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改写世界历史的钓鱼城之战 小约翰(1 / 1)

作为一场战役,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力,在史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史学界普遍认为,这场战役影响了整个13世纪世界历史的走向,客观上影响了全球文明史。但是在非历史爱好者的普通群众之中,钓鱼城之战的知名度相当之低,相比被神化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知道钓鱼城之战的人寥寥无几。

这里我帮大家科普一件发生在重庆的、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此战之后,重庆合州被世界史学界称为—东方的麦加。

记得过去有个颇为无聊的调查,问:谁是人类历史上权势最大的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家认为的人选有:成吉思汗、拿破仑、亚历山大、恺撒、秦始皇、希特勒、伊丽莎白女王等。

但就实际权力和统治疆域而言,人类历史上,在最广阔的土地上实现统治的,毫无疑问是这位:如雷贯耳的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蒙古帝国大汗孛儿只斤·蒙哥。此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委实不高,相比于他爷爷,他算是个无名小卒。

他所统治的疆域有多大呢?统治面积达到三千多万平方千米,西抵中欧、西亚,东到大海,北抵西伯利亚,南抵南亚。而且此时蒙古帝国正在快速扩张:西路军准备占领伊斯兰教最后的堡垒叙利亚,攻打埃及,进入非洲;东面正在进攻南宋;北侧,蒙古帝国的势力一路向北亚扩张;几十年后还会渡海攻打日本。

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庞大的帝国,从未有如此广大的地域归属于同一个政权。大蒙古帝国后来的势力扩展到了四千万平方千米(不过此时已经不归一个蒙古大汗统治),而大英帝国不过三千万平方千米。蒙古的铁骑几乎征服了大半个已知的人类世界,差一点在13世纪实现世界统一。

为什么最后差了一点呢?因为中国有个钓鱼城。

在说钓鱼城之战之前,先交代一下背景。

上面我说了蒙古帝国有多大,可是它为什么这么大?

13世纪,蒙古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部落联盟—蒙古帝国突然崛起了。本来从来都归属于中原王朝的一个松散的落后部落,一跃拥有了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想灭谁就灭谁,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帝国从东亚一路推进到西亚、中欧,所向披靡,战斗力强大到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用了热兵器。

作为一个东亚草原上的部落,蒙古帝国一路攻陷了莫斯科、基辅、华沙,在波兰击败了西欧十三国联军,进攻奥地利,围攻维也纳,逼得教皇天天祈祷上帝不要这么惩罚欧洲人。在中亚,蒙古帝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了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向西进攻阿拉伯帝国。在老家东亚,蒙古帝国攻灭了曾经的宗主国大金,逼死大金皇帝;吞并了西夏,俘虏了西夏所有的王妃和公主;让吐蕃臣服;迂回消灭了大理。放眼人类世界,蒙古帝国完全没有对手。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术赤(名义上的嫡子)、拖雷、窝阔台、察合台。成吉思汗死的时候,蒙古还没有灭金。他死以后,由窝阔台继承了大汗的位置。不过蒙古帝国内部有很深的矛盾: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里,按照蒙古人“幼子守产”的规矩,大汗之位应该是属于幼子拖雷的。不过拖雷高风亮节,在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让窝阔台当大汗,埋下了后来蒙古内讧的伏笔。

后来的事就是一笔烂账了,拖雷被窝阔台谋杀(一说是拖雷为了帮窝阔台稳固地位而自杀)。直到拖雷死时,兄弟两人都没有公开矛盾。但拖雷派的势力始终是蒙古帝国里最大的。窝阔台和拖雷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不会同室操戈。可是他们死后,他们的孩子就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了。于是在窝阔台大汗死后,蒙古帝国出现了激烈的内讧。经过长达五年没有大汗的内讧之后,拖雷的长子蒙哥,在自己的好友拔都的支持下,以蒙古帝国里最强大的武力为支撑,成功当上蒙古大汗。

蒙哥自己也不会想到,他居然成了最后一位蒙古人公认的大汗。

蒙哥这个人,历史是如何记载他的呢?他和其他的蒙古贵族不一样。此人不好享乐,沉默寡言,好军事,喜武艺,一看就是当大汗的料。于是,在当上蒙古大汗以后,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派他弟弟旭烈兀攻打西亚;二是由自己亲自指挥,准备攻灭亚洲的文明帝国—宋王朝。

蒙、宋在此之前已经多次交手,蒙古早已看出宋军不堪一击。当时是宋理宗执政。此人虽说不能算扶不起来的昏君,但是也属实不算什么明君,属于中等以下的那种皇帝。宋朝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仍然党争不止,文武不和、临阵换将都是常事,所以蒙哥大汗准备一次性攻灭宋朝。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正式制订了灭宋计划:蒙哥大汗本人率领主力进攻四川,准备从重庆顺江而下直捣临安;弟弟忽必烈则从江淮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还有一路从云南、广西进攻湖南—三路大军准备在长江中游会合,一举灭宋。

