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和会计与审计之间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
1720年,英国在南海泡沫事件爆发后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这一事件直接孕育了世界上第一个民间审计师及其执法业务。1815年,英国第一次出现经济危机,之后每隔8年至10年都会重演一次;而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会使得一大批股份公司倒闭,成千上万的股东和债权人蒙受损失。这时候人人都觉得,有必要重新制定方案对股份公司进行社会监督,同时确保投资者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议会于1825年废除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并且在1834年和1837年通过了国王授予特许证来设立股份公司的法案。就在全社会都在呼吁股份公司要极尽其能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时,近代民间审计呼之欲出了。因为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只能借助于审计报告书来了解公司详细的经营情况,公司审计就这样诞生了,并且后来慢慢地发展成为主流的民间审计,形成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足鼎立格局,这堪称是审计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所以到1844年时,英国议会在颁布的《股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有登记账簿的义务,并且该账簿必须经过董事以外的第三方审查;执行审计业务的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董事应该编制详细而真实的资产负债表,并且经过公司监事审查;等等。几个月后公布的修订案中又规定:监事可以用公司费用聘请有记账技术的会计师和其他人协助办理审计业务,监事和会计师应该根据公司账簿编制报告书。这些,都对近代会计和审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作用也不能估计过高。因为19世纪中叶之前的会计师,任职前都不需要经过统一考试;而当时的会计事务范围很广,除了记账还涉及到决算、查账、破产、清算、信托、保险等方面,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所以,当时的会计师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审计员,许多人根本不懂会计,也就更谈不上精通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会计师多半只是计算专家,是中世纪审计人员向现在的特许会计师的过渡阶段。他们所谓的查账,主要是看看账有没有做平,对财务监督的作用主要不是体现在技术上而是心理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75年。
随着股份公司的优越性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英国在1855年颁发的《有限公司责任法》和1956年的《公司法》中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和公司章程的标准格式,规定账簿必须进行复式登记,监事不一定非得是公司股东,并且资产和负债已经按种类分类,而且还有呆账、折旧、固定资产、保留利润等科目,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会计技术的成熟和会计师地位的提高。1862年公布的《公司法》更是被誉为“会计师的朋友”,因为它规定会计报告必须由第三方立场的特许会计师签字才能生效,从而实现了民间审计的一次重大转折。
总体来看,经济危机在推动会计和审计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就英国而言,1936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1844年出台了《股份公司法》;1847年的经济危机又推动了1855年、1856年《公司法》的颁布;1857年的经济危机,推出了1862年《公司法》的出台。正是在这种种亦步亦趋的过程中,会计和审计在经济危机与公司法的阵阵蠕动中向前发展。
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把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卷入其中。股市暴跌、债券大量抛售,使得许多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纷纷宣布破产倒闭。
如同过去一样,经济危机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公众依然一致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松散的会计实务,所以再次强烈要求企业会计报告要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此,美国于1933年公布了《证券法》、1934年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其中特别提到,股份公司在向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登记,并且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会计报告。而不用说,这种会计报告必须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进行编制,并经独立会计师进行审定。
公认会计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传统会计发展成为财务会计。直到今天,几乎所有企业财会人员也都称自己是“财务会计”。那么接下来要问,什么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都有哪些特征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报告,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人的需要;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的目的是要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直接提供服务。所以,财务会计只对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是会计信息的加工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也就是说,会计程序和方法要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系统化、规范化。虽然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多、他们的要求也不一样,但财务会计只能也只需要定期编制一份通用的会计报告,不必也不可能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个性需求提供服务。
三是财务会计报告完成后,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说明两点:首先,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揭示的,包括财务报表、附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其次,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无误、维护外界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需要由第三方进行独立审验。
所以,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到1952年在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个专业术语,原来的“财务会计”中慢慢分离出了“管理会计”和新的“财务会计”两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