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和孩子一起种一棵属于他的树,为它浇水、松土、除虫。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会更体会到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由此让他明白农场法则和森林法则,学习树的精神。
【引子】
树,大家都见过,并且以见过大树、奇树、古树为傲。
种树是一件不难的事,可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种。只有乡下人每年春天要在屋前屋后、路旁田边种树。他们觉得这不需要理由。
尤其是乡下人生了男孩,就更理所当然要种树。孩子大了,树也高了;孩子要结婚了,树也成材了,正好可以盖屋成亲。
不种树的基本上是城里人,他们不需要种树为孩子盖屋,也没有地方种树。他们习惯了养花种草,就是不种树。
在现在的北京,你要找一个地方,别人肯定告诉你首先到什么马路,然后找多少门牌,去几幢几单元多少号;而不可能告诉你,在一棵什么大树的旁边,或者在有一棵古银杏树的院子里。可是要知道,过去的北京却是“半城宫墙半城树”呵,树是最好的参照物。
就像现在的“四合院文化”,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建筑形态。可是在过去,谈论的重点是树文化。为什么?因为四合院里的树通常是第一代房主亲自挑选树种、亲手栽下的,不仅可供遮荫、观赏,而且还可取其花、叶、果食用。
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些树往往和主人之间有着某种特殊关系或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个日子,或表达某种愿望,或暗喻主人性格,或体现某种格调……树,就这样融合在主人的生命之中。
现在的北京人,并不都住在四合院里;即使住在四合院里,也未必就有自己的树;更有数量庞大的非北京人,他们离四合院就更远了。
不管是什么人,除了公共绿地以外,似乎很有必要至少与一棵树建立起更为私密的关系。因为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手植私树传给后人的文化传统。
树比人的寿命长。正因如此,才有“前人栽树后人凉”的说法。栽一棵自己的树,虽然不需为孩子娶亲盖屋用了(实际上,城里的手植私树是不允许个人砍伐的),可是对于孩子寄托志向、情思,留给一代代子孙,让他们在树阴下缅怀先烈、谈古论今,体味“前人栽树后人凉”的意境,实在很有意义。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许多地方专门为市民植树开辟园地,夫妻结婚可以植树、孩子出生可以植树、孩子上学可以植树、老人祝寿可以植树、先人去世也可以植树。
尤其是树葬,如今更是成为一种时尚。人死后把骨灰埋在树下,既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又节约了土地使用,从而使得这棵树真正成为一棵“自己的树”。
【家长应该做到的】
自然界有许多客观规律。一个人只有尊重并利用客观规律,才能取得巨大成功。这就是智慧法则。让孩子种一棵自己的树,家长至少应当让孩子明白以下两个法则。
让孩子从中学会农场法则
所谓农场法则,就是一个人的成才也和农民种地一样,有一个播种、施肥、除草、耕耘、收割的过程,有投入才有回报。
当然,在这过程中必须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这是前提条件。无论怎样的环境,成才环境都不会违背农场法则。例如:
有些人没有“播种”,不去“施肥”、“除草”,不想“耕耘”,却想直接“收获”,最好还要“大丰收”,这般好事从哪里来呢?
也有的人虽然去“播种”了,可是所选“种子”不当,结果“播种的是真理、收获的是跳蚤”;
有的人“种子”倒是选的优良品种,可是播种的季节不适宜,明明是“夏季作物”却偏在冬季播种,最后当然“颗粒无收”;
有的人虽然也懂得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可是却把顺序搞颠倒了,当然也不可能取得理想业绩。
一个人的成才必须研究和遵守农场法则,对着这棵树,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听,一定会让他明白许多事理。
让孩子从中学会森林法则
森林法则倡导主动竞争
森林中的植物生长是分层次的,菌类、青苔、杂草是森林中最矮的植物。它之所以最矮,就在于它得到的阳光雨露最少,始终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终无出头之日。
中间层是灌木丛、杂木丛等。
最高层是高耸入云的松柏。它之所以高高在上、越长越高,就是因为它懂得竞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广泛吸收阳光照射。
由此可见,一棵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上天入地。”上天,是指尽可能地长高,以争取更多光照;入地,是指尽可能地深入地下,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一个人的成才也是这样,需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森林法则主张不怕竞争
在茂密的森林中,不论大小粗细,每棵树都笔直挺拔。因为它们知道,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树,谁要是思想开小差、想枝杈横生,谁就会影响到向上生长的速度。只有天天向上,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每棵树都这样想,就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使得栋梁之材处处可见。
这就是森林法则中的“独木不成林”——越是树林茂密的地方(如原始森林),就越会出现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树、奇树。
一个人也是这样。只有不怕竞争、充分利用竞争机会加速发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片树林中的参天大树。
例如,现在各校都或明或暗地存在着“快班”、“提高班”、“择校班”、“特色班”、“青苗班”、“特困生班”等,其实,这些都是根据森林法则选好苗、加压力、促成才的班级集体。
在这些班级中,学生的压力特别大。这时你就可以告诉孩子,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在这样的“茂密森林”中更容易成才。
为了减轻压力,你可以教孩子把目光经常扫描一下“森林”外面!
