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打造上司与下司的共赢点(1)(1 / 1)

潜伏职场谋生50招 孙朦 9050 字 1个月前

教你认识“教师型上司”

上司对你越好,就越不容易成功,所以要居安思危。如果有人问你,职场内最大的运气是什么。你一定会说,在新人入职的时候就遇上个教师型的上司。

如同我们所知,教师型上司,就是那种把职场当课堂,乐意帮助和教育下属的人,这类上司往往有良好的口碑,不错的人缘,更是获得下属的爱戴。

如果能碰到教师型的上司,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就有福了,你能够学到足够的东西,你可以得到别人没有的资源,你可以获得相当多的机会,而且没有人来抢你功劳,甚至还会把功劳全让给你。到最后,教师型上司还乐意推荐你升职,就算你职位超过他,也会让他引以为荣。

这一类上司,是职场中的君子,非常值得我们敬重。但遗憾的是,教师型上司通常自己的职场前途不佳,他们一般只出现在中低层,权力相当的有限。

而在教师型上司的手下,因为容易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很容易失去前进欲望,而这恰恰是人在职场中最大的危机。

一、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失去前进动力。

教师型上司喜欢帮助人,也喜欢夸奖下属,这就使得下属处于一个自满和安稳的工作环境里,而安逸的生活,恰恰是成功的劲敌。有句话说,当我们走的太远,已经忘记了当初要什么。你的职场目标,你的奋斗理想,很容易在安逸中消失殆尽。没有敌人,没有矛盾,也没有奋进的目标,这让人安于现状,渐渐的不再前进,也失去对别人的防备心理。每个人都喜欢安稳,可恰恰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安稳是个很坏很坏的环境,所以向往成功的人向来师安稳为大敌,他们拼命的折腾,就希望摆脱安稳的局面。

所以在遇到教师型上司的时候,你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的人生目标究竟是过过安定日子,还是想要成功。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已经找到自己的安乐窝,只要做好事情,听好教诲,不用再动窝。而如果是后者,那么你随时要警醒自己,要明白这种环境是温水煮青蛙,随时都有可能被烧死在里面。

二、为了一棵树,会失去整片森林

教师型上司天性护犊子,也就是对手下照顾的极好,这在表面自然是好事,但如果仔细观察却发觉,所有下属都会被人定性,直接划入职场的某个势力中去。也就是说,做为下属的你根本没有选择权,你会被上司带入战争。而你的上司得罪了谁,你也会得罪谁。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得到上司这一棵树,最后失去整片森林。在教师型上司那儿做的时间越长,你就越会失去其他依靠,所有的外援会一点点中断,这对短期发展是有好处的,但长期来看,却甚为不利。

在职场中,最需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八面玲珑,个个都不得罪。尤其是在教师型上司的部门里,由于上司对权力的要求并不大,所以无所谓站队,能够和高层搞好关系就去搞。值得防备的是,教师型上司会主动的替下属站队,甚至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就把事情给办了。

三、教师型上司也会害人

千万别以为好人就不会害人了。所谓人性本恶,更何况职场不是家庭而是利益场,就算是教师型上司,也同样有害人的能力。他们平时对人好,这是性格关系,但并不代表他们是老好人,不会被惹毛。而事实上,如果教师型上司被你惹毛了,得罪了,顶撞了,他们出手的时候压根不会留情。这类人就是这样,对人好起来好的要命,对人恶起来又不留余地。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得罪他们。

而另一方面,教师型上司很容易帮下属得罪人。他们自己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所以毫不考虑后果的帮下属争取利益,这就会让下属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得罪人,从而受到别人的打击。虽然这并非教师型上司的本意,但从结果来看,他们给下属造成的伤害,并不会比其他人少。

教师型上司就像是父母一样,关心过度,往往因为好心而导致坏结果。而只有自己做主,才能让事情变成最后的好结果。

为什么会有教师型上司呢?当我们学习和他们相处时,首先就要明白,这类上司形成的原因,他们的喜好以及他们的弱点在何处。教师型上司的最大特点,就是乐于帮助下属,教导下属。很多人以为,这是上司品德高尚,具有老师的天性。但每个人的天性,都是维护自己生存需要,满足自己的心理,然后才会考虑其他人。就算教师型上司,也不例外,他们的性格来源与自己的需要。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才让上司有如此和善的表现,如果一味以为上司是人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上司没有当老师的责任,他们只是满足自己的教人欲。

虽说是教师型上司,可职场不是课堂,他毕竟是上司而不是老师。为什么在一个利益为先的地方,有人会愿意无私奉献,教育下属呢?

