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虎的这一举动,首先使从前向他父亲出售药材的老板喜出望外,继而深感钦佩,对胡文虎另眼相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永安堂的信誉。胡文虎此行来香港,不仅未付款就带着大批药材回仰光,而且从此以后,凡永安堂开来货单,香港所有的药材行无不尽快如约交货发运。
胡文虎创业伊始就把信誉作为本钱放在首位,继承父志,坚守做人做事原则底线。显示了他的雄韬大略。无疑树立了信誉也就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有了稳定的货源和优惠的交易条件,也就能使胡文虎集中精力开发万金油等拳头产品,并把他的事业扩展到东南亚及整个中国。
虽然,胡文虎完全可以在父亲死后,自己继承遗产,安稳舒服地生活,而不去管什么债务。然而他却专程赴香港还债,不但其志可嘉,其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行为更是令人钦佩。以他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成就一番事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做人做事最忌油滑,有约束时一个样,没约束了又一个样。这虽然能占到一时的小便宜,然而从长远看来,这种没原则,不守“道”的行为,是不能使一个人在世界上有远大前途的。
君子笃亲民兴于仁
孝为百行之首。《易经》中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意思是说:“只是恭敬却不知礼,就劳而无功;只是谨慎小心而不知礼,就会畏畏缩缩:只是勇猛而不知礼,就会作乱;只是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会说话尖酸刻薄。在土位者如果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在上位者如果能不遗忘故旧,老百姓待人就不会冷淡无情。”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人都能达到“仁”的主观因素,“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提出人的本质是性善的理论。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人人都是生而具备的。
我国古代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到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天大的过错。监察御史一旦知悉此情,一定会马上提出弹劾。对这一过错,判其“永不录用为官”的惩罚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人看来,不孝者就绝对地没有教育、领导和管理别人的资格。
政治制度上有如此严密的用以保证“以孝临天下,则民兴于仁”得以切实实施的内容,在一般的教育、宣传和社会舆论导向当中,统治者也注意用各种手段来渗透和灌输。广为流传的、可以称为历代读书人的“圣经”的《十三经》中,就有一“经”叫《孝经》。如果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一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为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汉文帝时,齐国太仓令(管理粮食仓库的职官)淳于意清政廉明,为人称道。他生有五女,常以无儿为憾。文帝十三年,淳于意因有失职守被处重刑。淳于意在被押解长安前抱怨: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在遇到大事时实在没有什么好处!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对其父遭遇不满。于是随父来到长安,给文帝上了一书:“我的父亲淳于意作为齐地太仓令,齐地人民都说他办事公允、廉洁。现在因为犯事而被处重刑,我以为人死不能复生,重刑之下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不能再过平常生活,虽然想要改过自新但也没路可走。所以我愿意为父赎罪,身入官府,作为奴婢,使得父亲能有悔过自新的机会。”书达文帝,文帝为其精神所感动,下诏免去刑罚,并下令免去全国肉体之刑。
晋代的李密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是祖母刘氏将他抚养成人的。李密对祖母十分孝敬,祖母有病时,他都昼夜守护,亲尝汤药,并利用照顾祖母的空闲时间,刻苦读书。
李密曾在蜀汉做过小官,蜀亡后,因其才能出众被晋武帝任命为太子洗马。他上书晋武帝说:“我自幼是孤儿,是祖母刘氏将我抚养成人的。现在她年老多病,经常卧床不起,离不开我的照顾。可您却叫我做官,我实在是左右为难。好在本朝提倡以孝治天下,对老人十分优待,现在我的祖母已经96岁了,可以说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如果我去做官就无人为她送终。我今年才44岁,报效国家的时间还长,但孝敬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晋武帝看了他的上书后,很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李密一直等到为祖母送终以后,才外出作官。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
齐景公有一棵心爱的槐树,他派官吏小心地守护着,还在树的周围栽下了木桩,悬挂上木牌,上面写着他的命令:“如果触碰了槐树的就判刑,伤害了槐树的就要处死。”
有个人不知道这条命令,喝醉了酒,碰伤了槐树。齐景公知道后说:“这是第一个违犯我命令的人,要把他处死。”于是便派官吏把他抓起来,准备严加惩处。
这个醉汉的女儿是个十分有智谋的人,她找到晏子的家,向守门人说:“我是住在城外的一户人家的女儿,虽然不能满足相国的愿望,但请求在婢妾的行列中充个数。”晏子听了这样的禀报,笑着说:“难道我是贪恋女人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来投奔我呢?如此,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令人叫那女子进府。
