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情为何物(1 / 1)

爱情是什么?婚姻又该怎样维持才能永远保持新鲜呢?其实,在狂热的爱情背后,我们更需要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和对方的热情,冷静地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婚姻中,我们也需要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各种问题。一旦我们的心乱了方寸,失败的往往是我们自己;一旦我们过分地执着于感情,就会失去自我,同时也增加了对方的压力。倒不如时刻保持着平常心态,要知道,爱情和婚姻也不过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有聚有散,这是正常的规律啊!我们为何还要一味地贪求和执着呢?

人的生命有很多目的,爱情是其中一部分,不能是全部。人的生命需要爱情滋润,但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就变成了贾宝玉,非常多情但没有理想、没有未来。——圣严法师

第六讲 情为何物

有人把爱情比作美酒,沁人心脾、芬芳十足;有人把爱情比作毒药,害人性命、使人痛苦。其实,爱情就是爱情,无非就一个吸引与被吸引、爱与被爱的过程。在不同的人眼中,世上的爱情也有千百种。但不论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都是因为当事人自己的心不一样,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爱情摇曳多姿,爱情令人神往,爱情也是一大难题。因为爱情婚姻不得志而愁苦抑郁的有之,因为追求爱情而不得就自寻短见的人也不在少数。并非世人都中了爱情的蛊,而是大多数人在面对爱情时没有一个好的心态 。当我们能够以平常心对待爱情,对待自己的所爱时,我们就会觉得一切其实都是轻松自然的。以平常心对爱人,我们不需要伪装自己、讨好他们,更不会因为要取悦谁而戴上面具过活。人,就应该活得率性些,个性些,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要装来装去,那不仅让自己活得累,也容易适得其反。真正好的爱情,是不需要假装的。

真正健康的恋爱心态既应该是抱着一切随缘的态度,又能珍惜对方和自己的感情,能够和对方进行良好的互动。在爱情正浓时需要理智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当爱情失去时也不能丢失自己的志气和品行。最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在爱中成长,不论爱情是否成功,婚姻是否幸福,我们都应该在生活中培养起平常心和感恩心。

(1)以平常心去爱,享受平常生活

在古时候的印度,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儿子不仅相貌英俊,而且多才多艺,因此上门来为他说亲的人很多。可是这个年轻人却说:“我对未来的妻子只有一个要求,就希望她是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假如她真得如仙女那般美丽,即是她家庭贫穷也没关系。”众位亲友一听,忙去到处物色这样的女子。终于在某个偏僻的村落里找到了一位美艳无双的姑娘。那年轻人一见到这姑娘就立马神魂颠倒,深深地爱上了她。大富长者也很中意自己未来的儿媳,不仅赠送这位姑娘以丰厚的彩礼,而且还为这对新人举行了排场十足的婚礼。

这位年轻人心想:我的亲戚朋友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这样美丽的女子,况且她性格温柔,品行又好,我应当好好对她才是。于是,他为了讨取这位姑娘的欢心,每天都捧来大堆的珠宝首饰以供她佩戴,又请来最有名的裁缝,为她裁制华美的衣服,至于每天的三茶六饭,更是不敢怠慢。家里的佣人都说,这姑娘能嫁给他,真是修来的好福气。

可是,这位女子并不觉得开心。她想要的很简单,只要夫妻两人恩恩爱爱,有一群儿女围在身边,家里人和睦相处,那就足够了。可是她的丈夫只知道一味地讨好她,希望用世界上最华美的衣裙和最闪亮的饰物点缀她,却从不曾倾听过她心底的想法,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自然整天整天地不露笑容了。

同时,大富长者的儿子也觉得苦恼,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为了疼爱妻子,从不让妻子做家务事,妻子喜欢什么,他就双份儿送上。他越爱妻子,就越烦闷,因为他看不到妻子脸上的笑容,认为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一对夫妻就这样过了三年,在外人看来,这女子是个极有福气的人,这丈夫是天下第一疼爱妻子的模范;可是,在这夫妻两人各自的心里,却都有莫名的苦楚。

某日,佛陀来到大富长者所在的城市为大家宣讲教法,大富长者的儿子闻讯也来听讲。在佛陀宣讲完教法之后,这年轻人毕恭毕敬地对佛陀说道:“慈悲的智者,我有不愉快的事,请您花些时间听听我的心事,再给我开示。”