原因很简单,这类上司也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他们的欲望不是钱,不是权,而是教人欲。许多人可能不懂,教人怎么会是欲望?而自古以来,教人欲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欲望,俗话说就是好当先生。譬如鲁迅所写的孔乙己,吃不饱时还要叫人写字,这就是文人好当先生的明例。再譬如我们的身边,大爷大妈们抓住小事情就给人说道说道,这也是好为人师。每个人的心里面,多少都期盼着别人能拿自己当老师,以满足虚荣心。教师型上司并没有当老师的责任,他们拿薪水并不是做这个事情的,可为什么要做?说穿了,就是满足自己的教人欲,他们喜欢教人,喜欢别人拿他们当老师,喜欢被人用崇拜的眼光看着。和教师型上司相处,就要抓住这个核心,满足他的教人欲,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二、你不需要有工作能力,只需要他看得起你。

怎样才能搏得此类上司的欢心呢?埋头苦干的家伙们又可以歇歇了,因为不同的上司都有不同的相处方法,你不会对症下药,只知道用埋头苦干包打天下,就会碰一鼻子灰。对付教师型上司,你不需要有工作能力,只需要他看得起你。怎么才能令他对你另眼相待?很简单,你必须要好学。教师型上司是职场里的异类,他们不图钱,不图权。但毫无疑问,是人都需要利益,所以这类上司也要两样东西。其一是满足自己的教人欲,其二是要好名声。所以在教师型上司的部门里,你不需要有多少工作能力,只要当个好学生就可以了。而虚心求教,事事请示。

三、能力越强,关系就越差。

许多人有个错误的观点,觉得自己学的越快,工作能力越强,那么上司就越开心。这其实是错的,原因很简单,一切都和利益有关。而这利益并非公司利益,而是上司自己的利益。一个下属的工作能力强,这对于公司当然是有好处的,可对上司有什么好处呢?既然教师型上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教人欲,那么下属越强就越不需要教,也就无法满足上司这方面的欲望。这才是问题所在。你太强了,太独立自主了,上司就失去用武之地,就没有什么可教你的,自然也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不能令他过足做老师的瘾。数不胜数的人犯过这种错误,当遇见教师型上司,就以为万事大吉,可以埋头苦干了。可只要你们忘记上司是为什么才教人的,危机就随时会出现。任何教师型上司,都是喜欢弱小的下属,讨厌独立的强者。因为只有弱者才需要教养,只有什么都不懂的白纸才可以涂抹。

在职场上,你要明白,唯有满足上司的需求,才有你的好日子过。即使你的目标是超越上司,那也必须在相当长时间里潜伏,获得上司的信任。面对教师型上司,绝不是你显露强大的时候,你可以尽可能的学习,尽可能的服从,等待新的机会出现。

职场支招:

在职场上,你要明白,唯有满足上司的需求,才有你的好日子过。

假如我是老板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演讲,他对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了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只是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当然,这番话的真正用意并非建议你对公司的事务指手画腳,横加干涉。而是希望你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动性,换一种积极的思路考虑问题。

有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他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有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到下班时间连一秒钟也不愿多耽搁,率先冲出办公室或车间。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时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

这种想法和做法其实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一个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经理说:“除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翁第二代,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从打工做起的,而一个人打工时的心态是决定这个人日后是否会成为老板的一个关键。”

如果你认为老板整天只是打打电话,赶赶饭局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他们头脑中时时在思考着公司的行动方向和远景。有时,我们不妨来一下换位思考,也就是要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具有一种老板心态。经常问一问自己:“假如我是老板。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假如你是老板,手下有两个员工,一个只有在工作任务交代得很详细的状况下才去做,还经常会把事情搞砸;而另外一个除了把布置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外,还喜欢帮助别人。两者之中,你更愿意人用哪一个?答案不言而喻。

作为老板,肯定希望的是,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踏实工作,每个人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铲公司的利益,这样自己才能一心一意处理好外面的事情。

