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轰炸却恰恰使英国人民抱成一团,攥成一个拳头。我就用日记、通讯以及散文特写的形式,向国内读者报道着这个民族大难前的精神面貌。
《血红的九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1940年9月伦敦遭德国空军大轰炸以后的情景,以及由于英国政府不重视防空战备和人民普遍存在轻敌思想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萧乾从轰炸后伦敦惨景写起,以大轰炸前的情况为对照,警告人们对战争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防备。可在“煞神没认真光临前,就是放了警报,壕里也仍是半空着,正如防毒面具还是少数人的随身装饰。”没人相信纳粹轰炸机会对这么古这么美的大城市下毒手。所以,“战虽宣了一年挂零,对伦敦八百万市民,这半个月还不能不说是场突来的噩梦”。
“噩梦”惊醒了伦敦市民,可政府还认为挖深壕没有必要。事实上,正是由于政府缺乏警戒和战备,才造成此刻的惨状:昔日繁荣的牛津街被炸得稀烂,幽静森凉的大伦敦如一“中古僧院”,安全感的幻灭,遍及全伦敦。萧乾通过轰炸前伦敦充满“安全感”和轰炸后这种安全感消失的对比交迭描写,提醒人民现在是战争状态,不能再麻痹酣睡,要加强战备。《血红的九月》分六节从几个不同方面报道反映德国的轰炸给伦敦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深刻表现了伦敦人民在轰炸噩梦中吸取的“血红”教训。
萧乾是位高超的艺术剪裁师,他巧妙地把六组分镜头组接在一起,画面更迭错落,场景变换有致,似在放映一部新闻纪实片,在战争气氛的渲染和战时现实问题的关系中,启示人们从死亡的恐怖中振作起来,投入战斗。
“十三个月来,我观察着善与恶,忧与喜的交流,少年的激奋,中年的镇定,一个民族的灵魂各面,如走马灯般晃着,如怒潮般澎湃着。”《矛盾交响曲》就是对战时英国民族灵魂各面的素描。萧乾想认真画好这幅“英格兰”画,可不知怎么落笔,因为“这是个矛盾的时代”。他通过描绘一幅幅真实的写生素描,把战时英国充满矛盾的社会生活现象表现出来。
首先,“这是个英雄时代”,“一座平民住宅眼看倒下来。十个壮汉用胳膊硬托了三层楼,让救护队在瓦砾中抱扶老少。”一个戏班子巡行二千多哩为军队作义务表演;一位年近七旬的义勇救护员,为救邻舍失去了右眼;某城防空壕里,还有个四岁的管理员;伯明翰一位不露名姓的古怪善人,沿着几条穷巷按户往信箱里投金镑票;布瑞斯陀一个老樵夫,每周末把工资中剩出的十先令交给红十字会。这是战时英国的主旋律,普通的人,不平凡的壮举,体现了英国人民崇高的责任感,急公好义的精神和壮烈的英雄气概。
写好一个人物,在于刻划他的灵魂。对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她的民族精神。“英国人是个好幽默的民族。在危机中,他们喜欢用幽默来表现镇静、沉着”。萧乾截取了几个典型体现英国人这种崇高幽默感的事例,突出表现他们的镇静、沉着、乐观、自信。例如,《泰晤士报》上有读者提议“马奇诺防线应遍种玫瑰,以示杀敌不忘自然美”。屋顶被炸开,屋主说“这可能揭破了个谜,原来冬天苍蝇藏在那儿”。一个空场被炸出个坑,第二天就有人把碎砖排齐,坑缘上栽几棵绣球花,旁题“‘戈林花园’”。萧乾在修改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萧乾选集》第二卷中的《矛盾交响曲》时,曾加进一段《人生采访》原版中没有的情景:“就在纳粹对伦敦狂轰猛炸之际,女钢琴家缪拉·海斯等一批英国音乐家在市中心的国家艺术馆举办一种‘午餐音乐会’,入场卷只一个先令。大家一边嚼着夹肉面包,一边站在那里(没有座位)听三重或四重的室内音乐。”这种战火蔓延中表现出的闲情逸致,不啻是对德机轰炸的莫大轻蔑,是精神上的示威运动。对比国内,在日本人的恣意**下,中国人太缺乏幽默感。当然,话不能如此说,倘若纳粹真的占领了英国,英国人的幽默也就不会来得这么轻松、随意,而会代之以严酷的浴血奋战。
萧乾并没忘“矛盾”的另一面,战时英国社会的另一番情景,英国人民英雄交响曲中的低调。例如,有几百名英国男子为逃脱军役,征兵法案刚一提出,就到婚姻登记所,一下子速成为“已婚人”,“被炸出的房客正彷徨清冷街头时,房东还拉长了脸催付房租。爱丁堡一个印刷局老板,因为巨厦里收容了三对难童难母,竟起诉说有碍他独居的自由。”这确是矛盾的时代,有英雄、慷慨、仁慈的一面,也有冷酷、暗晦、炎凉的一面。
