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很晚很晚,我才懂得一个道理,对于活物,不可任意摆弄(1 / 1)

最仁慈莫如让它们自由地生活着。鼓励它们去斗自己的同类,剥下它们的皮去装饰墙壁,其残酷并不亚于把它们的后腿剁下来饱餐一顿。

前苏联著名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论及散文时曾有过一段精妙的论述,他认为“文学最高、最富魅力的现象,其真正的幸福,乃是使诗歌与散文有机地融为一体,或者更确切地说,使散文充满诗魂,充满那种赋予万物以生命的诗的浆汁,清澈得无一丝杂质的诗的气息,充满能够俘虏人心的诗的魅力”。

萧乾散文正有这种诗韵,这种魅力。因为他明白,诗歌比散文更崇高,在一定场合,散文可以含有大量的诗意,反之,诗歌倘若渗进散文气味,那会下沉化为白开水。他晚年创作的无论饱涵象征意韵的精妙短篇,还是普鲁斯特式追忆以往的长篇省思散文,都是在以一个诗人的心灵去感受人生的流逝,以哲人的眼光去审视岁月的蹉跎,把自己沧桑的人生体验、传奇的生活历程和睿智洞达的思想,化入俊逸舒展,厚重凝练的文字时空,由心底托出一颗虔诚睿智、挚情热烈的灵魂。

这些潇洒恢弘、富有哲理色彩的散文,儒雅而不失诙谐,俊逸而不失清新,以舒曼悠缓的调子,表现他独特的人生体验,感情深沉细腻,在淡泊宁静处透出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力度,将生命的体验和美学观照融为一体,充满诗的意境。他的散文大体上算是学者式的,并有着英国式的随笔的优美洒脱,又流露出亲切的豪爽与深刻的俏皮,这自然是他活泼好动的天性使然。从他的散文分明能读出一位幽默风趣、满腹学问而饱含童真的老人,在绘声绘色地谈天说地,忆述自己心灵的里程,描画历史的留痕,在散文的叙述笔调和内在情感力量的表现上,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风格。我总能从他脸上读出一种深刻的顽皮,文风如人,他的散文也如斯。像《负笈剑桥》追忆的是他40年代求学剑桥的情景,以舒缓感怀的笔调描绘了剑桥幽美的自然风景,雄伟的中古建筑,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剑桥大学探求科学真理的学术气氛,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读来令人神往。

萧乾早年写小说有浓郁的曼斯菲尔德韵味,笔触轻灵飘逸,文字色彩素雅,充满了诗意。他晚年最擅长写的是追忆往事的散文,它们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清亮、晶莹,没有峰回路转,也没有柳暗花明,只是舒缓地从心底流出,具有无穷的魅力,不由得引人追踪下去,与他一起抚今追昔,感叹岁月,反思历史。

恬静的晨曦,辉煌的薄暮,自然带给他和谐与庄严,流溢出绮丽的智慧。阴霾的云层,森凉的**雨,同样会激发他创作的灵光。哪怕自然界的一只昆虫,溪谷里飞溅的一朵小水花,都会被他赋予无限的生命力。他善于把对现实生活的细腻感受,内心的瞬息灵悟,加以提炼,抒写成精巧的随感式散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达到一种“大巧之朴,浓后之淡”的美韵佳境。

《欧行冥想录》是萧乾1984年重访欧洲时的收获,共分7小节,每节多在开首回忆如烟往事,然后写今日欧洲物质、精神各方面的变化,再从历史的变迁中得出针对国内的启示。如第一节“久违了,欧洲”开头写了二段战云笼罩下令人心惊魄动的黯淡情景:巴黎圣母院里默祷的人们,敦刻尔克撤退的大兵,随即笔锋转到写40年后的慕尼黑,已由一片废墟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繁荣、灿烂的城市。历史的启示是:逞强称霸,妄图奴役旁人的,莫不一败涂地。世界最终是属于勤劳诚实、正直善良的人们。

