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文学样式在实际上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要远比一般诗歌、小说和散文多。过去把它归于散文之下,我认为可以让它独立于小说、散文之外,形成一个独立的品种。
1949年以后,萧乾像大多数国统区来的知识分子一样,带着一种浪子回头式的赎罪心理,决心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种心情从他这一时期特写的题目就能感觉到,如《生活在怎样伟大的时代》、《我骄傲作毛泽东时代的北京人》、《我决心作毛泽东文化军队里的一名战斗员》、《时代正在草原上飞跃》等。
1949年10月,萧乾被任命为英文刊物《人民中国》的副主编兼社会组组长。随即,参加了对妓女、旧警察、乞丐和流氓的改造工作的采访报道。用他的话说,他当上了“人民的吹鼓手”。他说他从妓女的改造中懂得了为什么要革命以及革命就是解放的道理,因为他看到公然存在了上千年的妓女制度,瞬间即被共产党的人民政府毁灭了。那些在鞭子和饥饿逼迫下,出卖肉体供嫖客泄欲的本性善良的姑娘,被救出火坑,获得解放。他根据采访来妓女血泪史,写成一篇英文特写《她们重见天日:北京妓女的改造》,发表在1950年3月号的《人民中国》上。
1950冬,萧乾赴湖南采访土改运动,赶写出大型特写《土地回老家》,旨在通过具体事例,向世界广大读者描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那场斗争,并用事实说明运动期间各个环节的政策以及土改后中国农村必然起的巨大变化。萧乾后来说:这东西写得十分粗糙(是照着土改手册和文件写的),没什么艺术性可言。它所以受到那样注意,无非是由于当时地球上各个角落都渴望知道中国的土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这个特写提供了一幅比较具体而完整的图画……尽管粗糙,这毕竟是我解放后第一次的习作,带着自我改造的迫切要求采访来的。一个多月的工夫,我同福全滚在一张木板**,房子四面漏风,一个清晨醒来,发现我们两人的被子上覆盖了一寸多厚的雪。回到北京突击写稿时,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让全世界读者看到中国土地改革的政策是多么英明而严谨,阶级路线多么科学而明确。而且除了个别有血债的地主,对一切人都给予出路。全文并不着眼于人物的塑造或气氛的烘托,而是图解般地交代政策的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它并不是文艺作品,而是根据村子里几个典型人物构成的连环图画——一本土改手册写成的。
《土地回老家》是萧乾先用中文写出,然后逐章翻译的。全文尚未完成,英文版《人民中国》就开始连载发表,从1951年3卷8期一直登到4卷3期。登完便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了英、俄、印尼三种外文译本,接着即被译成日、法、德、捷、波、缅、印地和乌尔都等11种文字,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953年,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土地回老家》,另收了其他几篇有关土地改革的文章《生活在怎样伟大的时代》、《在土地改革中学习》、《李媛的一生:一个湖南农民的翻身》、《我认清了阶级》、《黄友毅回家》以及一组反映“土改过程”的图片。其中发表在1951年3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在土地改革中学习》,还受到过毛泽东的赞扬,他做了这样的批示:“3月1日《人民日报》载萧乾《在土地改革中学习》一文,写得很好,请为广播,发各地登载。并可出单行本,或和李俊新所写文章一起出一本。请叫新华社组织这类文章,各土改区每省有一篇或几篇。”(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70页)。另外,萧乾所拍摄的一张翻身农民焚烧地契的照片,曾在第一、二届全国摄影展上展出过,还被印在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上。
《土地回老家》是了解中国土地改革进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在写作风格上,它自然不同以往,也算不上是文学作品,将新闻的真实和政治宣传结合在了一起,从对外宣传的角度来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英明,共产党土改政策的深得人心,描述了取得土改斗争胜利后农民的欢欣鼓舞。1953年4月18日,萧乾写信给《土地回老家》的日文译者宫崎世民先生,说明了写作的实质:
“本书中所写的远远赶不上生动活泼的现实,然而所描述的内容关系到新中国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方面——土地改革。从这方面,人们可以看到黑暗、贪婪、残酷的旧中国的缩影,以及新中国在农村交替转化的具体过程。同时从中也可以瞥见新中国的轮廓——从个体转自集体的过程。”