佛陀悲悯地看着他说:“好的,我愿意为你解开心中的苦闷。”

于是这年轻人就把他如何讨好妻子,又是如何受到冷落的情况讲给了佛陀。

佛陀听完之后,只轻轻说道:“夫妻之间,平常些就好。”

年轻人听后颇觉有些费解,待要详细地向请教,又怕会被周围的人笑话。他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思考,直到进了家门,仍是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当晚,他也没心情去见自己心爱的妻子,只是一个人在花园里参悟佛陀的那句话。而这美丽的姑娘看到丈夫不再那么殷勤地围着她转,她也由衷地感觉到轻松和自在,便在自己的卧室里哼唱着歌曲。

夜风把妻子的歌声吹到花园里,这歌声又飘进丈夫的耳朵里,年轻人诧异道:“她今天的心情怎么这样好啊?我和她结婚三年都没有听过她的歌声。”好奇的他马上去找自己的妻子,问道:“为什么你今天的兴致这么好呢?”

“因为你不像平时那样讨我欢心,围着我转,所以我感觉到特别自在。”妻子诚恳地说道。

“我平时那样对你,全是因为我爱你啊。”丈夫说。

“这个我知道,可是你越是一味地讨好我,我心里就越觉得不自由。你以为送给我最美味的食物、最漂亮的衣服、最精致的饰品就能让我开心,可是你完全忽视了我的感受。所以,我常常觉得和你在一起尽管衣食无忧,但并不快乐,心里总有种被禁锢的感觉。因为我生得美丽,你就整日地担心我爱上别人,于是就日日夜夜地想把我留在你身边,可是,这对于我来说却是要牺牲自己的自由。”妻子一口气说完。

这年轻人听完妻子的陈述后,心中也是一动,他说:“看来是我做错了。我总是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爱你,同时也要你以我所希望的方式爱我,而我却完全忽略了你的感受。我从不允许你和其他男子多说一句话,就是怕你爱上别人,遗弃了我;我送你那么多珠宝首饰,只为能把你留住,却很少体察你真正的需要;我只知道一味地讨你欢心,却从没有认真倾听过你的想法。果真如佛陀所说,夫妻之间,还是平常些好。”

自此之后,这位年轻人不在整日里围着美丽的妻子讨好她,而是允许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还常常倾听她的想法,并把自己的心事也讲给她;他也不再拿来珠宝首饰、绫罗绸缎送给她,而是尽力多做布施,从此,夫妻之间相处和美,大富长者也喜从心生。

爱情很好,它能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奋发的动力。可是,世间总有无数男女为了爱情而饱受煎熬。故事里的那个年轻人,仅仅以他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他时刻想着的只是讨好对方、占有对方,而对方一旦没有按他希望的那样表现,他马上就痛苦不堪。显然,他的本意是希望妻子开心,可正是因为他太在意妻子,才造成夫妻两人之间的隔阂与不满。假如他能对妻子的美丽娇艳保持平常心态,能充分尊重妻子的意愿,而不是仅仅想着要满足自己的占有心和控制欲,也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

对待爱情过于执着也是我执深重的一种表现。人们往往在看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异性时就想“假如这人是我的伴侣该有多好”,我们想的只是占有这个人。但实际上,不论是谁,都不可能每时每秒地占有对方——不论是对方的心灵、情感还是身体。还有很多人希望自己心仪对象的行为表现都能符合自己的意愿,假如对方不能符合自己的心意,就会烦恼郁闷,甚至动了杀机。可见,这是一种贪爱,而不是纯爱。世间男女在爱情的角逐中往往以自我的感受为中心而无视对方的想法。想去主宰别人的意志和想法,本身就是可笑的,而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必定就痛苦万状,这痛苦和烦恼不是自己招来的,难道还能怪别人吗?