那女子进了相府的大门,晏子远远望见她,说:“奇怪啊!她好像怀着很深的忧愁。”便把她叫到跟前询问:“你在为什么事情忧愁啊?”那女子回答说:“大王在槐树前悬挂木牌,说触碰槐树者判刑,伤槐树者处死。我父亲不知道大王的命令,喝醉了酒,不慎碰伤槐树,官吏要治他重罪。我听说,贤明的君主管理国家,不减少臣下的俸禄,也不增加国家的刑罚,还不因为个人的怨恨破坏国家的信誉;贤明的君主不因为禽兽而损害百姓的利益,不因为草木之故伤害禽兽,也不因为野草而伤害庄稼,这是因为贤明的君主懂得尊卑贵贱的缘故啊!现在,大王因为一棵槐树被碰伤就使我孤苦无依,这道命令的实行实际上是给齐国增加了新的法律。我听说,勇猛的人不倚仗个人的力量而跟懦弱的人较量,贤明的君主不背人之常情而任意妄为。发号施令假如可以有利于国,对后世有好处,我的父亲就是死了也值得。但大王的命令却根本不是这样的,仅仅因为树木被碰了一下,就给我父亲治罪,这样的做法实在使我担忧。这样做会破坏国家的制度,有损国君仁义的美德,如果邻国得知,就会说我们的国君爱树木而轻贱人命,难道可以这样吗?”
晏子听了她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这样做确实是太过分了,我会为你在大王面前进言的。”说罢,就派人送这位女子回家。第二天,晏子将这事报告了齐景公,并说:“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欲望,推崇玩乐,把它弄到了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步,做倒行逆施之事,伤了无辜之人,这是自古以来的贤明君主所极力避免的。现在,大王竭尽百姓的财力,使自己的饮食器具十分华美;您在树下悬牌明示,使其享有君王一样的威严,这就是倒行逆施的证明。触犯槐树的人要处罚,伤害槐树的人要判刑,这样一来,赏罚不公,名实不符,残害百姓也太深重了。大王如果再继续实行这种邪僻的行为,我真怕这样下去您不能再治理国家和百姓了。”
齐景公听了,恍然大悟,就立即命令取下牌子,取消了这项法令,赦免了那女子的父亲。
其实,孝是一种很纯粹的自觉情感,既是一种感恩之心,也是一种悯爱之情。李密能够辞掉皇帝的征召,放弃自己的官运仕途,一心侍奉年迈的祖母;醉汉的女儿道出了贤明之士的仁义美德,这确实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而现实中,人们常常以各种堂皇的借口,来为自己未能养亲慎终作辩解,但仍会让人怀疑其情不厚。
康熙八岁即位,十四岁正式亲政。到他六十九岁去世,在位六十一年。实际统冶中国达半个多世纪(五十五年)!满清天下在他手里安定下来。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倡导反清复明的人太多了,如顾炎武、王夫之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学说上所做的反清复明的工作,实在令满清政府感到可怕。结果呢,康熙利用中国的“孝”字,虚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种子一直过了两百年才发芽。
满清入关,有三部必读的书籍。第一部书是满人的兵法权谋学《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读的,那就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部特别版本的《老子》,每一个满清官员,都要熟读《老子》,揣摩政治哲学。另一部书就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尊孔。如果回顾一下汉朝的“文景之治”的政治情况,就不难发现,两者的政治蓝本同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康熙根据世道民心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圣论》,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民间基层组织中去广为宣传。每月的初一、十五,祠堂里的族长、乡长这些年高德劭、学问好、有声望的人,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宝训》,其中写的都是一条条浸透了儒家思想尤其是孝道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里,康熙实际上是在非常巧妙地运用“孝临天下”的统治智谋:他要把每一个青年都训练得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会同意自己的下辈去干造反的事?如此一来,康熙的皇位自然不仅可以稳坐无虑了,同时也使人民得到了教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恭、慎、勇、直是很好的四种德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但这些德行,都必须以礼去节制。恭、慎、勇、直四种好的德行,如果做得不够或者过分,就是违礼了,就会出现种种毛病,被人们视为缺点,甚至是不可原谅的缺点。可见礼是使仁统领的诸德成为“德”的根本保证。但礼如果失去仁,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成为束缚人的枷锁。仁与礼相互不可分。但长期以来,尤其是当前,人们往往把二者割裂开来,造成了真正的“道德”的缺失。这是任何一个不愿意在做人上逊人一筹的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孝之以“顺”孝之以“敬”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只要子女心里记住父母,能使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所谓“事父母能竭其力”,心诚,态度好,那就是真正的孝。
通常,提到“孝”,人们会想起“孝顺”或“孝敬”这两个词。虽然同为“孝”,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是有差别的。前者侧重于“顺从”,更多的是外在的;后者强调“尊敬”,更多在于内心。虽说“孝敬”的外在表现常常为“孝顺”,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在“孝顺”都是真正“孝敬”,孝敬是发自内心的,有内容的;而“孝顺”则多为外在的、形式的。因此,真正的“孝”,要孝顺,更要孝敬。
