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吊诡的是,若持有的股票投资组合价格下跌会影响到保险业者的生存,但若换作是债券价格下跌却是一点事都没有。保险业者所持的理由是,不管现在的市价是多少,反正只要到期日前不卖出,便能按照票面赎回,所以短期内价格的波动并无太大影响,就算是20年、30年甚至是40年后到期,只要我不卖,等时间一到就能按票面金额收回。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
巴菲特认为,每一位投资者的性格天生就不同,但要学会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例如就债券投资而言,只要你在股市下跌中不把债券卖出变成现金,就不会造成实际损失。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与股票投资不同的是,如果你购买的是债券,遇到价格下跌就不用担心,甚至根本不用考虑它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道理很简单,因为无论这些债券是20年还是30年甚至40年后到期,只要你长期持有,到时候就能按照规定的利率换回本金和利息。相反,如果你把这些债券卖出去了,即使马上买进投资价值更高的债券,也需当即列明原来已经造成的相关损失。
巴菲特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要投资者消除伯克希尔公司保险业务因为会计准则规定所造成的误导。根据会计准则,当债券价格下跌时,要以这些债券投资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原始成本来记录账面价值。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许多上市公司账面上记载的投资成本分摊额,要达到债券投资净值的两三倍之多。换句话说,只要债券价格下跌超过1/3,这时候账面上的投资净值就全部消失殆尽了。
当然,这些债券价格今后同样有可能回升,从而在账面上重新反映出投资价值来。但这种价格回升只是一种可能,谁也不能保证。实际情况是,债券价格今后有可能回升,同样也有可能会继续下跌。
现在的问题是,保险公司用于债券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浮存金,一旦客户规模减少、出现流动资金不足,无论这时候市场上的债券价格是高是低都会被迫出售债券,从而使得保险公司的净值大幅度缩水。
这时候怎么办呢?通常有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要求核保部门坚持费率底线,保险费用绝对不能低于预估损失成本和营业费用之和,否则必然会造成业务亏损。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由于同行之间价格竞争激烈,很多业务就会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出现事与愿违,对主业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种办法是无论股票、债券投资是赚是赔,保险费用标准随行就市,以维持现有的保费收入标准。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市场上大部分保险公司只能进行低价竞争。
伯克希尔公司的情形是,由于债券投资净值抵得上保费收入,即使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采取债券摊销成本核算方法,也是所有大型财产保险公司中最强的;甚至于,当债券投资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时,它的竞争优势还会更明显。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问题,那主要是资产与负债项目到期日期不符,仅此而已。因此,依然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
没到期的债券只要不卖出,就不会造成实际损失,道理谁都懂。巴菲特之所以能胸有成竹,关键是伯克希尔公司现金充裕,不必迫于资金压力,这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也有足够的资金抄底,就同样不会有这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