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报表中挖地雷(1 / 1)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报表也是这样。善于阅读报表的人,往往会从报表的数字行间找出蛛丝马迹,发现一些不大为人察觉的“弦外之音”。

2001年8月25日,某上市企业中报公布了。报表显示,该公司2001年上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767万元,净利润为-1654万元;而上年度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8647万元,净利润为2502万元。

仔细分析研究,细心人会从中看出,该公司在会计报表中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企业潜藏着的财务风险。

首先,报表显示,该企业的短期借款中,有一笔4600万元的预期贷款。

该贷款的到期日为1999年8月24日,至此已经过去了2年之久。贷款的出借方是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罗湖支行,年利率为6.35%,属于担保贷款。可是奇怪的是,该公司从来没有办理贷款延期手续,银行也没有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而此时此刻,该公司的原控股股东,已经将该公司97%的股权,转让给了重庆隆鑫集团有限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新股东入主以后,必然要面对这一笔贷款和利息的归还问题,这是一个威力不小的“定时炸弹”。

其次,1999年6月26日,该企业购买了广东万燕集团有限公司42.19%的股权,付出的代价是,5138万元现金,外加广东惠州大亚湾胜景实业发展公司价值4608万元的投资权益,股权出让方是它自己的大股东。

这当然是一项长期投资。在进行这项收购的时候,万燕集团的净资产是6015万元,而到了2001年6月30日,它的净资产则变成了1903万元。

这就是说,该企业的这笔投资,已经累计亏损了(6015-1903)×42.19%=1735万元,加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442万元,公司应该提取4667万元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样一来,该企业的这项投资,实际损失为7844万元。而要命的是,该公司对万燕集团的投资期限为1998年12月18日至2001年12月17日,眼看马上就要到期了,如果届时不续约,那么2001年年末,该企业将无法再享有在万燕集团的任何权益。如果是这样,其投资损失总额就更要“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