通常,人们会把孝敬父母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赡养,其实不然。《孟子》中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赡养父母和尊敬父母的区别:
曾子侍奉父亲曾皙吃饭,每餐都有酒肉,饭后曾子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曾子的儿子就不同了,他侍奉曾子吃饭,虽然也一样有酒有肉,但饭后不问吃剩下的给谁。
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却体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曾子的请示包含的是敬重,一切听从父亲吩咐;而曾子的儿子对父亲的话已经无所谓了,所以根本不必请示,这就是赡养和尊敬的区别。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这里的恭敬就是尊敬的意思。
子路幼时家境贫寒,家人经常食不果腹,甚至有时要在野外采摘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听见年迈的父母随口念叨着许久没有吃过饱饭,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好了。子路闻言心中十分愧疚,可是家中早已无米下锅了,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子路想到山那边的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如果翻过那几道山梁到他家借点米,舅舅一定肯借。虽然山路崎岖,但是想到能够满足父母的小小要求,子路还是打定主意出发了。
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随即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子路虽然疲惫不堪,但能够以自己的辛苦,让父母得到些许的满足,他无怨无悔。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学问及人品,给子路加官晋爵。此后子路家中车马百辆,余粮万钟,富贵显赫,衣食无忧。然而,子路总是不能忘怀昔日父母的劳苦,感叹说:“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样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双亲,我也心甘情愿!”
当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为自己无法在父母生前尽心尽力奉养他们而自责时,便劝慰子路:“你在父母生前已经尽孝了。父母过世的时候,虽然无法用优厚的丧礼操办后事,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经感受到了,你也已经尽到了为人子女应有的礼节。你不必内疚,而且完全可以称作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
孝的本义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孔子强调的“孝”应建立在“敬心”之上,他认为,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奉养而无精神慰藉,则与牲畜无异。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
女的要多关心体贴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自己料理好个人生活,不让父母操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当子女的,还应该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当父母生病时,更需要细心照料。父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体贴父母。热心地为他们分忧解愁。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老人。
赵善应是南宋大臣赵汝愚的父亲,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一天,母亲突然患了重病,赵善应赶忙去请医生。医生看了老人病状后,留下两包草药就走了。
老人服药以后,病情不但不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加重了。赵善应非常着急,再次去请那位医生,医生说:“你母亲的病,我看不明白,还是另请高明吧。”
赵善应听了,心情更加悲痛,眼泪立时夺眶而出。
于是,赵善应到处打听名医,名医请了十多个,母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赵善应一时没了主意,不知是谁提醒说:“还是想办法请御医来看一看吧。”
赵善应如梦方醒,靠着皇室宗族的关系,很快请来了御医。
御医诊视以后,开了个方子,交给赵善应说:“照这个方子服用,三副药以后,病情就会好转,但需用人血和药,方为有效。”
赵善应接过方子,二话没说.马上买了三副药,然后取刀刺破自己的手臂,用自己的鲜血和药,给母亲服用了。赵善应连续几次刺破手臂取血和药,弟弟看不过去了,不让赵善应再刺臂了,请求自己刺臂取血,赵善应坚决不答应。
说也奇怪,赵善应的母亲服用了几副鲜血和药以后,病就好了。赵善应十分高兴。
母亲的病虽然好了,但落下个心悸的病根,一听打雷或什么响动,就害怕。
一天夜晚,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响起一个炸雷,母亲突然惊叫一声,晕了过去。
正在熟睡的赵善应,被母亲的惊叫声惊醒,赶忙跑过去叫醒母亲,陪伴母亲直到天明。
此后,一有雷雨,赵善应都披衣而起,走入母亲房间,陪伴母亲。
一次,赵善应要出远门,临行前特别嘱咐妻子好好照看婆婆,雷雨天一定要陪婆婆一起睡觉。见妻子高兴地答应了,赵善应这才放心地走了。赵善应回来时,正值一个寒冷冬天的夜晚,从者看见赵家大门,十分高兴,上前就要敲门,赵善应马上制止说:“不要敲门,恐怕惊吓了我的母亲。”
从者赶紧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说:“现在深更半夜的,天气又这么冷,不敲门,我们上哪儿去住呀?”
