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电脑,是我们的梦想,并且我们为此积极努力着。我们齐心协力,奋斗不懈;我们制造一流的产品;我们生产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从中获利;我们手连手、心连心,不是赢就是输;我们充满**,富有创意,共同开创公司的康庄大道。
第一节人性是企业制胜的王道
一、人才是企业兴衰的根本
拥有出色的人才,是公司的一大竞争优势。这一优势能让公司超越竞争对手。这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能够找到顶尖高手,对我们而言就轻而易举了。
——斯蒂夫·乔布斯
人才是企业生产力的核心,有了人才就有一切。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即使我的全部资产都没有了,只要把我的人才留下,再过4年,我仍将是钢铁大王”。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不但能为企业带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能为企业铸造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更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人才作为知识、信息、技能、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定性因素。
乔布斯在网罗优秀人才上,似乎有非凡的力量。他一直在积极寻找世上最优秀的人才,并使他们成为公司的员工。如果乔布斯认为某个入非常重要的话,他就会千方百计地邀请对方加入。
1990年,在史蒂夫职业生涯的稍后阶段,当史蒂夫为高性能工作站寻找工程师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有着显赫背景的年轻人——乔恩·鲁宾斯坦,也就是众人皆知的鲁比,从康奈尔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了惠普,在其发展中的工作站工作。史蒂夫听说这个人后便开始追踪他的消息,鲁比当时负责一种超级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器的研发。能够管理一个研发综合性项目的团队,显示这位负责人是一个能够尽职尽责并把工作做好的人。当史蒂夫选中某个他认为可能成为关键角色的人物时,他不会把招聘事宜交托给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外部某家招聘公司处理。他亲自拿起了电话,鲁比答应了。
弗雷德·施耐德是鲁比在康奈尔的教授之一,他不仅教过鲁比,还说过他也从这个曾经的学生身上学到了一条有益的经验——这条经验也为我们了解苹果是如何设计出远超过其他公司的产品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位教授说,鲁比告诉他,设计复杂的电子系统和设计一个真空吸尘器没什么两样。“它必须和吸尘器一样便于操作。从打开包装盒那刻起,就必须那么简单方便。”施耐德评论说:“他和苹果的员工有着与其他任何计算机公司都十分不同的做生意的模式。”
随后我们会看到,鲁比在iPod音乐播放器和之后一系列产品的研发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拥有优秀人才能使之长盛不衰,而对于一个创业中的企业来说,优秀人才能使之不断壮大,走向成功。从企业经营规律中可以看出,人的作用尤其是优秀人才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富于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不仅仅是免费的,更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其作用是无法估价的。
其次,资金往往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即使有了资金,没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资金也不能增值,甚至还会毁人、害人;相反,有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即使资金暂时紧张,也终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较少的资金赢得较高的效益。从经营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上讲,优秀人才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世人皆知,是国际汽车工业中的大家族,但在其发展史上却是几经沉浮,它的兴衰与是否起用优秀人才直接相关。
老亨利福特从1899年起两次创办汽车公司,都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失败了。1903年再次创业,选用能人,请来汽车工业专家库兹恩斯担任总经理。
库兹恩斯上任之后,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查市场,建立销售网,苦心经营,又建成了世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每辆“T”型车的售价从780美元降到290美元,开始了福特公司繁荣发展的阶段,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福特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
但是后来老亨利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不再保持任人唯贤的作风,而是主观武断,实行家长式的管理。1915年,老福特辞退了库兹恩斯,接着又辞去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1921年,老福特曾在一天之内赶走了30名经理。
老福特的独断专行和相对落后的经营管理方法,使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快陷入困境,世界第一的位置也很快被广纳人才、管理先进的通用汽车公司所取代。到1945年的时候,竟然到了每月亏损900万美元的地步,濒临破产。