虽然南宋当时军事很弱,不过鉴于之前已经吃过蒙古人的亏,对这场战争,南宋并非没有准备。之前南宋曾经派大将余玠经营四川十几年。余玠此人深刻了解宋军的弱点和蒙军的弱点,他避开了可能的平原战斗,在四川的山区高地修筑了十几座城堡,连成一片,准备在城堡下给予蒙古人最大的杀伤—事实证明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可惜的是,功高盖主的余玠遭到奸臣陷害和宋理宗猜忌,在这场战争开战之前气得暴病身亡,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大遗憾。

开战之初,余玠建筑的城堡确实给蒙古军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蒙古军队以南宋废弃的成都府为基地逐步进攻,艰难地攻下了南宋在成都地区的防守中心:云顶山城。

然后,南宋的将领们就开始成批投降了。

很多将领面临和余玠相同的窘境:外部有强敌入境,内部居然还有奸臣倾轧,走投无路的将领们选择了投降。蒙哥率领的蒙古大军势如破竹般攻下了蜀中大部分的州郡。

1258年底,清理了四川各州郡之后,蒙哥亲率四万蒙古军队(号称十万大军),兵临钓鱼城下。此时钓鱼城已经是宋朝在四川的最后一座城堡,攻下钓鱼城,蒙古大军就可以直捣重庆,顺江而下,一举灭宋。

蒙哥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一生的战绩也告诉他,面前不过是又一座即将被征服的城市。

1258年的蒙哥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人类冷兵器战争史上最强堡垒之一—钓鱼城。

钓鱼城三面环水,一面是山。对于不擅水战的蒙古军队来说,他们的主力只能从陆路进攻。然而钓鱼城城墙均依山而建,巨大的高度落差之下,蒙古军队几乎所有的攻城机械都失去了作用。

钓鱼城的守将,叫王坚。如果说蒙哥大汗的知名度不高的话,那王坚就属于完全没有知名度了,我甚至找不到一幅他的画像。

如果说有什么实实在在曾经拯救过南宋的人,那王坚就是其中之一。

王坚少年从军,最早是南宋名将孟珙的部下,随孟珙入川。余玠死后,他负责主持钓鱼城防务。此人从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战斗意志。史载,王坚主持修的钓鱼城“日夜不懈”,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武器,加固了城墙。他还把钓鱼城的两道城墙延伸到江里,命名为“一字城”;还沿江修筑水师码头,防止蒙古水军偷袭,阻隔与重庆的联系。在蒙哥到达之前,来自川中的难民和残兵退拢到钓鱼城的,已经有数十万;王坚将他们全部收编,充实守城力量。

钓鱼城本来地形就有利,加上工事修得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块骨头相当难啃。

然而这些在蒙哥大汗的眼里都是没有意义的,他像对付其他宋朝城堡一样,派了一名叫晋国宝的南宋叛将去钓鱼城劝降。他认为,里面很快就会打开大门投降。

王坚把劝降的晋国宝拉到了校场,当着自己的部下,咔嚓一刀。

蒙哥大汗愤怒了,因为杀掉蒙古的使者,表明城里的人已经做好了被屠城的心理准备。从入川以来,他还没有见过这么有种的宋朝人。

1259年正月,寒风凛冽,蒙哥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进攻。

钓鱼城有八道城门,然而开始攻城的蒙古军队很快觉察出了不对—他们没有工具。

面对狭窄、陡峭的山路,蒙古军队之前攻城所用的冲车、投石机、回回炮等工具,统统运不上去,只能用最原始的云梯往城楼上爬。然而,平原上的城墙有的是可以爬上去的地方,钓鱼城的城楼却只有那么宽。无论蒙古军队来多少人,根本无法展开—就像在胡同里打架,你就是有青龙偃月刀也施展不开。但钓鱼城守城的人甚至可以倒班,轮番在城楼上防御蒙古军队的进攻。

就这样,战斗从正月打到了二月,从二月打到了三月—哪怕蒙哥大汗亲自督战,蒙古军队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整个灭宋计划,在一座弹丸小城面前已经耽误了两个月。

进入四月,大雨连绵,整整二十天双方没有战斗。四月二十二日,蒙军再次开始进攻。四月二十四日他们甚至一度攻上了“一字城”,但很快就被王坚亲自带领勇士击退。

转眼进入五月,重庆的夏天大家是知道的,太阳一出来犹如火烤。蒙古军队从北方草原来,先是四月的大雨,然后是五月的暴晒,士兵们很快禁受不住了,军队中开始流行瘟疫,就在这个时候—

王坚出城了!