赵善应说:“没有地方住,也不能敲门。我们就是坐在房檐下挨冷受冻,也不能让我母亲受到惊吓。”
从者听了,很受感动,同意和赵善应一起坐到天明。
天明以后,仆人打开大门,才看到房檐下坐着两个冻得浑身发抖的人,仔细一看,原来是“老爷”回来了。
身教胜于言教,在赵善应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十分友孝,儿子赵汝愚等人也都孝敬他们的父母。
从一个人对待父母家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人品,通过修养与人品,就可判断他是否出类拔萃,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上行孝道,下立品德,和睦家人,不忘施恩的人,往往在事业上也会有大的发展。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凡父母、祖父母之一言一行都会认真遵守,并且用文字记录,以待日后警醒自己,教导子弟,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晚辈首先要想到尽孝,在父母有生之年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言行,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所以心中无论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但总要有一处空间是留给父母的,并且时刻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赡养父母、孝顺父母是儿女的福分,也是儿女的本分。
有一次,曾国藩从弟弟的信中知悉父亲因过多地为家中之事劳累,以致累坏了身体时,马上写信给父亲,在信中他说道:“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萌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恭窃卿赢,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
他又写信给弟弟,让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父母,一片孝心不表自明。
曾国藩要做什么事时,总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有时两位老人不同意或想不开时,他便很耐心地给父母解释、开导。老人实在想不通而不答应时,曾国藩便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去做。
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写过这样一封家书:“余字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是昔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自己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则后年必归。次也,若二者不能,则只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归家告养,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累,归无储粟,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奢能于前三得中得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祖宗能默佑否?”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虽然位居高官,但对父母的孝心未曾有半点改变。他时时牵挂着家中父母,渴望回归故里亲自侍奉双亲,但是官场事务繁多抽不开身,只好把这种惦念和关切通过书信的问候向父母传递。
《礼记》中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儿女对父母之礼,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让父母冬暖夏凉,一般人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连让父母冬暖夏凉也做不到,不是没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不就是没有孝心吗?
曾国藩作为长子,却不能经常在家侍奉双亲,难过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他总希望自己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他在京城做官时,通过家中书信得知母亲想买一个丫头,他马上回信表示支持,并从自己很少的收入里挤出50金寄给母亲。祖父已经步人高龄,身体不好,他给祖父买了一件黑狸皮褂用来御寒,又担心家人不会保管皮褂,因此特地写信说:“闻狸皮在南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检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其气如棒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大,每衣内置三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天。待热气退尽乃收。”这样细致入微地叮咛,饱含着曾国藩对祖父的殷切关心。由此可见,他对父母的孝顺并不是随便装装样子,而是时时将父母放在心间,处处为他们着想。
孝敬,有孝有敬才能算孝敬,否则哪怕一丁点不情愿的神色,父母看在眼里也该多么伤心啊。中国传统里有“丁忧”一说,指古代官员的父母亡故后,得回家服丧三年。为什么服丧三年呢?因为一个人从刚出生到三岁什么都不会,是父母照顾起来最麻烦的时候。父母为我们费尽心血啊!他们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尊敬的人。
孝之以顺,能满父母之愿,固然不错。但是光归于物质,总是降人流俗。不如孝之以敬,就算不能供他们以百金,心怀敬意而笑脸相迎,也能慰藉他们的一生。
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说的是: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其中包含了孝道。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他有六个兄弟,数他最小。
有一天,父亲请他们兄弟几个吃梨,哥哥们都一下子拥到了桌子边,只有孔融静静地在一旁等着。父亲让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边,拿了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我最小,当然吃小的。”父亲连连点头称赞。长大后,孔融仍然保持谦让的高尚品德,成了深爱百姓爱戴的好官。
孔子说:“书云:‘孝乎准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只要作到孝悌就是为政,就能“泛爱众”,就能博爱大众,亲近仁德。他还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上位的人能亲人仁厚,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淡薄感情。
汉朝的时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过世了,兄弟三人就讨论,将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平均分做三份,每人一份。连家中堂前种的那棵紫荆树,也决定要把它分为三分,而且明天就要动手。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决定之后,这棵紫荆树突然就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就跟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田真说著说著,忍不住悲从中来,哭了起来。田真兄弟也深受感动,因此就决定不要分割紫荆树了。说也奇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家了。从此兄弟财产共有,而且愉快的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田真兄弟一家是孝门啊!”