人们总是觉得缘份很神秘,而且也经常把两个人的婚事成与不成归结到“缘份”上。假如两人婚姻成功了,那就是“天造的缘份”;假如两人婚姻没成功,那就是“今生有缘无份”,看来缘份大哥的压力还真大。

今世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只不过是因缘的和合而暂时凑在一起,没有什么神秘的。而一旦各种因缘条件不存在或者有了变化,那么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便出现了种种变化,随着各自的业力而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男女因缘本就是聚散不定的,假如一定要执着地沉陷在情爱中,只能给自己带来伤痛,这也算不得智慧的生活。

在生活中,经常有些风华正茂的男女因为情执过重而烦恼,其实,在爱情中我们更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假如你真的想要自己喜欢的对象能幸福快乐,那就以平常心去爱他(她),只有这样才能爱得不痛苦,而被爱的人也没压力。轻松自在的爱情,即使没有开花结果,却不失为一段值得回忆的时光。

当我们拥有爱情时,所感觉到的不仅是甜蜜幸福,也有恐惧和烦恼。我们唯恐有一天心爱的人跟了别人,或是心爱的人出了意外而离开自己。我们一边享受着爱情带来的欢乐,一边承受着以后某天爱情离去时的痛苦,就这样生活在惶恐之中,整日里提心吊胆。如果我们能放下对爱情的执着,只以平常心来对待爱情,对待爱人,心中不留丝毫牵挂,也没有对爱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那时的爱情才是真正的幸福,否则,当下里的每一种挂念和担忧,都会蚕食掉爱的甘甜。

在很久以前,舍卫城里有个富商,他不仅家资雄厚,而且还有三位貌美如花的夫人。他自认为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他吃着美味的食物,穿着做工精良的服装,更有三位娇妻陪伴,日日夜夜不离他的身边。这位富商尽管也会担心,怕自己生意失败,怕财富外流,尤其是怕有人会带走自己心爱的三位夫人,但是,他的生活也还算快乐,而那三位夫人似乎也对他十分忠诚。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三位夫人之间开始矛盾不断,她们开始勾心斗角,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这位富商一味地偏袒三太太,以至于另外两个太太都对他不满意,于是,这两个太太就勾结外人,把富商的家产给夺走了。

富商带着少量钱财携三太太离开了舍卫城,途中,他遇到一位出家人,就说道:“我真羡慕您,从您平静而祥和的笑容上我就知道您是个快乐又幸福的人。”

“哦?那么您不快乐、不幸福吗?”出家人看着眼前的富商说道。

“老实和您说吧,我刚刚经历了一场人生变故。”于是,这富商就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给这位出家人,并说道:“我真的很羡慕您啊!”

出家人笑笑说:“您看我,我除了快乐和自在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我还羡慕您呢,您身边还有娇美的三太太,还有一些钱财供您使用,您还有挂念和不舍,还有烦恼和忧愁,我呢,我什么都没有了。”

富商听后,所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看来我以前最重视的这些,财富、爱情、美色……都只能给自己带来烦恼和恐惧,我日日活得不踏实,原因就在于我放不下这些东西。再美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时候,我又何必一定要留住这些呢?”说完,他就把身上的财物交给年轻貌美的三太太说:“这几年来你对我也不错,我如今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给你了,这些钱财你拿去好好生活吧,我要跟随这位大师一起修行,寻找心灵的安宁了。”

在送走了这位太太之后,富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在与快乐。

爱情与美色固然能给人以一时的快乐,但这些也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远去的。假如你爱上了对方的相貌,某天这相貌不再美丽、不再英俊,那么你的爱也就减少了,或者不再去爱对方了;假如你爱上了对方的财富,那么某天这个人破产了,你也许就会产生离开的想法;假如你爱上了对方的权势,那么某天这人垮台了,或者你又遇到了更有权势的人,你的爱也许就会转移到别处了吧。看来爱情和美貌、财富、权势一样,都是留不住的,既然留不住,那又为何苦苦地在情海里打转呢?

那么,我们要不要承认爱呢?我认为要的。不论是利益众生的大爱,还是男女之间的小爱,其实,都是一种正面的能量。我只是说我们不该过于贪执情爱而丧失心智,更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侵犯他人。

还有些朋友会有这样的苦恼,自己喜欢上了某个人,就会对这个人关怀备至,但却在付出关心之后因为得不到回应而感到失望、落寞、痛苦。爱情中的不平衡确实让人容易心灰意冷,可是,既然选择了去爱一个人,那么又何必去计较自己付出的多与少呢?所以,在爱别人时,不妨多些平常心、宽容心,若是对方接受了自己的爱意,那就好好珍惜,不能一得手就忘乎所以,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来;而假如对方迟迟没有回应,或者拒绝了自己的感情,那也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要去怨恨,更不能起杀心。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某人深爱着某异性,因为得不到对方的感情就把对方给毁容了、杀害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只能给自己增添痛苦。爱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理解和尊重。《大般涅槃经》里说道:“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我们都应以一种没有私欲的大爱去对待众生,这样自己的生活也会时刻处在清净喜悦之中。

(2)善利用平常心,以智慧救婚姻

现在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爱情和婚姻那是两码事,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我觉得另一半对我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一结婚,爱情就没了。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啊?真后悔当初选择和这个人结婚!