1945年,老福特下台,由其孙子小福特接管公司。小福特吸取了老福特失败的教训,招贤纳士,重整旗鼓,聘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裁欧内斯特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业务,布里奇又带来了通用公司的克鲁索。此后小福特又破格聘用了包括后来曾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斯坦福商学院院长阿杰米勒等在内的十几位有才能的年轻人。
当布里奇在1946年到福特工作时,发现事情很糟糕,公司财产净值总共只有6亿多一点。“大多数机器和厂房陈旧过时,财务报表像乡下杂货铺的帐薄一样。”布里奇回忆说,“总而言之,对于一个现代化企业来说,这种状况太可怜了。”
布里奇在福特公司任职的第一年就使公司转亏为盈——尽管在除去税款后只剩下2000万美元。第二年,除掉税款,取得了6636.7万美元的净收入。1948年,公司净收入达到9434.6万美元。1949年的利润为1.77056亿美元。而在1950年,利润高达2.5851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
经过这些新任将帅们不遗余力的努力,一个每月亏损900万美元的公司,几年之后,转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坐上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把交椅。
富于戏剧性的是小福特后来也重蹈祖父的覆辙,独断专行,以主人自居,容不得外族能人来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先后辞去了布里奇、艾科卡等核心管理人员,结果使历尽艰辛换来的福特公司的振兴没有保持多久,公司地位一跌再跌,业务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小福特不得不辞去董事长的职务。真是成也小福特,败也小福特。
福特公司的故事再次说明,人才是企业兴衰的根本。在对进入世界500强名单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非常强调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不是在寻找人才,而是寻找“专家”——在某一方面达到顶级水平的人。他们视这些专家为企业的灵魂和支柱,他们极力搜罗优秀的人才,并加以重用。正如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微软最重要的20名专家选择离开,那么微软就什么都不是。
二、慧眼识才的智慧
招聘绝非易事,就像是大海捞针一般。我这辈子经手过的招聘人数大概在5000以上。我对待此事的态度非常认真。你无法在一个小时的面试里了解足够多的信息。所以说到底,你只能凭借直觉做出选择。
——史蒂夫·乔布斯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如何选拔优秀的员工,已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乔布斯一直在努力寻找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只有不断发现人才,才能打造一个强大的A级团队。乔布斯一生面试过5000多人,然而真正被他看中的人并不多。以下是关于乔布斯聘用“麦金塔”团队一名早期员工的故事。
有一天,软件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接到了斯科特的电话,让安迪去见他。斯科特即迈克·斯科特,是苹果公司的总裁。这可把安迪吓坏了。就在几天前,斯科特认定公司没有达到目标,需要缩减开支,他已经解雇了苹果半数的工程师。那个时刻在苹果传说中被称做“黑色星期三”。
剩下的工程师,包括安迪在内,全都闷闷不乐,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但是当安迪赴约的时候,斯科特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安迪离开,并询问怎样才能说服他留下来。安迪说他想成为“麦金塔”团队中的一员。他两个最好的伙伴——伯勒尔·史密斯和布赖恩·霍华德最近都加入了“麦金塔”团队。安迪被告知,他必须先和乔布斯会晤。
乔布斯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在安迪面见他后,乔布斯开门见山就问:“你有什么长处?我们只需要真正优秀的人来‘麦金塔’工作。我不确定你是否足够好……我听说你很有创造力,你真的很有创造力吗?”
安迪没有动怒,而是勇敢地直面这位询问者,并明确表示自己是“麦金塔”项目坚定的拥趸。乔布斯告诉他,他会再联络他。仅仅几个小时之后,乔布斯出现在安迪的工作区,向他道贺。安迪现在已经正式成为“麦金塔”团队的一员,立即生效。安迪说需要花几天的时间结束手头的工作。
乔布斯没耐心等待。他毫不客气地拔掉了安迪电脑的插头,拿起机器,走出屋子,然后把它扔到他银色奔驰的后座上。一头雾水的安迪紧随其后。在开车带安迪去“麦金塔”的总部“德士古塔楼”的途中,乔布斯明确地告诉他:“麦金塔”机将会成为震惊整个电脑行业的最好的东西。
乔布斯的率直和对产品的痴迷给安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乔布斯在雇用安迪之前询问过隶属于“麦金塔”工程小组的伯勒尔和布赖恩的意见,他们的推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乔布斯在认定某个人之后就不会再犹豫或者浪费时间。他是正确的,事实证明安迪与“麦金塔”研发团队的其他成员一样重要。
尽管他在雇用人的时候依靠的是直觉,但乔布斯考虑得十分周全。在面试律师南希·海嫩之前——后来她成为公司的总法律顾问——乔布斯要求看她起草过的一些合同,这样他就能够评估她的工作“美学”。
通常,在乔布斯面试之后,大部分面试者都表示,与乔布斯共度的时间并不像是一场面试,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次大学讲座或者给风险投资商作的一次关于苹果产品的融资路演,最后的考验是让你阐释你将如何为“麦金塔”和整个团队作贡献。
企业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那么,管理人员如何才能为企业选到优秀的人才呢?
