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处好世才能立好业(2)(1 / 1)

马云有一段时间曾经非常迷信“精英”,要求“凡是要做主管以上的位置,必须在海外,如美国、英国受过3至5年的教育,或工作过5到10年”。2001年,他更是建立了一个几乎全部是“海龟”的团队,全面放弃了“土鳖”。

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只靠“海外兵团”是不行的。“海外兵团”对中国国情知之甚少,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如“本土人才”,他本土作战的能力远远不如“土鳖”。马云说:“我请了那么多外国高官,仗打下来他们都死掉了;结果回过头来一看,倒是这帮土八路还在拿着大刀往前冲。”于是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从“海龟团队”过渡到了“土鳖军团”,建立了只剩下一个海龟的管理团队。

但是当阿里巴巴再次扩张,真正走向国际时,马云发现,“土鳖军团”的战斗力远远没有“海龟团队”厉害,光靠本土团队也不行,还得再引进国际精英。于是,在2006年,阿里巴巴终于建立了一支不分新老、不分土洋的第一流的管理团队。

正是由于马云坚持“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用人原则,所以才打造出了一支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团队中高手云集、人才济济,目标一样、梦想一样、**一样,成为阿里巴巴无往而不胜的中坚力量。

人生忠告俗话说:“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尝试了,感同身受以后,才能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发展理想,所以我们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那就是最好的。也是自己愿意去付出努力去做的,这样才会有好的心情和对美的追求。

5.对你的员工一定要真诚

创业者总是感慨管理难。一定程度上,创业者管理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创业者的心态上,直接点说,就是民企管理者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怀着纯粹“利用”的心态来管理下属。这样的创业者为数不少,他们在把别人当傻瓜的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利用下属。

只是,“傻瓜”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很聪明的,创业者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别人都当做傻瓜,糊弄糊弄就行了。因为,时间一长,下属自然就会发现领导的用心,这样长久下去,企业就会丧失战斗力。

于是有的创业者甚至采用一些“自认为聪明”的办法:既然你已经觉察到了,那么我就顺势辞退你,再换个新人,利用他的“热度”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是这种缺乏真诚的管理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体系混乱不堪,不能任用好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委实是一种“人才浪费”。

进而,在这样的民营企业中,员工能按岗位章程保质保量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很少,存在着大量的花拳绣腿、虎头蛇尾、好人主义等种种形式主义现象;人浮于事,碰到事情互相推托、遇到责任互相推诿、遇到荣誉争相邀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使企业总体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这些企业的寿命也会像其“用人方式”一样,“热度”过了也就自然倒闭了,很难有什么长寿可言。

平心而论,不管是从个体人格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创业者都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下属和同事,将心比心地多替下属想一想,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下属的立场多想一想。

唯有真诚,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唯有真诚,合作关系才可能持久;唯有真诚,企业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和凝聚力。相反,一切的欺骗和谎言最终都会被揭穿,并被这个世界无情地抛弃。

马云有一个观点,就是对他的员工一定要真诚,他追求与员工之间要做真诚的交流。他曾经在演讲的时候说:“你可以不说,但是只要说,就要说真话。”

马云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到一个朋友的公司里面去,发现中午的时候公司员工都在午休,他觉得这个老总还是很关心职工健康的。谁知道这个老总笑着说:“我哪里是关心他们呀,我这是为了省电,所以就骗他们,让他们中午强制休息两个小时,可以节约不少电费呢!”

当时,马云就觉得这家公司活不了多长时间。如果这点小事都不能够对员工讲明,像对待贼一样地防着员工,员工又怎么能够为公司全力以赴呢?果不其然,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马云特别强调对待员工要以诚相待。还是在1995、1996年的时候,那时的马云还在做中国黄页。有一次由于资金紧张,离发工资的时间只有3天时间了,公司账号上却只有2000多块钱,而工资就要发8000多块钱。

马云没有隐瞒这种情况,他直言不讳地将公司的困境告诉了员工。马云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员工的理解。员工告诉马云:没关系,就是两个月不拿工资也跟你干下去。虽然马云最后还是按时给员工兑现了工资,但是这种对员工以诚相待的做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马云对于员工真诚相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收购雅虎的时候。面对雅虎员工对自己的不信任,马云依然真诚相待,他给予雅虎员工“N+1计划”,并且用股权真心地挽留员工。结果,只有4%的员工选择了离开,大部分员工都为马云及阿里巴巴的诚意所打动,选择了留下。

