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魂兮无我(后改为“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2000年5月21日,一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往生了。他走得那么安详、平和,那么圆 满。
他的家,坐落在北京西城南小栓胡同一所普通的四合院里,涂着深红色油漆的院门已经 很旧。东边两间厢房,是朴老的佛堂和书房。朴老往生以后,书房改做了临时灵堂。东墙上 悬挂的朴老遗像,是他90岁时拍摄的照片,两边垂挂的条幅上写着:“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魂兮无我(后改为“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 觅。”这是朴老写在遗嘱中的一首诗,他豁达的生死观,尽在其中。照片下方摆放着朴老夫 人陈邦织居士送上的花篮,挽联上书“开哥千古”。与朴老同辈的人都称他“开哥”。右首 第一个花圈是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敬献的。
回眸朴老九十三年的生命里程,亦可谓坎坷沧桑历尽,教命佛心不改。朴老早年,帝国 主义的侵略让他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抗战前夕,为反对内战,他发起成立了中华佛教 护国和平会。抗战期间,当战火蔓延到黄浦江畔,他毅然举起红十字旗帜,为救济难民的事 业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主持上海净业孤儿救养院工作时,想方设法,尽全力帮助那些 因战乱而流浪街头以致犯罪的少年。他还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妇女支援前线, 动员和掩护300多名青壮年奔赴前线,千方百计救济和安置难民。1945年,他与马叙伦、许 广平、雷洁琼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发动民众争取民主,反对内战。
1994年,他以耄耋之年发起成立了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来加强中国各宗教团体及其 信徒维护和参与世界和平的事业。朴老还始终关注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希望海峡两岸 爱国爱教的徒众团结起来,以情会友,推诚相与。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仍记挂着台湾的故交 老友,心系祖国统一。
他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佛教口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 ”包括美丽、美化,净化、干净,繁荣、文明、昌盛等意思,“庄严国土”就是要让国家美 丽、干净,繁荣昌盛。这里又有物质和精神的庄严两个方面;“有情”是指众生、人民大众 ,“利乐有情”就是使他们得到正当的利益和快乐、安乐。他积极倡导人间佛教,引导佛教 界爱国爱教,报国家恩,报众生恩,他的这一“人间佛教”的思想,得到广大佛教徒的积极 响应和奉行。他毕生致力弘兴中国佛教,居功至伟。他的勋业才情,道德文章,垂范千古。
朴老的嘉言懿行,赢得广大僧众的尊敬和爱戴。他总把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未来的 繁荣联系起来。21世纪的召唤,激发起他高昂的热情。他愿奉上一片辛勤和至诚,与众生一 起享受无穷的欢乐与光明。他常告戒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须与大众的利益相结合。人的 生命好比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浩瀚的大众海洋里,这滴水才不会干涸。
他每天都要读两遍爱因斯坦“每天的提醒”和陶行知的“每天四问”。爱因斯坦说:“ 我明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 的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没有领受着的东西……”陶行知说:“第一问:我的身体 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 道德有没有进步?”
朴老一生笃信佛教,广结善缘,为国家、社会做了许多善事。“文革”期间,他收留并 养育过被迫害致死的老干部的子女;为支援西藏发展经济,他向援藏基金会捐出自己的墨宝 ;为救助因公牺牲的烈士家属及伤残人员,他在网上拍卖作品,为中华慈善总会集资;为支 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他抱病参加书画义卖活动,并捐资捐字;晚年体弱多病时,他亲自为 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筹集救灾资金。生前他还立下遗嘱,要求他的遗体除眼球捐献给 同仁医院眼库外,(他说自己九十多了,还能写小字,角膜一定好。)其他部分凡可以移作 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不留骨灰,不要骨灰盒。
朴老的佛学造诣精深,《佛教常识问答》等著述深受佛界推崇,再版多次,流传甚广。 他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精湛深入,在诗 词曲和书法方面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 。书法作品更是俊朗神秀,独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他的案头要求题字的信函经常堆积如 山,国外许多佛教徒和学者,也都以能得到朴老的一幅墨宝为幸事。
朴老往生以后,佛众咸悲,哀思绵绵。此时此刻,我又不禁回想起1995年受《普门》杂 志之托专访朴老时的情景。那一次短暂的访谈,将使我终生受益。朴老用极其浅白的文字阐 述出相当深刻的佛教妙谛,使我的心灵滋润了一次永难忘怀的佛的恩泽。朴老的一生以教为 命,竭尽所能护持佛法,发扬人间佛教的理念。他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他这颗澄澈殊胜的 佛心,将永留世间,普照徒众。愿我们都能以朴老的德行操守为楷模,永作佛光瀚海里的一 粒沙尘,佛国净土里的一片绿叶,佛海波影里的一颗水滴,感怀佛恩,把自己的信仰、理念 和心性献与佛陀。
(原载台湾《普门》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