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彻大悟之36、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阳货》有云:“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过来便是“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孔子非常憎恶能说会道的人,他看重做实事,而非巧言善辩。“巧言”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会吹、会盖,“令色”就是外表很虚伪。这种心口不一、只会舌灿莲花的人,为了一己利益,或逢迎拍马,或专给人戴高帽,也许会受到一般人欢迎,但却是孔子很讨厌的行为。
可以说,孔子的这个观点和他自己不善言辞,或许也有关系,但说孔子不善言辞却有些不切实际。孔子七十而随心所欲,真得道之人也,所教学生,是观学生接受能力,以及社会现实教于接近和利于整个社会风俗甚至是调和上层仕大夫和平民的教化之言,是天下无道也久矣后不得已的所作教授。(论语有: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表明礼和耻的关系,孔子何尝不知道?只是少提罢了。便给人不善言辞的印象,实际是不屑于花言巧语。
他的弟子官至季氏家臣,而他只能挂个闲差,和他言辞缺乏煽动性,无法与其他能言者竞争有很大关系。
而孔子一方面在出仕上是失败的,另一方面他又不甘与这些人为伍,所以他经常批评那些会文饰词藻的人,说他们大多数只关注外表,不注重自己的内在,这不是真正有仁德的人。
现实生活中,在圣洁的教坛上,被人们认为“德高望重”的某些“教授、院长”,竟因剽窃他人劳动为己有,一再“伸手必被捉”的例子屡见不鲜。对此,这些高知自我解嘲:“看书多了,难免混同。”“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达到更高境界!”人家就是有学问,说瞎话都用格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被孔夫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其意思是说,花言巧语,涎着脸皮的那种人,品德差。其实,这句话亦可倒装,即“品德差”者往往“口才好”。
话是拦路虎,没有好口才,怎能在风云激**中纵横捭阖?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家们都要有好口才,以便在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上说服政敌和盟友。我们中国也不乏口才出众的辩才。苏秦、张仪合纵连横,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舌战群儒,唐魏征谏言如剑……。无疑,讲话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门高级艺术,品德好口才也好,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放眼世界,如今在人间百态里,确实也有品德越差、口才越好的世相。盖因某些名利之徒既缺乏公信力,也就只好靠着耍嘴皮子来忽悠人了。岂仅是教坛中那些“文抄公”振振有词,商场里越是假冒伪劣,吹得越是震耳欲聋。“风月场”人士,自我美化叫“性工作者”、“无烟工业”、“繁荣娼盛”。马路上突然有人热乎乎称你为大伯、大娘套近乎,转眼把你的戒指、项链掳走。在“品德差而口才好”方面,玩得最油的当数贪官污吏。这些人直至捉将官里去时,依然口若悬河:“我怎么知道什么是犯罪,什么不是犯罪,我又不懂法。”“我是公仆。是公家的人,吃的用的都应该是公家的。”……甚至在法庭被告席上,他们还典见着脸将一笔笔赃款说成是“合法收入”,曰:富豪爹留下遗产,阔亲戚慷慨赠予,好运气常中大奖,应酬多“被迫”受红包,勤俭持家不花一分钱,因此钱全部攒下来了……根据这些,似乎就应发给此人“廉政大红花”。公众说,这些贪官脸皮比屁股都厚。
正因此,孔子在阐述“巧言令色鲜矣仁”上,还谈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认为拙于言辞、不善修饰、质朴无华的直肠子,更接近“仁”。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一跪,向犹太人沉痛请罪,感动了世界,这就比那罪恶昭彰仍铁嘴钢牙者高明万倍,虽然他跪在那里光流泪,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应当真诚地待人与处世。孔子把“巧言令色”看作极为不仁的表现,认为这是一种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对别人假心假意地奉承谄媚,骗取人们信任的可鄙做法。儒家一贯崇尚质朴真挚,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空谈浮言,虚假瞒骗。应该说,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千古以来影响着中国人,已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古往今来,那些违背这些原则和精神的人,虽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其真实面目都将昭然若揭,无法长久欺蒙于世,其中的大奸者也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因此,道家一贯反感“巧言令色”的做法,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道家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千古以来一直有它规谏的价值,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悟道小站】: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灿烂的伪君子!
