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件事 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1 / 1)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映在孩子学习上,就是要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学会学习,具备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孩子就一定能得高分。

【引子】

2003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某小学7名小学生,因为不满父母的教育方法,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联名告状。

孩子们说,家长平时给他们规定了许多个“不准”,每天晚上被关在家里做作业,家长对他们不闻不问。家长遇到烦心事,回来就在他们身上出气,让他们感到极不公平。

这样的家长其实不少。他们以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教就足够了。自己只要负责好后勤保障,就算尽到了责任。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中小学,老师上课基本上属于“授人以鱼”,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实现“授人以渔”的理想境界,这一理想境界主要依靠家长在家中进行。

就学生而言,科学而高效的学习方法通常包括听课、复习、考试诸方面。从学习的认知角度看,它又主要分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其中最基础的是,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感知和记忆。

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观察。观察是获取知识的前提,这种观察并不等于“看”——走马观花的看。

正确的观察方法,应当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并且按照计划进行;必须有系统性;必须随时作好观察记录。

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不会进行细微观察(尤其是在做实验时),更不善于在观察的同时开动脑筋,自己得到结论。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结论,这是非常普遍的学习方法欠缺现象。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不住,家长也骂孩子“笨”,其实这基本上与没有正确掌握记忆方法有关。因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需要记忆的。不会记忆,学习效果就自然不好。

要提高记忆效果,首先必须明确记忆的动机。如果不是特别留心,几乎没有人记得自己一天中讲了几句话,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增强记忆效果,应当提高自我参与程度。例如一边阅读一边用手在纸上记、划圆圈、扳手指等,就是这种参与方式。

在记忆的同时经常复习、回忆,也是提高记忆力的有效途径。自问自答、你问我答,都是最常用的回忆方式。

家长要想“授人以渔”,就应当从这些方面入手。

【家长应该做到的】

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上百种,但并非都适合你的孩子。教育中人对此往往不很敏感,家长作为局外人则很容易旁观者清。

有鉴于此,家长应当尽可能切合孩子实际,为他提供一两种最优化学习方法。须知,只有切合孩子实际,这种方法才是好方法。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应当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来进行。这种目标应该切实可行,既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也不松松垮垮、毫无吸引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因为归根到底,计划的执行者是他。只有得到孩子的认可,这样的计划才能最终得到贯彻执行,也比较容易贯彻执行。

当然,计划制定后每天都要督促检查,而不能流于形式。

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或摘要

这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给他们准备一个合适的笔记本,如果孩子年龄小,应当首选那种带有卡通漫画、时尚的笔记本。爱屋及乌的心理人人都有,孩子喜欢笔记本,做读书笔记和摘要的劲头也会大一些。

孩子读完一篇美文或感兴趣的资料,就可以要求他写读书笔记或摘要,内容主要包括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中心思想是什么,并且摘抄其中的精彩部分。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要全文背诵。

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只要孩子喜欢,文章体裁可以不限。

经过这样的锻炼,久而久之孩子肚子里就会积累起不少货色,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都会有明显进步。

指导孩子做好课堂笔记

上课认真听讲,是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认真听讲,除了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外,要特别注意把握每位老师的讲课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抓住知识要点。一般来说,每堂课的开头,老师总要讲概述和提要,接下来是进一步强调并释疑,课程结束时进行归纳和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力求当堂消化。

需要指出的是,老师讲课的目标是中等水平的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对于自己已经听懂了的地方,也要认真听,决不轻敌。否则将来考试时就不容易得满分,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

认真听讲的同时应当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除了完整抄写老师的板书以外,着重点应当放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如老师分析得很精辟的知识重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些知识虽然不是重点,老师只是一带而过,如果你觉得有意思,同样应当记下来。

指导孩子建立错题库

关于这一点,请参见本书前一篇。

寻找切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过分偏重于技能教育,不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却在那里大谈特谈运算方法,弄得孩子似懂非懂,很不容易理解。家长在家可以寻求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来教孩子。

如教孩子分数时,可以首先不讲分数的概念,而是将100枚硬币摆在桌上。把其中的20枚5分币堆成一叠、30枚1角币堆成一叠、50枚1元币堆成一叠,孩子马上就知道,其中5分币占20/100、1角币占30/100、1元币占50/100。这样,既学了分数,又学了百分数,一举两得。回过头来再谈分数的概念,不言自明。

由于这样的例子从生活中来,学数学就像做游戏,其乐无穷。其他所有的数学题目,基本上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

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是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考试中的死记硬背比例高,谁的记忆力好,谁的考分就高。所以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掌握记忆方法,提高考试分数。

最基本的记忆术有:

