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
巴菲特认为,每一位投资者的性格与生俱来不同,但要学会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股市的每一次下跌,都会凸现出投资机会来。
2016年2月29日,巴菲特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尽管股市动**不定,可是他依然在买入股票。他说,1987年市场崩盘后他在买入股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他也在买入股票。他表示,他下赌美国企业长期来看会表现良好,所以越跌越买,虽然当时的股价表现与四、五个月之前相比呈现出“略为疲软”。他坚信,“这个国家不会消失,国家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意思是说对未来充满信心。[1]
最典型的是1974年10月初,美国股市暴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几乎所有股票的市盈率都不到10倍,没有投资者愿意继续持有股票,市场中弥漫着悲观的气氛。
而这时候的巴菲特却高兴异常,他认为这种暴跌凸现出了原来看好的几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他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他就像是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到处都是机会。他以此来比喻说,这时候股市中的投资机会多多,因为绝大多数股票的内在价值都远远超出了股票的价格。如果这时候还不买股票,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从历史上看,巴菲特非常善于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这也正是他成为当今全球首富的秘诀之一。试想,如果他不具备这样的本领,而是在股市涨跌中随波逐流,他还能成为“股神”吗?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72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物价和油价一齐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菲特蓦然发现报刊媒体拥有“收费桥梁”——无论经济形势好坏,任何人都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而且这种媒体在特定地区具有相对垄断权。
看准了这一点,巴菲特从1973年开始在股市中悄悄购买波士顿环球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10年之后,当初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已经上涨了20倍,变成了2亿美元,两份报纸的年利润增长率平均高达35%,堪称一大奇迹。
不用说,当初巴菲特在投资这两只股票时,遭到诸多非议。因为其他投资者纷纷认为,处于这样的股市暴跌中怎么还能买股票呢?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巴菲特却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股市下跌固然是一个需要参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研究个股的内在价值。无论股市宏观背景如何,任何时候都有值得投资的个股。
读过巴菲特相关著作的投资者知道,巴菲特投资股票有几项原则,一是要看得懂的商业模式,二是有利的长期经济环境,三是优秀并值得信赖的公司管理层,四是收购价格合理。巴菲特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在于,别人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点,而他则能通过运用这“四大投资过滤器”来加以遴选。无疑,最终能够通过这个过滤器的必定是好股票。
就拿伯克希尔公司本身来说,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在短短2个月内股价就从每股14.7万美元下跌到每股7.41万美元,恰好拦腰一半。由于主营业务盈利下降、投资亏损,2008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大幅度下跌了77%,于是有人悲叹巴菲特“不行了”。可是,这也未免早了点。
为什么?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的盈利下降确是事实,可是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丝毫损失;并且几乎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岁月里这种盈利能力依然会保持不变。这实际上就是巴菲特眼里的投资价值。
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波动是投资者的朋友。其实,无论是谁都不会反对这一观点,尤其是“喜欢打短差”的中国股民,股市波动更是他们的唯一朋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从高抛低吸中获取回报。如果股市走势波澜不兴,他们反而会觉得索然无味。
然而,巴菲特比这些股民的高明之处在于,每当股市下跌时他敢于投资;而普通投资者往往是在股市刚刚下跌时还敢补仓,当股市暴跌后要么不敢进入,要么就没有资金、只能望股兴叹了。他们信奉的理论是“止损”,而在巴菲特看来,“止损”完全是一派胡言。
在这方面,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得更是一针见血。他认为:“如果你的股票下跌10%,你就不敢增加投资的话,你永远不可能从股市中取得不错的收益。”
区别在哪里呢?这就是能否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所谓止损,实际上就是你把股票买卖决策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股市,而不是股票内在价值,这在巴菲特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有人也许会关心,那2015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出现了严重的下跌,巴菲特有没有回购股票呢?2016年4月30日,他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回答“没有”。他说,原因在于股价下跌还没有跌到账面价值的1.2倍以下,而这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并且他还暗示,今后只有当伯克希尔公司拥有1000亿至1200亿美元现金时,才会考虑回购股票;但迄今为止,还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一水平。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回忆说,他的老师兼朋友本杰明·格雷厄姆很久以前说过一段有关市场波动心态的话,这是他认为对于投资获利最有帮助的一番话。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投资者可以试着将股票市场的波动看作是市场先生每天给你的一个报价。市场先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他的情绪很不稳定,通常只会看到上市公司好的一面,所以会提出一个很高的价格;可是有时候他又会觉得很沮丧,看到的只是这家公司的一大堆问题,这时候会提出一个非常低的报价。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市场先生是来为投资者服务的,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受他的**,反而被他控制住。投资者要利用的只是他满满的口袋,而不是他像草包一样的脑袋。如果你被他愚蠢的想法所吸引,那么你的下场可能会很惨。
巴菲特总结说,市场先生理论给他的教诲是,投资股票的关键在于考察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能稳定成长,如果是,就可以去买入这样的股票;这样的机会发现得越早,就越有更多机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股票。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
巴菲特认为,采用“四大投资过滤器”标准来衡量,马上就会看出股市下跌中哪些股票会凸现出投资价值来。如果股市下跌就不敢买股票,这表明这样的投资者不成熟,因为他不善于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1]吴晓喻:《巴菲特:无惧股市下挫,越跌越买》,腾讯网,2016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