难道真的是婚姻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吗?当然不是了!

恋爱时的感觉和结婚后的感觉确实不同,之所以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是因为我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了。过高的期望只能带来过多的失望,仅此而已。

恋爱时,我们觉得生活里到处充满了浪漫和芬芳,即使偶尔的小拌嘴也多是以喜剧收场。烛光晚餐、徒步穿行、鲜花美酒……这就是恋爱时光,甜蜜又让人难忘。可是结婚后,无非就是柴米油盐,每天忙着鸡毛蒜皮的事儿,男人永远要处理老婆和老妈之间的问题,女人永远在想着怎样留住老公,怎样让老公帮着做家务。以前两人在一起,聊聊理想啊、生活啊、兴趣啊、志向啊……结婚之后,两人之间谈的多是谁该下厨做饭,谁该洗孩子尿布,是该给婆婆买的东西多些还是该给娘家买的东西多些……每天都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生活琐事,想浪漫一下,也会被伴侣说:“就你挣的钱那么点儿钱,还买什么玫瑰啊,还是买点大米白面更实惠。”当妻子想和丈夫撒一下娇,恐怕丈夫在多数情况也会是这个态度:“都多大的人了,还总学小孩儿。”

这就是婚姻!爱情很美好,但很短暂,和长期的婚姻生活相比,它不过是美好的幻梦一般,它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变得没有味道。真正维系婚姻的,除了爱情,还有责任。一说到责任,大家都会觉得心累。那么不妨就在爱情婚姻中保持着平常心态吧,我们要重视婚姻,但也不要给伴侣太多的压力;在婚姻出现问题时,更不能慌了手脚,自己不慌,就有胜利的可能。

婚姻需要挽救吗?尽管说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全靠缘份,但也不能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就不作为。当爱情婚姻出现了危机,当然还是应该去挽救的,在挽救的过程中,也需要平常心来作为调节,用智慧来打响婚姻保卫战。

市面上很流行一些教给女性怎样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所谓“驭夫术”,就是教给女性怎么“对付”自己的另一半。我的挚友不禁疑惑起来,难道真的需要这样做,才能保卫自己的婚姻吗?某次逛书店,他还忧心忡忡地说:“我很害怕那些在感情上很有心计的女孩,我觉得和这样的女孩生活在一起压力会很大。”

我曾问过身边的异性朋友,问大家是否愿意在婚姻生活中被自己的另一半“牵着鼻子走”。大部分男士纷纷表示不愿意,有位朋友说,那些每天只想着怎么“驭夫”的女孩,总让他觉得心里很寒。“难道两个人互相尊重不是更好吗?我不赞成大男子主义,但我也不喜欢被自己的女朋友指挥着。假如是她有什么好的主意、好的点子,我完全乐意接受;可是假如费尽心机要来对付自己的男朋友,我还是躲开这种类型的女孩吧。”还有几位朋友也纷纷表示,在婚姻生活中,两人互相尊重、真诚相待是关键,凡事最好都互相商量着来,谁也别去“驾驭”谁。

也有很多女同胞说,男人不管不行。一位已婚的朋友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她说:“现在这社会**这么多,我当然要多自己的另一半看得紧些,万一他一个不小心,出了轨,我怎么办?家庭怎么办?假如离婚的话,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但假如不离婚,他做出对不起我的事情,我岂能咽下这口气。”

我觉得,很多朋友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即外部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即内部原因。现在的社会确实**很多,而我们能做的,只是管好我们自己,承担起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来。至于我们自己的内部原因,就是我们在婚姻生活中的得失心太强了。很多朋友在遭遇爱人背叛时都说自己很痛苦,不甘心,正是因为我们在爱情婚姻中的得失心过重,我们没有保持平常心态,所以才会觉得痛苦不堪。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如果自己的伴侣有了二心,我们不仅想到的是心灵上的痛苦,更多会是一种不甘:我为这个家庭付出这么多,凭什么你说变心就变心?

