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Mid American之后,我们新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让大家认为伯克希尔对借债的容忍度已经有所增加,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象征意义的数量之外,我们回避债务,只是为了以下三种目的才会求助于债务。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读年报的关注点】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有必要关注该公司的债务率高低。要想尽可能避免该公司的未来经营风险,无论如何债务率都不应该过高。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自从购并中美能源公司后,伯克希尔公司新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让大家认为对债务的容忍度已经有所增加,但事实并非如此。伯克希尔公司除了象征意义的债务数量外,会尽力回避债务,只有在三种目的下才会考虑举债。
接下来,巴菲特着重介绍了会考虑举债的三大目的:
一是偶然会利用回购协议作为某种短期投资策略
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手中拥有的现金非常庞大,所以偶然也会考虑一下短期投资策略,这是很自然的。从本质上看,这不能说是一种举债。
例如,伯克希尔公司会利用这些现金购买美国政府或美国政府代理的债券。由于这种债券投资具有政府背景,所以信誉相对可靠。
伯克希尔公司购买这种证券完全是从机会主义角度出发,专门购买其中流动性最强的证券进行投资,以便一有需要就立刻变现,不但能从中全身而退,而且还可能从中赚上一笔。伯克希尔公司的实践证明,过去进行的几次比较有趣的交易都非常成功。
二是为了了解带息应收账款组合的风险特征而举债
不用说,这种负债目的并不是为了负债,而是带有某种研究性质。巴菲特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了解这种负债的风险特征究竟是什么,然后才以身试“债”的。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公司本来可以不用介入其中,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才“被迫”介入的。
他举例说,伯克希尔公司2001年就曾经这样操作过。不过,他说的这个例子非常复杂,简单一点说是:2000年末,伯克希尔公司和美国橡树资本公司等私募基金,开始陆续买进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金融提供服务的控股公司Finova Group Inc公司的主要子公司Finova Capital的债券。当时Finova公司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流通在外的债务中约有110亿美元无法收回。伯克希尔公司等买主估计Finova公司最终难逃破产命运,但又确信该公司破产清算后债权人不但能收回投资,并且还能有利可图,所以当机立断,以相当于面额2/3的价格联合购买了Finova公司大约13%的债权。
不出所料,Finova公司在2001年初就无法清偿债务了,于是这些债主们联合起来向该公司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是:每一位债权人都可以拿到相当于面额70%的本金和利息(看看,这已经可以确保当初的投资全部收回了),剩下的30%部分则领取利率为7.5%的分期应付票据(因为Finova公司实在没钱了,只能以“欠条”代替)。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都能想到:既然Finova公司已经破产了,怎么可能还拿得出钱来呢?这时一个天才的发明出现了:伯克希尔公司和另一家债主联合组建一家新公司,由这家新公司向某家金融公司(即现在的美洲银行前身)贷款56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为这笔56亿美元贷款提供90%的担保,其余10%的担保由那家公司提供。然后,它们再把这笔贷款转借给Finova公司,让它用这笔钱来归还债主。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解决了各方的资金周转,伯克希尔公司等债主又能顺利收回原有欠款并且还有获利;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收到担保这笔贷款应该得到的利息收入。仅仅到2002年末,这笔借款就只剩下39亿美元尚未偿还,可见这项天才发明还是非常有效的。
巴菲特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伯克希尔公司本来是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的,没必要用自己的资金去购买这种不良债务,但现在既然有橡树资本这样的“带头大哥”邀请加入,又能确保全身而退并从中获利,介入时间又不长,这种举债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巴菲特特别指出,这种把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做法在业内非常多见,只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不出由此产生的债务来。
三是中美能源公司的债务率虽然相当高,可是这些债务只是中美能源公司的债务,不要与伯克希尔公司的债务混为一谈
许多投资者往往会把伯克希尔公司旗下子公司的投资和债务全都说成是伯克希尔公司的,甚至直接说成是巴菲特的,这不对,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就像是中美能源公司的债务,虽然同样会出现在伯克希尔公司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上,可是,由于这是两家不同的法人企业,并且伯克希尔公司也没有为中美能源公司的债务提供担保,所以,无论如何这笔债务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并且对中美能源公司来说亦是如此。支付这笔债券利息的资金,来源于中美能源公司非常稳定的公用事业收入,更不用说这还是绰绰有余的了。
综上所述,巴菲特介绍伯克希尔公司对债务的基本态度是:如果是为了购并企业和经营目的而发生大量债务根本不感兴趣。虽然巴菲特的这种做法从传统观念来看过于保守,但无疑会降低未来的经营风险。
【巴菲特读年报心得】
巴菲特认为,阅读年报时要关注该企业的负债率无论如何都不能过高,负债率过高必定会有风险。从伯克希尔公司看,只有当短期现金非常充裕时才可能会有短期负债,绝不会因为购并企业和经营目的而大举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