当雅虎员工到杭州的时候,马云更是用一颗真诚的心热情地接待他们,甚至细致到连雅虎员工的早餐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进行精心的准备。

考虑到雅虎员工的生活习惯,马云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早餐:当满载雅虎员工的专列到达杭州的时候,每一位雅虎的员工都收到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两个热包子,一瓶牛奶以及餐巾纸。考虑到这些人长途奔波,洗漱不方便,小纸袋里甚至还有一盒口香糖!一顿早餐就让雅虎员工心里暖暖的。马云对于雅虎员工的真诚关怀由此可见一斑。

马云对于员工以诚相待,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上都能够得到体现。马云不让员工称呼自己“马总”。他说:我希望和同事之间是真诚的感情,像亲人一般的感情,而不是单纯的老总和下属的关系,叫我的名字不是很正常吗?名字起了就是给人叫的呀!

马云的真诚也赢得了员工的称赞。一位阿里巴巴的员工这样评价马云:“我感觉他本质非常好,非常善良,比较照顾周围的人,而且不是应付也不是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把我们当做真正的朋友,他付出从来不讲回报,他平等待人,而且处事很公正。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困难,可是他却说,你看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希望,跟他工作很高兴。”

正是由于马云对待员工很真诚,所以员工也以积极的工作回报马云。阿里巴巴的团队是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应该与此说有很大的关系。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在你的企业中,80%的利润来自于满意的员工。”满意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企业走向成功。

诚信不仅体现在经营上,更体现在对员工的真诚上。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通过公司的真诚与人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员工的态度决定了其效率高低和产量多少,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大小。有些管理者受短期利益驱动,只顾眼前能够“捡到芝麻”,不管将来会“丢了西瓜”。

进一步来讲,这与企业老板或决策者的用人观念也是有紧密关系的。许多创业者都把人当做“成本”来对待,而没有把“人”当做一种资源。既然是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于是,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良氛围:拼命地压榨。老板压榨高层,高层压榨中层,中层压榨一般员工,总之是一层层地往下压榨,恨不得把所有的油水都挤干,哪里还谈什么“真诚”,哪里还谈什么“尊重”,哪里还会有什么“换位思考”。

只有彼此“真诚”,才会相互“尊重”,才会让管理者与员工感到彼此之间在人格上是同等的,才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切切实实地为企业降低成本。创业者迫切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人生忠告

诚信二字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为人真诚、诚实待客、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前提。反之,为人虚伪、欺骗别人、言而无信,即使能骗得了一个人、骗得了一时,但终究骗不了所有人、骗不了一世,最后必将被人唾弃,一事无成。

6.豁达为人,宽容处世

据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后,参与工程的主要人员举行了一场庆功宴。在举杯欢庆的时刻,一个外国记者这样问道:“在建造工程的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在场的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回答说:“反对三峡工程的人贡献最大。”

也许这个回答会让提问的记者一头雾水,更会让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都疑惑不解,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却不无道理。

正是因为有了反对者的存在,才能让人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理智的头脑,保持豁达大度的胸襟,迸发出生命的潜能。无怪乎西方媒体会这样评论:“是宽容铸成了一座世界大坝!”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和豁达,体现了一种淡定的从容,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高贵的修养,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它不仅仅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还是精神和心灵的成熟,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不仅能让自己感受到无限希望,同样也会让自己更加充实和快乐。

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避免不了要和他人打交道,而世事又不会总顺着自己的心意,因此只能用宽容和豁达来平衡人际关系。在宽容和豁达当中,所有的纠葛、怨恨、偏见和不快,都会烟消云散,消失地无影无踪。

马云从小就有一身侠肝义胆,小时候为了朋友而两肋插刀的事情干过不少,因此交友甚广,朋友众多,而在他创业之后,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朋友也纷纷前来相助,成为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马云还在上大三的时候,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经常为了同学们的事儿而四处奔波。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同学犯了一个错误,学样的领导研究后决定取消他研究生考试的资格,这个同学后悔不已。虽然马云和他并不十分熟悉,但也为学校的这个决定而深深地为他感到惋惜,因为他的专业成绩相当不错,如果不能参加考试实在有些浪费人才,而且说不定以后就再也没有专业发展的机会了。于是马云热心地对他说:“你先别着急,我去跟领导们说说看。”然后马云就找到了班主任,系领导,院领导,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足足花了两天半的时间,终于为那个同学争取到了考试的资格。后来,这个同学也十分争气,一下子就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在那以后的好几年里,马云再没有他的消息了,对于马云的帮助,那个同学甚至没有一点感谢的语言,马云心里有一丝隐痛,好像自己被出卖了一样。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渐渐地把这件事给忘了。

