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是有目的的
B:一想到要在这个满是问题的世界活下去,我的心头就会泛起恐惧和不安。今天想问问您,这样的情绪要怎样应对呢?
岸见一郎:首先,要看透恐惧和不安的本质。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不安呢?
B:一想到未来就感到不安。比如能不能工作到退休;以后能不能拿到退休金;能不能找个不错的人结婚;以后说不定会生病,但不想悲惨地死去……一想到这类事情,就难免会感到不安。
岸见一郎:我能理解。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想到你说的这些事情,都会感到不安。阿德勒认为,不安是有目的的。
B:难道不应该是有“原因”吗?
岸见一郎:不是原因,就是目的。我来逐一解释一下。
恐惧和不安并不是一回事。恐惧有明确的对象,是针对某个事物感到的恐惧。与之相对,不安要么是没有对象,要么是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对象。因此,人们对未来会感到不安,而不是恐惧。
举例来说,遇到地震这样危险的情况,到处都晃个不停,人在这时感到的就是恐惧。感到恐惧之后,就必须逃离眼下的地方。
恐惧的感觉会像这样伴随着直接的行动。哪怕浑身僵硬、缩成一团,也会觉得“必须做点什么”。
另一方面,不安的对象却是不明确的。比如,不知为何一想到今后的事情就感到不安,这就不像因地震感到恐惧那样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对象。
就算感到不安,也不会立即采取什么行动。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会采取什么行动。人感到不安时,就会什么也不做。更进一步说,不安不需要对象。
B:不安没有对象?那我刚才列举的那些事情都不算明确的对象吗?
岸见一郎:不安不需要对象,或者说,不安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对象不是必要的,但存在一个对象的话,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会更好理解罢了。
我倒不是不能理解想到死亡就感到不安的情况。还有人会搬出过去的经历,并因此感到不安。对过去经历的事情,有些人会形容说“有心理阴影”。曾经因失恋而受伤的人,就算又喜欢上了别人,也会因为考虑到再次受伤的情况而感到不安。
A:但是,换成我的话,会觉得很高兴能开始一段新的恋爱。一想到下次说不定能遇到优秀的人,就觉得有些期待。
岸见一郎:就算经历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接受。有人因为失恋而觉得“以后再也不要喜欢上别人了”,这就是把害怕再次受伤的不安变成了逃避恋爱这个课题的理由。他们会说“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安,是因为以前受过伤害”之类的话。
不仅是恋爱,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有人对工作感到不安,就会逃避工作这个课题。不是因为感到不安而逃避,而是为了要逃避,所以才感到不安。我说不安是有目的的,就是这个意思。
明明对将来感到迷茫和不安,却会想要辞掉工作。
A:还有这种事情吗?
岸见一郎:辞掉工作就生活不下去了,所以一般人不会这样想吧。但是,有人一想到今后不管怎么努力工作可能都没法晋升,工资可能都不会涨,一辈子可能只做同样的工作这些问题,就会觉得空虚,干脆全都破罐子破摔了。
C:不过,现在这个时代哪还有人想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啊?
岸见一郎: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人们并不总是会做出合理的决定。一旦做出了不合理的决定,为了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够理解,就必须编造出不安这样的理由。因为如果试图说“其中有这样的理由”,把理由明确化,就会一下子遭到反对的吧。
尽管如此,在下定决心要辞职的时候,应该采取阿德勒说的“犹豫不决的态度”。不要马上采取辞职的行动。
有的人把“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作不安的原因,有的人则会搬出过去的经历。如果因为“说不定会经历和那时候一样的失败”而感到不安,人就会把这种不安当成辞职的理由。至于不安的理由,是什么都可以。
如果一个人已经规划好了将来的人生,即按照父母说的,先学医,再成为医生,那么这个人就不会对此产生任何疑问,也许这样下去就会成为一名医生吧。但一旦产生过“自己的人生这样下去真的好吗”这样的疑问,就已经没法再像从前一样毫无顾虑地继续生活下去了。
如果人们能因此放弃父母铺设好的人生轨道,痛快做个了断,那问题就简单了。但是,一想到看重“普世价值观”、看重成功人生的思维模式没那么容易舍弃,就很难下定决心今后要如何生活。
在摇摆不定的夹缝中,这种的不安感情就变成了必需品。一旦对将来感到不安,多多少少就会对生活变得消极吧。
B:之所以感到不安,是因为想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课题。也就是说,把不安当成了逃避的借口,对吧?
岸见一郎:没错。所以,不安的对象可以很模糊。不知怎的总觉得有些不安。硬要问对什么感到不安的话,对方只能说得出“是对未来不安”之类的模棱两可的答案。
B:那恐惧又是什么呢?
岸见一郎:它们的本质大体上是一样的。恐惧的目的是“立刻逃离当下自己面临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有狗靠近的话,害怕狗的人就会逃跑。
B:逃跑的时候,需要把害怕狗作为理由是吧?
岸见一郎:因为感到恐惧的话,就能立刻逃开那个地方了。
改变世界的第十五步
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把不安当成逃避课题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