要知道兄弟属于天伦之一,与父子夫妇并称为三纲;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也许在别人看来,曾国藩的孝道其中夹杂着封建纲常伦理的色彩,但是我们现在所应批判的是封建纲常伦理中的消极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类的积极有利成分,孝道作为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发扬,而不是抛之于脑后。
曾国藩的孝顺不仅只对双亲,他一直主张“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并努力去实现它,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曾国藩的三叔曾骥云一直在家务农,生活比较艰苦,曾国藩时常惦记他,并在生活上尽力给予帮助,待他如同父亲。他在曾国藩兄弟的帮助下,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曾国藩在家中身为长子,在当时“长兄为父”的时代曾国藩在家中所充当的不仅仅是长兄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父亲的成分。他以“劝勉兄弟勤学修身”为至上,以告诫“兄弟间当和睦,方可兴家望族”为重点.尤其在读书方面,给兄弟提供的读书课程表对我们现在读书更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提出读书当“主敬”、“静心”、“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日无忘所能”、“谨言”,并且提出读书持“专注”和“有恒”四字。他认为只有如此,方可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真正的让读书成为养生养气之术。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军事上颇有才华,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加入湘军,很快成长为一名得力干将,并立下了许多战功。但他性情有些骄傲,曾国藩常常苦口婆心给予教导,耐心帮其分析身上的弱点,指出正确的行为方法。在生活中,曾国藩对兄弟们也倍加关照。有一次,曾国荃左臂疼痛不能伸缩,曾国藩特别担心,后来专门派人给弟弟送去三幅膏药。曾国藩得到一个“一品”的名额,不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却给了弟弟的儿子曾纪瑞,事先并没有告诉弟弟。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在家中是一个孝顺父母、关爱兄弟、舍己为人、眼光长远的人。他是长辈眼中的才俊,是兄弟眼中的榜样,是众人眼中的楷模。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感情。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生存的压力加大,人们在忙学习、忙工作、忙事业、忙赚钱、忙买车、忙装修、忙交际、但不论多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和兄弟姐妹唠唠家常,和孩子玩玩游戏,和家人融洽好关系,别光记住存款的号码,记不住母亲的生日;别总是自己游山玩水,歌舞升平,而忘了家里年近花甲的老父亲;别总是给老人捎东西,关心他们的衣食,而久不谋面,不关心他们的情感。如果只有自己和事业,而没有情趣和亲情,那生活的终极意义又在哪里?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再说,连血缘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么处理好社会关系?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绝情寡义,又怎么会对别人有仁爱之心?