所有的老板都一样,他们都不会青睐那些只是每天8小时在公司得过且过的员工,他们渴望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员工,因为这样曲职工任何时候都敢做敢当,而且能够为公司积极地出谋划策。

著名的IBM公司要求每一名员工都树立起一种态度——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在这种激励下,员刀门主动与高级管理人员接触,与上级保持有效的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地完成,并能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业绩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只要你能深入思考,积极行动,很快就会成为公司中的杰出人物。

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可以让你受益匪浅。老板之所以称为老板。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也自然是优秀的人。向优秀的人学习,揣摩优秀的人是怎么想的,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去行动。

成功的老板所具备的素质大致有一些共同点。如:他们有着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不是事事被人推着走,而是自己决定前进的方向和路线;他们从不消沉,从不轻易言败,而是充满热情地迎接每一天。这些品质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的。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造就了老板们的成功。

老板与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老板的事情。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工作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老板,不用说,任何关于公司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做。但是有些员工在公司里却往往只做那些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对于其他的事情,他们往往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负责这方面的事”等等,来推托。

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你就能逐渐地像老板那样积极主动地工作,忠千自己的事业,并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负起责任。

李勤从国内一所知名的管理学院毕业时,有几家大公司都有接纳他的意向,最后他却决定去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对这样的选择,他的有些同学表示不解:在实力强的公司工作,起点不是更高吗?干吗自讨苦吃?再说,助理的工作不就是打杂吗,说好听点儿,就是收发文件、做做记录。几年过去了,李政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家年盈利过百万元的公司老总。有一次,当别人称赞他的能力非凡时,他谦虛地说:“其实,我刚参加工作时所作的总经理助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浅。正是由于每天接触公司的各种文件、资料,才使我了解了作为一个领导的管理思路;正是记录一场场的会议过程,让我清楚了企业是如何经营、如何决策的。我做的虽然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如果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的所在。”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李勤的这番“取经”经历对我们很有启示。

向老板学管理,老板认为管理就是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在老板看来,管理不过就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另一件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利润,所以归根到底老板是看利润的,利润要从管理中来。

你给老板的任何提案都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或者是扩大收入,或者是降低成本。否则不论你浪费多少口舌,老板也不会重视你的意见。扩大收入和降低成本这两个主题是你和老板沟通的基础。你自己看管理问题时,也要学习老板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爭力。

当以老板的心态来自我要求时,你就不会只以达到公司的目标为满足,反而会自我要求一个更高的目标来实现自我满足,这等于是在挑战自己,而不是在做给老板看。

刚到一家公司时,吴启只是一名普通的出纳。起初向老板汇报工作时,只是简单地汇报一些数字。时间久了,吴启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他想:假如我是老板,我会希望财务人员更多地给我提供些什么信息。他想到不应该仅仅是完成每个月的损益表,而且应该有更多的分析,分析企业经营的状况、得失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所在。于是,吴启在以后的汇报中向老板呈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这方面的资料,老板对他的主动精神和工作业绩很是满意。时间久了,老板觉得他这个人不错,便调他到自己身边做秘书,而且大事小情都和他商量。

总之,老板看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账,看问题直达核心;而一般员工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或由于自己的职位限制,不知道准确定位。

一个有准备的员工,肯定会在平时以老板的心态要求自己,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当作经验与知识积累下来,久而久之,他就具备了当老板的条件。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己像老板那样去思考公司的事情,想一想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做好自己的事业。要像关爱自己的家一样去关心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当你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工作时,你会完全改变你的工作态度,你会时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业绩会得到提高,你的价值会得到体现,企业会因为有你的努力而变得不一样,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带动作用改变你身边的人。

职场支招: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意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

我能为老板做什么

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则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你心目中惟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身处困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雇员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怀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彼此之间有长期的利益冲突。当老板的行为与雇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同情和理解都会化为乌有。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繁琐的问题。来自客户和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许多年轻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惟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让他寻找合适的人选更焦心的了。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也就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用心地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性情等等,只有当他认为一个年轻人缺少必要的能力,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言行举止(包括认为老板无知)时,他才会认为这个年轻人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因此,做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就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

也许老板并不是一个领情的人,但我们依然要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因为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作用,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老板那里都没有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起码能够做到内心宽慰。