从佛教的因缘观点和业报观点来看,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为有各种内在外在的条件才能生起的,而男女婚嫁,无非是宿世因缘的结果。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正是各自业力的牵引。由此看来,婚姻本身就不是永恒的、不变的,婚姻与其他一切事物现象一样,都是无常的、变化着的。佛陀在《长阿含经》里也讲过:“恩爱无常,会合有离。”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明明是很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双方父母不同意或者事业因素而不得不选择分开;还有些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付出得无怨无悔,但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爱恋;更有些伴侣在即将成婚时,却遭遇另一半的背弃或者另一半因意外而亡,从而使得两个人还是没能走到一起。既然婚姻的本质就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当我们遇到自己的所爱时,千万不要犹豫,因为即使我们能和他(她)在一起,也终将分离;当我们的所爱和我们分开时,千万不要过于悲戚,因为这分离也是迟早的事,一切和合现象,没有一件是恒常不变化的。法王晋美彭措仁波切在《老密咒士与月亮童子》这个故事中,讲述了密咒士和月亮童子的故事,这个密咒士偶然遇到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他立刻为之倾倒,心里的贪欲如同火焰一般熊熊燃起。可是这个美女对他不理不睬,反而和一个名叫“青春快乐”的男子拥抱在一起,这个密咒士对此嫉妒又难过,心中异常苦闷,在无量的痛苦中忍受着煎熬。后来文殊菩萨幻化为月亮童子,他劝慰那个密咒士说:“若自己始终不能达成的愿望或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不要太过分执著去追求,否则就会给你的身心带来剧烈的痛苦,不但在今生盛燃烦恼,而且把来世也摧毁无余。”月亮童子让他了解到爱情是无常的,变动性极大的。当我们的自心对异性起了贪心时,就已经自作缠缚,难以解脱了。

(原文地址见:http://bbs.fjnet.com/thread-181746-1-1.html【佛法在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相信会给您带来真实教益的)

《佛说五无反复经》中说道:“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以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看来这情变之事,历来都习见不鲜,只不过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更多些而已。夫妇也不过是枝头的飞鸟,平时一起生活,双宿双飞,一旦变生不测,就会迅速分离。

尽管说两人的婚姻是由于业力牵引,因缘和合之事总有变化的时候,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之人对自己婚外情的开脱之词。不负责任的婚外情,在佛家看来即是“邪**”,邪**不仅破坏了夫妻的感情,造成各种家庭问题,更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他人的家庭稳定,也给自己造下了恶因,日后待因缘成熟,必当承受恶报,如此痛苦之事,全因自己当初的贪色好欲。

还有某些人在自己发达之后,不仅不感谢妻子多年的辛劳,对家庭的付出,反而嫌弃起原配,更有些人在外面金屋藏娇,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有和别人攀比藏娇的数量,如此伤风败德之事,已然成为社会上之一大流毒。写到此处,我们再来说说前面的那个“驭夫术”的问题,“驭夫术”真的能对治伴侣的出轨吗?这个问题可不好说。不过,很多婚姻问题,应该先由自身反省,这个倒是千真万确的。

我们在面对婚姻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自然也要保持平常心。很多朋友觉得,以前的伴侣怎么看怎么顺眼,但是结婚之后,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其实,人还是原来的那个,只不过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放大了对方的好处和优点,而结婚之后,一来是新鲜感日渐消失,二来是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对方,就没有恋爱时期那么疼惜对方了。而当对方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当然会有心理落差了,矛盾便也从中生出。

还有些女同胞,在结婚后对丈夫看管得很紧,生怕自己的爱人有朝一日成为别人的伴侣,于是就查岗、查钱,时不时地再搞个突袭,看看老公的工作搭档怎样,偶尔也会尾随老公,看看他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这种爱会成为男人心头的枷锁,你越是管得紧,他越想往外跑。婚姻就怕太“认真”了,倒不如把婚姻和爱人都做平常看待,自己也乐得去忙些别的事情。

