉这平凡的岁月如此让人神往。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因为“有了书,就像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擅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人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诀。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由此可见,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像亚克敦,他徒有

万卷图书,而不会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其实他一本书也没有渎完。

现在的我们,这种“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 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人生不过百年,其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颠沛流离,孤独寂寞却不一而足。孤灯一盏、影只形单,但书海何其大?任你畅游,你可以和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赏那海滩上捡贝壳姑娘的身影;和三毛一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戴望舒一起去雨巷中寻找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孩……

远离外界的喧嚣,隔离情绪的浮躁,让自己的思绪如飞花,听它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就像一双温柔的手给你慰藉,抚平你的心身。读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无论是诗歌、文学还是历史。读书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你可以在春天的花草中一边吟诵一边欣赏风景;可以在夏天的室内跷起二郎腿,嗑着瓜子,优哉游哉地小读一会儿;在秋天拿着小凳坐在阳台上手不释卷,斜阳洒在你的身上真是好不惬意;而冬天你可以倚靠在**在昏黄的灯光下如参禅一般,静静地读几篇散文,欣赏着文人优美的词句,品味着匠心独运的选材,在平淡中体会生活的真谛,虔诚地进入真我的境界。

《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大约便是快乐的辨证法。惟有抱着这个目标去读书的,才能够体会读书的快乐。林语堂先生说得特别透彻,他认为:“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要使心智进步而读书,因为读书之时如怀着这个念头,则读书的一切乐趣便完全丧失了。”他说:“凡是以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这类抱着求知目标而读书,其实等于一个参议员在发表意见之前的阅读旧案和报告书。这是在搜寻公事上的资料,而不得谓之读书。”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只有读书才能塑造和完善我们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