职场支招: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

学会替老板解决问题

老板是负责公司整体管理、为公司制定发展战略的人,而不是全体员工的“问题汇总站”。老板雇佣员工的目的,就是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老板有老板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而员工也应该认识到,解决问题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所以,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明白到这是自己份内的事。能够解决问题,就有更多发挥潜能的机会,同时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职场信誉和形象——这就是你在工作中该做的事。

职场上,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老板应该比员工更积极,因为那是他自己的公司,而员工只不过是打工的。因此,解决问题是老板的事,员工要做的只是执行命令。

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论级别、不分工种,所有人都免不了会遇上许多问题、挑战、压力,而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麻烦,也正是企业老板聘用员工的目的所在。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知道如何及时处理问题,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切记不能把问题都留给上司。

管理学家Steven Brown曾经说过:“领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问题的给予者。”事实上,你和上司、老板的工作关系就是这样的简单——你去工作,而不是由你去安排上司的工作(把问题推给上司)。所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应该随时地提醒自己——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是我份内的职责!

著名的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说过:“每个雇主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时也在抛弃那些不起作用、不能适应公司文化的人——那些到哪个岗位都无法发挥作用的人迟早都要被淘汰。”

要令自己与众不同,要让上司感到你是一位出色的员工,就要处处表现出你可以独立处理问题、可以为公司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挡一面的卓越素质。

卡内基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铁道公民事务管理部担任小职员。一天早晨,他在上班途中看到一列火车在城外发生车祸。此时,情况危急,但是其他人还没有上班,一时间,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打电话给上司,却联络不上。

怎么办?面对这种危急的情况,他知道多耽误一分钟,都将对铁道公司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尽管负责人还没有来,但他也不能眼睁睁地袖手旁观。于是,卡内基以上司的名义,发电报给列车长,要求他根据自己的方案快速处理这件事,并且在电报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这样做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被辞退。

几个小时后,上司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发现了卡内基的辞呈及其今天处理事故的详细情形。但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上司一直没有批准卡内基的辞职请求。卡内基以为上司没有看到他的辞呈,于是,第三天的时候,他亲自跑到上司那里,说明原委。

“小伙子,其实你的辞呈我早已看到了,但是我觉得没有辞退你的必要。因为你是一个具有最优秀的职业精神的员工。你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你是一个主动做事的人,因此对于这样的员工我没有权力也没有意愿辞退。”

卡内基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想到上司不但没有辞退他,反而还表扬了他。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板交给一个员工一项任务,过了不久,这个员工就去敲老板办公室的门,征求老板的意见,甚至告诉老板这个问题他解决不了。

这样的员工在问题面前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想方设法去逃避。在他们眼里,问题就是地雷,谁踩到了,谁就要倒霉。因此,当问题出现时,他们就唯恐避之不及,总是找借口推脱。而更“聪明”的员工就会直接推到老板身上,他们认为只有转交给老板才是最稳妥的,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推卸责任,即使事后问题没有解决,老板也不会责怪自己。如果老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再去按照老板的方法做,那就更为稳妥了。

如果每个老板都聘用这样的员工,那么,恐怕再知名的公司也会倒闭的,因为他们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还会制造一大堆问题。

老板不是你的救世主,也不是为你服务的公仆,更不是你的保姆,他和你的关系其实非常简单,一个出劳动力,一个出资本,双方资源整合,齐心协力,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而努力。所以,在工作中要认清自己的任务是想方设法为老板解决问题,而不是推托问题,甚至制造问题。

相反,那些主动请缨、排除万难为公司创造巨大业绩的员工,才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而昔日那种“听命行事”也不再是优秀员工的典范,那些遇到问题后反复推脱的员工更不为时代所选择。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职业精神。这样的员工明白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的职责是要分担老板的任务,而不是给老板制造问题。这样的人总是想:“我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公司能为我做什么?”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想法,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员工——主动和被动,成功和失败。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如果你不正视它,不设法解决它,它往往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其动心思琢磨怎么逃避问题,不如把这种心机和才智运用到寻找解决办法上。

不仅如此,躲避问题的作法,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同事与上司。因此,你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等老板过来督促了才做。这个过程,能帮你提升自己思维技巧,了解工作细节,吸收行业日新月异的知识,锻炼自己做决策的勇气,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渐渐地,你会发现,工作上的问题很容易在你自己那里解决掉。

