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言行之道(1)(1 / 1)

道家十分注重对人言行一致的研究。如:“听其言而信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而人往往受制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难免“失言”和“走行”。因此,要做到谨言慎行就必须学会领悟言行之道的精髓。

大彻大悟之31、听其言、观其行

道家十分注重对一个人言行一致的研究,如“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萁行。于予与敢是。”这是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的一段话。它的意思是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交了观察人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儒家常用的识别人才方法,这种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因为有的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说不做。因此在考察时,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跛足的姿势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还吹牛说能给别人治病呢?”这故事告诉我们,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那些把什么事情都看成“小菜一碟”的人说的话,多半就是大话;对那些滔滔不绝、口吐莲花的人,他们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我们越得多个心眼儿,别光听他说,更重要的要看他怎么做。对一个人的考察不是要看他说的如何如何,而要看他做的怎么样。作为领导者,要想用人、管人,就得先学会识人。要识人就要研究人,一要研究人的共性;二是研究人的类型;三要研究人的心理;四要观察人的行为。而行为的观察与研究乃是识人的关键。“听其言,观其行”,人有言行一致者,有言行不一致者,所以要通过言行对比加以鉴别。

还有一种人,虽然表面上什么也不说,但在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人更得小心了弗洛伊德说过,“即便有人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巴、保持缄默,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泄露出秘密的蛛丝马迹。”所以,只要用心去观察其行为,嘴巴再紧也能找出突破口,从而知其内心。

可见,“听其言”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观其行”。先听听其说了什么,然后再看看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无关紧要,做了什么才至关重要。对于好的事情,只说不做,是口是心非,不说只做,是正人君子;对于坏的事情,只说不做,不可怕,不说只做,才真正可怕。

在挂号信还没有诞生的时代,乃至于在文字还没有诞生的时代,人们是怎样选拔任用人才的呢?比如尧,这位传说中的圣君,他又是怎样使用人的呢?翻翻司马迁写的《史记》,答案却既简单,又明白。

尧使用人,简单地说,一个字:“试”。这个“试”,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考察,而不是事先就主观做结论。比如他要大家推荐接班人,大家推荐舜,说了舜许多好话。尧是什么态度呢?司马迁写道:“尧曰:‘吾其试哉。’”“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其德于二女”。两位姑娘嫁进这个“庶人”家,高干子女的优越感全没了,整天跟舜一起辛勤劳动,孝敬长辈。舜也不去跑官要官,日子过得很和睦。

张守节《史记正义》云:“二女不敢以帝女骄慢舜之亲戚。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等也”,等于成为舜的“贤内助”。这一“试”,“试”出一个人才。也有“试”而不成功的。《史记.五帝本纪》说“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辟。四岳举鲧治洪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这些都是不成功的例子。经过实践证明这个人确实不行,结果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大家又怎么能不口服心服呢?

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尧有知人之明,更可以看到尧的民主。这个民主,不是说在嘴巴上或者写在纸面上的条文,而是在用人的时候,真正做到虚心尊重大家的意见。尤其是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家并不一致的时候,他还是采取“试”的办法,让实践来做结论。

所以,一个人说的再好听,说的再对,可实际上做的是另外一套,那这种人更可恶。比如有的官员整天说为人民服务,打击腐败,做个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官,但实际上贪污受贿、腐败堕落,能说明他是个好官吗?

人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人的内心所想所要干的与其言行,因人不同而有异,即有一致的或相反的。一般而论,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狡佞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以至所行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而获得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对这种人,只察其言观其行,一时还难识其人,必是大智者或花相当的时间加以考察。

因此,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话说得多么地好听,哪怕是舌灿莲花,也得看看你的行动,再决定相不相信你。

【悟道小站】:“听其言”是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观其行”。先听听其说了什么,然后再看看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无关紧要,做了什么才至关重要。

大彻大悟之32、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说“君子要勤奋敏捷地做事,严谨慎重地说话。”

“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严以律己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一种人生行为原则。这一原则同“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意思是一致的,都强调言行一致要着重在行动、实践方面下功夫,要考虑个人的实际力量,要量力而行。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古时的圣人、贤人们之所以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为赶不上,以遭羞辱。所以他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只说不做或说多做少是可耻的。他对于别人的考察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孔子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和人生经验的总结。

汉高祖刘邦在用人方面是历史上有名的高手,他既能驾驭萧何、韩信、张良之类的人才打天下,也能起用叔孙通、陆贾之类的人才守天下。在他身边,既有能言善辩的纵横之士,也有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