(1)道德品行是选拔员工的重要条件。企业员工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一个员工有能力,但道德品质不好,迟早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害。前不久,某企业招聘了一位大区经理并把这位大区经理派到外省,让这位大区经理负责整个外省市场,四个月后,这位大区经理却携带公司8万多元的现款消失。不但给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给企业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该企业后来在外省市场再也没有辉煌。如果我们在选拔此位大区经理时慎重一点,能发现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好,此类问题就不可能发生,所以企业人事部门在选择员工时,应注重员工的道德品行。
(2)选拔有专业能力或学习潜力的员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企业每个工作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既专又精。专业知识是企业招聘员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企业能把教育训练、培养人才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那么有学习欲望和有学习潜力的员工,就应该是招聘的重点。企业在育才时,此类员工更能迅速领会并达到公司每一个阶段发展的要求,这样企业才算真正达到育才的目的。市场的竞争瞬息万变,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并寻求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保持现状即意味着落后,所以拥有学习意愿强、能够接受创新思想的员工,公司的发展必然比较迅速。
(3)选拔有较好敬业态度的员工。对企业忠诚和工作积极主动的人,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而那些频频跳槽,办事不踏实的人,则是企业越来越不欢迎的人。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员工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一旦达不到其要求时,他们就不安心工作,就想另谋他就,这类员工给企业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工作中踏踏实实,遇到挫折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员工,其成效必然高,才会给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4)选拔能适应环境的员工。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注重所选人员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提拔个性极端或理想太高的人。这样的人很难和同事和谐相处,很难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只会给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造成一定的阻力,并影响到其它员工的情绪和士气。
(5)选拔善于沟通的员工。随着社会日趋开放和多元化,善于沟通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必备的能力,很多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一个合格的部门经理要用45%的工作时间来作沟通,有效的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当的帮助。
(6)选拔自我定位准确了解自我的员工。成功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当重视,员工通过自我规划,选择合适的工作或事业,投身其中并为之奋斗。对职业生涯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能使员工目标明确,即使面临挫折,也能努力坚持,不会轻易退却,因而能在生产或其他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7)健康的身体也是重要的因素。一个身体健康的员工,做起事来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并能担负较繁重的任务,不致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完成任务,因为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作为企业负责人力资源方面工作的人员,应当注意以上几方面。具体作的深度如何,要靠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依据经验、面试、笔试等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去领会。
三、独具特色的团队管理方式
苹果应该成为这样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走进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并同他交流自己的想法。
——史蒂夫·乔布斯
企业使用人才问题,在当前情况下是一个所有管理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使用人才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说利益最大化,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这方面,乔布斯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
乔布斯是一个“走动式管理”大师。苹果公司的员工可能每天都会看到他在走廊里走动,然后顺便拜访并询问:“你现在在做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吗?”偶尔,甚至还会被问到一些更富挑战性的问题:“你做什么能让我觉得我付给你工资是值得的?”
对某些团队成员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不舒服。他们认为这是“微观管理”。但是,这种方法也能创造一些积极的情绪,使人们感觉到:“他不仅关心产品,也同样关心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是更伟大事业的一部分。我们一起参与其中。”长期以来,乔布斯通过不断出现在员工的生活中来管理他们。他认为,如果你平易近人并且愿意聆听他们的心声,他们就会努力提升自己以达到你的期望。
时任英特尔总裁的安迪·格鲁夫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尽管用的方式稍有不同。当然,那时的英特尔比苹果公司规模大很多。安迪会在不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直接登门拜访,而这些人通常会被吓一跳。但是他前来拜访是因为他想要参与到正在进行的一切事情当中,灌输解决问题的精神并且不断地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
这种领导方式是建立在无处不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运用恰当,它能够让每个人都体会到一种归属感。
今天,这种“身体力行”的管理方式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给隔壁办公问里的人打手机、发短信和发邮件,技术拉近了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使我们离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越来越远。而在苹果公司,乔布斯也会大量使用邮件,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一直保持着亲身体验的热情。