大彻大悟之37、言寡尤,行寡悔
子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
其大意是:多听,保留有疑问的部分而不要轻易议论,谨慎地表达自己确信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减少错误,减少失言的怨尤;多看,保留有疑惑的部分而不要轻易行动,谨慎地实行自己确信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尽量避免轻举妄动导致失败的懊悔;言论少过失,行为少后悔,食俸禄就在这里了。
这句话的来历是这样的: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他姓颛孙,名叫师,小孔子四十八岁,是位年轻学生。他到孔子这里来是要学干禄的。什么叫“干禄”呢?就是怎样去谋生。古代俸和禄是两回事。“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干”就是干进、干求、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换句话说,孔子希望弟子们学仁学义,子张这位学生来的时候,大概填志愿表与众不同,直截了当,干脆两个字——干禄;要找饭吃,怎样找公务员当。
但是孔老夫子没有气得把他撵出去,反而传授他一套办法说,想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良好的公务员,要知识渊博,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多去看,多去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著名学者于丹对这句话也有如下的解释:
“多闻阙疑”,就是要先带着耳朵去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就先放一放。我们常说—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而听听别人的经验教训,包括他经历的坎坷,走过的弯路,那是间接经验。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也有好处。“慎言其余”,就是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地方,说话时也要小心。“则寡尤”,就会少了很多怨尤。
“多见阙殆”,就是要多看,有疑问之处也先放一放。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你阅历丰富了之后,做事仍然要谨慎。这种谨慎在《论语》中被概括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像站在深渊旁边一样谨慎行事,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悔”,让你自己少一点后悔。其实,这些话很适合刚刚工作的年轻朋友。多听听,多看看,会使人吸取别人的优点,这样会使人从幼稚变成经验老到,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慎言慎行,会使人做事敏捷而少犯错,会使人做人正直而少奸猾。
我经常见到一个老师,天天脸上都笑着,每次见人打招呼的时候总是像第一次见到似的,带着惊喜的样子,带着亲切的笑容,几乎没见过她烦恼的样子。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从来不带架子,学生们都是直呼名字的。面对她,学生们无需遵守这个,整理那个。于是我常常认为她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后来经过接触和了解,发现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学生不听话交流无效,她也会有烦的时候;被人愚弄和欺骗,她也会有生气的时候;离开故乡,她也会有思念的时候;后来甚至了解到,她曾经得过癌症,有时还需药物治疗。
有次我和她谈话,她告诉我说,在烦的时候跟朋友把苦水互相倒倒,发现别人原来也遇到同样烦恼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烦了;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去找些感兴趣的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也不会那么烦了。当我做事情尽很大努力而没有收到效果时,我总安慰自己说,“生活总是比你想像的最差的好一点,比你想像的最好的差一些”,其实,说这话还是带着一些不甘的。随着经验的增长,我慢慢学会了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想问题的方式问题,见识的太少的问题……
这并不是说总是逆来顺受,而是因为从心灵来说,向内找原因总是会让自己得到安静,而向外找原因总是会产生烦躁;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我要追求的境界。老师说的这些话让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对我长期以来的言行也有很大的警示。
人们常说,“无怨无悔”,也许很多人仅仅将这句话停留在说的层次上,而没有将这句话停留在做的层次上,这是人的一种缺失,其实,做人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减少自己今后的悔过。简而言之,说话要多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悟道小站】:在当今的社会中,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眭,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大彻大悟之38、“恕”以修身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用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只有‘恕’吧!自已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才高八斗。他不仅有政治、外交头脑,也有非凡的经济才能,后来成了商界巨子。一次,他向孔子请教人生修养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恕”,常见的意义有两种,一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心,一是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善于原谅别人。“推己及人”,应是孔子所说的“恕”的重点,因而他唯恐子贡听不懂,紧接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儒家学说中,圣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作为终身奉行的座右铭推荐给他的高才生子贡。人们遇事常说:“将心比心”。又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实际上正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问题在于,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让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巴不得卖给别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钟爱的东西,就不那么愿意与别人分享了。所以,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已所不欲,千方百计施于人。”或“己所欲,勿施于人。”之所以会如此,其基本原因在于凡事都很少为他人着想,而是为自已着想,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怪。