1995年的一天,马云在深圳,突然一个人来找他,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我听到了你在深圳的消息,所以专门从广州赶来看你。”原来,这个人就是当年马云曾经帮助过的那个同学,现在他已经是一家外资公司的高层领导。马云曾经十分欣慰地说道:“虽然很多时候都有过被出卖和利用的伤痛,但我相信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总能交上几个真诚的朋友。”

俗话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用豁达和宽容处世是十分重要的,遇事存一分豁达,可以使人彼此认同和理解,也会让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几分障碍,多一些推动力。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永远只能生活在鸡毛蒜皮的斗争与挣扎中,让他人受到攻击,自己也逃脱不了伤害。

说起豁达和宽容,其实人人都不否认它的巨大力量,但是做到却真的很难。

我国古时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不仅在书画艺术上有颇高的艺术造诣,他的宽阔胸襟和大度为人更是备受人们的尊崇。

有一次,郑板桥从江苏老家来到了当时的繁华大都市苏州,并在城东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室,以卖画为生。凑巧的是,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间画室,画室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在当地小有名气。

吕子敬十分擅长画梅花,他的画可谓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过他这个人非常自负,时常当众自称他画的梅花“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

郑板桥得知这一切之后,便只画一些兰花、翠竹、花鸟、虫鱼之类的东西,从不描绘梅花。一次,有一个从京城来的官吏酷爱字画,当他看到郑板桥那精湛的字画时,非常高兴。于是便请郑板桥以“梅花幽谷独自香”为题,为他画一幅梅花图,酬金是50两银子。

不过,郑板桥却没有被高价**,他连忙推脱道:“要说画梅花,当属吕子敬先生画得好,他画的梅花远近闻名,可值百两银。”于是,这个官吏就去了吕子敬的画室。

后来,吕子敬听说了这件事,更加自高自大,觉得自己的画比郑板桥的强多了,甚至在外人面前夸下海口:在苏州城里只要他说第二,就没人敢排在第一。一些看不惯他的人,便将这番话带到了郑板桥那里,不过郑板桥并不计较,他只是一笑了之。

就这样,郑板桥在苏州呆了三年,临走时许多文人墨客前来相送,吕子敬也在其中。当着众人的面,郑板桥酣畅淋漓地画了一幅气韵不凡的梅花,并将其赠于吕子敬。吕子敬接过画,看的是目瞪口呆,平时侍才傲气的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郑兄始终不肯画梅花,只是为了让小弟保住一口饭碗,小弟为以前的言行感到十分惭愧。”

郑板桥虽然技压群雄,但他却从不张扬,还时刻留给别人一个生存的空间,这种气度和胸襟实在令人敬佩!这种心态和马云十分相似。马云创办的公司虽然一天下来的利润可能就高达几个亿,但他从不以此拿来炫耀,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宽容,无论是对相左的意见,还是对敌意的攻击,豁达就是一尊善意的包容,这种宽厚足以让人驰骋天下。没有了宽容,人生将会寸步难行。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常常会因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体无完肤,也给自己带来许多无谓的冲突和不良的后果,长期下去,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而断裂。

人生忠告

宽容和豁达,是用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善意的理解,去宽待有着各种各样缺点的人们,甚至是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们。这种魄力令人佩服,使人尊敬,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懂得宽容的人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不论身在何处,总是能散发出独特的亮点,聚集无数人的目光。这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是对他人的释怀,更是对自己的善待。

7.人才永远是企业的常青树

马云知人善用,任人所长,还特别强调了“双手合十方可鼎力相助”。因为马云深切地明白能否做到“礼贤下士,不拘一格,慧眼识珠”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却不常有。而他正扮演着一个很出色的伯乐,大量起用年轻一代的人才使得企业超常规发展,最终执中国网络史之牛耳。

“人”才是企业之根本。有了人,善于用人,企业就会拥有一切;反之,则会失去一切。其实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又有几个管理者能像马云一样——有一颗虔诚之心来领导员工呢?

