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主席
一个人自私的思想减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
一踏进朴老的书房,顿觉和煦的春风扑面而至,甚至觉有一刹那的灵光闪现。我见朴 老起身,绕过宽大的书案,赶忙迎上前,握住老人那又绵又厚的手掌,说是《普门》杂志委 托我来采访。朴老拉着我的手,笑着说:“我知道那个杂志。等你的时候,我正给慈惠法师 写字呢!”朴老走到书案前,拿起刚刚写完的书法字幅,颇有兴致地诵读起来,声音朗朗, 和谐悦耳:“松高千丈舒千臂,花号文殊放紫光。坐对莲池观九品,故应合掌礼莲王。”边 款题写:“游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书所见,有雪松枝叶分张,状如千臂观音。有非洲兰名曰文 殊,开花紫色。池中有莲花,大如车轮名王莲。”朴老连声称此松、紫兰生得奇绝有趣,极 有佛缘。
语默动静体安然
我一下子喜欢上面前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分明从他的脸上读出佛心即是慈悲,一念净 心,顿超佛地,真是“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我告诉朴老,《普门》杂志19 93年第168期专辑《琉璃人生――九霄云外有神仙》上,我撰写了我的恩师萧乾先生的心情 。按中国传统计九不计十的算法,朴老今年适逢九十华诞。想问他此时的心境感觉如何。朴 老说,自己已经九十,还要争取多活,为佛教、为众生,多做一些贡献。几年前,前苏联有 个和平代表团访问北京,65岁的团长跟朴老聊天时,说准备活到150岁。当时已逾八旬的朴 老马上表示乐于奉陪。
朴老是在大学念书时,受到一位信佛的老师的教益、指导,开始研习佛法,治求佛道的 。当时他只有20岁,一吃素就是七十年,始终从事着佛教的事。朴老对我说:佛教的工作特 别多,根本做不完。学佛之后会有一种转变,就是报恩的心较多。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 是无法单独活下去的,一定要受到许许多多的人,包括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的恩惠。是他们 的思想、智慧和劳动所带来的恩惠,使众生得以生存下来。所以佛教徒除了要报父母恩和国 家的恩,最主要是要报大众的恩。实际上,正是这样一个朴素的“报恩思想”,推动着朴老 在佛学人生的道路上朝前走。朴老甚至把自己的一个斋名叫做“无尽义”斋,表露的就是这 个思想:报恩的情义是无穷无尽,报不完的,实在是这恩太重了。
万法皆由因缘生
学佛对一个世俗凡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陶冶性情,是净化心灵,还是提高自己 的德行节操?朴老认为,这个世界是宇宙万有集合起来的,不是一个神或一个上帝创造的, 而是各种因缘聚合的结果。朴老特别强调一个“缘”字,广结善缘就是普遍建立良好的关系 。
释迦牟尼佛对因缘有个解释,叫“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有客人就有主人,有主人就有客人;没有客人就没有主人,没有主人就没有客人,一切 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样东西都是因“缘”生起的。比方说一个生灵吧,什么叫生灵, 许多事物集在一起才叫生灵,这是有许多条件的。一棵树,它要有种子、有根、有枝、有叶 ,才称其为树。离开这些,也成不了树。另外,还要有土壤、阳光、雨露、人工的栽培等条 件,它才能生存。没有这些条件,树也就没有了生命。是呀,什么东西都是缘起,一滴水, 一道小浪波,是和大海同体。一切的动向,甚至包括宇宙万法都是同体,若能体会“缘起” 的道理,人才能生出一颗慈悲喜舍的心。
参悟佛法妙胜意
遗憾的是,有些人一提到佛教,就说是消极遁世的,四大皆空、与世隔绝。朴老感到难 以理解,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佛教说成是封建迷信,简直莫名其妙。朴老不由得提高了嗓音 说:“‘迷信’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佛教徒发明的。迷信的对面叫正信,正确的信仰。错误的 信仰才叫迷信。”
那么日常生活中,人该如何参悟佛法的殊胜妙意呢?朴老觉得,佛教的思想主要是利益 众生的思想,视众生痛苦为我的痛苦。朴老很赞赏瞿秋白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无常的社会 观”。“无常”就是指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久存在,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远不变的。
现在的社会已经步入商业时代,许多青年人过于注重奔名逐禄和物质享受,贪慕荣华富 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忽略了佛家的修行炼性与立德的理 念。这种追求世俗浮名的价值取向和佛家超越各种生命意欲的思想是相悖的。我就此请教朴 老,年轻人该怎样觅得身心的清净和心性的稳定,以一颗大慈悲的心面对现世人生,达到摆 脱人生烦恼的涅 境界?
独向人群味寂寥
朴老沉思了一下,说现在不少青年人惟利是图,只看钱,很无聊。这样的人生观实在没 意思。人还是应帮助别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人也会因此而有价值、有乐趣。他记起自己 年轻时,有次在火车上巧遇故交挚友,本以为可以像从前一样开怀畅叙,谁知那位朋友满嘴 都是生意经,如何投机、赚钱。三等车厢里的乘客吵吵嚷嚷,莫不如斯。年轻的朴老思想一 下子凝住了,心里很痛苦,只好在嘈杂的喧哗里,以一杯浓茶浇去寂寞的灰心冷意,就此与 昔日好友分手,从此不再往来。他还记得当时写过一首灰调子的诗,抒发心灵深处的苦楚: “冷意初凝借茗浇,重围袭耳语嘈嘈,空山践约知何日,独向人群味寂寥。”
对于当代青年的思想品行,重要的还在于身教和言教。“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 寺,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朴老很欣赏新加坡的做法,宗教在学校里是必修课,一个学 生可以选择上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的课,但是必须从中选修一门。朴老认为这很好 ,青年人应该有个信仰,大凡宗教徒多能自己约束自己。朴老是提倡建立人间佛教的,“佛 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人学佛,首先是要把人做好,人都做 不好,还成佛吗?一个人自私的思想减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人往往是被自己捆住的。 朴老说他这一生学佛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头提到的“报恩思想”。这个种子是深深埋下了。 佛教讲生生报恩。有了这种觉悟的认识,朴老才能淡泊名利,生活上力求简朴,因为他总觉 得有报不完的恩,享受多了,心里会不安。
无欲无求度晚年
朴老晚年生活安排得很规律,晨起散步,自我按摩保健、佛堂念经、书房看书、磨墨展 纸、挥毫做诗,无欲无求。朴老目前担任着中国佛教协会主席,感到两岸佛教界的交流还有 待加强。佛教事业的发展,人才很重要。朴老感到我们佛教人才很不够,佛教杂志办得水平 也不高,希望能得到《普门》道义上的帮助,并多提些批评意见。
时间过得好快,采访要结束了,我请朴老对《普门》的读者说几句话。朴老说,《普门 》办得很好,非常钦佩。自己虽然90岁了,还总想着提升自己,坚持每天读书,所以就把教 育家陶行知教导学生的话送给《普门》的读者:每人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看看你,第一, 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道德有没有进步?
(原载台湾《普门》199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