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你以为的未必就是你以为的(1 / 1)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对于我们“非黑即白”的二维论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以往习惯的推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善就是善,恶就是恶,难道还有中间色和缓冲带?

这个可以有。

或者说,黑白、善恶间都有一个临界点,就像太极图,始终是阴阳互依;就像天上的月亮,月盈结束的一刻就是月亏开始的一刻。

善缘是了凡一生最大的缘,“积善之方”也是他在《了凡四训》中着墨最多的一章。他告诉儿子天启,改造命运并使其由坏转好,仅靠改过还无以完成,接下来最需要的是积善和积德。

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了凡旁征博引,现身说法,不惜用十个事例作为他的论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积善之后的神奇效果。最后,他总结道: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是更细致分类来说,那么做善事也是有真有假;有直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不是;有偏有正;有一半有圆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这些表象和内里,都要仔细加以辨别。如果做善事而不知探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夸多么有功德,那就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白费苦心,毫无益处啊!

了凡不仅故事讲得好,道理提炼得也到位。面对儿子似懂非懂的眼神,他又将关于善行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八对关系逐一说明。

比如,怎么辨别真假呢?元朝时,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佛家讲善恶报应,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人到哪里,影子也到哪里,永不分离。这是说行善定有好报,造恶定有苦报,可为什么现在一个行善的人,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呢?一个作恶的人,他的家反倒发达得很呢?佛说的报应又凭据何在呢?这岂不是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的老话?

中峰和尚答: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蒙蔽,这颗灵明的心没有洗除干净,因此,法眼未开,反认为真的善行是恶的,真的恶行是善的,这是常有之事;并且看错了,还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老天的报应出了问题。

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哪里会弄反呢?

中峰和尚就叫他们把自认为善的、恶的事情统统说出来。

有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让是善。

中峰和尚答:你说的不一定对喔。

另一个人说:贪财是恶;守正是善。

中峰和尚又说: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喔。

其他人也把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之行讲了出来,中峰和尚还是说:你们说的不一定全对喔。

众人越听越糊涂,不约而同地问:那究竟怎样才是善?怎样才是恶呢?

中峰和尚不紧不慢地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如果你做的事情对别人有益,哪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只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哪怕是以礼待人,也都是恶。一个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是公,公就是真;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发自内心的善行,是真;走走过场的善行,是假。还有,为善不求报答、不露痕迹的,是真;为达某种目的,企图有所回报的,是假。

比如,怎样辨别端曲呢?现在的人,都喜欢老实巴交的人,古时的圣贤却宁愿欣赏志气高远,坚持原则的人,因为这种人才有担当,有作为;那些看起来谨小慎微却毫无用处的好人,虽然街坊四邻都夸他是善人,但因为他们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所以在圣人眼里,他们反倒成了伤害道德的“贼”。所以啊,世人认为的善恶有时候刚好和圣人相反。这就要求我们,要想积功德,绝对不能被耳朵喜欢的声音、眼睛喜欢的景象利用,一味跟着感觉走;而是必须要在那些起心动念的隐微地方,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干净,不能让邪恶之念污染心灵。

再比如,怎样辨别是非呢?春秋时的鲁国订了条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国抓去做奴隶,如果谁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能到官府领赏。子贡仗着自己是大款,赎回被抓的人后,却不肯接受赏金,说,奖金就免了吧,我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为了行善。孔子知道后,不高兴地说:这件事子贡做得不对。圣贤做事,是为了把世风变好,以此教训、引导百姓争做好人,绝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觉得快意去做。现在,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如果受赏就是贪财,那么,那些不想承受贪财之名和囊中羞涩的人,谁还愿意去赎人?你们看子路就有脑子,他遇到一个人跌进水里,救上来后,人家送一头牛来答谢,子路欣然接受。这就是风向标啊,你们想,见义勇为还有奖金,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冒险跳进河中去救人呀。

这两件事很有说服力,用世俗眼光来看,子贡做好事不求回报本属义举,子路救人收礼,似乎有些黵卷,孔子却厚此薄彼,这可不是孔夫子老糊涂了,而是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效果,还要讲究是否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影响,还要观察长远的是非;不能只论个人得失,还要跟踪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现在做的虽是善事,但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那就还不是善;现在做的虽不是善事,但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助人,那就实在是善。

此时的了凡,已经说至兴头处,他进一步详论下去:有人宽放坏人,虽是一时义举,体现了治病救人的胸怀,但有些坏人被宽放后,反而变本加厉,坏事做得更多,最终害人害己;如果当时不宽放他,而是给他儆戒,让他悬崖勒马,反倒成就了他。不宽放坏人,是非义,使坏人不再犯罪,又是义,这就叫非义之义。除此之外,还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和非慈之慈,这些问题,一旦没看清楚,没想明白,没做到位,就会事与愿违、落得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结果。

了凡的这番话,不亚于一篇有理有据有思想的培训讲义,其间的善恶辩证法发人深省。印象中原应泾渭分明的善与恶,却还时常面临着如此模糊的界线。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流传的一则笑话:老大爷站在火车站台上,火车马上就要开了,可老大爷仍没上车。列车员见状,费了半天劲才把老大爷推上车,他一边擦汗一边对老大爷说,多悬哪,差一点您就上不来了。没想到老大爷生气地说,你怎么不问一声啊,我是来送站的。

有一只小海龟从水中游上岸看风景,正好被一只老鹰看见,鹰即俯冲下来要叼小龟,此时有个人看见了,就赶跑了鹰,并护送小龟回大海。实际上这只小龟是侦察龟,其余在沙滩上的一群小龟没见侦察龟回来,就都上了岸,此时一大群的鹰看到了,全部俯冲下来。

这段文字是2008年贵州省的高考作文材料,充满了善与恶的辩证关系。人类的一次貌似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行为,却严重破坏了海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使其惨遭全军覆没之祸。这也恰恰印证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常说的那句话:“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生活中的“塞翁失马”故事比典故中的还要曲折和复杂,“好心办坏事”的教训也一次比一次惨痛。很多人为祈福放生,结果,被放生的精灵不但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夭折甚至演变成生态灾难,还催生了一条非法捕捉动物的产业链,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留下了一个直观的注脚。

善恶之间存在的辩证法,就是时刻提醒我们从善的起点出发时,不要忽略中间的过程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因为,在这个眼见也未必为实的时代,你以为的未必就是你以为的那样,而是很有可能被表象迷惑了双眼,所以,如果不从一个完整的时间轴去观照一件事情的话,再美好的初心都可能由于失准的操作和不当的演绎而变了味道,走向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