企业家如何管理好企业已成为商场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而企业的管理重在用人。而马云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对此有着独特的看法。

马云说:“当员工达到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到50000—100000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人才是经营公司的头等任务。而在用人方面,怎样对待人才,则是管理者领导能力和驾驭能力的最高体现。在竞争激烈的商场王国中,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用人。所以,人才永远是把事业做大的资本,人才永远是企业的常青树。

尤其是在对待员工方面,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使他们愿意为自己服务。一定要让员工看到希望,这样他们才会拼搏向上,同时也要给他们一定的后备保障,以此来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要让员工感觉到你对他们的重视,让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变得自信。

然而,有了人才,还要善于运用才是真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每一个人也都有优点及缺点之分,就好像大象的食量是以斗计,蚂蚁以一小勺便足够的道理是一样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无论大小的企业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做最多的事拿最少的钱。他会告诉员工你现在是在学习,在当你在公司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的时候你就有资本了。但是员工却希望老板在给自己做了体现能力的工作时可以得到赞同,同时达到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而事实上,老板和员工的想法是永远都不会统一的,因为出发点不同。但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却是一个例外,他认为,员工是创造财富的来源,是成功的基石,只要有了他们,天下尽其所有,所以在阿里巴巴时,只要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都可有机会入股,做股东,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自己是阿里人,时刻感觉到老板原来也是如此地看重自己,时刻感觉到为他人工作,其实就是为自己赚钱,充分体现了让员工做“老板”。

马云如此看重员工,也正是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阿里巴巴,每个员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公司创造财富,从而有了阿里巴巴辉煌的今天。

所谓企业感恩文化就是以保障企业共同利益和回馈他人为根本,通过反哺的形式构建企业与投资人、员工、顾客、群众、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感恩互动,最终形成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文化。

在阿里巴巴有这么一个故事广为流传:

飞毕业于名牌大学,自走出校门就在阿里巴巴上班,一工作就是五年,在这五年的时光里,由于他工作能力突出,每两年得到一次提升。如今的他,已晋升为公司的部门主管,年薪超过十五万元。

五年来,飞认识了不少的业内精英和成功人士,而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有一家公司看中飞,于是便出更优的待遇想把飞挖走。面对各种**,是辞是留?飞非常矛盾。

就在这时,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先生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打消了飞所有顾虑,坚决地拒绝更优待遇的**,继续为阿里效劳。

那时,正逢中秋节,公司专门为外省籍的员工每人订购了一盒月饼,在中秋节前几天,连同一份由公司董事长签字的中秋慰问信,寄到每一位员工的家中。当飞远在西部小山村的父母收到“天外”飞来的月饼时,激动满眼热泪盈眶,这是整个村子从未有过的事情。村子的乡亲都来了,飞的父母把月饼每人一小口分给乡亲们吃,还请了村里一名高年级的学生大声朗诵公司的慰问信,听完后让人感慨不已。

当飞听说后,对公司、对老板的感激和衷心油然而生。当天晚上,飞是彻夜难眠,他一直在思考困扰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不停地问自己,我有什么优势吗?我有更想做的工作吗?这时他才真正地发现,其实自己最想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而自己的优势就是对工作的热情,对他人讲诚信,给人一种靠得住的印象。想清楚之后,压在飞胸口的一副重担终于放下了,他继续留在阿里巴巴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着。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感恩文化首先强调的就是对员工感恩,然后促动员工对企业感恩,进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马云的眼里,其实要想建设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恩文化并不难,只要企业有心去做,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云深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是企业创新的主动力,是企业不断壮大的强大队伍,因此阿里巴巴以“衔环结草”“投桃报李”“知恩图报”“感恩报德”的传统美德为出发点,无疑就是兑现当初对员工的诺言。在马云的思想理念中,任何财富都不敌人才。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感恩文化不仅是企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福利待遇,而更多的应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尊重程度。企业应认真建立员工档案,细心地收集员工的相关信息,譬如员工的兴趣爱好、员工的生日、结婚等重大纪念日等,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营造企业内部浓厚的“人情”氛围。而员工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将回报给领导者的更多,甚至于几十倍。

人生忠告

企业须以员工为根本,最大程度地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一分子,公平、合理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而不是把员工看成被管制的对象,视为榨取利润的机器和工具。将凝聚企业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出倍增的振兴效应和强大的文化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8.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关于企业家境界,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三流的企业家是纯粹的商人,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不注重人格形象,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无奸不商”是对其的形象概括;二流的企业家是儒商,既注重利润又注重个人形象,以儒家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为准则;一流的企业家是佛商,创造财富、注重形象,在骨子里还存在着某种普世情结。马云就是一个具备“普世情结”的一流企业家。

2006年,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公司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在中国的全部资产,这让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公司一夜之间身价达到了40亿美元,跻身于中国亿万富豪的行列。

