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可以使我们抓住学习的主动权,还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培养自学能力,使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一层楼,达到听懂的目的。听课前如果不预习,对所学的内容心中无数,很难提高听课效率。

一门学科的预习,只要用5分钟就能够做好。一天最多上6门课,那么,每一天我们只要拿出30分钟就可以解决预习的问题,并且这30分钟对我们以后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预习是学习的良好开端。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不是自学,不需要全部搞明白,只要找到新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就可以了。

(2)预习要详略得当,逐步递增

首先,预习是为新课作准备,是为课堂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做好知其然的过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按课堂学习的标准来对待预习。其次,不同科目、不同章节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再次,对于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要进行课前笔记,特别是对有疑惑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听课的重点。

(3)预习是听课的铺垫

预习可以破除听课障碍,及时查找、发现漏洞,在上课前即可解决,不会成为听课的“绊脚石”。如果把学习当作一场比赛,那么预习就是一种合理的“抢跑”,它可以使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领先一步,让所有的人都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同学之所以听课效果很差,主要原因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需的旧知识,对疑点和重点不够了解。

(4)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预习时要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期的预习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5)让听课变得更高效、快乐

预习可以使你清晰地知道哪些知识已经理解,哪些还不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会带着问题听课,促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让听课变得高效快乐。

(6)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预习中,要发现问题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地回想之前的知识点,以帮助解决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扫除学习新课时遇到的知识障碍,还会给课堂学习带来最直接的好处,逐步建立起预习的系统概念,形成知识体系。预习就像“火力侦察”,能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及时查漏补缺,不使之成为听课的“拦路虎”,并能加强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7)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预习完成后,在听课时根据老师的讲课内容,知道哪些出自课本,哪些是老师新补充的。这样就可以抓住重点,及时取舍,进行记录,从而减少无谓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