有效地反复

遗忘曲线认为,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忘。对一般的不重要的事物,识记后20分钟内就会遗忘47%、到第2天会遗忘66%、到第6天会遗忘75%、到第31天会遗忘79%。

这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尤其是在记忆后48小时内的遗忘率最高。所以,为了加强记忆,就必须在还没有遗忘之前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样的记忆效果最好。

筛选记忆

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是由于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强化,有的认为是记忆材料之间形成了干扰。家长要指导孩子怎样筛选记忆材料,使得记忆和遗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而不发生角色混乱。

例如,有的小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讲的口头禅记得很牢,可是上课的主要内容却记不起来,这就产生了本末倒置。

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也叫趣味记忆,它主要通过谐音等把学习材料编成便于记忆的成语、故事情境等。这种方法记得最牢。

联想记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一个人有了联想,记忆力就会大不一样。例如英语单词eye(眼睛),如果你把它想象成“e(左眼)y(鼻子)e(右眼)”,一辈子都忘不了。

运算记忆

一些记忆材料尤其是历史年代、各种数据,可以通过运算记忆方式来记忆。例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问他朋友的电话号码,对方回答说:“24361。你用笔记下来,因为这个号码不太好记。”爱因斯坦说:“这有什么难记的呢?不就是‘2打与19的平方’嘛!”

歌诀记忆

对于一些相互之间有一定联系、可是又很难记忆的材料,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帮助记忆,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历史朝代歌》。

善于利用电脑网络

电脑网络是小学生求学的好途径,上面的知识包罗万象,而许多小学生家中都可以直接上网。所以,家长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为孩子的学习助一臂之力。

针对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收到不同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性格不同,应当因材施教。

例如,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智商高达165(“天才”的智商标准是160),可小时候读书他每次考试都是全班最后一名。后来老师指出了他性格中的马虎、懒散等缺点,成绩很快名列前茅。

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好胜心强;比较合群,喜欢在群体中学习;对考试成绩不太介意;喜欢不懂就问。缺点是学习缺乏计划性,有计划也不严格执行;对做错的题目往往置之不理;对所提问题往往还没有完全听懂就说“明白”了,不够深入细致;知识面广而不深。

对于外向型学生,每次考卷发下来后,只有把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看是看不出来的。

内向型性格的人优点是善于思考;能够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做作业仔细认真、安心静心。缺点是会产生自卑感和着急心理;经常会坐在书桌前发呆。

对于内向型学生,关键是要加强思维敏捷性训练,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性格本身没有好坏,只有相互借鉴才能扬长避短。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以外,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除了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以外,还有一种混合型性格,兼有这两者特点。

提高学习方法的边际效益

边际,通俗地说就是效率,即数学中的导数、几何中的斜率、物理中的物体运动速度,边际效益强调的是经济学中的统筹优化。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人的学习方法从来只讲时间而不注重效益。耳熟能详的“十年磨一剑”、“一寸光阴一寸金”,体现的都是“磨洋工”精神,以为功到就能自然成,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100米的路程,平常你可能要走5分钟,可是在跑步比赛中就只要10多秒钟。同样一段路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把它看作是比赛!

同样的道理,掌握同样的知识、学习同样的功课,平时学习可能要“5分钟”,一到考试“10秒钟”就可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率。

毫无疑问,在高效率的学习下,“10秒钟”能完成的工作就应当在“10秒钟”内完成,剩下的时间宁可“玩”也不用于“学习”,这就是效率观念。果真如此,学习就有无穷乐趣,也用不着这么累!

最典型的例子是,以前生产队里的农民起早摸黑忙一年,并没有多少收成。现在一年只要忙几天,产量还比过去高,就是这个道理。

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做作业时就要把它当作考试。这些作业量考试时需要多少分钟就给多少分钟,决不含糊。开始做作业时边上要放个闹钟,以闹钟铃响代表“考试时间到”,限时完成。为了增强自觉性,脑海中要设想旁边有个虚拟的监考老师在走来走去。

平时有了这样的锻炼,可以说任何考试都不在话下,也不会紧张。

果真做到这一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要变成“书山有路效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喽,不是皆大欢喜吗?

【经验谈】

1.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2.学习不必完全与时间拼命,没有效率的学习等于零。

3.孔子很善于根据性格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弟子冉求性格软弱,所以我要多多鼓励他、鞭策他;子路好胜心强,所以我要他注意谦逊和忍让。

4.小学四五年级以及将来的初二、高二年级,都是学生时代拉开档次的“分水岭”。要指导孩子重视预习,多看教材、多做习题、多提问、多思考,不掉队,这样才能最终挤进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