乔布斯的这种“走动式管理”,深深影响了下面的主管。直到今天,很多苹果公司的管理人员都遵循着乔布斯的“身体力行”的管理方式和产品研发的经验: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上级主管随时有空,而且对于任何重要的事情,相比收到一封冰冷的邮件,都更愿意与他们面对面地交谈。
乔布斯这种独具特色的团队管理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压力式管理。可以说,这是他管理团队的最大特色。
在苹果公司服务支持部门的一次会议上,乔布斯径直走了进来,将在场的所有人批评了一番:“服务业务在我们公司糟糕透顶。这群业务人员全都没长大脑。”
会议室内的人员都被乔布斯这番话吓呆了。负责服务部门的副总裁杰夫向乔布斯讲述了自己为期3个月的改革计划。
乔布斯冷冷地回应说:“杰夫,那可能是你在惠普的工作方法,但是我不要3个月,我希望一夜之间就能改变。”
这是发生在评估杰夫和他的团队的第一次会议上的一幕。杰夫·库克是乔布斯从惠普公司挖过来的。起初,他见识到了乔布斯天使的一面,他彬彬有礼,富有理智,向杰夫述说他的梦想,他希望个人电脑能像烤面包机一样易于使用,并得到全社会认可。但是,不到一周,杰夫就见识到了乔布斯魔鬼的一面。在惠普公司,一般是杰夫自主行事,但在苹果公司,一切都由乔布斯说了算。在这个岗位上干了4个月后,杰夫辞职了。因为他无法忍受乔布斯这种专制的领导方式,但是他仍然相信乔布斯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
在苹果公司,时常会听到乔布斯说出这样的话:“这款笔记本的大小不能超过一个记事本的大小!”“我希望有一天这个电脑能够被装进牛皮纸袋里。”“外观应该更加漂亮一些!”尽管设计师对乔布斯的要求满心抱怨,甚至抛出狠话:“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根本就是幻想!”但乔布斯的回应更狠:“这个世界上一定有能够完成它的人,如果你不想成为那个人,那么,我们也可以找到其他想完成并且有能力完成它的人。”最终的赢家还是乔布斯,2008年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在苹果诞生了,它小巧到可以直接装进牛皮纸里被带走。
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那么,这个人的表现就越好。一个出色的领导者,知道如何为员工设定一个高标准,并激励他们知难而上。乔布斯常常将种种不合理以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强加在员工身上,以此挑战他们的潜力。他的这种做法会产生两种后果,要么是员工因无法完成任务而走人,要么就是他达到目的。
1983年8月1目,乔布斯和他的团队正在开电话会议,为了一次路演而讨论麦金塔电脑最后阶段的整合问题。在这次路演中,苹果将正式推出最新款的电脑。乔布斯坚决要求,展示电脑时,随机软件绝不能是测试版,否则,会影响新款电脑的形象。路演的时间就要到了,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认为不可能在最后一刻完成正式版的所有工作。他们纷纷向乔布斯求饶,希望这次先使用测试版。然而,乔布斯对此充耳不闻,也没有像大家担心的那样暴跳如雷。他反而鼓励大家,说他对大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相信他们能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工作。接着,不容大家分辩,他就挂断了电话。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为了这次路演,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乔布斯再一次成功了,大家及时完成了工作。
与乔布斯亲密工作了6年的托德·鲁伦·米勒十分熟悉乔布斯的这种管理风格:“乔布斯怒骂你、恐吓你、挑战你的能力,然后将你吓到。他用这种方法逼你创造奇迹。他会问你:‘你认为你做得对吗?’,如果你不够自信,或者缺乏胆量,或者束手无策,那你就失败了。对我而言,这是锻炼自己性格的最好机会。”
在乔布斯的强压之下,谁会被吓到呢?那些缺乏自信、缺乏勇气的人肯定会被吓到,而那些具有高超智慧和坚韧毅力的人,就能在乔布斯的刁难之中生存,并获得成长。正是这种高标准,让他逼出了员工的潜力,并带领苹果公司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树立“海盗”精神
做“海盗”胜过加入正规海军。让我们一起做“海盗”吧!
——斯蒂夫·乔布斯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一般的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1992年9月底,乔布斯率领麦金塔电脑小组举行了一次静修大会。地点在离苹果公司100多英里的帕哈楼沙丘城。参加大会的成员约有l00人,平均年龄为28岁。
活动开始时,乔布斯在黑板上写下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做海盗比做正规海军棒多了。让我们一起干海盗吧!”接着,他又写下一句富有煽动性的口号:“热爱你的工作,一周奋斗90个小时吧!”
通过海盗的寓意,乔布斯向大家灌输了这样的理念:你们参与的工作意义非凡。霎时,掌声和欢呼声响彻整栋大楼,与会成员纷纷站立起来向这位“海盗王”宣誓,他们都想做特立独行的海盗。
然后,乔布斯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件印有醒目的“海盗”两字的T恤衫,并套在自己身上。很快,每位参加活动的成员都得到这么一件T恤衫。虽然每个成员都穿这么一件T恤衫,但并不是所有的T恤衫都完全一样。在少数几件T恤衫的左胸下面印有一行小字,“麦金塔骨干”。很明显,乔布斯是想通过这种差别待遇的方式,来刺激这群自命不凡的员工。看吧,有的人是擦甲板的普通海盗,有的人则是陪同船长用餐的高级海盗。
为了按计划推出这台举世惊叹的麦金塔电脑,乔布斯可谓煞费苦心。当时,虽然不少核心工作已经完成,但仍然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乔布斯需要大家奋力冲刺。为此,他通过这次静修大会,营造了一个士气高涨的氛围。
“海盗”这个主题是鼓舞团队士气的强力黏合剂,它给“海盗队员”们得感觉是,我们是特立独行的,我们生产出来的计算机与苹果公司其他员工设计出的计算机是完全与众不同的。有人,甚至在麦金塔大楼里树起了一面带有白色头骨图案的海盗骷髅旗帜,以表明海盗团队的独树一帜。
乔布斯将麦金塔电脑研发组命名为海盗团队,而他则是这个海盗团队的头目。他积极说服苹果公司内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到麦金塔电脑研发小组来。他的海盗队员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努力工作,以致他们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家计算机公司,甚至令整个计算机产业界为之汗颜。短短两年时间,麦金塔电脑小组的成员就研发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电脑。此后,海盗精神成了凝聚苹果团队的灵魂,苹果的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为何而战,都确信自己正在从事一项意义不凡的工作。
组建一个团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并让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单枪匹马、大包大揽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群忠诚于共同理想的人,团结一心。如果你无法激励别人一起为你的理想而奋斗,你就无法取得成功。
正如乔布斯说:“就像你想把许多东西搬上山一样,你自己一个人是干不了的。”乔布斯之所以能带领一群自命不凡且毫无纪律的人开创伟大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用一种文化和精神凝聚他们,这种软实力其实是一种硬实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那么,一个企业该如何像乔布斯那样树立自己独特而有效的企业精神呢?