面对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主持人的提问:“这笔交易当中,雅虎和阿里巴巴谁更赚一点?”马云如是说:“我往往很少考虑经济利益,在阿里巴巴有一件事情是永远围绕我们的,我们想创办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我做的任何收购、兼并首要考虑的是,是不是围绕这个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我再考虑经济利益。”

“很少考虑经济利益”,听起来很令人难以置信,毕竟创造最大价值是商人的天职。但问题是,马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个一般的商人。

马云说:我不想做商人,我只想做一个企业,做一个企业家。在我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的目标则是创造财富,影响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

赚钱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我的结果,不是我的目的。世界上会赚钱的人很多,但世界上能够影响别人,完善社会的人并不多,如果想要做一个伟大的公司,就要做那样的人。

在马云看来,微软就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它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星巴克也是伟大的公司,它卖的不是咖啡,而是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对于马云来说,他所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现在不能说是伟大的公司,但也是改变了很多人命运的值得引以为荣的公司。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今天最大的骄傲是什么?很多人说我们上市了、成功了,成为中国首富、亚洲首富,其实我们骄傲的是让几千个人成为百万富翁,我们让几十万家的企业赚到钱,我们让上百万的创业者获得成功。”

一个企业能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能不能走得很远,往往与企业家“最初的梦想”有关。偶然或许可以促成一时的成功,但是具有永续性的成功,却必须有非凡的价值观,或者说一种普世情怀来支撑。

时间回溯到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出现了这么一幕有趣的情况:大会美其名曰“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但放眼望去,与会人员中,尽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只有寥寥数人。在这“寥寥数人”中,就有马云。

当时,亚洲电子商务才刚开始起步,所以主办方不惜重金邀请了毫不知晓亚洲国情的西方专家在台上高谈阔论。这些西方专家侃侃而谈的都是eBay、亚马逊等欧美式的电子商务。轮到马云发言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欧美是欧美,亚洲是亚洲,欧美模式的电子商务未必就适合亚洲实情,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亚洲电子商务的独特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萦绕在马云那颗“外星人”般的大脑。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催生了他自己创业的念头。“我要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马云思索的结果就是:“我要领导穷人,掀起互联网革命,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世界,为小企业谋生存,求发展。”

专注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在当时确实不啻为一种革命性口号。当时风行的美国电子商务的模式,是按照“二八定律”,瞄准20%的大企业,竭尽全力为其服务;而马云决意反其道而行之,瞄准80%的中小企业。

在马云看来,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和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有渠道,有广告能力,而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马云认为,在现在的经济世界,大企业是鲸鱼,大企业靠吃虾米为生;小虾米又以吃大鲸鱼的剩餐为生,互相依赖。而互联网的世界则是个性化独立的世界,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这才是互联网真正革命性所在。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石子,但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混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完全可以与大石头抗衡。

马云创立的商业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它假设中小企业是从互联网中获益最大的企业——因为互联网向他们提供了接触买家的渠道,否则,他们只能在贸易展会上见面,而事实证明,这个假设是极富远见的。通过让这些企业接触到范围更广的客户群,阿里巴巴让它们降低了对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客户的依赖。

马云说:“像沃尔玛(Wal-Mart)这样的大型采购商,曾灭掉了许多中小企业采购商。例如市场上一支钢笔的订购价是15美元,沃尔玛开出8美元每支,但是1000万美元的订单,供应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尔玛取消订单,这个供应商就完了。而通过互联网,这个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悲剧即可避免。由于阿里巴巴的出现,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采购商和销售商都已经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因此,我认为世界已经改变了。我坚信小的就是好的。”

马云之所以选择为弱势企业服务,是因为他的同理心。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他从最底层的市场摸爬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艰辛,以及它们被压榨,被控制的困境。

“我们一直在用互联网帮助中小企业,帮助创业者,帮助弱势群体。走到今天为止,我认为,第一,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不错;第二,我们坚持为中小企业服务没有错;第三,因为中小企业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不能忘掉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十周年会议上,马云如是说。

在入选CCTV十大经济人物年度奖时,说起为何会在短短数年间取得如此发展,马云认为其实这与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有关,那就是做任何事不能带有太强的功利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创业的头三年,即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阿里巴巴几乎没有一分钱的收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的是我们每天收到大量客户的感谢信,这些信件支持我们走到了现在。”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做人的简单道理,在商界依然适用。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团一心为弱势企业服务,这些成长起来的小企业为其带来的回馈如今震撼了世人。

人生忠告

马云说:我不想做商人,我只想做一个企业,做一个企业家。在我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的目标则是创造财富,影响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