(1)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要做一个可以为老板解决问题的员工,就要在工作中做到:对于自己能够判断、而又是本职范围内的事情,要大胆地拿主意,亲自解决,而不是交给老板。只有当问题解决了,你才能迎接新的契机,才能让老板对你青睐有加。

(2)把每一个问题、困难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

机遇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能抓住机遇;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经验的过程。在职场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不正面面对,又不能够妥善解决,那么问题就会成为你的压力和负担,影响你事业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你凸显自己的能力,还能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学到更多东西——它可以锻炼你的思维,让你更加详细地了解工作的各个细节,同时吸收行业日新月异的知识,锻炼自己娴熟的技能。

(3)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借口会磨平人的意志,让人失去战斗的勇气和力量,因此,当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前行,千万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须知,找到借口的瞬间,你就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读完这个案例,不知你是否明白了“学会替老板解决问题”的理由。请回答下面这个思考题。

如果老板不在,正好有一些并不属于你职权范围内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你如何去做?

A??赶紧打电话向老板请示,把实际情况汇报给老板。

B??把这件事先放在一边,等老板回来再说。

C??以“老板不在”为借口一推了之,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处理这件事。

D??推给同事,以免承担任何责任。

职场支招:

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职责,把问题留给上司和老板就意味着工作不力。我们要把问题看作是自己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努力地借助问题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为你的老板分担烦恼

作为老板,多半都喜欢员工跟他们有良好的默契,能为他们分劳分忧,不会向上顶撞抗争,为他们少制造一些麻烦,多一点帮助。因此,作为员工应该多替老板设想,在工作发生困难时,首先要自行克服,不要时常提出问题让老板头痛。老板交待的任务,如果时间不是很匆促,最好能自己用心去研究,尽力去考察,全心全力来完成任务,拟妥几个可行方案,提供老板参考及选择,并清示老板的指导。不要把任何问题都推给老板去处理,发生了任何情况,不要都等着老板来解决。老板需要的员工,是能够帮助他们分担责任与工作的人,而不是时常找他们麻烦的人,何况只有经办人自己才对他所经办的工作最熟悉,要不然,老板何必选择任用他呢?老板最希望能用到得心应手的部属,不仅是能用他们的手、或脚,而且能用他们的头脑和心。

任何一个员工,遇事都当为老板设想,而且要为他们分担部分责任,不要尽把责任、过失推到老板身上去。

(1)多掌握信息以便给老板当军师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或公司来说.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信息。今天的老板面临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牵涉的因素很多,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所以,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应该努力吸收更多的信息,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使自己在众多的员工中脱颖而出,而且多掌握一些信息,在必要的时间可以帮上老板。

如何在纷纷繁繁的各种喧嚣声中寻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是每个员工必须解决的问题。今天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缺少能看到准确信息的人才。每个聪明的员工都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注意听、看、读、问,我们生活在资讯的世界里,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可以为我们提供信息,电视、电台、书报和周围的人那里就有信息的庞大金矿等待你去发掘。你所需要做到的就是进行有重点、有目标的搜索。

现代信息资源这么丰富多样,正确选择利用信息已经变成好员工的一项必修的基本功。学会选择利用信息更是搞好生产或从事经营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大量的信息资堰中,要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做到:摸得准,吃得透,来得快!把自己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大概分类,然后按大类分辨真假,然后再细分。把那些本行业有关的最新信息进行一番筛拣.然后提供给老板。

人生难得碰上好的机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自我表现的好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时,你若能大显身手,帮老板排忧解难,会让你的老板格外器重你。例如,老板犯了错误,作了错误的决策,但你作为员工,有职责提醒、告诉他。当老板本人在思想、情感或者是生活方面出现矛盾时,若能妙语安慰,减轻上司的负担,也会令其格外感激。

(2)正确看待工作

陈素贞,瑞表国际SWA丁CH集团中国区总裁,她出生在中国台北,在获得淡江大学的MBA学位后,她一直与市场营销结缘。美国强生、美国运通、远传电讯、网易都留下她奋斗的足迹。在一次上海东方卫视对她的采访中,陈素贞女士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她认为自己之所以取得了目前的成就,与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分不开,她说:“我一直认为,做工作就是为老板分忧,让老板轻松一点。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老板请你来就是让你帮他分忧的。绝不能当英雄主义者,把旁边的同事都杀光光。哪一天自己被提升的时候要觉得理所当然,而不是让人觉得是靠了什么方式得到这个位子。”

