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圈地运动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把原来的土地使用权在明确产权后改成了私有制,或者把名义上是自己的、实际上是租出去供农民耕种的土地又重新收回来变成自己的。
圈地运动之后,土地变成纯粹的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从此就杜绝了大规模的乱建乱开采现象。在这其中,把公地变成个人所有和个人经营的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明晰土地产权的过程,与建立资本主义现代农场制度的要求是吻合的。
要知道,在当时的欧洲封建时代,农村中大量的土地虽然是村社公有的,或者是教会所有的,但实际上在使用方面和公地没有多大区别。这样的土地制度必然导致重用轻养,租种土地的农民更关心的是本季产出,而不太可能有长期观念,所以土地劳动生产率并不高。
到了1760至1820年间英国人口骤增,从650万增加到1200万,这样一来就必然大大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可是当时正在爆发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势力席卷欧洲,英国的粮食进口进不来,所以最终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自力更生、发展英国的本国农业。
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并且,这场圈地运动是由英国议会通过立法来推行的,因为这直接牵涉到国家和民族兴亡的根本大事,决不能有半点闪失,所以要由国家机器来推动。而这场圈地运动也确实不负众望,最终使得英国的谷物产量从1760年的4万多吨猛增到1820年的7万吨,基本解决了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圈地运动为什么会如此给力呢?归根到底,就在于在这其中大大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改良了品种、推广了有效的农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