汉初御史大夫周昌,为人口吃,性格耿直,在皇帝面前常常犯颜直谏。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戚姬生赵王如意,刘邦觉得太子仁弱,而赵王如意无论长相和个性都很像自己,产生了废太子立赵王的念头。当他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很多大臣提出反对意见,但都不能改变刘邦的想法。周昌认为绝对不能把太子废了,态度十分强硬。刘邦问他为什么不能把太子废了?周昌因为口吃和激动,无法把话说清楚,结结巴巴地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见他这个样子,不禁欣然而笑。

当时吕后在东厢侧耳倾听,散朝后,专门去见周昌,并跪下行大礼表示衷心感谢,吕后说:“微君,太子几废。”后来,经过周昌、叔孙通、张良等人的努力,终于使刘邦打消了废除太子的念头,使汉惠帝刘盈顺利继承了皇位。

孔子一生,崇尚周礼。在他看来,人可分成五等,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庸人太俗,没有人想与之为伍。圣人太“圣”,常人无所能及。我们普通人,能有君子的美誉,也不枉此生。那么,孔子眼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君子品德高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而小人考虑的是田宅之事;君子心中时时想着刑法,装着法制观念,每做一件事总要考虑是否犯法,而小人考虑的是是否有实惠,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以那些手里有一定权利专门考虑捞一把好处的人,皆为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一个人气节很重要,如果气节被夺了,他便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君子不忧不惧”。君子行得端,走得正,心中坦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半夜不怕鬼敲门。

其次,君子修身养性。“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因此,君子往往态度庄重,言谈举止不随便,不轻浮,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处世泰然,不傲横放肆,不张扬,小人反之。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讲的是君子生活俭朴,不骄奢**逸。“君子无所争”,君子不追名逐利,而是淡泊名利。君子也爱财,可取之有道。“君子坦****,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不忧不惧。小人多有利己之心,心胸狭窄,常有忧愁。“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不是完人,知错而改,人们仍然钦佩他。

再次,君子勤务实。孔子曰:“君子务本”。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他们从事正当职业,讲究实际,不求浮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善言辞,但做事敏捷,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一个人为人处世,言行不一,名实不符,是儒学最忌讳的事情。人是不能仅仅为“名望”而生存的,人生的真正成功,应当表现在行动上,脚踏实地的勤奋实践,一个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在其人生的实践中,努力做到讲话谨慎切实,不文饰虚夸,对待工作要勤劳敏捷。

另外,君子善处世。君子“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同”指能团结大多数人,“比”就是只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勾结。

常言道,病从口人,祸从口出。做人若常喜欢津津乐道,传递小道消息,喜欢谈论东家长西家短,乐于神侃吹牛,都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若不及早纠正革除,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

因此,空谈不如行动。任何事情嘴上说说,不可能解决,不可能实施,而是要靠自我的身体力行,去工作,去奋斗!嘴上的功夫千好百好,不如行动上的一好。

【悟道小站】:行敏,有利于言讷;言讷,可以促进行敏。但如果口出狂言,妄自尊大,这种嘴上功夫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暴露出力不从心的低能,以致误事误人又误己。

大彻大悟之33、把话说到点子上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这个人不爱说话,说话就必定说到点子上。”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说明说话不但要因人而异,而且要有艺术,说到点子上才有力度。不然,就是说一千,道一万也枉然。

把话说到点子上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综观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和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后天的训练才拥有了好口才。只要你勤学苦练,方法得当,不久后你就会发现,把话说好,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

在上一世纪六十年代时期,有个做丈夫的不肯吃中药的故事就是如此。由于那时西医不发达,一般人患病都是看中医、吃中药,而中药不但气味难闻,而且很苦、很难吃,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吃。丈夫每次患病不肯吃中药,妻子只好像哄小孩子那样劝他吃。然而,一而再,再而三,时间长了,劝得多了,妻子也逐渐失去了耐心。有一次,她把药端到床前劝他吃,劝来劝去还是不肯吃,于是妻子有点火了,便有好气没好气地对他说:“你吃不吃啊?不吃,我这两条雪白的大腿都是别人的啊!”这是气话又是实话,老公听到此言,一下子急了,心想:不吃药,意味着自己死了妻子改嫁!在这利害关头,他不得不连声说道:“我吃、我吃!”于是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把一大碗汤药送进了肚里。

常言道:牵牛要牵牛鼻子。说话是这样,做工作也是如此。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和要害,牵住了牛鼻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哪怕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也能牵动一头大公牛。相反,如果牵了牛尾巴,就是十个大人也难于牵动它。再说,如果做工作不懂得抓重点、抓关键,就不能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工作的开展,完成好各项任务。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抓工作不是抓不住重点,就是找不到瞧点,遇到问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空话、套话、废话一大堆,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瞎折腾,结果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不但收效甚微,浪费了时间,而且劳民伤财。实践证明,一理通,百理通,会做工作的人就像写文章,从构思到立意、形式、结构、主次、逻辑等都考虑到了,把“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这样写起文章、做起工作来就容易得多。