企业精神的形成受不同企业特殊的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的制约,这是企业精神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形成的基础。企业不同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就形成了企业不同的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劳动观念等意识,从而制约着企业精神的形成。因此,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独特经营的特殊本质,也正是对这种特殊本质的反映,才能形成每一个企业自己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随着这种实践的发展,企业逐渐提炼出带有经典意义的指导企业运作的哲学思想,成为企业家倡导并以决策和组织实施等手段所强化的主导意识。企业精神集中反映了企业家的事业追求、主攻方向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家常常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组织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强有力的贯彻。于是,企业精神又常常成为调节系统功能的精神动力。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最根本的就在于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职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颇具个性的企业精神、形同凝聚全体员工粘合剂,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恒定的、持久的动力源。培养和弘扬企业精神最积极的意义,就是使之与众不同,独具个性,全员认同。
五、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电脑,是我们的梦想,并且我们为此积极努力着。我们齐心协力,奋斗不懈;我们制造一流的产品;我们生产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从中获利;我们手连手、心连心,不是赢就是输;我们充满**,富有创意,共同开创公司的康庄大道。
——史蒂夫·乔布斯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前苹果公司副总裁杰伊·埃利奥特有着这样的感受:
回顾过去,我认为团队里的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史蒂夫为“麦金塔”团队创造的文化是多么惊世骇俗。对我来说,那种文化是令人愉悦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因为我永远会注意到这种“海盗”精神和我从前工作的公司文化相比是多么不同。
当我在IBM工作的时候,甚至同那家公司的所有绝顶聪明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正如我说的那样,多年以来我一直被许多睿智的头脑包围着——我们中大多数人距离真正的产品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往往会忘记我们真正努力的方向。IBM是世界上第四或第五大公司,有4万名雇员,我猜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适应IBM的文化。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十分适应那里,甚至在完成了他们的主管培训项目之后仍然这么想。我从来没有对典型的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事情着迷。
一个漫长的假期之后,我蓄上了胡子,回来时我没有刮掉它们。我的上司不大确定该如何对待我——这个男人身穿一套标准的IBM制服,白色的衬衫,打着领带,他新蓄的胡子简直就是一种侮辱。我的IBM同事过去常常说:“我们有野鸭……但它们也是成队飞的。”
我最终因他们对新产品领域缺乏兴趣而感到很沮丧。一天召开一次高层会议的时候,我坐在会议桌旁,董事会主席弗兰克·凯里在听了我的一个建议后对我说:“IBM就像是一艘超级油轮,很大,也很难操控。当你选择了一条航线之后,你不能轻易地改变。因为它转向需要行驶21英里,而停下来只需要16英里。”
当我听到这句话之后,我明白了自己并不属于那里。
在苹果公司,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仅仅是一个“军师”。毫无疑问,我对方程式的商业一向很感兴趣,我能够制订可靠的方案,让它们在一个运行平稳的公司产生效果。但是我也立即觉察出团队成员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正在朝着新方向努力,而这个新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史蒂夫对产品的每个元素的关注和热情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并且我全心全意地赞同这一点。
那么,苹果公司究竟有着怎样的企业文化呢?
1980年,充满**、奋斗不懈的乔布斯开始着手整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为此,他撰写了一份苹果公司文化备忘录:
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电脑,是我们的梦想,并且我们为此积极努力着。我们齐心协力,奋斗不懈;我们制造一流的产品;我们生产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从中获利;我们手连手、心连心,不是赢就是输;我们充满**,富有创意,共同开创公司的康庄大道。我们所有员工都踏上了这趟冒险的旅程,我们所作所为与公司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为公司创造一片美好前景。
正是这样的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使命感,让他们确立了高远的目标,激励着他们将所信仰的一切变成现实。谨小慎微的想法是无法让人热血沸腾的,雄心壮志才能鼓舞人心。乔布斯十分笃信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在公司传递改变世界的梦想,为大家勾勒出一幅异常辉煌壮丽的未来景象。
他常常鼓励员工说:“让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儿印记吧。”他还说:“苹果骨子里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念,就是要将最尖端的科技变得更容易为人所用。”苹果的员工相信公司有更深层次的追求,即制造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工具,从而改变世界。苹果有无数雄心壮志的员工,他们真心地相信他们在用自己的工作改变世界。在苹果,工作几乎上升至宗教般奉献的程度。
乔布斯深知,一个崇高的目标将唤起人们奉献的精神,因此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传递梦想的大师,正如他所说:“韦恩·格雷兹基说过一句名言我一直铭记于心。他说‘我跟随冰球飞行的方向划去,不去管它曾经的位置’。从苹果公司成立开始,我就把这一信念贯彻到我的生活与事业中,并且我会继续坚持这么做。”他在苹果公司创造了为改变世界而奋斗的企业文化,为员工们描绘出一幅让人无法抗拒的美妙图景,用宏大的目标赋予员工们所需要的价值感,鼓舞着他们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乔布斯对苹果公司文化的构建再次说明,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要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4)四、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尔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