过去,对上司唯命是从者往往能步步高升,但现在,老板们更重视那些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的雇员。这些人的见解,常常能使公司避免重大损失或陷入困境。

有一位在加工汽车底漆公司工作的王海,他通过与客户的接触发现客户们更喜欢的汽车底漆颜色是浅灰色的,而他们公司生产的汽车底漆是黄颜色的。因此他就跟老板建议将本公司产品的颜色作一下调整,也许这样产品的销量会更好。

王海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公司的老板仔细又研究了一下,拜访了一些客户,最后决定采用李军提出的方案。果然,王海的建议是正确的,当年公司的产品销量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王海的做法值得效法。好的员工,应该抓住机会,向你的老板提出建设性意见。

(3)设法自己创造职位

萨克斯顿在著名的传播机构贝尔·霍韦公司任职时,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要对公司众多分支机构进行分析,拟定计划以协调它们的工作。萨克斯顿把注意力集中于维尔丁电影制作公司。虽然该公司一直在亏损,但是萨克斯顿知道它可以扭亏为盈。

为此,他提出一个具体的市场开拓计划,建议维尔丁公司卖掉电影制片厂,将业务集中在咨询顾问及推销新产品上,老板对此大为赞赏,当即把萨克斯顿提拔为维尔丁公司副总裁,主管市场开拓。不到一年工夫,他就使维尔丁公司芝加哥分部开始盈利。萨克斯顿用实绩向公司管理层证明他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更高的职位。

不管你是想在现时的公司晋升,还是试图在外面找一个更理想的工作,作为员工,都应该掌握这样一个法则:积极主动的为你的老板分担烦恼,这是获得赏识的不二途径。

职场支招:

作为员工应该多替老板设想,在工作发生困难时,首先要自行克服,不要时常提出问题让老板头痛。

经常与上司沟通

“和你的上司搞好关系”永远是职场人必须熟记的生存守则。提职也好,加薪也罢,你的前途和命运有绝大部分的“股份”握在上司的手里。所以,同上司的关系、沟通是关系到升职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沟则通,不通则痛

“办公室情商”直接影响晋升。之所以说与上司的“沟通”很重要,是因为通过沟通才能使你的上司了解你的工作作风、确认你的应变与决策能力、理解你的处境、知道你的工作计划、接受你的建议,这些反馈到他那里的资讯,让他能对你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并成为你日后能否提升的考核依据。

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领导相处的艺术、办公室政治……职场上的竞争越来越不只体现在学历背景和工作能力上,“办公室情商”的高低眼下已成为困扰白领职场晋升的一大难题。有的说:“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领导的脸马上就阴了。”还有越来越多的白领抱怨,每天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都用在了“上上下下的沟通上”,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本职专业或业余爱好。但有时候沟通得不好,反而好事变成坏事,本来十拿九稳的升职到头来鸡飞蛋打。

专家提醒,“一半的时间用来沟通”并不意味着你的沟通是“有效的”,要有效地沟通才能促进团队合作、个人的有效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白领的发展瓶颈就集结在人际沟通上。由于与上司或同事的沟通不畅,导致业绩不佳或人际关系紧张的案例非常多。

个人的事业成功在初期主要依靠自身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能力,上升到中高期时就会遇到人际沟通的天花板。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指出,在智商之外,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办公室情商”,综合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作为下属,要吸引老板的目光,沟通是很重要的手段。话不说不清,理不道不明。沟通有时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人与人有了误解甚至是隔阂的时候。而这时沟通的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就算面对上司的冷淡态度,你千万不可意气用事、横眉冷对或无动于衷,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心平气和地找上司进行沟通。注意,一定要找个适合谈心的场所,并选择好时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营造出随意的自然的气氛。

