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结局(1 / 1)

明朝灭亡有多种原因,除了从政治、军事、瘟疫或气候变化等角度去考察外,从经济角度看,则是经济高度繁荣后应对经济危机失策造成的。

明朝初期,朱元璋颁布了两大经济政策,一是禁止金银作为货币使用,二是严格实行海禁。禁止使用金银、只能用纸钞,主要是为了控制民间经济,同时也因当时政府金银储存不足;实行海禁的目的,则主要是打击走私和海盗。但显而易见,这两条禁令都不合事宜,所以最终不得不废除。

首先是因为政府不断打仗,开支太大,所以只好不断发行货币,最终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折算下来,1376至1413年间物价上涨83倍,1376至1436年间更是上涨1110倍。[1]没办法,政府只好回过头来重新用白银做交易。其次是1542年葡萄牙人航海中发现通往中国的海路,沿海地区走私日益严重,于是不得不在1567年宣布废除实行了200多年的海禁。

这两条规矩废除后,明朝的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出现高度繁荣。几十年间由于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顺差,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3.3亿两,极大地带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也正是如此,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税收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因为这时候社会上可以用白银来纳税了,政府收到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具体数据是,“隆庆开关”[2]前明朝的财政收入还非常有限,嘉靖年间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200多万两白银,嘉靖37年(1558年)甚至只有可怜的7万两;而到万历中期,则一般都超过400万两。

从某种意义上说,隆庆开关与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情形差不多,同样是通过大量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急剧增加,货币大量涌入,经济空前繁荣,财政收入空前扩张。

但这样的好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很快就发生了经济危机。具体是,1620至1660年间欧洲爆发贸易危机,以西班牙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从而导致停泊在菲律宾港口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数量骤减,阻断了这一南美洲流向中国的主要白银通道。

1610年以后流入明朝的白银数量开始减少,尤其是1640年中国和西班牙发生激烈冲突导致贸易终止,同期日本德川幕府赶走葡萄牙人、引进荷兰人部分替代了明朝的海外贸易,明朝就更因为出口减少而顿时陷入经济危机。在这其中,由于丝绸、陶瓷、茶叶都产自江南,所以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击最大,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活动基本接近停止,所有大宗商品包括白银的价格呈现大幅度下跌。

一方面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财政支出却降不下来,因为官僚机构实在太庞大了——汉朝时的公务员编制为0.75万人,唐朝翻了一番为1.8万,宋朝又翻了一番为3.4万,明朝更是连续翻番——武职公务员8万、文职公务员更是超过10万人!

另一方面是,当时自然灾害和兵灾肆虐不断。前者是指1630年西北发生旱灾,导致李自成带领饥民揭竿而起;1639至1643年浙江北部每年不是发生水灾就是旱灾或蝗虫灾害,导致粮价飞涨。后者是指清军不断壮大,明朝政府不得不一再提高军费开支,军费预算一度占到财政预算的80%!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乱了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稀里糊涂地实行了“开源节流”政策——提高税收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税收,裁减基层公务员包括武职公务员。结果可想而知:前者导致抗租抗税,全国有1/4的县拖欠税收,在这其中不但有皇宫贵族(因为他们原本是不用纳税或只是象征性的,在实行一条鞭法后无法逃税了),更有无锡的东林党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出生于大地主、大商人家庭,当然要为本阶级代言了);后者导致军人反叛(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位)。

1644年,明朝从江南地区收上来的税款仅有几万两白银,可是这时候欠下的军饷却已经高达数百万两。面对李自成的包围时,驻守北京的官兵们已经五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这时候谁还愿意卖命呢?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465。

[2]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宣布解除海禁,允许私人从事海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从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一个新时期,呈现全面对外开放态势。研究表明,从1567至1644年的77年间,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约为3.3亿两,占当时全球白银总产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