还有些朋友说自己很难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保持包容和忍让,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己没能以平常心看家庭问题。有位好朋友,在与爱人结婚三周年的那天晚上却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爱人吵架、生气。他是个出了名的急性子,脾气一上来就听不得别人的劝。而那天他和妻子吵架,竟然只是因为妻子没有按照他的意思买来自己喜欢的食品。他就把这么一点小事儿看做是妻子对自己不够关心的表现,而他喜欢吃的东西,那天超市里刚好卖完,妻子便买了其他好吃的来作为代替。事后他也很后悔,说自己确实没有以前那么有耐性了,也没听完妻子的解释就乱嚷嚷。好在朋友的妻子是个大度的女性,这才平息了两人之间的战火。“其实这都怪我不好,我的太太是个贤惠而宽容的人,我应该知足了。假如我们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能适当地把问题缩小,把伴侣的优点放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愉快发生了。”我这位朋友说道。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一旦组成了家庭,我们就要承担起对伴侣、对家庭的责任。婚姻是具有道德意义和社会责任的,不是所有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而是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之后才能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必须要学会怎么爱人,不仅是要学会怎么爱伴侣,也要学会怎么去爱众生。

(3)从平常心之中,悟出爱情法则

有位朋友问我,怎么去爱,才能爱得轻松自然不痛苦。

我告诉她,不妨这样,对过程重视一些,对结果淡然一些。当我们在爱时就不要计较付出的多少,也别一心想着付出要有回报。爱情不是交易,不是你掏出了心就一定能让对方留下。可是,这个掏心掏肺的过程却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是吗?既然没有谁强迫我们,那我们付出之后就不要总在心上挂念着“他应该对我怎么怎么样”这种期待。我们期待爱情,憧憬爱情,但还是要这样想:不要指望着自己付出了,别人就一定会感激。少了这样的计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痛苦。

爱情不是寻求感官刺激,更不是缺了就想要,烦了就想跑。爱情无法填充寂寞,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从生到死一直就是寂寞的。试图以爱情来填充寂寞,最终必定是以痛苦收场。

曾经和一位好朋友讨论过这样的问题,爱情要不要相信,婚姻要不要经营。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她却一脸迷茫外加难以置信,分明在说道:“哦?佛教不是说要看淡一切吗?佛陀不是说一切皆苦吗?像爱情婚姻这等红尘俗世,我们不是应该放下吗?”相信大家也和我这位朋友存有同样的疑问吧,还有些朋友会觉得爱情婚姻和修行是矛盾的,修行就是要远离日常生活。

首先,爱情和修行并不矛盾,修行也不是要我们远离日常生活。因为一切道、一切法都不能离开世间,离开这尘世而谈论修行,那绝对谈不出结果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要以为出离了这个尘世就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解脱,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尘世的。

有人曾经在爱情中受过伤害,就以为爱情是毒药,是害人的,是碰不得的,所以就要躲开异性,避开爱情,以为这样就能不再受伤害。可是,真正伤害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爱,只是爱,它不是所谓的“杀人不见血的刀”。佛陀也讲爱,只不过他讲的是大爱,可是,假如没有小爱,大爱又从哪里生发出来呢?

把过去在爱情中受的伤害回放在当下的生活中,这无疑是对自己宝贵生命的戕害。而且,假如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谛观过去那段不幸福的爱情婚姻,我们将会收获很多。当我们和心爱的人分开,我们不必去考虑其他的问题,诸如丢了面子、耗费了时间和精力、花费了多少金钱,等等,我们唯一能明确的就是:我,和那个分开的人,我们确实是不适合的。真正的伴侣会在对的时间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爱情不是追来的,也不是完全被动着等来的,一切现象,都不过是过去因缘条件在此时此刻的聚集而呈现出的。爱情也是如此。

爱情和修行之所以是不矛盾的,就在于爱情可以让我们参悟到很多东西,而且爱情也是尘世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修行不能离开世间,所以,自然也不能脱离开爱情。

可是,对于在家弟子来说,爱情真的不会妨碍修行吗?

真正妨碍修行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对待爱情的态度。假如对待婚姻爱情能有个正确的态度,有善的发心,自然就不会妨碍个人修行,而且这种爱情观,更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和婚姻的和谐,而且,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也在实现对修为的提高。

李元松居士说:“从涅盘的立场,来看人类的婚姻,其实婚姻当体即涅盘。从大悲的立场来看婚姻,婚姻的场所即是菩萨利生的场所。”而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的所谓的修行,也绝不仅仅是打坐、持咒、诵经等等,这些修行内容固然对个体觉性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不过,真正的修行不该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修行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去磨练自己的心,使心性变得澄净清明,假如爱情能让我们的心变得澄净清明,能让我们生起奉献自己的善念,那么我们为何一定要排斥它,把它看作修行的障碍呢?

