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一项长期的智力活动,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中央教科所对北京1000名初、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重点学校25%的学生,普通学校17%的学生能达到预习的要求。也就是说还有75%~83%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不重视学习中的预习。同时,有预习习惯的同学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不知如何进行预习,或者预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没有实际效果。
不管老师和家长怎么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还是不够重视。但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必须坚持的环节。预习开好头,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课堂上老师要面对全班所有的学生,因此,只能按照统一的速度授课,尽可能地照顾到全班每个学生的特点。但全班几十名学生,又不可能照顾全面。如果某一学生在听课时出现了问题,老师也难以及时解决,而这个学生也来不及复习,这就要靠课前做好预习,解决学习新课所遇到的知识障碍。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在精读之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否则,在课堂里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顾得上记笔记,就顾不上听课,顾得上听课,就顾不上思考,忙得不可开交,而结果什么都没做好,导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1)预习是学习的起步环节
很多同学在听课的时候觉得特别累,那是因为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包括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你说能不累吗?一堂课,老师很多时候都在积极引导、穿针引线、承上启下,这个时候就要对大脑进行调整、放松,进行休息,这是自己思维张弛的时间。
初中的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老师讲一堂课40分钟,其实只有20分钟左右是有效的,剩下的20分钟就是讲作业、留作业,进行互动等。高中生的课堂有效时间也不超过35分钟,其实留下的那段时间就是给同学们休息的。如果同学们持续听课40分钟,或者老师传递内容的时间达到40分钟,学习效果一定是不好的。
在预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是能看懂的,说明以前知识掌握得不错,对新知识也可以迅速地吸收接纳。可有些地方是看不懂的,或者说有了思维上的断点。而预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看起来、学起来不懂的地方,这个不懂的地方就是你第二天上课时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地方。所以预习的根本是要找到思维上的断点及学习的重点。如果不预习,听课时就没有侧重点。如果预习了,当老师讲到重点时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使听课效率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思维有了张弛,上课就不会累;听课的质量提高,做作业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说预习是至关重要的。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和听课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2)预习是合理的“抢跑”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的确,我们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我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距离,使学习变得主动,形成良性循环。预习既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开放的学习。
一个老奶奶买了一篮子苹果,过了几天后,她发现有些苹果开始烂了,于是,她把所有的烂苹果挑出来,开始吃。当她把烂苹果吃完后,又有一些苹果烂了,于是又挑出来吃,如此循环下去,老奶奶觉得不对呀,自己花钱买了一篮子好苹果,可是一个好苹果也没吃着。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以前落下的知识点比较多,先不必急着补前面的,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后面新内容的学习上,在保证这些内容学好的前提下,再去补缺。最忌讳的是老师讲新的,自己补旧的,不与老师同步,最后造成问题越来越多,就成了老太太吃苹果。同学们只要在学习新课之前认真预习、及时补漏、循序渐进,同样能学好。因此,后面的学好了,前面的自然而然就融会贯通了。
有了预习,就是做了个漂亮的“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