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第十》中有这样一句话:“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举行乡饮酒礼后,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
尊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孔子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来他的身份,在众人中是最高的,但他依然重视饮酒的礼数,不敢逾越规矩走在老年人前面。
尊老敬老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有尊敬老人之心,才会有赡养老人的行为;尔后才会有孝悌之德。而这种教养,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持家立业,都是有极大影响的。一个对老人没有敬爱之心的人,是不能对他寄予信任和希望的。
考查一个人的品质与教养,也许从他是否能够尊老敬老、把老人放在心上这个角度入手,能够最容易地获得最深刻的结论。
张良,字子房,祖上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曾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为蕤王、悼惠王相国,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张平去世。二十年后,秦灭韩。张良因年少,尚未在韩国任职,他决定用全部家财招求侠客谋刺秦王,替韩国报仇。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又东行拜访沧海君,求得大力士,专制了一百二十斤的铁椎。当时秦始皇向东巡游,行至博浪沙地方,张良与刺客伏击秦始皇,铁椎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令大肆搜捕,又急又狠要抓刺客,张良于是更名换姓,逃匿到下邳。
一次,张良闲游到下邳一座桥上,有一老翁,穿粗麻短衣,走到张良身边,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拾来!’,张良开始很惊讶,想揍他。因为他是长者就强忍性子,下桥取鞋,就势屈膝替他穿上。
老人伸脚穿上鞋,笑着走了。张良心里很奇怪。老人走了里许又回来,说:“小子是可教之材。第五天天亮时,来此同我见面。”张良因此很纳闷,行礼答:“好。”
第五天天亮,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到等在那儿,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为何来迟?回去,五天后早些来。”到第五天,张良鸡叫时前往,老人又先到,还是生气地说:“为何又来迟?五天后再早些来。”五天后,张良半夜前去,没多久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送给张良说:“读好了此书可做帝王之师,十年天下大变。十三年后你会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即是我。”说完就离开不见了。
天明看这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心中感到欣喜异常,常常研读它。其后,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张良选择了跟随刘邦,尽心尽力地辅佐他,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室江山。张良被封为留侯,为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陶侃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祖父。他是晋代名将,以功高德劭名垂青史。
陶侃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母亲湛氏靠纺纱织布,供儿子读书。陶母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很有志气,严于家教。从陶侃懂事起,她就教育儿子刻苦自励,做到“贫贱志不移”,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成为孟子所说的那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式的人物。
陶侃长大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不但为官清廉正直,而且在诸多生活细节上,在母亲去世之后,依然遵循着母亲的教诲。时时在心中感念着母亲。
陶侃有个奇特的癖好——搬砖,每天早晨,他把一百块砖搬到院子里,傍晚又把一百块搬回屋里,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谁去帮忙他都不肯。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到头按时搬运,从不间断。有人问他:“将军,你这是干什么?”他说:“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北方已落人了异族手中,我立志要收复中原。母亲生前曾同我说过,生活过于安逸,不但会伤害身体而且容易消磨意志。我之所以每天搬砖,正是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好实现我的远大理想。”
还有一件轶事,就是陶侃每次喝酒,都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喝到酒兴正浓时戛然而止,坚决推杯不喝,因为他给自己规定的限度已经到了。有一次,有一位好友劝他再喝点,他还是不喝,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沉默了好久,才道出了真情:“年少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议者。”这里的亡亲是指过世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陶侃年轻时,曾因喝醉酒出过毛病,他的母亲曾因此让他有过誓约,所以后来喝酒再也不敢超过约定的饮酒数量。陶侃说到做到,母亲去世以后,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超过当时约定的数量。
张良对长者的尊敬,让黄石老人对他产生了信任,觉得孺子可教,于是传授了天书。这是尊老敬老的好处。而陶侃则从内心和行动上,表现出了对于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他们的成功应该不是偶然的。这二人相同之处在于,心怀敬老之心,知孝道,通大理,自有一番超乎常人的意志和见识。这种人,无论是在做人的智慧上,还是处世的策略上,都比一般人要来的实在、顺达。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不要说替家乡的父老乡亲做好事了,就是替身边的老人让一让座都觉得很难。有一首打油诗便是讽刺这种现象的:“昨日进城去。归来泪沾巾;满车站着者,多是老年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年轻人是否感到惭愧?
优待老人,须先从优待自己家中的老人做起。父母养育了我们,辛苦了一生,倾尽了所有。如今,他们老了,面对的是病痛的折磨、精神的孤独和生活的无靠。作为子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孝敬自己的老人,这是人类最起码的良知,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准则的底线。不过,仅仅做到这一点,最多只能算是“小孝”,因为孝敬生我养我的父母乃是人之本分。
“大孝”的境界是“老及人之老”,即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当父母老时,即使你是一个大孝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他们的身旁。当你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当然希望别人能够善待、帮助他们。你的愿望可以说是所有为人子女的愿望。他们也希望陌生的你在遇到他们父母时,能够伸出善意之手。于是,尊老爱幼就不仅仅是一句虚空的道德口号,更成为每一个家有父母的人最切实的需要。因为如果做这件事的人多了,你“尊”一下我家的老人,我“尊”一下你家的老人,那么即使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也不会形单影只,更不会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无人照料。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你的父母。因此,“老及人之老”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请将别的老人也当做你的父母一样地看待吧,当有老人颤巍巍地登上公交车时,请将自己的座位让出;当有老人蹒跚地穿行于满街的车水马龙时,请跑上前去扶他一把;当那些无依无靠的“空巢老人”备感孤独时,请在工作之余去陪他们说说话。多陪伴老人,关心老人,理解老人,帮助老人吧,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