(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6)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总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左右着公司员工的思想,影响着各层级员工的决策,外显为员工的行为,直接决定公司的业绩,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二节卓越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
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我看来,技术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达·芬奇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米开朗基罗是一位雕刻家。也是一位画家;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十几个电脑科学家全都是音乐家。这些优秀人士将音乐视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史蒂夫·乔布斯
技术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活动离不开技术支持,而技术产物如器具、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产品造型或色彩,均离不开艺术。或者说,现代的艺术离开技术只能回到原始艺术形态,而技术离开艺术,其产品只能是杂乱无章的物质堆砌。
在许多人眼里,“苹果产品=艺术品”,“乔布斯=艺术家”。苹果几乎成了“完美”的代名词。乔布斯就是用他的完美主义哲学影响苹果公司的员工,而这些哲学又成为他们工作的动力。
当许多企业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试图抢占市场时,乔布斯却像个艺术家一样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地“精雕细刻”着自己的“艺术品”,直到它完美无缺。苹果一年甚至几年才会出一件新品,尽管在数量上无法与其他电子企业抗衡,但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却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在乔布斯的眼里,产品要么完美无缺,要么就是垃圾。员工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笨蛋。事情只有极其重要和无关紧要之分。不管遭受多少挫折,乔布斯这种偏执地追求完美的个性从未改变。
乔布斯曾经说过:“如果你只想买大路货,就去买戴尔的产品好了。”在乔布斯的眼里,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应该做成完美无缺的艺术品。
在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后,苹果推出的每款产品几乎都是一再打磨的精品,都无可避免地会遭遇推倒重来的命运。每当一件新产品出炉后,挑剔地乔布斯总会提出诸多意见:“还可以再完美一点儿!”在产品设计上,乔布斯有着无可挑剔的品味和美感。
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伊万里斯特曾这样说:“iDVD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模板是从世界一流的菜单设计公司精心设计的几百个作品中筛选出来的。乔布斯每周都会让我看一大堆不同的设计方案,几乎将所有方案驳回,除了那一个或两个。即使那些免于被驳回的一两个方案,也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才能让它们变得完美。”在乔布斯对产品要完美到无懈可击的要求下,没有哪个设计师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在公司喝下午茶,他们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因为,他们深知,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时,这简直会把项目组的工程师搞到头晕。《福布斯》杂志资深编辑丹尼尔·莱昂斯所著的《乔布斯的秘密日记》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工程师们经过一次次努力,终于完成了iPhone的设计。万事俱备,就等发货了。然而,乔布斯到硬件实验室检查时,发现躺在工作台上的一块电路板完全不符合他的要求:“你们简直是在开玩笑!我想用的不是这样的电路板!”于是,项目组的工程师们不得不进行重新设计。这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做事方法,也是苹果产品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
许多人相信,在IT行业,只有史蒂夫乔布斯能将艺术与技术结合得如此完美。乔布斯将艺术运用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苹果将电脑这样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变得既美观,又好玩。乔布斯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科技创新技术带出实验室,让他们像艺术品一样进入每个家庭,进入每个人的手中,让人们享受到科技及美学结合的乐趣。
乔布斯认为,技术创意与艺术创意就好比手背和手心,缺一不可。乔布斯在公司内部所强调的设计哲学是:“了不起的木匠是不会用糟糕的木头做柜子背面的。”
乔布斯的艺术细胞是在美国学校的素质教育下培养起来。美国小学有音乐、美术等课程。各大城市,尤其是大公司总部较多的地方,往往设有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院、音乐厅等娱乐设施。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生活,那么,很难吸引世界500强的大公司落户。因为,对许多高管来说,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们也不会忽视了他们应该享有的艺术生活。这些场所如同高尔夫球场一样,同样也是社交场所之一。
在被苹果电脑公司扫地出门后,乔布斯投身娱乐行业,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这让乔布斯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新经验,为后来苹果的重新崛起打下良好基础。乔布斯重回苹果后,将自己的艺术经验贯注到产品中,从而,让苹果公司的产品更加富有创意。
只有乔布斯把工程师们看成是艺术家。如果你打开早期麦金塔电脑的机箱,那么,你会看到机箱后面板的内部有一系列凸起的签名,这是乔布斯的创意。他和麦金塔电脑小组的成员在一张大纸上签下名字,然后用化学方法将这些名字印刻在麦金塔电脑后盖的背面。对产品背面的设计都如此重视,恐怕只有一家真正具有设计基因的公司才能做到。
21世纪是一个空前的信息化时代,外观更为明快的产品为更多的人所喜爱,这在交通工具、建筑、服饰、日用品方面均有所体现。而且各种电子产品也被大量制造出来,这些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设计式样的变化十分迅速,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产品设计速度大为加快。在实用化的前提下,多元化、组合化,与环境协调,与生态协调,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引导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可以说,当代的技术与艺术已经结合得十分紧密,技术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技术。