这篇特写通过对战时英国社会的深刻观察,以一系列具体可感的事实,展示英国最伟大时刻民族灵魂的“各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节奏明快,语言简练,画面感强且富于动感,是这篇特写的主要艺术特色。
《银风筝下的伦敦》则从正面展示英国人民机警、沉着,奋勇抗击德国空军的壮阔场景,表现了英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与纳粹英勇战斗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萧乾先是借助飘满伦敦上空的银风筝这一自然景观,使人猝然感到这是战时的伦敦。是什么力量抵御着希特勒的狂轰滥炸,没使伦敦成为华沙。特写一开头即作了有力的回答:“是那埋伏在全城各角落的高射炮手,放银风筝(汽球)的,和冒了枪林弹雨在黑暗中吹哨的纠察员,救护救火队员们。自然,主要是截迎的战斗员”。这些英国领空的坚强卫土,保卫着伦敦,保卫着英格兰。接着,萧乾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英雄们感人的英勇行为。专门对付定时炸弹的“敢死队”,成天凭了机智和勇敢同死亡开着玩笑。“当伦敦上空在交手时,伦敦地面上,千万机匠把身子半插在地下,耐烦地修整着那些肠肺。”为负责紧急防空警报应运而生的“巡风人”,是又一批英雄,“风打雨淋,他们眼睛不能离开云天。看着弹落,看着火烧,他们担负脚下数百同胞的安全。”另外还有戴钢盔的“纠察员”,他们必须随时准备“挨炸,挨跌,活埋,粉身,压扁。他随时得当干奶妈,产婆,郎中,抬理的,募捐的。”“一个空袭纠察员必须勇如狮,强如阉牛,机警如枭鸟,耐烦如毛驴,辛勤如蜜蜂”。伦敦数万救火员中,已有百余名殉职。这些“无名英雄”急公好义,不怕牺牲,把生的希望留给同胞,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是英国的灵魂和脊梁。
同《矛盾交响曲》一样,这篇特写从另一方面通过几个富有特征性的“画面”,表现英国人的自信和幽默。例如,德国飞机撒下的希特勒劝降演词,成了募救国捐的工具。“红十字会把它们集起,卖一便士或两便士一张……在威尔士某地,行市每张贵到五先令。后来买者太多,幽默的英国人发起了‘一便士一看’”。集资全给军队。大轰炸后,刨掘队从乱砖中发现了一个被埋四昼夜的十四岁女孩,问她痛吗。“仰卧在重梁下的她,还照平常礼数说:‘谢谢先生,我很好’”。没有恐慌、害怕,表现出惊人的沉着、镇定。英国人乐观、幽默的民族性格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即使“在最漆黑的日子里,伦敦还能笑。破屋栋,送奶车,起重机上全悬着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种种谐句”。萧乾在新版中,直接加入了一句恰如其分的议论:“这不仅表现了英国人的幽默感,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结局的信念”。以上这一切,构成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的战斗风貌。
《银风筝下的伦敦》是萧乾特写中的精品,结构精巧,语言质朴而富情韵,白描技法运用得纯熟自然,通过一系列素描,甚至简约的速写,形象而鲜明地反映出战时英国的社会状况和英国人民的精神情绪。
萧乾这期间反映战时英国风貌的特写,还有另外两篇也称的上佳作:《伦敦三日记》和《1940年的圣诞》。前者是《银风筝下的伦敦》的前奏,后者是它的续曲。《伦敦三日记》的生活气息比较浓,战争气氛淡一些,而且蕴藉了作者深切的民族情感。《一九四零年的圣诞》依然表现英国人面对战争的从容和镇定。在大轰炸的阴影下,英国人还是过起了古老的圣诞,它对人民的精神是一大补剂。他这样写显然就是要让在重庆以及整个大后方的国内同胞,面对日军的大轰炸,能从伦敦人的镇定中得到鼓舞。他希望中国人能像在大毁灭面前的英国人一样,昂起头,挺直腰杆,闪现一个民族最光彩的精神。一个敌忾同心的民族是永远战不败的。妄图称霸天下的野心家,总以为可以凭借残暴的狂轰滥炸来征服酷爱自由的人民。大轰炸却恰恰使英国人民抱成一团,攥成了一个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