“我相信日本人民对本书中所描述的黑暗、贪婪和残酷是熟悉的,他们对此也同样地感到愤慨。不仅如此,我还坚信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的推进下,英勇的、刚毅的日本人民,必然也会突破黑暗,向着光明,向着和平,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1952年,萧乾还用英文写了另一篇特写报道《一所天主教大学的变革:由为帝国主义服务到为人民服务》,发表在同年第4期《人民中国》。它以第一手的文献资料,揭露帝国主义者如何把这所天津的天主教会学校变成了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而解放后,共产党的中央人民政府使这所大学获得了新生。最有意义的变化莫过于发展了天主教徒学生和非天主教徒学生间的团结、友谊,弥合了过去横在他们之间的那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现在,他们有了同所有新中国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1953年,北京外文出版社要出版巴金的抗美援朝特写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巴金指定由萧乾负责此书的英译,并让他全权删节,不要照搬。萧乾考虑到对外宣传的特殊需要,删节近半。萧乾译的这本《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的英文本于次年出版,内收《保卫和平,保卫朝鲜的母亲和孩子》、《平壤,英雄的城市》、《朝鲜战地的春夜》、《一个模范的通讯连》、《起雷英雄的故事》、《青年战士赵杰仁同志》、《爱的故事》、《向朝鲜战地的朋友们告别》。这些特写作品饱含着对中国人民、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写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
1955年,萧乾向作协党委提出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以进行创作的请求。1956年春,作协安排冰心和萧乾脱产去学习马列主义。他努力想改造好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真正成为新社会的一份子。尽管他这一生中始终不喜欢理论这“地图”,可还是强迫自己日夜抱着《辩证唯物主义》啃读。同时,他计划花三五年的时间,深入开滦煤矿体验生活,写一部描写开滦矿工同英帝国主义者进行斗争,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实质的长篇,以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气魄和力量。他打算先写个电影剧本出来,再改写为小说。但不久,《人民日报》派他去当文艺版顾问,作协又委任他当《文艺报》副总编辑。他的计划落空了。
这年9月,萧乾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写出特写《万里赶羊》和《时代在草原上飞跃》。《凤凰坡上》和《人民教师刘景昆》两篇特写也是这期间写的。《凤凰坡上》以精细的笔墨,通过描写渤海海滨凤凰坡集体农庄生产的发展和农村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反映出中国农村崭新的建设面貌,表明集体农庄适合于社会主义的初期发展。这篇特写生活画面广阔动人,而又蕴藉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时代在草原上飞跃》是萧乾采访内蒙古依勒利特(胜利)牧业合作社的纪实报道,以典型的事例真实表现“草原飞跃”的情景。草原牧民翻身解放以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豪迈理想,蒙汉之间仇恨的深沟不复存在,“时代在这十年里跑的速度比过去几千年快多了,在历史的楼梯上,它跳了好大一步,牧民们眼看就要飞跃到电气化的社会主义社会”。整篇特写文字朴实,所截取的画面生动感人。深广的主题,与隽永的意境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人民教师刘景昆》是篇人物特写。萧乾从刘景昆的教学实践入手,以具体事实论证他那套“结合实际——生产——生活”的教学法。这是位教化学的老师,孜孜不倦地钻研,教学注重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萧乾还注意透过一些生活琐事,来表现刘景昆高尚的品行德操。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虽已年过六旬,仍尽头十足地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出力。
《万里赶羊》是篇生动感人的特写,萧乾的主要意图是要把赶羊的缘起和一路的艰险尽量真实地传达给读者。他像过去一样,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在鲜明的背景上勾勒人物群像以表现时代精神。一只小小的赶羊队要把1000多只天山羊从遥远的新疆“吆运”,即人赶着羊走,先到乌鲁木齐,而后再装汽车、搭火车运回内蒙。路途的艰难,任务的艰巨可以想见。他正是抓住了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通过描写赶羊队成员与各种自然障碍搏斗时的紧张气氛、思想情绪以及心理活动,表现他们高尚的品质和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他们刻尽职守、不畏艰险,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勇往直前,敢于牺牲,体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反映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萧乾为了让这万里赶羊的事迹本身感人,除了糅进一些“再现性”的想象,只用平铺直叙的叙述语言,于平淡、朴素中表现伟大和崇高。
1957年,萧乾被打成“右派”,失去了写作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