二、品质追求不可动摇
研发新产品的确花费很大,但是我们的顾客一直在强调,他们只购买最新研发的产品。我们的目标并不在于制造出市场上最廉价的产品,而是制造出最优秀的产品。
——史蒂夫·乔布斯
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不论是製造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否则,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注重提高產品质量是一个现代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赞许革新和革新者,因为人们都相信伟大的产品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除此之外,人们也喜欢那种因某些突破性进展而惊讶、兴奋的感觉。这些进展不仅开拓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还使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成为可能。人们都痴迷于这种新奇,在这种意义上,他们都是新技术的早期信徒。
但是对于创造这些产品的人来说,这种渴望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蠢蠢欲动了。为了能够把玩这些产品或者享用这些产品,他们不得不亲自研发它们。苹果教父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
乔布斯的这种能力,来源于他的专注和他对自己的战略的坚定不移。同时,乔布斯也是也是一个生意人,在某种程度上,苹果的创新来源于他对交易需求的直觉感知和做成这些交易的意愿。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一直乐于承受巨大的风险。他愿意付出代价,而事实上每个决意致力于创新事业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乔布斯在成为临时首席执行官之后最初做的几件事中,有一件就是叫停许多产品的销售。
在一张餐巾上匆匆画出一个绝妙的产品,或者在会上对可以说是你的门徒的热切的设计师们夸夸其谈——这些都很轻巧,但是那些一直畅销的经典产品怎么办?它们或许不是iPod音乐播放器或者iPhone手机,但是即使是最暗淡无光的苹果产品也一直在创造收益和利润。它们收回了成本,使苹果免于借债度日。那些枯燥乏味的项目使苹果有稳定的收益,即使有一些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或者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作用。终止生产线上这些销售稳定的主打产品是一个可怕的举动。
但乔布斯还是这样做了。他砍掉了许多产品,集中将资源投入到4种产品上。甚至连董事会都对此大为惊讶。当时的苹果的董事会主席说:“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行业评论员和华尔街分析师们经常敦促乔布斯通过售卖一些日用品或者进入一些苹果不居领先地位的领域来提高苹果的市场份额,但乔布斯从未屈服于这些压力。“我们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两件事一样令我骄傲。”他经常说。
乔布斯的意思是,通过选择不做什么也可以体现我们的价值观和设想。我们不能试图为所有人做所有事,尽管有时尽力让每个人都满意是很难抗拒的事情,并且似乎是发横财的一种途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并且是一个更优的财务决策,”乔布斯对《商业周刊》说,“一记全垒打比两记二垒打要好得多。”
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不顾一切只想做出最好的作品,这是乔布斯一直以来践行的基本原则。
2000年,全球IT业遭遇大萧条,苹果公司刚刚公布了2000年12月前三季度的财报,亏损达到了l.95亿美元。但是乔布斯仍然毫不妥协的坚持优质优价的战略。因为消费者并不是不肯多花一点钱,而是没有遇到让他们愿意多花钱的产品。
对于乔布斯来说,开公司不是为了当老板,而是因为他真心喜欢计算机,他梦想着能制造世界上最伟大的电脑,梦想着能改变世界。乔布斯说:“你必须热爱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为他冒险。”如果你不够热爱你的想法,那么,你当然会为了降低成本而妥协。然而,正是因为热爱,乔布斯才有勇气说“那就让苹果比别人贵”吧。当然,他并不想失败,然而,当他觉得这就是正确的事时,他便不在乎其他了。
在苹果体验店的选址上乔布斯也同样地不肯妥协。有人建议将苹果体验店开在地价较低的郊区,但乔布斯还是力排众议将它开在了最时尚的黄金商圈。因为用户不会因为你贵一点就放弃你,但却可能因为不方便而远离你,当然这首先是你选择了远离他们。
就像乔布斯说的,挣钱从来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想做出伟大的产品。而事实上,消费者总是愿意为伟大的产品多付一些钱的。所以,乔布斯没有因为坚持卓越而变得困窘,因为对于伟大的产品而言,价格永远是第二位的。
正因为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乔布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乔布斯就像有魔力一样,能让所有人都买他的帐,即使他的苹果产品总是比别人的贵很多。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保证持续稳定的质量品质体系,取决于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评价一个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衡量:其一,是否具备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新课题的能力;其二,是否充分瞭解企业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及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其三,是否经常跟踪企业重要专案的进展和结果。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企业质量管理的最终效果。
其次,保证持续稳定的质量品质体系,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环境。事实证明,环境是影响客户和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能够在建厂后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挤身全国汽车工业前三名行列,离不开他们对环境的改善。他们的一个口号是“检测一个公司的管理如何请看一个公司的厕所”。从小事抓起,才能把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在其发展初期就得以很好的控制。
第三,质量体系的维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质量体系的维持要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按照PDCA管理来进行。所谓PDCA就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采取行动)。
第四,要发挥企业团队的力量。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全员参与,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好产品质量,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控制和执行好产品的操作流程。要求领导和每位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把质量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保持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有许多重要的因素,例如品质管理策略、企业人才战略、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等因素,都对我们的质量管理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从消费者身上发现秘密