“‘永至不忘’之二”是写他在慕尼黑参观“纳粹兴亡展”时,感慨德国人没有忘记那段恶魔疯狂屠戮的历史,而且展厅进口处就迎面写着“永勿忘记”。这个展览就是为了要让德国后世子孙永不忘记,不再重蹈覆辙。他由此想到中国也应为那史无前例的灾难,修个永久性的纪念馆,好让人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汲取教训,确保悲剧不再重演。用德国人的深刻反思历史来折射国内,可谓用心良苦。文章虽小,内蕴十足。

《文明之道》更是以两桩小事来表现当时西德、英国、挪威的社会文明程度,并提示国内的公民纪律也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跟上去才行。紧接着,他还在“两个挂钩,一种作用”中,从慕尼黑一家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国内的企业改革提供了自己的设计:企业严格分工,大力依靠社会力量。

《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笔墨老辣,优美洒脱,富于睿智。它简约描述了萧乾所走过的创作历程、生活轨迹。他把自己喻为一道小小的波浪,它的寿命虽短,大海却是永恒的。他愿把生命的全部奉献出来,直到最后一滴。《在洋山洋水面前》写他漂泊异邦恋国怀乡的情结。离开祖国7年里,他的心没有一天离开过故土。游子的心好比一只飘**的风筝,不管飞得多么遥远,根却始终系在生养他的土地上。我正是从这里觅到了他在洋山水面前的心境,其实,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大都如此,他们的灵魂深处自始至终深埋着民族感情的种子。剑桥绮丽的湖畔景色,浑厚妩媚的多瑙河风光,瑞士的清山秀水,都不能使他忘却祖国,忘却黄河,忘却古城。

用记忆的手抚摸自己的童年,在与猫狗的亲情中和善良可爱的活物身上,交织出希望与失望、欢欣与感伤的人生回忆,并赋予活物以灵性,通过它们表现人性,是《透过活物看人生》的主题。自幼喜欢捉弄活物、亲近自然的萧乾,总能在纯真自由的活物身上悟出人性的道理。叫“花儿”的猫,叫“黑儿”的狗,让他感到过一种可贵的品德,蜻蜓和蝴蝶纤细的腰肢,好看的色彩,最早培养起他的一点审美意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从活物的天性里觅出了人类的弱点。他说很晚很晚他才明白一个道理,对活物不可任意摆弄。最仁慈莫过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鼓励它们去斗自己的同类,剥下它们的皮去装饰墙壁,其残酷并不亚于把它们的后腿剁下来饱餐一顿。这何尝不是讲给人类自己听的。人类制造的战争,政治风暴中丧失人性的自我毁灭、自相残杀,那残酷要远远超出剁去青蛙的后腿。

他早年在不少小说里,以诗的笔调写过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生灵,其实那些都是一颗颗单纯澄澈的灵魂。如《蚕》、《俘虏》、《小蒋》、《花子与老黄》等。读《透过活物看人生》,总令我耳畔萦绕起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地那首著名的《四季》大协奏曲,我仿佛看到所有的活物都在这优美的音乐节奏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那是它们自己的节日。人类能有自己自由的节日吗?

《在十字架的阴影下》称得上行文漂亮、潇洒俊逸,他把自己同基督教的感情渊源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盘托出,既流露出他人性化的宗教思想,本身也带着强烈的宗教情感,并打上了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烙印。他从心底一直希望把人格化了的上帝与纯美的自然结合起来。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境界。

《跑江湖采访人生》则像史诗一般追忆了他作为旅行记者采访人生的壮丽生涯。它真实记录了一个笃爱新闻事业的老报人艰辛的成长奋斗历程。他以记者的正义感和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用一管真诚的笔饱蘸心血写下了劳动人民的悲痛疾苦,为冤狱者伸张正义,真实观照反映出民不聊生的旧中国急剧动**的社会生活;写下了欧战风云中的壮观场面和体验思考,洋溢着执著的爱国情怀。他深刻地站在历史交汇点,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人类生活的许多层面,诸如战争、政治等,进行哲学高度的评判,令人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