学会沟通

与上司成为“好伙伴”。金子掉在灰堆里,未必能闪光。一个有能力的公司普通职员,要在鱼贯而入的高级写字楼的人群中脱颖而出,要在那么多表情相似的“精英分子”中独树一帜,让上司的目光,越过众人和高高的隔断板落在自己的身上,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邀宠。对事业上的可塑之材而言,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现代的老板有着独特的目光,阿谀逢迎,媚作谄态,即便引起上司的注意,也只能是那些下三流的老板。要知道,当今老板的眼光,可不是对面的女孩,会轻易看过来。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许多过失或不完美都是源于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比如,由于对上司的指令没有及时反应,或不能迅速贯彻他的意图,从而让他记住你,这就会影响到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假如老板说:“这份合同利润太低,我们不做了。”你可能会因为前期投入较大的精力而对这种放弃的决策心存异议,甚至因为你没有及时通知你的下属终止这份合同,从而使一切按照你所原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请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又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下属,你会对违背他命令的人委以重任吗?所以,如果你不能通过沟通让上司采纳你的建议,那就一定要把上司的决定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有关人员并执行。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沟通秘诀是仔细地思考、计划和定期检讨,以期能建立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你和你的上司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你们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那么怎样保证你们的工作关系富有成效,并使你们双方都获益多多呢?你得学会协调好与头儿的关系,你该先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你的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上司是个只愿把握大局的人,还是个事无巨细皆不放松的人?如果你向一个只愿把握大局的人汇报上一大通细枝末节,那么你俩很快就都会烦的。你也许会认为你对某项工作是如此殚精竭虑,而你的上司却漠不关心,其实这样想就错了。一位只愿把握大局的领导会认为你该把所有基础工作都做好,否则对方就不会信任你。你的老板可能只注重结果。如果你早些了解头儿的个性,你俩的合作就会愉快得多。

——你是否在帮助上司达到目标?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的上司想要完成什么任务,你最好能帮上忙。了解那些特别的目标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部门的发展方向。通过这些信息,你就能采取前瞻性措施来帮助你的上司达到目标,头儿也就会视你为部门中有价值的成员,那么当其升迁时,你也会跟着得到提拔。

——你对上司寄予你的期望是否了然于胸?

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会被头儿寄予期望,并为他们勾画目标。所有人都削尖脑袋想成为其中一员。如果你的老板是个注重细节的人,你就该简要地写下你认为对方对你的期望是什么,然后送给对方去征求意见。而如果你的上司是个一见纸条就眼晕的人,你最好就你在部门中的作用和责任,同对方非正式地聊几次。要记下聊的内容以便经常查阅,并确保你在帮助上司完成目标。

——你是否竭尽全力地使你的上司和部门都显得很出色?

要知道,如果你的上司显得出色,那么你也会显得出色。你该随时随地想办法使你的上司显得出色。如果你有什么能改善部门工作的主意,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但务必私下去谈,且不要与对方发生冲突。如果部门工作得到了改善,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信任,那对你的事业只有好处。

一旦你真正处好了与上司的关系,你就会觉得你们更像是伙伴而不像是上下级。作为伙伴,上司会托付你更多的责任,使你事业有进步,工作更满意。

职场支招:

不要见着领导就绕着弯走;多跟领导聊聊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件对你的职业生涯极有好处的事情。

如何与上司相处

下属与上司的交往是很有技巧的。太远则无法接近,不能得到上司信任与重视。太近则容易被上司猜忌,而且自己的缺点容易被上司发现,从而把自己的优点一笔抹杀。

所以我们在与上司相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上司的习惯、方法、嗜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取得上司的好感。

2、在关键时候应挺身而出,替上司分忧解难。

3、在担任重要任务时,有重要的事情应多向上司请示。

4、我们不能奢望上司主动垂青自己,但我们可以感觉到上司给众人的距离感,在我们了解上司的“距离”之后,再想我们如何恰到好处地与上司处在黄金分割点上。

许多上司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保持与下属的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上司的支配力和权威。而这种权威对于上司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须的。如果上司过分随和,不注意树立对下属的权威,下属很可能就会因为轻慢上司的权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是故意进行破坏。所以,上司通过“架子”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议的,对于上司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必要的。距离,既会给上司带来威严感,也会给下属这样一种印象:即他可以随时行使他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威严感会使上司形成一种威慑力,使下属感到“服从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服从则会给自己造成不利”。

在几百年前,意大利的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曾写过一本叫《君主论》的书,以惊世骇俗之笔揭示了政治的真相,并给统治者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毫不遮掩、一针见血的叙事风格可与韩非子相媲美。他在书中写道:“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君主如果被人认为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就会受到轻视。……他应该努力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忍不拔。”

马基雅维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君主应通过种种手段,甚至包括表面上的装腔作势和耍些小手段来获得别人的尊重、爱戴和潜在畏惧。