前文说到的那位朋友,她问我,嘿,你还相信爱情吗?

我说:“为什么不信呢?”譬如我们在生活中被人骗过,被人欺负过,侮辱过,这只能代表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品行不好,并不能说明全部人类就是邪恶的。也许,每个人都在曾经的爱情中受过伤害,有些伤害甚至是不能弥补也不能忘记的,可是,我们还要不要爱别人呢?

爱的本性是美好的,但它并不总是真实的。当幻想与现实相交锋,占上风的往往是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纯美的爱情会被现实击得粉碎。纯美的爱情,也只是种梦想。然而我们总是要在现实里生活着的。在调节现实与梦想的矛盾关系时,平常心也就派上了用场。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就是:你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十全十美的爱情婚姻吗?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朋友的想法会是这样:即使有,估计也是在童话故事里出现的吧。在更多的人看来,爱情=浪漫温馨,而婚姻=琐碎无味,既然如此,那么爱情还有什么特别的呢?你心目中的那个公主或是王子,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辛劳地给孩子洗着尿布,或者拿着拖把在房间里搞卫生,这幅画面里的人和你心目中的那个光鲜十足、魅力无穷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对前者觉得厌倦,而对后者就能有种很强的依恋呢?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空下,我们的心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对爱情有所期待,但不要以为爱情有多么特别,请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一件事吧,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因为过于沉迷和执着而造成对人对己的伤害。有时我们以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就是爱对方的表现,或者时刻要对方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样才能显得两个人感情好。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爱情加速衰败。

我们不如把爱情看得平常些,这样才能在俗世红尘中少些抱怨和挑剔。真正的幸福,它只能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对伴侣过高的要求、一味的指责、对伴侣的事情横加干涉……这些,都是我们太较真儿了,所以,当我们发觉自己有上述行为时,就及时调整自己,尽快地以平常心对待爱人、对待婚姻,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给自己、给伴侣带来更大的麻烦。

有这么一位陷入苦恋之中的年轻人,他整日里都愁眉紧锁,不露笑容,佛陀知道他的处境后就问道:“你为什么这样难过呢?”

“我爱上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女孩子,可是,我不可能和她在一起的,因为她不仅门第高贵,而且美貌如花,追求她的人多得很,我一个如此平常之人,又怎么能得到她的芳心呢?”说罢,年轻人竟然流下了泪水。

“那你的心上人一定是温柔娴静,又多才多艺吧?”

年轻人说:“我的心上人,不仅长发黑亮如绸缎,而且声音婉转如黄莺,她的双手白又嫩,她的腰肢如细柳,她的星眸多闪耀,她的温柔让人迷,她的脸颊粉嫩如花,她的笑容娇美似霞,她的体香如花蜜。这样的姑娘,人见人爱啊!”

“哦?我倒觉得,你们很有可能在一起呢。想不想看看你们以后的生活情景呢?”佛陀笑着说。

“真的吗?”年轻人半信半疑,但他知道佛陀是不会骗人的,就很开心地说:“那就请您显示无边法力,让我看看我们婚后的幸福生活吧。”

佛陀指了一下平静的湖面,说道:“你看,这就是你们婚后的生活了。”

年轻人俯身一看,不由地惊叫道:“哎呀!这正是我的心上人啊。”只见湖面上出现了一个女子娇美的笑容,这女子身边站着的正是这个单相思的年轻人。

忽然,画面一晃,眼前的娇美笑容不见了,却显露出一个妇人来。

“咦?这个又是谁呢?”年轻人指着一个陌生的女子的面孔说道:“她的皮肤又黑又粗,身材又很胖,这到底是谁呢?”

“这是你妻子多年之后的相貌啊。”佛陀仍是微笑着说。年轻人把眼睛瞪圆了,吃惊的嘴都合不上。

接着,佛陀又示现神通,让年轻人不仅能看到这女子的相貌,而且还能听到她说话的声音。

“唉,这声音又粗又重,里面透着一股蛮横和不耐烦,这是谁在说话呢?”