让孩子学习树的精神
人与树相处,很容易发现树的一些精神。例如,长得高大、伟岸的树,通常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与坚韧。而且,越是在缺水、背阴的地方,树就长得越是笔直挺拔。因为它知道,不能浪费每一滴养料,必须拼命向下扎根,从而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抗争精神。
现在的家长,也许都还记得1941年3月茅盾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散文《白杨礼赞》: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在这里,茅盾表面上是写树,实际是写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其实,在每一种树身上,你都可以找到某种象征意义。也许你没有茅盾那样的文笔,写不出《白杨礼赞》般的优美散文,但你总可以对孩子说几点树的精神吧,告诉孩子,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像树那样抗争、像树那样活着,总能做到吧?
在“自己的树”下,告诉孩子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回忆说,小时候祖母给他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说是在这山谷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树”。这棵树生长在森林高处。人降生时,他的魂灵就是从这棵树的树根下冒出、钻进人身体里的。在这个人死的时候,他的魂灵仍然要回到这棵树的树根去。如果你走进森林,站在“自己的树”下,有时就会碰到老了以后的自己!
祖母叮嘱他说,小孩子最好不要接近这棵“自己的树”,因为你不知道如果碰到了“他”该怎样回答。
这个故事很有意境,美丽而深刻。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还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难设想自己年老的时候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事实上,大江健三郎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校工,希望“为保护学生而和山犬搏斗。”他把它写在作文里,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可他觉得这没什么,因为一个人做人最要紧。
大江健三郎说,在他花甲之年,他还真的回到故乡,去了一趟森林,猜想着能否遇到50年前的自己?如果“他”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又该怎样回答?
后来,他在一本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你长大之后,也要继续保持现在心中的想法!只要用功念书、累积经验,把它延伸下去。现在的你,便会在你长大之后的身体里活下去。而你背后的过去的人们,和在你前方的未来的人们,也都会紧密结着。”
家长应当告诉孩子,努力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将来在这棵“自己的树”下给后人一个完美的答案!
【经验谈】
1.葡萄牙人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应当做三件事:生一个孩子、写一本书、种一棵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种一棵自己的树,为它浇水、松土、除虫,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会更体会到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这与在家里养花种草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2.德国作家黑塞说:“每一棵树都是神圣之物,谁能和它谈心,认真倾听它的心曲,谁就能返璞归真。它不向你喋喋不休地唠叨什么训诫和丹方,它撇开个别现象,向你谆谆教诲生命的原始真谛。”
3.现在各地都有形形色色的认栽、认捐、认养树木活动。全家出资认养一棵这样的树,和孩子一起定期给它浇水、施肥、保养,放松一下在喧闹环境中的疲惫身心,其效果不亚于一次郊游。
4.以树喻人、营造诗意。例如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在南京做官时,就在花园里栽下一棵楝树。按理说,楝树很普通,既非名贵树种,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它的果实还特别涩苦,为什么要种楝树呢?原来,他的用意在于以树诲人,告诉后代不要忘记满人的苦涩身世。到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辈,果然对此树倍加珍惜,还专门绘图征题,集为四五巨卷,当时的文豪名流几乎全都参与了此事。在这种家庭环境熏陶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太多地方都着力渲染了以树喻人、营造诗意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