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要学得智慧,要有独立的判断,才不致亦步亦趋,落入炒家的圈套。
书评的真正对象是读者大众,竭诚为大众服务,是萧乾30年代在《大公报?文艺》主持 书评的第一要义。他当时发现许多读者“是受着书贾的封面题字如何‘尤为名贵’的指导, 出钱买书的”。这同今天许多读者仍眼盯着图书排行榜,盯着封缠红腰带的“名家推荐”买 书的情形很相似。其实,图书排行榜真有点像水泊梁山排座次,里面有很大的操作成分,常 是商家爆炒的结果,一些拿人手短的学者、作者、批评家,在物欲的驱动下成了商家的帮凶 。
排行榜上靠前的,不一定比稍后的本事大,稍后的多心有不服,岂甘矬人一头,便总想 耍手段窜至前茅。这其实是国人性情里的“交椅”情结。图书排行榜上的书有如交椅上的人 ,巴望着长坐久安,垂涎者则跃跃欲取而代之。
目前的图书市场说健全为时尚早,这就给出版社、书商和作者三重炒作留下极大的空间 。有钞票开路,宣传可以先声夺人,虚张声势;有人情垫道,评家便可失了公允,一味吹鼓 ,纤毫不损,何乐不为。商业化和市场确有其残酷的一面,出版社和书商为生存自然要在图 书市场这口有限的“大锅”里爆炒图书而获利,书作者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以期通过爆炒 把身价定成著名新锐什么的,名利双收。而排行榜就变成了测量这口“炒锅”的晴雨表,炒 家自不会放过。这晴雨表好像炒家眼中不断翻动的股票显示屏,一分涨跌牵动他的每一根神 经。看破了这一层,读者就该别再只盯着这只晴雨表买书了,它实际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读者要学得智慧,要有独立的判断,才不致亦步亦趋,落入炒家的圈套。司机、行人安 全通过路口,免遭生命之忧的秘诀是“一慢二看三通过”,而聪明的读者对图书排行榜上的 书,也要有这么个基本准则,即“一慢二看三掏钱”。慢是不要急着对榜上书先睹为快,一 时即起的冲动快意最易造成冷静之后的失意。从长远考虑,实在划不来。读书本就不是能当 时尚来追的。反之,时尚书则多过眼尘烟,失之交臂不足惜。看得平心静气粗略浏览个大概 ,以认定这书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或真正所需,切忌读书赶浪头,人家读什么你读什么。 事实上,这个浪头你永远赶不上,到头来只能是金钱、光阴双双落空。购物讲究物超所值, 购书是同样的道理。图书排行榜,可把它当成菜谱,要点得经济实惠,恰到好处。点了一桌 菜,东挑西拣,只能造成浪费。美食家讲究食不厌精,其实,真正会读书的人书不一定要读 得多,但一定要精。总之,读书人自己也得有只晴雨表,万不可让排行榜盲目左右,乱了方 寸。
说如今的书评界尚不及三四十年代的萧乾所为并不为过。首先萧乾作为编辑书评自律的 约法三章,今天的编辑、记者已经很难做到。第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赠书。萧乾在上海时 ,每隔三四天,都要冒着溽暑跑两趟四马路,自己出钱挑买回一大摞有价值的新书,然后分 类打包寄给“书评网”的书评作者。这样就斩断了某些出版商及作者为广告效益而伸向书评 家的黑手,保证了书评的公允和质量。而今我们司空见惯的新书首发式,常由出版社一方事 先准备好书送给神通广大的各路记者及书评作者,再配以各种名目的润笔费。各路神仙也是 堂而皇之地收授。以此势必导致许多书评有失公允。第二,不评论自己和好友的书。萧乾先 把自己和老师沈从文的书摒在评论之外,而后又把挚友巴金、靳以的书也纳入不评之列。这 同我们今天的某些小圈子书评、朋友式的客情书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有些掌管版面 的书评编辑有时连最起码的私嫌之利都不避,遑论抵御外部**。第三,萧乾认为保持独立 书评“最重要但也最难坚持的一条原则是:持论客观,不捧不骂”。萧乾始终尊重书评作者 独立思考的智力劳动,从不轻易删改。对于太过尖刻或讥诮的字眼,他会巧妙地做软处理, 同时完全保留作者的观点及批评锋芒。他鼓励评与被评的双方做心平气和的学术辩论,对泼 妇谩骂式几近人身攻击的评论,绝不采用。这三条原则,是萧乾主持下书评保质保量的生命 力的支点,它同样值得今天的书评编辑思之,用之,行之。
到了90年代,还应再加上一个第四条:评论有偿?使不得!萧乾由于在阅读中喜欢上一套 书,就写了篇评论寄给一家报社。文章发表后,出版那套书的出版社两次来函,务请将报社 寄来的汇款单复印寄去,以便他们“照章再寄一份稿酬”。他颇感惊奇,文章是自己主动写 的,并非那出版社所约,何以要再领一份稿酬。他便给出版社回了一信,说:“我写过一些 书刊评论,但从未领过――也不打算领双份稿酬。‘新闻有偿’已够为文化人丢人的了,‘ 评论有偿’可千万使不得!我是真心喜欢这套书才动笔的。我书架上有不少赠送或自购的新 书。我是真心喜欢你们这套书并希望更多的人也喜欢才动笔的。倘若我接受了你们那份带有 ‘贿赂’意味的双份,那就该用我那篇小文去擦屁股。……我学的新闻学告诉我任何言论― ―其中包括书评,如果不具独立性,就不会客观,也就没有一读的价值。而且一本书倘若靠 红包儿来推广,那本书的价值必然会大大降低,贵社出了好书,理应得到承认,何必这样采 取人为的――也不是那么体面(对出版社及评者个人)的办法去推广呢?”
令萧乾伤感和痛心的是,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到他晚年,他所期待的那种职业书评家仍 未出现。他曾经应邀参加过一次书评会议。一问,台下的“书评家”们都是各文艺出版社的 宣传干部。他大失所望,因这么一来,书的评论与广告就混为一谈了。他说,我们需要的是 既有修养又有独立见解的书评家,他们应当像30年代的李健吾那样,既是作家的知音,又是 对读者负责任的顾问。而且人情书评和有偿书评愈演愈烈,媒体记者要靠报社和出版商养活 ,书评写作者也要躲在编辑、书商和作者的卵翼下挣饭吃。出版商收买记者和书评吹鼓手已 是不争的事实。我曾见到某读书报社记者堂而皇之地写到:由于工作关系,我常从出版社白 拿书。白拿了人家的,谈何保证评论的独立、客观、公允。实际上,中国的书评业早已陷入 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与出版界的腐败不无关系,此不赘述。难怪萧乾说:书评的最大障 碍是人事关系。中国写书的人大都只允许你褒,容不得你贬,即使你贬得蛮有道理。一本书 面世,假如谁也不吭声,写书的人倒不在乎;说上一点好话,自然就不胜感激;倘若你历数 一本书的七分好,同时也指出它的三分差,麻烦就来了。有的人甚至会在另外的场合挑眼找 茬,为几个字能结下多年深仇,在你料想不到的时候大做文章。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许多人仍然是宁肯写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文学批评,而少 有人愿干开门见山、短兵相接的书评这一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书评始终是萧乾一生中一个 “未完成的梦”。
21世纪了,他的梦能圆吗?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