佛陀回道:“这是你的心上人在说话啊。”

“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的心上人说话声音如银铃一样,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呢?”这年轻人的双眼里充满了惊讶。

接着,湖面上又出现了一个面容焦黄的妇人,正因病卧床不起,她双手干枯如槁木,双眼空洞又无神,身上散发出行将就木的人才会有的独特的味道——死亡的气息在这里弥散。

这个年轻人大吃一惊,说道:“这,这又是谁啊?”

“这就是你的心上人啊,这是她生病之后的景象。”佛陀的脸上十分平静。

“啊?她的美丽哪去了?她的芬芳哪去了?她这样子,和外面乞讨的老婆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年轻人连声叫道。

“那么,孩子,你现在还觉得痛苦吗?你还迷恋着那如花的笑靥和娇美的面庞吗?”佛陀慈悲的注视着这个年轻人。

“哦,算了吧。尽管我知道人人都会变老的,可我没想到她的变化竟有这么巨大。天呢,太可怕了。”年轻人连连说道:“看来我是把爱情想得太美好了,原来我的痛苦都是我自己找的。我所依恋的那份美丽,原来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其实,爱情的美好,往往容易被残酷的现实而磋磨得粗糙不堪,而我们又太容易沉迷于自己所幻想出来的美好的爱情故事中。所以,在爱情中保持平常心,便能冲淡些对爱情的执迷。爱情本身并不会伤人,伤人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狂热和执迷,就如同故事里的那个年轻人一样,他为爱情苦恼,为心上人而憔悴不安,但假如,我们美好的爱情幻想破灭了,我们尽管在心里有惊讶和不舍,有痛苦和难过,但更多的却是清醒。在清醒之后,我们才会有成长。爱情和婚姻中的平常心,能让我们修炼出一种淡然,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所以,即使爱情失落了,婚姻破碎了,我们依然没有失败。

那么,真正幸福的婚姻是从哪里来呢?

了幻法师认为,爱与慈悲才是幸福生活的真正来源。因为爱与慈悲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了,我们才不会因为家庭生活里的一点琐事就互相指责,互相埋怨。所谓的爱情和婚姻,在佛家看来也不过是业力的牵引,其中也埋藏着许多不稳定性,假如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面对婚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时,就不会大动肝火,而是心平气和了。以平常心看待婚姻问题,就是要我们能在表面平静的婚姻生活的背后,看到由于因缘聚合而可能出现的变化。

在婚姻生活中保持平常心,也提醒我们,不能老是看到对方的缺点、毛病,如果我们一再执著于自己的分别,总是觉得自己的伴侣有好多缺点,而自己却是很委屈,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会更加重自己的烦恼。

假如遭遇第三者又该怎么办呢?这不仅需要维持婚姻的勇气,更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积极地面对婚姻中的问题,而不是选择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甚至是轻生。把自己安放在平常的心态下,既要有忍耐力,也要有真诚心。

有这么一位太太,她得知爱人出轨之后并没有选择去爱人单位大闹或者找律师商议财产分割事宜,而是一如既往地疼爱先生,每天都精心地收拾好自己,同时也把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两个月后,她的先生终于忍受不了内心的谴责,不仅断然选择了和第三者分开,而且还主动提前回家帮助太太洗衣做饭,辅导孩子的功课。

当然,这种忍功不好练。特别是在得知自己的伴侣有二心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关心他,温柔地对待他,假如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沉着的勇气,这确实很难做到。这也正是说明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以平静平和的心去面对一切问题。内心的平和清静,会让我们彻底放下苦恼。我们都已经明白烦恼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就向心内探寻,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都只有在内心平静时才可以想得出来。佛家也说“定能生慧”,就是说当我们内心安定平和之后,才可以生出智慧。不过佛家的那个“定”是禅定,假如我们不能达到那个境界,能想办法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好,使心灵安宁平和,也是不错的。

拥抱平常心,在觉悟的当下,我们会发现,其实婚姻中再多的矛盾,生活里再多的波澜,也不过是平常小事。把自己的心态放平稳,哪管外界多纷繁。能以这样的心态处理婚姻中的矛盾,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既不会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也不会因情绪失控而做出粗暴的事情来,更不会让自己的心受到烦恼的煎熬从而失去宁静、清明。

“不要为碰翻的牛奶哭泣” ,就是说我们要以平常心态面对失去。当我们能不再去执著情欲,不再因为婚姻中的问题而焦虑,不再因爱情上的患得患失而忧愁时,才能充分享受感情带来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