因此,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不与“修身”有关。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尤其精辟,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丝毫没有夸大之嫌。所以,《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日本也好,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他们的学校将《论语》作为修身教材,绝不是应景之举,他们是有眼光的。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谨信”、”仁爱“,然后“学文”,这就明白告诉我们,应以修德为先。
《论语》对修身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遵循着这么一条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学校是育人的圣地,修身,自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无论师生,当“以修身为本”,学会做人。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我的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也要想到别人。也就是说,要分析对方的心理,切不可以权压人,以理压人,把对方逼上绝路,那样只能使对方负隅顽抗,更加肆无忌惮,然而,人一旦到了这种无所顾忌的地步,就无所谓尊严、刑法和事理了,因此对待有过失的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诚则灵,这样感化别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犹不及。”如果一个人在对待朋友的过失或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做到“忠恕”二字,那么离“中庸之道”也就不远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没有客观的标准。如果能拥有一颗宽容的胸怀,那么,很多事情也就不能称其为遭遇。其实,这就是孔子说的“恕”。
俗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学会适可而止,要懂得宽容别人。《苟子》有云:“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
明智和愚蠢,博大和浅薄,纯粹和芜杂,这些无疑都是截然相反而又相互对立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些截然相反的东西却不可以用截然相反的心态去对待。若不然,在现实社会中,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与人共事,都会陷入一种尴尬而且是负面影响的境地。聪明的人要做到宽容愚笨的人,博学的人要做到宽容浅薄的人,精纯的人要宽容杂驳的人。
【悟道小站】:当我们的心为我们选择了宽恕后,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放下了心累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敌人,我们都能赠以甜美的微笑。
大彻大悟之39、行事要把握尺度
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其典故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可见,在圣人看来,如何事情都不能做得过头,否则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也就是说,人们说话办事如果达不到一定要求,那是不够标准;而如果做过了头则是超过了标准。超过标准与不够标准一样都是偏差,都是毛病,一定要掌握好分寸的艺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分寸,那只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
有一则寓言,讲了几个小豪猪取暖的故事。
冬天来了,几个豪猪挤在一起取暖,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好。因为他们浑身长满了尖利的刺,距离稍微远点,会觉得寒冷,稍微近点又会扎到对方。经过多次磨合,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彼此取暖。
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应该遵循这样一句古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距离过紧,必然要伤及他人。朋友之间同样如此。
因此,我们做事要掌握分寸,把握尺度,杜绝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人生变故犹如流水,事盛则衰,物极必反,恰到好处则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东郭先生的故事,尽人皆知,他就是因为慈悲过头反使自己引祸上身的。
一次,东郭先生要到北方的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去求官,赶着一头跛足的驴子,驴背上驮着一袋书,路上遇到了一条被晋国大夫赵筒子打猎射伤、正被紧紧追赶的恶狼。他听信了狼哀鸣呼救、有恩必报的言词,动了“仁爱”之心,于是让狼钻进他装书的口袋里躲藏,用一番谎言骗过了赶来找狼的赵简子。但是赵简子一走远,这条恶狼从口袋里被放出来以后,凶相毕露,要吃掉东郭先生。可怜的东郭先生无可奈何地说,这件事要按民间习俗请教“三老”评理定夺。东郭先生和狼先是问了老杏树和老牛,都没有结果,最后请教了一位白纹白眉的长者,这位老人假装不相信他们的申述,要狼再钻进口袋试试,使狼中计受缚。
怀有慈悲之心,本来是美德,而这位东郭先生却把慈悲之心既用错了地方,也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反而让自己险些丧命。所以,为人处世,都有一个度,这个度的转变也是一条警戒线,超过这一界限,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给人带来不良的后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做事情一定要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是儒家中庸思想的要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具体把握起来是很难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相关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否则根本无法衡量怎样是“过分”,怎样是“不及”。
与“过犹不及”相映成趣的是“矫枉过正”。为了把一棵歪向左边的树扶正,必须要将树扶得偏向右边,才可能将其最终扶正。,所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人,你不妨适当鼓励他去骄傲自豪一点,而对于那些已经非常骄傲的人,则应该使他们懂得谦虚才是真正的美德。