因此,说话也好,做工作也罢,话要说到点子上,牵牛要牵牛鼻子。只有抓住重点,抓住要害,落实到点子上,方能见成果,出效益。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季氏》)。意思是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发表意见了,这叫毛毛躁躁,这不好。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再徐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说这个毛病叫做“隐”。也就是说,话题已经说得很好,本来应该自然而然地继续说下去,而你却开始吱吱呜呜,没有继续说,这样很容易让其他人产生不好的心里感觉,是你不想告诉大家,与大家有隔膜?还是故意让人引起遐想,吊人胃口呢?总而言之,该说的时候不说,也不好。

第三种情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也就是我们今天老百姓所说的没眼力见。你要注意了解对方,你要看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尊敬和顾忌。

说话,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却常常决定着我们事业的成败。讲究说话可谓是人人所需,也是人人必需,谁把说话当小事,谁就必将在人生中处处碰壁,在事业上坎坷不断。

留给别人的印象如何,会直接影响我们和别人之间进一步的交往和相互关系,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印象与外貌及衣着有关,更与说话水平有关。因此,在初次相遇的时候,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与分寸,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约翰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富翁。某年他飞往国外,准备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投资建厂。3天后,该国某厂的一位经理跟他进行了商业谈判。这位经理十分能干,通晓市场行情,约翰对他十分满意。他接着对合资企业的前景做了一番令人鼓舞的描绘,令约翰感到十分高兴。正准备签约时,这位灵力颇为自豪地说:“我们公司2000多名职员,去年共创利100万美元,实力绝对雄厚……”

约翰一听,心里想:2000多名职员一年才赚这么一点儿钱、这离自己的语气利润相差太多了,而且,这位经理还这么自豪和满意。于是约翰当即终止了合作。

试想一下,如果那位经理不说那句沾沾自喜的话,谈判也许就告成功了。事实正是他不着边际的话暴露了他和公司的弱点,从而使他失去了这笔重要的业务。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说话的时候要说到点子上,方能取胜。否则,即使你说的话再动听,有时也是不起作用的。

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有这样两点要注意:

(1)言之有理

说话最忌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废话连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方能让人信服。所谓“欲语唯真,非真不语”,指的是语言应该反映真实情况,表达真情实感,没有真东西,就不要开口讲话。为此,说话应精心设计,而不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废话连篇,令人生厌。

(2)言之有情

说话要力求生动有趣,饱含真情。这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绝非一日之功。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观磨一张嘴。”可见学会说话要比学会其他的技艺更难。

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多余的话去掉,做到言简意赅,一开口就往点子上说,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令人不知所云。

【悟道小站】:把话说到关键处,更要说到点子上,要知道击中要害的话总是动人心弦的,只有说到点子上,击中要害,对方才会感受到说话的份量,并对你说的话有所警醒。

大彻大悟之34、识人重在察言观色

子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关于知言,孔子还有论述:“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巧言令色,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

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言观色。

在《曾国藩年谱》里有这样一段话:

江公素以任侠自喜,不事绳检。公(曾国藩)与语市井琐事,酣笑移时。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顾嵩焘曰:“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

乍一见面,即预料别人必将建立功名,而且又会死于节义,不光是听者不信,就是江忠源本人要是听了也会大吃一惊。当时,谁也无法预料到会有太平天国这种战事发生,此时离太平天国造反尚有数年之遥。若干年后,曾国藩的这番预言竟然都一一应验。

再举一例。曾国藩在见到恭亲王奕欣之前,曾看到一张他的照片,曾氏就对他的幕僚说了这样一番话:此人倒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可惜举止略微轻佻了一些,看来难以托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还有一回,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带三个人来见曾氏,曾从外面回来,目不斜视,坐定,李鸿章请老师派此三人的工作,谁知李刚开口,曾国藩便径直把三人的工作分派待定。原来曾国藩只看他们的面相即已知他们各自所长。据载,曾国藩对“相术”颇有研究,并且总结道: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曾国藩识人有术,如今也渐为世所公认。那么,他识人凭的是什么呢?