戴高乐是个曾被尼克松称为是“用门面装扮起来,但却不是一个虚假的人物”的人。他在他的著作《剑锋》中写道:

“一个领袖必须能够使他的下属具有信心。他必须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威。”

“最最重要的是,没有神秘就不可能有威信,因为对于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会产生轻蔑之感。”

“一个领袖没有威信就不会有权威,除非他与人保持距离,否则,他就不会有威信。”

上司有其作为上司的心理及特点,同时,他也是有平常心的.至少有像常人一样的友情、亲情、爱情……他是矛盾的,他的尊严和权威.又正是他的痛苦和孤独。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与上司距离远了,你会觉得上司不了解你,不重用你;与上司距离近了,同事中就有议论你“巴结上司”、“溜须拍马”,有时甚至上司也烦你。很多人为此烦恼不已。

其实,处理与上司的距离就像炒菜一样,掌握好了火候,也就不难了。

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首先要互相了解。“我干我的事,他做他的官,我干吗要了解他。”这样的想法就错了。不管你多么才华横溢,志存高远,没有得到上司的重用,也是枉然。因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上司对于你的前途命运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你如果对上司的习惯、方法、嗜好等有所了解的话,那在上司面前说话就会更得体,工作就会做得更合他的口味。这样一来,上司自然会赏识你。而你的才华如果能被上司所识,那在适合你做事的时候,他就会想到你,如果只知道有你这么个人,但对你了解不多,你也就没有机会一显身手了。距离太远,自然看不太清,要敢于和上司接近,了解他。

上司也是人,也是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也希望能够被人理解。他需要接近、了解下属,你需要接近了解上司,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必担心因别人的议论而躲避上司。你如果希望上司喜欢你,看得起你,那么首先得让上司看得见你。

正如上司须有一双识才慧眼,我们不妨也多留意上司的具体可爱之处,而不仅仅是他的身份。

如果你注意寻找别人身上应予以肯定的东西,你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惊人的好事值得大讲特讲。拉尔夫·瓦尔多·伊默森说:“我遇到的人,都在某方面比我强。”如果美国的大人物都能说出伊默森这样的话,我们这些小人物就不难在我们邻居身上找到出人头地的优良品质了。学会出人意料的表扬,更会加强我们赞许的艺术,在这样的场合,比如,吃了一顿美餐或听了动人的讲演,人们都要习惯地恭维一番。亨利·泰勒爵士在他19世纪写的《政治家》一书中指出:等到以后有机会再回顾其中的细节加以赞扬和肯定。效果就会更好。他说:一个人讲演完毕,刚一坐下,你就喝彩。他认为你这是出自一般的礼貌。但是过一段时间,也许他认为你把他的讲演早已丢在脑后了,这时你再对他表示你把他讲演中的教益还铭记在心。这样,他对你的恭维将会经久不忘,远远超过你对他讲演的记忆。

了解他人心理,不仅要抓住对大致的心理波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利用细小兴奋的刺激来影响其特定情形下的心理,从而使你的赞美既巧收“润物细无声”之效.又有极强的针对性,要了解别人的心理,使你的赞美既慷慨又准确,必须对其做充分的了解,事先了解一些资料和内容。上司,各有各的性格和特点,所以,我们先首要尽量地去了解他,才能愉快地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上司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上司的兴奋点究竟在哪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畅谈。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要很聪颖地走近上司,而不是一味谦卑和萎缩的服从。

接近上司,取得了解,这是走向事业成功的一个途径。接近上司,使自己不会成为“被上司遗忘的角落。”但凡事都过犹不及,接近上司也要有个度,要做到不即不离。

上司与被上司,在机构中的地位毕竟不是平等的。而过从甚密就会产生平等化的东西。这些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让你栽跟斗。距离太近就会产生这样一些不利于你的影响。

因为距离太近,上司就会把你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你的缺点一旦触了上司的一根筋,这就会把你的优点一并抹杀,打入另册。

总之,与上司交往是关系到成败得失的重大事情,我们要拥有过硬的专业,也要有良好的人缘,特别是伯乐之缘。

职场支招:

接近上司,取得了解,这是走向事业成功的一个途径。接近上司,使自己不会成为“被上司遗忘的角落。”但凡事都过犹不及,接近上司也要有个度,要做到不即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