我和朋友聊过,他们也都非常讨厌自己的手机。每个人都讨厌自己的手机。于是我们觉得,我们完全可以解决消费者的烦恼,生产一款为大家带来便利的设备。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瞧瞧吧,市场上每年可以售出10亿部手机,这单生意在数量上可比随身听庞大多了,这相当于每年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四倍。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做出一款连自己都会爱不释手的手机。
——史蒂夫·乔布斯
对企业来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企业最长久的保障。许多跨国公司与国内的大企业每年都会进行消费者需求研究,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广告的认知、消费者使用和购买习惯、消费者满意度评价、消费者媒体习惯、消费者对市场推广活动的态度等一系列指标。
为什么苹果公司在全球各地能有这么多疯狂的粉丝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苹果公司强调的并不是科技第一,而是用户第一,满足用户的需求。它的产品开发从来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的,务求使用户获得高价值的实用产品。苹果强调让消费者参与到营销活动中,苹果在全球拥有众多粉丝,他们开设有自己的网站,甚至出版自己的杂志。在中国,苹果用户被称为“苹民”,麦金塔用户则被称作“麦客”,他们成立有自己的协会,经常举办相关活动。
苹果公司的品牌传播方式是“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制造让顾客难忘的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拥有欲望。在产品的设计上当产品能召唤消费者情感,推出更多符合美学设计的电子产品。它便满足了需求,驱动了需求,比任何一种差异化策略更有力量。
当《财富》杂志记者问乔布斯,如何看待苹果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乔布斯如此回答:“这无关于流行文化,也无关于愚弄大众,更无关于说服大众好让他们来买其实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在判断大众是否需要它们时,我相信我们拥有一个真正适合的标准。这就是公司花钱要让我们做的。”
乔布斯认为,苹果公司不是靠洞悉并引领流行来愚弄大众,也不是用宣传攻势说服大众,而是要搞明白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
那么,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能够解决他们感到麻烦和不舒服的东西。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解决了用户在使用电脑时所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个用户不再因为弄不懂电脑原理而感到自己和电脑隔着一层越不过的鸿沟;笔记本电脑解决了到处奔波的商务人士的烦恼。也许这些麻烦在能够帮助他们的产品出来之前,他们不会感到是真的麻烦,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可能只是感到这些产品身上还欠缺什么。但是一旦产品出现,好用的产品和不好用的产品之间就有了一个泾渭分明的比较。他们开始感到懊恼,为什么自己没有早曰发现这样好用的产品?不好用产品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开始出现在他们无休止的抱怨中,直到有一天他们也拥有了一款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东西。
苹果的设计人员喜欢想象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遇到哪些麻烦,因此苹果设计的产品往往比其他产品更贴合消费者的心。受人们宠爱的iPad便是这样出世的。乔布斯曾这样形容它:“这是迄今为止人们经历过的最棒的网页浏览体验与梦幻般的输入体验;也是与别人分享照片的绝佳方式;还是欣赏音乐的美妙方式;更能带给人们观看电视和电影的神奇体验。它比笔记本电脑更亲切,比智能手机更强大。”至于它采用了什么技术,在整个电子行业里它的高科技含量有多高,乔布斯只字未提,因为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只需要知道自己用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就够了。
他们不关心制造它的技术有多么了不起。这也正是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复制苹果创新机制的原因。
著名的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今说过:“营销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企业只有先洞察、挖掘市场需求,才能根据市场和顾客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生产、宣传或销售,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发现新的机会,找到新的战略战术从而提高营销成效。
日本三重县人三井高利是一位立志要做布商的人,他赤手空拳前往东京闯天下,可是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起色。正当他想关起店门回到故乡的时候,一天,在洗澡堂里听到几个手艺人在高声谈论,准备穿一条新丁字裤(兜裆布)去参加庙会,可是却凑不齐人数合伙去买,为此烦恼不已。
凑齐人数合伙去买新的丁字裤,这是怎么回事?三井高利一边冲洗着一边在想。
“啊,对了,原来是这样。”他拍了一下大腿。原来,在当时的商业习惯上,布料是凑集几个伙伴去买一匹漂白布,可是人数却不易凑齐。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布料只以匹为单位出售,是“不符合顾客需求的”。于是第二天,三井高利便在店门口贴上了这样一张纸条:“布匹不论多少都可以剪下来卖。”
昨天在澡堂里遇到的手艺人看了这张纸条飞奔进来:“买够做一条丁字裤的漂白布。”
三井高利看准了在接近庙会的这段日子里,有相同需求的人一定非常多。于是,店里所有的漂白布,在那一天统统销售一空。
许许多多的女孩子和附近的太太们都涌到店里来买零头布。三井高利的店门口连日来热闹非凡。
三井高利领悟到做生意倾听顾客心声的好处,简直乐不可支,他把吃饭的时间都节省下来站在店门口接待顾客,由此又获得很多启示。
布店主要的顾客是女性,但女性买东西买得最多的时候,是女儿将出嫁的时间。可是出嫁时所需要的东西,不仅是衣服,还要备齐放衣服的衣橱、包、绸缎及和服的纸、梳子、簪子、鞋箱、餐具等种种东西。由此,新娘和她的母亲必须东一家西一家地去选购。但是,如果那些东西可以在一个地方一次买齐,对顾客来说该是多方便呀。于是三井高利马上将其付诸实施,这就是日本的第一家百货公司——“三越”。
百货公司之所以能以压倒竞争对手的优势成为零售业的王者,乃是由于苦心谋求如何才能方便顾客,于是,有能力的布店有很多都学“三越”的做法,扩充店面,引来了许多买东西的顾客。
总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能够打入市场并站稳脚跟进而发展壮大的最根本要求。尊重消费者需求的内动力,其实是创造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是处于市场的动态中发展,企业的创新就是要善于从这些大大小小的需求中发现市场的未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