曾国藩识人之道,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他深知人物心性才情变化的九大征状。“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哪九征呢?“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这实际上就是九种识相之法。观神识人,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肖;观精识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聪明;观筋识人,可以识出他的胆量;观骨识人,可以知道他的强弱;观气识人,可以发现他是否沉得住气,是否具有临危不乱的素质;观色识人,可以知道他的情绪状态,厚道之人,气色温和柔顺,勇敢之人,气色刚毅,聪明的人,气色豁达;观仪识人,可以识其修养高低,“端庄厚重是贵相”;观容识人,可以识其内心品质;观言识人,可以判断其性格,所谓言为心声,性急之人,说话爽快;性柔之人,说话平缓。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有可能碰到,圆滑的、率真的、曲里拐弯的、口无遮拦的……有些人表里如一,有些人高深莫测;有些刚交往觉得亲切,有些相处久了才会觉得温暖……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否则就不能与别人产生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也正是因为这般复杂的原因,人在生活中就容易产生诸多情绪上的压力。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被人这么评价: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其实表面上不好接近的人,倒未必是真的不好打交道;最可怕的则是表里不一,看不透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的那一类人。

如果这类人还有着亲切又有耐心的外表,那么你很有可能没法在短时间内看出他的真面目,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才能最终分辨。

有的人让他自己干,他什么都不行,但看着别人干的活,他却处处都能挑出刺来。抱怨这个不好,那个有问题,问问他有什么建设性意见,他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摇头摆手说这不是我的事。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拿着放大镜看,谁都不可避免出差错。但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带着善意提醒、改善,而不是恶意指责、攻击,除了制造负面情绪,毫无用处。

还有的人因为小事情就情绪低落,遭遇小小挫折便提不起劲甚至满怀抱怨,这种人在生活中很容易把不良情绪转移给其他人,进而影响整体相处氛围。大部分情绪化的人都是由于情商低而造成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无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关注在问题本身上面,甚至他们会毫不掩饰地把情绪都放在脸上,让人一望便知他当下的心理状态。

有了识人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刺探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移步生莲。

具有这样的本领,就可以认识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制其人;观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潇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悟道小站】: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面对不同类型的人,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与之交流沟通。这样才能区分善恶,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大彻大悟之35、如何做到不失言,亦不失人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段话有些拗口,但意思非常清楚,这就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孔子所“言”,并非指一般场合相互敷衍的话。而是指的推心置腹、讨论学问的话。

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朋友之间如此,父母、夫妻之间也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却提出问题来谈,当然不妥,这是时机不对。我们看到许多年轻朋友,在工作中碰了钉子。回来便一肚子牢骚。其实与他交往的人其实也许有件别的事情,心里正在苦恼,而他却与之谈些不相干的事,乃至与这个人心里的事有关连,就正好触上了霉头。所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说话很难。这需要有人生经验的累积才会了解。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社会上同事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说的不是时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智者既能做到不失人,也不失青。但智者从来都是少数,而且从来不失言、不失人的人几乎没有。项羽就是一个既失言又失人的人。

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劝项羽趁设宴鸿门之机杀了刘邦,而项羽不听,致使放虎归山。后来,刘邦使了反问计,项羽便疏远了范增,以至范增失望,辞职返乡,结果病死途中。项羽打至成阳,一个有识之士建议他建都关中,他却不与人家多谈,反而认为“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决定东归彭城。这个有识之士见意见不被采纳,便批评项羽说:“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听到如此尖锐的批评,非但不冷静思过,反而将这个批评他的人“烹杀”。当然,“失人”的后果是严重的,“垓下悲歌”、“乌江自刎”,岂是天意?

茫茫天地,谁是有缘人?社会关系、人心思想复杂的今日,可能一走一过,都是有缘人,我们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如果够纯正,大善大忍,也可能都是善解宿世冤怨的机缘。

有智慧的人既不错失应该交谈的人,也不去说不该说的话。注重道德修养,就能愈来愈明白人世间的因缘关系,愈来愈珍惜这样的机缘。

现代社会,随着人与人交往频度的大幅增加,失人与失言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失人的原因,大概与个性有关,比如有的朋友知识上的傲慢与俯视,不屑与人言,或是性格上的怯懦封闭等等。失言发生的情形则更多,比如有的人急于表现,以获得认同,或者有的人识错人,看错人,结果对人说了不该说的话等等。无论失人或失言,事后回想都是让人难以产生快乐之感的。

在中国,素来就有所谓的“逆鳞”之说。也就是说,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龙的喉部之下约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龙的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一不小心触到“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而其他的部位的鳞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推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其实都有“逆鳞”存在。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圣人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人往往就是这样,闲言之时,最喜论人长短;言语间,最爱谈人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当从口来。一夜之间,一传十,十传百,流言蜚语,往往杀人于无形。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交流是一门艺术,唐太宗曾感叹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的确,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把握住说话的火候,并不容易,是种智慧。当说时不说,失去了机遇与人才;不当说时说了,轻则对牛弹琴,重则祸从口出。因此,立身处世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失人,亦不失言”。

所以,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在某些场合还是以少言为佳。这样才能使得自己“不失人,不失言”。

【悟道小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悟道,减少“失人”、“失言”的次数,降低“失人”、“失言”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为人、做事和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