一般人所说的把握分寸,多半是指如何适应社会,遵从习俗。这当然可以使人减少麻烦,规避风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双方的权利和尊严都是平等的。要想把他人与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都照顾到,就必须说话有分寸,做事讲尺寸,言行进退有度。一个有分寸感的人,就是一个做事得体,说话微妙的人,在张弛之间透出一种力量感和智慧感。这样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必定会走得顺风顺水。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观点: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在与人交往中,凡事不要把人逼得太紧,而不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而应该尽量保持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日后的交往埋下伏笔。
当然,恰到好处的把握分寸,需要多年修炼,孔夫子说五十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能较早地悟出其中道理,并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去做,就能够如鱼得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其取得成功的机会自然会比他人多。
在社会生活中,分寸是一种力量,生活中对分寸操持得很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首先是—个征服并升华了自己的人,是一个悟性高与定力好的人,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而能够练好这种“自发功”的人也是最有力量的,十之八九,他们都能战胜自己的贪婪、浅薄、盲动或狂妄。
【悟道小站】:圆满的人生境界,要像击剑选手一样,有进有退。我们必须提升自我的智慧,才能真正体会“尺度与方寸”的奥妙所在。
大彻大悟之40、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秦伯》中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句话告诉我们:局势危急的国家不能进入,局势混乱的国家不要在那里生活。天下有道的地方,就去施展你的才能,不讲道行的地方,就应该隐居而不出。
孔子的这句话就是要让人认清局势,在乱世要采取全身而退的方略。在面对危急、混乱情况的时候,也要做到该退则退,该忍则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以俾广益。
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的学问,大袖一挥,把孔子心目中的古圣先贤轻轻掸去。接着,他淡淡地说道:君子么,如果天下太平,官场干净,就出来坐坐公车做做官。如果时运不济,官场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乡下随风而行安步当车吧。
当时孔子三十四岁,志向远大,才能卓越,有一股子“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劲头。老子这样的话,一定让他惊诧莫名,如遭棒喝。
一个人,如果有才干,再有志向,雄心勃勃,气势汹汹,雄辩滔滔,逼人咄咄——他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当头一棒。
老子提醒他的,不过是: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正面撞上了才后悔。知道进,还要学会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我们看看此后的孔子——读《论语》,读着读着我们会突然觉得碰见了老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这些“子曰”,是孔子曰,也是老子曰。
老子接着教导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不动声色地点出两个字:藏和愚。愚就是藏,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志向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藏不是没有,不是放弃,是一种含蓄而坚定的保持,却并不咄咄逼人。《老子》中“愚”字共出现三处,全是褒义词。为什么?因为老子的“愚”,不是智慧的缺乏,而是智慧的“收藏”。
接下来,老子还对孔子这样教训:戒除你身上的傲气,戒除你身上过多的欲望,过大的志向。
我们可以从中想象得到:三十而立的孔子,是何等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是何等胸怀博大,理想崇高;是何等意志坚定,充满自信。
这都是一个年轻人的优点,没有这些,注定不会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仅仅这样,而缺少适度的弹性,适度的退守,适度的淡泊,也不会成为大才。
此时的孔子,学问有了,志向有了,眼界胸襟都有了。但是,还缺乏一种东西:弹性的性格。老子告诉孔子的,实际上就是一句话:进退的智慧。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保全自身,不能过于冒进,不能偏激,要时时处处掌握好这个度。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中间的“不得不”就是迫不得已的意思,如果强出头,后果就是“头破血流”,谁也不会傻到这样的地步。
人生成败与进退术有很重要的关系,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我们知道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
当然,如果我们不联系孔子学说的整体来看,很容易从此得出结论:好象孔子主张完全顺应现实,消极退让。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退避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般人总是以事物发展向上向前为吉,而以向下向后之退避为凶,其实这并非是对退避的正确理解。如果该进之时则向前,当然是吉兆,但是,如果处在该退之时仍然盲目前进,则由吉趋凶,自取其咎。相反,此时,如果顺时而急流勇退,行遁之道,则又逢凶化吉。
在生活中,无论是把才能表现出来,还是隐藏起来,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要先做得端正。要想在冬季去大面积种庄稼,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不应该的。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韩子的做法是:穷则传道,达则兼济。这都是符合孔子学说精神的。
一位伟人曾在关于战争的论述中说:“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这对于到达退却终点以后,整顿队势以逸待劳地转入反攻,有极大影响……战略退却的全部作用在于转入反攻,战略退却仅是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全战略的决定关键在于随之而来的反攻阶段能不能取胜。”
因此,我们做人做事也一样,要适可而止,不要过了头。一件事做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惯性,让人欲罢不能。权力也好,荣誉也罢,人的欲望如果不适时地加以遏制,就会逐渐膨胀,以至于到时难以驾驭。这时,你就需要停顿一下,或者后退一步,以达成圆满。
【悟道小站】:一个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商场,为人处世,都要善识时务,懂得退让之道,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样,你的人生才能走得更稳妥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