五月,王坚开始率队夜袭蒙古大营。本来就严重水土不服的蒙古军队这下连觉都睡不安稳,战斗力大为削弱。

这个时候,宋理宗就算是再昏庸也知道钓鱼城的重要性了,严令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援救钓鱼城。宋、蒙双方在长江上展开激战,局势对蒙古越来越不利。

这个时候,聪明的战略家应该改变战术了。蒙军大将术速忽里建议蒙哥:在坚城之下屯兵是兵家大忌,应该留下小部队看着钓鱼城,让宋军别出来就行了,咱们亲自率主力绕过去,直下江南,何必跟王坚在这里死磕呢?

可是蒙哥打了一辈子仗,实在没见过这么硬的敌人。他已经愤怒得听不进正确意见了,坚持死磕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

事实证明,死磕到底的结局,往往是磕死!撞了南墙再回头,就晚了。

转眼到了六月,战争已经僵持了半年,蒙哥使尽浑身解数也不能取得进展,反倒是自己的军队里瘟疫越来越严重。这时候,蒙哥想到,城里十几万人守了半年,自己再围个半年,饿死、渴死他们也够了。

然后就在六月的某一天,王坚令人从城墙上扔下了两尾三十斤重的大鱼和一百多张大饼,并写了一封信给蒙哥:“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王坚并没有吹牛,他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解决粮食和水源,他在钓鱼城里挖了十三个池塘和九十二眼井,城里和山麓上还有大片的耕地,如果想困死宋军,只怕要困到21世纪。

六月,还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

蒙古前锋元帅叫汪德臣,是一个被蒙古化的汉人,过去家族是金朝臣子,金国灭亡以后就降了蒙古。汪德臣作为先锋,在钓鱼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立功心切,居然异想天开,想凭一张嘴劝降宋军。

蒙哥曾经评价汪德臣“汝身虽小,胆若山大”。胆若山大的汪德臣骑着一匹马来到钓鱼城下,刚说了开场白,宋军的滚木、礌石倾泻而下,当场将他砸成重伤,运下山就死了。堂堂蒙军元帅居然以这种搞笑的方式被宋军击毙。

蒙哥大汗此时又气又怒,又恼又羞,进退两难,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命令修建一座高台,他要看看钓鱼城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决定。

当王坚听说蒙军修筑高台以后,并没有派人阻挠,而是暗暗做好了准备。

七月,蒙军高台修成。七月二十一日,正如王坚所料,蒙哥大汗亲自登上高台瞭望钓鱼城,埋伏好的宋军各种炮石顿时齐发,飞石正中蒙哥大汗。七月二十七,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伤重不治,死在了重庆的大山里。

关于蒙哥大汗的死,有很多种说法,本文采信了其中一种。据不同史料记载,有人认为蒙哥是病死的,有人认为蒙哥是被宋军击伤、伤重而亡的。但无论哪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因为这场战役而死在了钓鱼城下。

蒙哥大汗的死有多大影响呢?

对宋朝而言,蒙哥大汗的死标志着蒙古攻势的彻底瓦解。此时的三路蒙古军队,除了蒙哥这一路,另外两路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忽必烈马上就要攻下鄂州,南路蒙军已经兵临长沙;蒙哥一死,两路军队迅速撤走,南宋的国祚生生被续了二十年。

对蒙古而言呢?

蒙哥大汗的死,立刻导致了蒙古的全面内战。由于蒙哥死得太突然,连继承人都没有确立;蒙哥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了数年争夺汗位的战争,导致整个蒙古扩张的脚步彻底停滞。

在这场战争中,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内战虽然以忽必烈胜利而告终,但是蒙哥大汗时候那种蒙古大汗的地位却一去不复返了,之后的元朝虽然与四大汗国还有名义上的宗主关系,却再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了。蒙古帝国终于走向了分崩离析。

对世界来讲呢?

还记得蒙哥的两条扩张路线吗?除了自己的这一路,他的弟弟旭烈兀率军攻入了阿拉伯地区。巴格达哈里发是整个伊斯兰世界最后一位哈里发(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蒙古军队围攻巴格达,哈里发派人传话说,蒙古军队如果进攻巴格达,就会遭到真主的惩罚。

旭烈兀命令掘开幼发拉底河,水淹巴格达;最后活捉了哈里发。他居然玩了个“行为艺术”,把哈里发放进一间装满金银财宝的房间里活活饿死(一说万马踏死)。

占领伊拉克以后,旭烈兀开始进攻叙利亚。闻听蒙哥大汗驾崩的时候,旭烈兀正在围攻大马士革。闻讯,他迅速带领主力东返,企图争夺汗位。但是由于实在离得太远,走在半路上,忽必烈就宣布继任大汗了—于是旭烈兀转为支持忽必烈。

伊斯兰文明在旭烈兀走后转危为安,蒙古留下的军队不足以继续进攻叙利亚,最终被埃及的马穆鲁克击败,没有进入非洲。

对基督教文明来说,这场战祸随着蒙哥的死终于走向了终结。否则世界文明史可能就要改写,在13世纪可能就会出现一个统一全世界的超级政权。

而这一切,只因为在遥远的东方,那一场伟大的反抗侵略者的战争。

民族英雄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