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业务本来就意味着风险(1 / 1)

然而有时候我们浮存金的成本也会突然大幅上扬,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从事的巨灾保险业务本身属于保险业中变动最大的一种险种。从事这类业务,我们将保单卖给其它保险公司与再保公司,以分散其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可能承担的风险。事实上,伯克希尔是有经验的业者最喜爱往来的对象,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当有“大事”真正发生时,所有巨灾保险的承保业者都会面临财务实力的严峻挑战,而伯克希尔无疑是同业之最。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读年报的关注点】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有必要关注上市公司开展的业务未来面临什么样的经营风险。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你要考察该公司的未来获利能力,就必须同时也考察该公司的未来经营风险。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虽然从保险浮存金中获得不少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但有时候,浮存金的成本也会突然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在于,伯克希尔公司所从事的巨灾保险业务,本来就是所有保险业务中风险最大的一种。伯克希尔公司通过把保单卖给其他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帮助它们分担面临超大型意外灾害时可能要承担的风险。事实上,伯克希尔公司是这些有经验的客户最喜欢交往的对象,因为它们深深知道,一旦真正有“大事”发生,保险同行都会面临考验,而伯克希尔公司的实力最强。

在这里,巴菲特实际上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虽然所有保险公司开展的都是保险业务,但其实它们也是“不保险”的,需要向更大规模的保险公司投保,以分担风险;二是接受这些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投保的伯克希尔公司,实际上是把这种巨大风险集结在自己身上,虽然这可以从中收到巨额保费,但实际上这也意味着未来经营中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只不过不知道这种风险究竟有多大,以及在什么时候发生罢了。

巴菲特几乎在每年的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都要提醒股东,由于真正重大的灾害并不是每年发生的,所以,表现在伯克希尔公司巨灾保险上很可能会连续几年没有发生巨大灾害,伯克希尔公司会因此赚大钱;然后又突然出现巨大灾害,伯克希尔公司会因此少赚钱或者不赚钱、倒贴钱。从这个角度看,伯克希尔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究竟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或者说这项业务的未来获利能力如何、经营风险有多大,不能单从某一年来看,而要经过好多年才能得出结论。

从1997年的情况看,当年由于没有发生巨大灾害,所以伯克希尔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业绩很不错,基本上可以说全年收到的所有保费全都成了公司利润。但是巴菲特警告说,决不要把事情想象得过于完美,从而对未来的经营风险掉以轻心。

他举例说,当时美国市场上看到这种巨灾保险业务很容易获利,所以推出了一种“巨灾债券”的有价证券。请大家注意,什么叫“巨灾债券”?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名词。因为真正的债券应当是到期后债券发行人必须支付欠款的,可是,这种所谓债券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限制条件的承诺合约。之所以会拐弯抹角地推出这种债券来,无非是要回避政策红灯。因为美国政府规定,非保险行业是不能推出这种业务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它取名为“债券”的原因。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巨灾保险业务本身也存在着无法预料的经营风险,更不用说这种移花接木推出的所谓巨灾债券了。推出这种业务的阴谋之一,就是为了吸引或者叫欺骗那些不知情的投资者。不用说,当这些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了上述巨灾债券后,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投资风险。一旦发生巨大灾害,投资者将可能倾家**产。

巴菲特举例说,要把两粒骰子掷出12点来的机率是1/36。现在假设每年只掷1次,每次可以收取100万的赌注,但一旦掷出12点时作为庄家的你必须支付5000万美元,你敢不敢赌?或许刚开始时你会觉得,这100万美元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一连10年没有掷出12点的机率会高达3/4,这说明你在这10年中甚至不需要付出一分钱成本就可以得到这累计1000万美元的收入。但是你最终会发现,从长期来看,进行这样的赌注对庄家来说亏大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倾家**产;因为一旦掷出12点来,你根本付不出这5000万美元的赌注[1]。

伯克希尔公司的巨灾保险业务是这样,其他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与收益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表现形式、激烈程度不同罢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这种股票的投资风险依然很大。

例如,前些年中国股市中有匹黑马,这就是茅台酒股票。一个经典案例是,一位退休工人把他的所有积蓄都购买了茅台酒股票,结果成了亿万富翁。尤其是茅台酒中有一种50年陈酿酒,丰富着无数人的想象力:首先是茅台酒是中国名牌,无与伦比;其次是中国人喜欢喝茅台酒,当时在高档场合是非茅台莫属;最后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尝试着消费茅台酒。既然这样,这只股票将来还有什么理由下跌呢?

应该说,这些确实都是“理由”,但却有意无意之中忘却了投资风险。众所周知,这样的推理巴菲特也是会想到的,可是他却没有购买茅台酒的股票,为什么?或许在他看来,哪怕一只股票再好,也必须符合两个最重要的前提:一是合理估值,如果估值过高就不值得买;二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否则就有投资风险。要记住,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当然,在巴菲特看来,上市公司的风险除了经营风险外,理所当然还包括其他风险如政治风险等。伯克希尔公司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虽然在国外也有投资,但主要还是投资在美国。

巴菲特说,他不太喜欢投资那些有很多国外竞争者的企业。一方面,如果一家企业要面临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经营就会变得很难;另一方面,国外企业的风险更大,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他举例说,1955年时他就买过一家企业的股票,现在(1990年时)还剩下1股。这只股票从所有方面来看都很安全,真不错,只是这家企业的资产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被查封了,“我们的股权已没有任何意义,股票只能放着。我们曾提出抗议,但毫无用处。我一直保留着这只股票,就是让它常常提醒我,某些国家的法律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2]

【巴菲特读年报心得】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有必要关注该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这种经营风险与其业务特点有关;如果是跨国投资,还涉及到被投资国的政治和军事风险。不用说,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就是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1]从概率看,在这36次掷骰子中,你的总收入是100×35=3500万美元,总支出是5000×1=5000万美元,总收益是亏1500万美元,平均每次掷骰子要亏1500÷36=41.67万元,即潜在亏损率为41.67÷100=41.67%。所以,巴菲特才会这么说。

[2]石伟编译:《巴菲特:投资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腾讯网,2016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